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因数和倍数
说课设计
设计流程
一、学习目标的叙写
二、评价设计
三、教学流程设计
四、板书设计
一 学习目标的叙写
【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第( 二 )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数的认识”部分的内容。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提出的目标是: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1-100的自然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教师指导用书中有这样的描述: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能举例说明。
一 学习目标的叙写
1、教材分析
《因数和倍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本节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一 学习目标的叙写
2、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在学习例题中我引导学生自主探讨,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独立解决问题,从而训练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好,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解疑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水平,特别是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小组合作的氛围已经形成。但学生在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薄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一 学习目标的叙写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因数、倍数,在同伴和
老师的帮助下会说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够熟练地求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二 评价设计
教学目标中的1采用课堂提问、评价样题进行评价。
教学目标中的2采用小组互评以及评价样题进行评价。
二 评价设计
评价样题:
1、下面的4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4和24,26和13,75和25,81和9。
我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1)写出下面各数的因数。
10 17 28 32 48
写出下面各数的倍数(各写5个)
4 7 10 6 9
下面的说法对吗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1是1、2、3,…的因数。( )
(2)8的倍数只有16,24,32,40,48。( )
(3)36÷9=4,所以36是9的倍数。( )
(4)5.7是3的倍数。 ( )
三 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 教学流程设计
(二)情境体验,理解概念:
(1)情境体验,初步感知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同学们排队做操
三 教学流程设计
(二)情境体验,理解概念:
(2)在具体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4×9=36
4是因数,36是倍数这句话对吗?
三 教学流程设计
(二)情境体验,理解概念:
(3)探索方法,发现特征
找找看40的因数有哪些?
三 教学流程设计
(三)联系生活,巩固应用
三 教学流程设计
(四)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四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①63÷9=7 ② 6.6÷2.2=3 ③15.5÷5=3.1
④ 12÷2=6 ⑤30÷5=6 ⑥ 21÷21=1
⑦ 26÷9=2. ⑧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