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周考(文科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1.人类文明的产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下列表述符合其先后顺序的是( )
①社会分化成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②出现剩余产品
③出现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 ④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2.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从来没有中断的文明是( )
A. B. C. D.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作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则使食物有了剩余,从而使得社会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军队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发明出来用以记事的。”这说明( )
A.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重要前提之一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4.在印度的梵文中“种姓”一词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故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下列关于这种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
A.婆罗门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 B.“贱民”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
C.不同种姓之间可以通婚 D.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5.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若贵族使平民及奴隶的眼睛受损可以免于赔款,无需赔偿;奴隶将贵族的眼睛损坏则要在耳内灌油灌铅。这表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
A.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B.宣扬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D.具有极端性和残酷性
6.军队由城邦公民组成。遇到外来侵略,城邦公民即放下犁头,拿出自备武器,穿上盔甲,由推举出来的领袖率领上战场。战事结束后军队随即解散,士兵回到各自工作岗位,耕田的耕田,牧羊的牧羊。公民执干戈以卫城邦,是义务也是权利。这支公民军队最初只是为保卫城邦,后来却成为帝国向外扩张的武力。由此推知此时是( )
A.共和国早期的罗马 B.春秋战国时的中国
C.中世纪时期的法国 D.共和国鼎盛的雅典
7.公元前 332 年,在切断了波斯陆军和海上舰队的联系后,某国大军调转矛头,长驱直入,攻下埃及。在尼罗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了流传至今的亚历山大城。此处“攻下埃及”的国家指( )
A.西罗马帝国 B.马其顿王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孔雀帝国
8.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编写《历史》的过程中,对联想和神喻等传统史诗创作手法进行了扬弃,转而注重对史料的批判分析与逻辑概括。这( )
A.否定了传统史学的价值 B.推动了民主政治的确立
C.批判了个人主义的泛滥 D.体现了理性著史的精神
9.两千多年前,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雄踞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它们都面临管理巨大版图和众多人口的问题,两者采取的指施相似之处有( )
A.建立行省制,加强地方治理 B.制定万民法,扩大公民权
C.颁布法律,巩固统治 D.重用贵族,实行分封制
10.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从分散隔绝走向整体融合的。以下属于人类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的有( )
①专制集权 ②和平交往 ③暴力冲突 ④民主政治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的共同点有( )
①都处于大河流域,农业发达 ②都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③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④都形成了严格的种姓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12. 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有句经典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句话有明显的阶级歧视。这种阶级歧视最有可能源自以下哪一制度( )
A.种姓制度 B.禅让制度 C.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度
13.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大河文明——两河流域——种姓制度 B.海洋文明——古希腊——君主专制
C.文明冲撞——区域文明冲突——亚历山大东征 D.世界宗教——基督教——《汉谟拉比法典》
14.有学者认为:“罗马的贵族奴隶主阶级,从掠夺战争中得到了大量的财富和土地,尤其是奴隶。他们组织奴隶制大庄园,生产谷物、经济作物或者经营蓄牧业……充足的供给加强了其军事实力,进一步使得古罗马的扩张战争的胜利消息频传。”据此可说明( )
①对外战争使罗马小农经济逐渐破产 ②战俘是罗马劳动力的重要来源
③奴隶制庄园是罗马主要的劳作方式 ④对外战争促进了罗马农业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世界古代某一地区的文明成就包括“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金字塔”“莎草纸”。下图中这一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下图所示是亚述王宫中的浮雕画面(局部),这些作品表达了一种“残酷的喜悦”,战车、狩猎、屠杀等是浮雕的主要元素。材料体现了亚述王国( )
亚述王宫中的浮雕画面(局部)
A.强大的军事实力 B.尚武的社会风气
C.残酷的奴隶制度 D.殖民扩张的狂热
二、材料题(共36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灿烂的亚非文明
(1)材料一中的图1建筑的名称、图2法典的名称、图3的制度、图4代表的城邦分别是什么?(4分)
材料二 希腊半岛绝大部分的土地山岭纵横,群山分隔成面积较小而分散的小平原,且土地极为贫瘠。“河流最长不过100多公里。大海也一平如镜,且到处望得见海岸和岛屿,丝毫不令人害怕。分割零碎、自成一统的小平原为城邦国家的存在提供了可能。”因此,有利于形成一个个天然政治单位的地理特征促使希腊城邦确立。……每个城邦辖地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各城邦从建立之初便十分珍视独立自治,也没有任何一个城邦具有征服其他城邦的绝对实力。
——摘编自张慧、张文伟《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殊性分析》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影响古希腊城邦形成重要因素及城邦的主要特征。(6分)
材料三 值得反思的是,基于民主对话精神而创造古代政治制度辉煌的雅典民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自身明显的局限性。参与雅典民主的公民构成有着十分强烈的“排他性”,妇女、奴隶、外邦移民被排除在雅典民主殿堂之外。在苏格拉底的印象中,雅典的公民大会是由一帮没有专业知识的人构成的,“用抽签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而在这些事情上如果做错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发生的错误要轻得多。”
——摘编自张三夕、邹明军《从城邦对话到代议制政治》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表现。(4分)
(4)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呈现出什么特征?(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他们大部分是文盲……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上,都有专门负责宣读文献资料的 会务人员,以便与会成员能较为清楚地了解发生了什么,以及该如何判断。……表达能力强的人往往会在政治辩论或法庭辩论中胜出。
——摘编自冯金朋《公民社会的起源:希腊城邦制度》
希腊城邦国家的广场民主只适应小范围内简单城邦公共事务。这种民主是有缺陷的…… 至高无上的人民有权做任何能做的事,不受任何准则的羁束。结果,解放了的雅典人变成了暴君。雅典人在广场民主中以苏格拉底的殉道,来给自己的罪孽加冕。
——摘编自戴志勇《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
材料二 罗马法以其法理精深,体系完备著称于世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罗马共和国末年,自然法的思想从希 腊传入罗马。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理论化,使之成为具有影响深远的罗马法的 理论基础。罗马也就成为了世界上最懂得使用法律为自己意图服务的民族。罗马皇帝认识到,其统治不仅仅靠武力,还要靠法律来维护。
——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古雅典民主政治。(9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古代罗马法“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的原因。(9分)
秦安县民生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周考(文科班)历史试卷
答题卡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二、材料题(共36分)
17.(1)
(2)
(3)
(4)
18.(1)
(2)
注:考试终了只交答题卡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D B B C A C D C B C A C D A B
二、材料题(共36分)
17.(1)图1:金字塔;图2:《汉谟拉比法典》;图3:种姓制度;图4:雅典城邦。(4分)
(2)重要因素:多山、平原分散而零碎、三面临海的地理环境、海洋文明(4分/任意2点)。主要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治(2分/任意2点)。(人口少、领土小等)
(3)表现: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少数人的民主;直接民主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4分/任意2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多元性(2分)
18.(1)评价:积极: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局限:民主范围有限,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只适用小国寡民的城邦;抽签选举和轮 番而治不能保证参政人员的素质,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等。(9分)
(2)原因:繁荣的商品经济;自然法的影响和指导;古代罗马法学家们(或西塞罗)的努
力;罗马统治者的重视。(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