(共27张PPT)
品读诗文,感悟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
思考:
这三首诗,分别描绘了中国古代的哪三种居住形式和环境?
1.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宋代 邵雍《山村咏怀》
2.古邑临河水,昏鸦噪县门。四方争集市,三户自成村。禾黍秋风陇,牛羊落日原。客愁千万种,辛苦向谁论。
---明代 陈蒙《宿迁》
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宋代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城镇
城市
村落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洞穴
村落
集镇
城市
课程标准: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目 录
CONTENTS
01 人类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的演变
02 世界各地的民居
问题:上古人类居住形式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穴 居
巢 居
半 穴 居
筑屋定居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一、 人类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的演变
(一)村落的产生
1.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
(一)村落的产生
2.村落的出现
结合课本内容指出,村落先在哪些地方产生?
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世界其他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思考:为什么村落会先在这些地方出现?
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从最初搭建临时的窝棚,演变为建造长期的住所,并逐渐形成聚落。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页
原因: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村落。
一、 人类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的演变
(一)村落的产生
3.村落的含义
材料:村落成为农村聚落的简称,成为长期生活、聚居、繁衍在一个边界清晰的固定地域的农业人群所组成的空间单元,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宽广舞台。
——余英,陆远鼎《东南传统聚落研究—人类聚落学的架构
内蒙古赤峰兴隆洼遗址
思考:什么是村落?
村落:伴随农业出现,人类开始筑屋定居,形成了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
聚落,是人类住屋及其附带的各种营造物之集合体。狭义的聚落指村落,村庄。
一、 人类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的演变
(一)村落的产生
4.村落形成的原因
历史纵横:耶莫遗址
“华夏第一村”
中国 兴隆洼遗址
自主探究:根据P56史料阅读和【历史纵横】,分析古代村落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农业发展,食物供应增加、生存条件改善,人口增长。
生活方式:由迁徙到定居。
(2)安全的需要,生存繁衍。
(1)自然环境的影响,大江大河流域,自然环境优越。
一、 人类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的演变
(一)村落的产生
5.村落的功能
问题:根据材料和教材知识,你能看到村落里有哪些设施?思考村落能为人们提供哪些功能?
姜寨村落遗址
防御壕沟
安全
住宅
居住
窖穴
生存
公共广场
集体活动
(1)为人们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保障;
(2)为人们的集体生活提供便利;
(3)是人类最早的家,宗族的凝聚意识形成。
一、 人类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的演变
(一)村落的产生
6.村落的影响
探究:古代村落对人类的影响
材料1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房屋),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易·系辞下》
材料2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古圣王作为宫室。
——《墨子· 辞过》
材料3 大村住一族,同姓数千百家。小村住一族,同姓数十家及百余家不等。
——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第266页
①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
②人类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
③宗族的凝聚意识逐渐形成;
④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⑤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和教化功能。
(二)集镇的出现
生产力的发展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便于手工业品与农产品交换的农村聚落逐步发展成为了集市......
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商业成为与手工业和农业并列的独立经济部门,适应手工业生产相对集中的需要和商人务商的便利,集市就演化成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共同定居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集镇。
——据张虎林《农村经济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第281页整理
聚落
集市
集镇
原始社会
北魏
两宋
元朝
明清
集镇雏形
军镇
工商业集镇兴起
工商业集镇发展
集镇进一步发展
出现专业分工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梳理中国古代集镇发展的过程。
(二)集镇的出现
1.过程
思考:中国古代集镇的职能有哪些?
军事职能 经济职能 政治职能
(二)集镇的出现
2.因素(原因)
想要成为一个名镇需要具备哪些因素
?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与专业分工的出现。
(2)商人的聚集,商业的繁荣。
(3)政治与军事因素(中国古代的镇大多数是为了军事目的而设的)。
(4)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的便利。
(二)集镇的出现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以江南市镇兴起为例,概括集镇兴起和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3.特点和影响
材料: 除了大量棉纺业和丝织业市镇外,明代江南还有一些专业市镇,经营不同的手工业,如盐业、榨油业、笔业、竹木山货业等。这些市镇并非行政运转的结果,而是商业及手工业集聚自然形成的。三教九流的人物聚集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很有生气的社会。在浓重的商品气中,却还不能忘了,士大夫们往往会因为市镇的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和信息灵通,选择临近的市镇居住。士大夫们在江南营造了不少园林,不但展现财力和成就,也展现他们的文化品位。
——卜宪群《中国通史》
(1)特点:
①出现了行业分工的专业市镇;
②工商业自然聚集形成;
③出现了富有生气的市民生活;
④商业气息与文化气息结合。
(2)影响:
①适应了工商业发展的需要;
②促进了区域市场网络的形成;
③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壮大和世俗文化的发展。
④有利于城乡经济文化交流;
⑤有利于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
⑥有利于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三)城市的产生
“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耸入文明时代了。”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城市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城市的产生
1.什么是城市?
“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市,买卖所之也。”
军事防御
商品交换
思考:在中国古代,“城”和“市”是一回事吗?
中国古代的“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到了周代,随着城或市的发展与变化,它们才逐渐含有“城市”的意义。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形成一些居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
(三)城市的产生
2.中国古代的城市
布局
发展
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
城市初具规模,统治者的
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周朝城邑大致分为三等。
上述材料对城市的布局有何规定?
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
①布局工整;
②突出王权;
③体现礼制;
④强调等级、尊卑。
(三)城市的产生
3.西方古代的城市
古希腊
古罗马
欧洲 中古 时期
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10-11世纪,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思考:指出西方古代城市的特点。
西方古代城市的特点:
①城市布局不苛求对称;
②有公共广场,呈开放式格局;
③工商业和生活、娱乐功能更突出。
(三)城市的产生
思考:以西汉长安城与雅典城市为例,比较古代中西方城市布局的异同,分析呈现不同布局的原因是什么?
相同点:
①都有行政机构,是政治中心;
②都有市场,有经济职能;
③都有城墙,有军事防御功能;
④都有宗庙和宗教祭祀;
⑤城市的布局都受到河流、山脉等地理条件的影响。
不同:
①古代中国城市整齐对称,有中轴线,皇权政治在城市中居于核心地位,政治功能更突出;
②古代雅典因地制宜,比较随意,工商业和生活、娱乐的功能更突出。
原因:
①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制
②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工商业发达
①都有行政机构,是政治中心;
②都有市场,有经济职能;
③都有城墙,有军事防御功能;
④都有宗庙和宗教祭祀;
⑤城市的布局都受到河流、山脉等地理条件的影响。
①古代中国城市整齐对称,有中轴线,皇权政治在城市中居于核心地位,政治功能更突出;
②古代雅典因地制宜,比较随意,工商业和生活、娱乐的功能更突出。
城墙、兵营
密集发达的道路
发达的排水系统
市场、神殿、斗兽场等
更安全的秩序
更便利的交通
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更多的商机、更多的宗教场所、更多的公共设施......
——古罗马城平面图·百科图册
探究:城里都有什么呢?为什么人们更愿意去城市?——以古罗马城为例
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三)城市的产生
(三)城市的产生
思考:城市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①城市产生,人口大量聚居在一个地方,从事多种多样的职业。
②人口、手工业生产、商品交换以及财富的集中,促进工商业发展。
③古代城市一般都有城墙,增强了安全防御。
④城市庇护了各种各样的非农业专业人士(包括文化精英),促进了技术、文化的发展。
⑤城市为人们参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体育和艺术等方面的群体生活创造了条件。
二、世界各地的民居
文明 建筑材料 建筑风格
两河流域
古埃及
古代中国
古希腊、罗马
古印第安
黏土 、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
墙壁贴着墙壁;结构相同,前庭、前室、主室
泥和木材、椰子叶
庭院、院落有柱廊;防晒和保温
木、砖
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木、石、砖、
混凝土
混凝土、拱券、希腊柱式,集体住宅、复合式公寓
野牛皮、木头
圆锥形的帐篷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9-62页的内容,根据教材梳理各地民居的建筑特色。
P60学思之窗:根据材料和视频,你如何理解唐朝房屋建造的规定?
唐朝对房屋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秩序,用法令的形式对居住的房屋建筑规格作出明确规定。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在建筑中的体现。
唐朝长安城
中国南方潮湿多雨—巢居
中国北方干燥少雨—穴居
中国北方黄土高原—窑洞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各地民居风格不同的原因。
1.受自然环境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木构架建筑的墙壁逐步以砖代替......从元朝起开始用砖拱建造地面上的房屋......明朝又出现了完全用拱券结构的碉楼和结构用砖拱而外形仿木建筑的无梁殿......
——《中国古代建筑史》
茅草房
砖木结构的民居
2.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中国古代是受礼法约束的等级森严的社会。......在住的方面,自春秋以来,史籍上就载有等级限制......
房屋面阔九间为皇帝专用,七间为王以上用,五间限贵族、显宦用,小官及庶人只能建三间之屋;在屋顶形式上,庑殿顶为皇宫主殿及佛殿专用,歇山顶在唐代王及贵官、寺观都可用……作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特点之一的斗拱也只限于皇宫、寺观和王府使用,公侯以下仍不许用;在油漆彩画上,只有皇宫、寺观、贵邸方可用朱,一般官可用土红,庶民只黑色......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
3.受礼法制度和文化习俗影响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各地民居风格不同的原因。
(1)各地民居特点呈现多元性;
(2)各地民居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共同影响;
(3)因地制宜,因时而变;
(4)多是以天然材料修建的;
(5)反映当地居民的文化习俗,并融汇于地方性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
【问题探究】根据图片、视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居住
条件的发展特点。
窑洞
福建土楼
四合院
古希腊民居
古罗马民居
吊脚楼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习近平
课堂知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