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学军名校海创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学军名校海创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2 23:1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古埃及时期,法老都宣称自己是拉神(太阳神)之子,其名字也会被写在一个被誉为太阳照耀之地的椭圆形的框子里。此外法老还将大量的土地和奴隶捐赠给神庙。古埃及法老的这些做法
A.旨在维护法老的无上权威 B.反映了神权已超越一切世俗权力
C.加速了古埃及王朝的崩溃 D.表明古埃及政权形式为政教合一
2、《剑桥古代史》主编伯里认为:“西方文明的根源不能到西欧和北欧的凯尔特人和森林中去寻找,而要到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那里寻根。”该主张
A.否定了希腊文明作为欧洲文化源头的历史观点
B.强调西方文明是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产物
C.可以在冶铁技术和雕刻艺术方面找到史实依据
D.是对二十世纪以来西方中心论思想的根本突破
3、下图是1世纪意大利庞贝城镶嵌画,反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伊苏斯战役激烈战斗的情景。结合所学判断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是
A. 马其顿与阿拉伯 B.马其顿与波斯 C.罗马与日耳曼 D.拜占庭与奥斯曼
4、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有关该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②各级封建主是土地实际占有者
③封臣的主要义务是效忠皇帝
④中古西欧基本农业经济组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阿拉伯人征服的绝大多数地区,如两河流域、叙利亚、伊朗和埃及等地,有数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化成果丰硕,在此基础上形成阿拉伯文化。能够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是
A.埃及人的太阳历 B.阿拉伯数字
C.中国的造纸术 D.文学作品《天方夜谭》
6、“沿亚非利加南岸,逾好望角,达印度,回航以归欧洲。”下列关于这一航海壮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得到了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②开辟了欧亚之间新的海上航路
③完成于发现美洲大陆之后 ④将马铃薯等高产作物带回欧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在“丝银之路”中,逐步形成了一个世界规模的丝绸市场,成为世界性的丝绸贸易中心。这个中心是
A.香港 B.果阿 C.澳门 D.马尼拉
8、《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一位诗人:“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关于文中“他”的地位或作品描述正确的是
A.早期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之一 B.人文主义之父
C.《哈姆雷特》 D.《歌集》
9、“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主要表现在
A.批判教会的宗教专制 B.宣扬人文主义精神
C.提出民主政体的构想 D.追求现世的成功
10、“只要政府开明,他倒不在乎政府的权力有多大。他所说的开明政府,是指向懒惰和愚蠢开战,使教士处于从属地位,允许思想自由和宗教自由,促进物质和技术进步事业的政府。”文中的“他”是指
A. 伏尔泰 B.亚当·斯密 C.莎士比亚 D.孟德斯鸠
11、钱乘旦、许洁明在《英国通史》中指出,“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由此可知,英国
A.国王拥有最高权力 B.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C.君主立宪政体确立 D.“光荣革命”的妥协性
12、1868-1885年,明治政府除了直接投资近2亿日元创办交通、采矿等基础产业之外,还设立基金资助民间兴办新式企业,资助金额总计达10 793 万日元;政府还将相当数量的官办企业廉价转让给民间,从而促进了民营资本的发展。这体现出日本
A.大力推行“殖产兴业“ B.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积极倡导“文明开化” D.基本实现了“富国强兵”
13、19世纪30年代,英国伦敦开通廉价的固定轮船航班,每天运送旅客去格林威治、伍尔维奇和格雷夫森德,到19世纪50年代,每天有1.5万人通过轮船进入伦敦,还有大量的游览交通船只在泰晤士河上来回穿梭。这反映出
A.交通革命引发城市规模膨胀 B.工业革命便利了人员的流动
C.内燃机的使用推动轮船普及 D.伦敦的贫民窟得到有效疏散
14、1862年,伦敦举行世界博览会,300多名法国工人代表前往参加,受到英国工会联合会的热情接待。1864 年,在伦敦召开了声援波兰人民起义的国际性工人大会,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等国近 2000 名工人代表。这反映了此时
A.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 B.工人运动呈现国际化的特点
C.工业革命缓和了阶级矛盾 D.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15、1867年马克思在其撰写的巨著中,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他指出工人的工资在整个工业生产的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工人只要在每个工作日劳动很少一部分时间,就足以抵偿这点工资;在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里,工人都是在无偿地为资本家工作,他们创造的价值也全部为资本家所得。该“巨著”是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D.《法兰西内战》
16、列宁总结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两大集团为了瓜分世界、为了分赃、为了掠夺和扼杀弱小民族而进行的战争。”这一认识
A.主要表述对弱小国家的同情 B.揭示了一战的非正义性
C.否定塞尔维亚的正义性 D.否定了弱小国家对战争的影响
17、“据统计,1914年世界总人口约18亿,其中5亿多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之下,还有远超过此数的人生活在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此现象出现于
A.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C.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18、“战争的代价还没有被充分估算,世界的注意力就已经转向了巴黎。起初,战争双方都对战后和解寄予了厚望,但结果,这次会议却留下了痛苦的遗产。”这里的“遗产”包括
①中国收回山东主权 ②确定“大国一致”原则
③确立委任统治制度 ④德国遭到掠夺性惩罚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19、苏联的一五计划期间,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第聂伯水电站以及三个主要钢铁厂等大型项目都引进了美国、德国的设备和技术,并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和技工。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为其提供了机会
B.苏联全面融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C.美苏因法西斯势力的威胁而消除了隔阂
D.完全依赖外资推动工业化进程
20、《大国崛起》中提到:“(苏联)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以极快的速度,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苏联完成工业化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 B.人民群众辛勤努力
C.苏联模式的逐渐形成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21、它是伏尔加河下游一切交通的要冲。当德军突入市区时,斯大林命令红军“绝不后退一步”,号召他的部队为苏联进行一场“爱国”战争。在他的号召下,红军誓死拖住德国人,直到红军能够重新组织对敌人的反攻。这是某史书对二战期间一场著名战役的描述。这一战役是
A.诺曼底登陆战 B.德国突袭波兰
C.莫斯科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22、20世纪30年代后期英法通过一次会议出卖了某国,“作为德国人负责对苏开战的代价”,证明了绥靖政策是“纵容战争、挑拨战争、扩大战争的政策”。被出卖的这个国家位于下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23、二战后初期,以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开端,美国逐渐开展了一系列的外援活动,重点是对西欧国家进行经济援助。美国这一时期的外援
①意在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扩张 ②有利于西欧的经济复兴
③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④标志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下图是一幅反映20世纪中期国际局势的时政漫画,该漫画的主题可能是
A.二战爆发
B.欧洲联合
C.冷战对峙
D.经济危机
25、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减轻
私人副业税收负担,有限制地鼓励发展私人副业,给农庄、农场以较大的自主权。这些举措
A.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B.打破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
C.利于农业落后局面的改观 D.使国民经济比例达到协调
26、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若干新变化,在社会结构方面,产生了一个庞大而相对稳定的“中间阶层”(又称“中等收入群体”)。这一阶层的壮大
A.拥有了生产资料而收入变高 B.利于缓解贫富两极对立
C.不利于福利国家的建立 D.消除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27、某班同学在开展美国史研究性学习时展示了以下三幅图片,据此判断该学习主题是
A.黑人反抗种族歧视运动 B. 妇女争取普选权的抗争
C.美国学生反对侵略越南 D. 战后美国社会运动频发
28、1993 年 10 月,在北约国防部长会议上,美国提出北约同中、东欧国家建立“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并主张在实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同时,以渐进方式扩大北约。美国意在
A.加强与中、东欧国家合作 B.扩大北约以对抗华约组织
C.维护欧洲地区的和平稳定 D.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29、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于2021年11月2——3日在北京举办,会议回顾了金砖国家推动落实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体系的投票权和份额改革,还深入参与国际贸易、投资、气候变化、税收、金融监管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和准则的制定。材料意在说明金砖国家
A.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B.已成为多极化世界的重要成员
C.承认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D.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30、19世纪前,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只能从公元前776年即古代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算起。但是19世纪后期以来,考古学家发现了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古希腊文明史被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由此可见
A.时间久远历史真相不可能被认识
B.文献史料只有与实物史料相印证后方可信
C.新材料才能还原历史直相
D.考古成果丰富了历史认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第31题14分,32题11分,33题15分。)
31、古代西方文明在爱琴海沿岸发源,并不断延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面对日益扩大的帝国。亚历山大来不及对当地的统治机构进行认真的改造,他把马其顿与东方的政治制度相结合,实行特殊的专制君主政体。基本上沿用行省制。削弱地方权力。亚历山大主要依靠希腊、马其顿人进行统治,对本地人利用而不重用。为使被征服地区衷心归顺,采取宗教宽容政策。为扩大统治基础。采取联姻、招募军队等方法打破民族界限,笼络当地贵族。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自君士坦丁时代起 (即当代学者所强调的晚期罗马帝国时期),所谓的拜占庭文明已经开始在罗马帝国的框架内生长。这个罗马帝国的框架除了其传统的法制和行政统治秩序外,还有辽阔的跨越亚欧非三大洲的国土,包括原希腊化时期的著名中心城市,如雅典、亚历山大里亚、安条克,以及西方拉丁化地区意大利、高卢、西班牙、北非等等。
——徐家玲《拜占庭文明》
(1)据材料一,信息和所学知识,在通往雅典公民大会的“通途”中,有四种群体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请写出“儿童”以外的其余的三种社会群体。雅典居民比例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对被征服地区的举措。(5分)
(3)结合所学指出君士坦丁堡的地位,并举例指出拜占庭帝国在法制方面对罗马帝国的继承和发展。(4分)
32、最先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社会各领域的变化,同时极大地改变和影响了世界的面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当然,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除了这些条件之外,还有其他种种条件,诸如丰富的煤铁资源、稳定的国际环境和政局、流动的社会结构、尊重市场价值的政府决策、健全的财政金融体制、便利的交通运输、浓厚的科学技术传统、科学的簿记制度、进取上进的新教精神、健全的专利制度等。就某一方面条件,或某些条件而言,在欧洲大陆也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
——马克圭主编《世界文明史上》 (第二版)
材料二 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 (下) 》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结合所学,从浓厚的科学技术传统和国内稳定的政局角度概括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世界面貌的”。(5分)
33、近代科学的兴起促进了思想解放,思想解放又极大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牛顿在1687年发表了一部名著: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本书中他根据大量的数学上的证据提出了引力的法则。按照这个法则“宇宙中的每一个物质的颗粒都吸引其他每一个颗粒。其吸引力的大小与二者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而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例。”这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伟大的发现,它一下子揭开了宇宙的面纱,把它的秘密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由此类推,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在牛顿的启发下,启蒙思想家们力图发现支配人事及社会的永恒的法则。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为了应付英国的高压政策,北美各殖民地召开会议,要求英国取消对殖民地的高压措施,但总督盖治将军于1775年派英军镇压。波士顿民众自发集结,在来克星顿附近打死、打伤及俘虏英军将近300人。此后,人民运动的浪潮淹没了全部殖民地。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被通过,人们在它的激励下,热情洋溢地走上战场,为争取独立这个伟大目标而战。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牛顿的研究成果为启蒙思想家们提供的思维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对欧洲社会变革带来的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北美独立战争与启蒙思想”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10分,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楚。)
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B A D A C A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B B B B A A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A C C B D D D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第31题14分,32题11分,33题15分。)
31、
(1)社会群体:奴隶、妇女、外邦人。(3分)
实质问题:雅典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是少数人的民主(奴隶制,少数人的民主)(2分)
(2)举措:建立专制君主政体,实行行省制,削弱地方权力,任用希腊和马其顿人担任主要职务。推行宗教宽容政策,实施联烟、招募军队策略,推广希腊文化。(5分,任答5点即可)
(3)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2分)《罗马民法大全》(2分,或答《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任意两点可得1分,四点2分)
32、
(1)观点: 英国最早率先工业革命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分)
原因:英国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英国是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3分)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2分)
(2)表现:生产力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变化;社会贫富分化加剧;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等等。(5分,任答5点即可)
33、
(1)思维方式:理性化、科学化。(2分)
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建立资产阶级统治。(3分,任答3点即可)
(2)示例论题:启蒙思想推动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发展
阐述: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大西洋沿岸13块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独立的呼声高涨。与此同时,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和权力制衡等启蒙思想也传入北美地区。1776年7月,杰弗逊、富兰克林等人起草《独立宣言》,以人民主权的思想阐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拿起武器的,力争独立的合法性和正义性,这极大地解放了殖民地人民的思想,大大地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志,有力地推动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发展。美国诞生后,以华盛顿为总司令的大陆军又历过几年艰苦斗争,最终打败了英国军队。总之,启蒙思想所传播的先进理念给尚处于黑暗中的北美殖民地民众带来希望和光明,使他们为建立独立的国家而奋斗。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的唯一标准。1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