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册课件: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1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册课件: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1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2 23:1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下
采集
渔猎
农耕
畜牧
手工业分离
社会分工
剩余
私有
阶级
国家
文字
播种收获
定居
城市
人口
生产力
矛盾
记事
管理
剩余产品掠夺
部落战争
生产力发展


兼并
政治
宗教活动
1.前提:从采集狩猎到农耕畜牧(具体史实)
2.过程:
文明的标志: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
一、曙光初照人世间 -- 人类文明的产生
二、人类群星闪耀时 -- 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约BC3500年左右
古埃及文明
约BC3500年左右
古印度文明
约BC3千纪
中国文明
约BC2070年
古希腊文明
约BC2千纪
中纬度北温带
沿海沿河分布
基本独立发展
呈现多元特征
30°N
新月沃地
自然条件
时间 前3500年左右
政治 ①统一:苏美尔城市国家→古巴比伦王国;
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文化
干旱少雨,两河提供水源。
前3500年左右,产生最初的文明。
①统一:苏美尔城市国家→古巴比伦王国
②制度:君主专制制度。王权至上
③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二、人类群星闪耀时 -- 文明的多元特点 · ① 西亚两河文明
太阳神沙玛什
汉谟拉比王
权柄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内容,评价。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第143条 妻子到处游荡…忽略家务、侮辱丈夫,则投之水中。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保护私有财产
男女性别歧视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同态复仇原则
自然条件
时间 前3500年左右
政治 ①统一:苏美尔城市国家→古巴比伦王国;
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文化
军事
干旱少雨,两河提供水源。
前3500年左右,产生最初的文明。
①统一:苏美尔城市国家→古巴比伦王国
②制度:君主专制制度。王权至上
③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二、人类群星闪耀时 -- 文明的多元特点 · ① 西亚两河文明
①文字:楔形文字②文学:《吉尔伽美什》③数学:60进制 ④神话:洪水和方舟传说
最早使用战车作战(驴拉)
思考:造就古代西亚文明特点的时空条件。
①西亚文明产生于青铜时代,个体独立性有限→君主专制制度;
②“新月沃地”→农业、文明最早产生;
③两河经常泛滥→洪水传说。
自然条件
时间 前3500年左右
政治 ①统一:3100BC初步统一;
②官僚系统:法老+官员。
文化
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莎草纸
地处干旱地区,尼罗河定期泛滥
前3500年左右
①统一:3100BC初步统一;
②官僚系统:法老+官员,法老至上。
①神话和文学故事 ②文字:象形文字
③天文学:太阳历 ④建筑数学:金字塔⑤书写材料:莎草纸
二、人类群星闪耀时 -- 文明的多元特点 · ② 东北非尼罗河文明
◎《亡灵书》残片
莎草纸质,祭司体象形文字
古埃及历法
世界第一部太阳历
胡夫金字塔内部的直角三角形厅室,各边之比为3:4:5,体现了勾股定理的数值。胡夫金字塔的底部周长如果除以其高度的两倍,得到的商为3.14159,这就是圆周率。
希罗多德根据传闻,记述了修建胡夫金字塔的情况:“(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
二、人类群星闪耀时 -- 文明的多元特点 · ② 东北非尼罗河文明
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也是王权的重要象征。远在数英里之外就能看见,不禁使人联想到被视为凡间之神的埃及统治者的荣耀、威望和财富。
——(英)威廉姆·J·杜克《简明世界史》
思考:造就古代埃及文明特点的时空条件。
①埃及文明产生于青铜时代,个体独立性有限→法老统治;
②尼罗河连通上下埃及→埃及统一;
③尼罗河特产莎草→莎草纸;
④东升西落的生死观→金字塔修建于尼罗河西岸。
◎希罗多德
二、人类群星闪耀时 -- 文明的多元特点 · ② 东北非尼罗河文明
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
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
庄稼成熟了,
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苏美尔诗歌
我赞美你,
尼罗河,
赞美你带来的一切,
带给埃及的勃勃生机…
——古埃及诗歌
经常受到外族入侵、帝国更换频繁、充满不安全感。
长期统一、政权较为稳固、航行便利、生活较惬意。
【探究思考】自然地理环境(河流)对文明有何影响?
埃及是一个长时间处于同一王朝统治下的统一的大河流域国家……尼罗河就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平缓的水流使北上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古代两河流域
古埃及
恐惧、悲观
自信、乐观
自然条件
时间 前6世纪
政治 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种姓和贱民。
种姓制度
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
2.影响:
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回答p6“学思之窗”
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前6世纪
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种姓。
贱民。
1.特点:
二、人类群星闪耀时 -- 文明的多元特点 · ③ 南亚印度文明
有一个理发师之子爱上了离车族的一个少女。父亲劝告他说:“你不要把愿望执著在办不到的事情上,你属于首陀罗,而离车族之女乃刹帝利之女,因而她是不能和你匹配的。我给你找另外一个与你属同一种姓和家庭之女。”理发师的儿子由于没有达到自己的愿望忧郁而死。
——《佛本生经》
她们从事了近40年的拾粪工作,前二十年是无薪劳动,后二十年工作一共获得酬劳折合不到95美元。而这一切不平等的现象,只有一个原因——她们出生于的“贱民”阶层。即使她们中的很多人对这一职业与酬劳不满也很难更换工作。
自然条件
时间 前6世纪
政治 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种姓和贱民。
文化 宗教: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文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数学:数字1-9,0,按位计值法
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前6世纪
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种姓。
贱民。
二、人类群星闪耀时 -- 文明的多元特点 · ③ 南亚印度文明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1、背景: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不满。
2、主张:宣扬“众生平等”,抨击种姓制度下分明的等级体系。
思考:造就古代印度文明特点的时空条件。
铁器时代来临,恒河流域雨水丰沛、植被茂盛
→恒河流域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
地域
时间 前8世纪
政治 ①城邦制度
(特点: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政);
②斯巴达为代表的寡头政治;
③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治。。
城邦民主政治的利与弊?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利克里
利:①公民直接参政,主权在民,有利于发挥民众的积极作用;②民主氛围有利于发挥公民的创造力,造就了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化;③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为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弊: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实质);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集体暴政。
东南欧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前8世纪
①城邦制度;
(特点: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政)
②斯巴达为代表的寡头政治;
③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治。
二、人类群星闪耀时 -- 文明的多元特点 · ④ 东南欧古希腊文明
文化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
要求人们追求真理和智慧, 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柏拉图 “理想国”,追求智慧、正义、理性
亚里士 多德 真理高于一切;
创立了逻辑学,提出了归纳和演绎的两种思维方式;
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思考:造就古代希腊文明特点的时空条件。
①希腊文明产生于铁器时代,个体独立性较大→集体统治;
②多山少平原→小国寡民;
③海岸曲折,港湾众多
→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兴盛。
神话、悲剧和喜剧;
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
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二、人类群星闪耀时 -- 文明的多元特点 · ④ 东南欧古希腊文明
视角1:从经济形态看
海洋文明(工商业发达 爱琴海 古希腊文明)
大河文明(农耕经济发达 黄河流域中华文明)
视角2:从国家形态看
高度统一的帝国(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
各自独立的城邦国家(古希腊)
视角3:从制度构建看
视角4:从文字看
……

【探究思考】感悟文明的多样性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产生
多元特点:
前提:从采集狩猎到农耕畜牧(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标志: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
区 域 代表文明 形成前提 实行制度 文化成就
两河流域 苏美尔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君主专制制度;《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洪水和方舟传说、60进位制、战车和车轮
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为农业和交通提供便利 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法老至上的权威 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建筑和数学、莎草纸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平原广阔;恒河流域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 种姓制度 佛教;《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古希腊文明 巴尔干半岛南部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城邦制度 世界文学瑰宝(神话、喜剧、悲剧)、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知识结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