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自测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 十一 总分
得分
一、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绷带(bēng péng) 头晕(yùn yūn) 土匪(fěi fiě)
踌躇(chú zhù) 俘虏(fú fī) 彼此(pǐ bǐ)
二、看拼音,写词语。(4分)
yí hàn shǔ róng duàn liàn cí xiáng
三、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9分)
一( )见( ) 一( )不( ) 汗如( )( )
情( )自( ) 若有( )( ) 自( )而( )
1.看见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他( )地感叹起来。
2.这篇文章评论当今社会问题,直是( )。
3.看过周总理的传记后,我不禁( )起来。
四、选词填空。(6分)
熟悉 熟练
1.沃克医生站起身,( )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
2.他来过这个地方好多次了,所以对这个地方很( )。
慰问 安慰
3.文工团即将要下军队,进行( )演出。
4.妈妈正在( )妹妹,鼓励妹妹振作精神继续学习。
奢华 奢侈
5.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 )过。
6.这个房间的陈设十分( )。
五、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8分)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环境描写 D.神态描写
1.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 )
2.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 )
3.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 ( )
4.夜,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 ( )
六、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翻译诗句)
2.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为转述句)
3.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改为“被”字句)
4.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用加点词造句)
5.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修改病句)
七、乱句排序。(6分)
( )他又说道:“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 )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 )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希望。
( )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或指南之类。
( )他又让我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
八、名句积累。(4分)
1.遗民泪尽胡尘里, 。
2. ,青春作伴好还乡。
3.黄河远上白云间, 。
4.孤帆远影碧空尽, 。
九、课内阅读。(12分)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中南海,毛主席的卧室。
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
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3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4架经过时,他们4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4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1.分别从选文中的电文中找出下列记叙要素。(8分)
时间: 地点: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结果:
2.从收到电报起,毛主席的表现是什么样的 从选文中找到句子。(2分)
3.说说选文中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毛主席怎样的心情。(2分)
十、课外阅读。(10分)
儿子
儿子是两年前在边防牺牲的。每年到了那一天,老人都要办几样菜,对着云南方向摆下,洒下几杯鸭溪窖酒。这是儿子生前最爱喝的,老人一直没掉泪,这是典型的山民性格:坚毅、强悍。
每月都要收到来自云南边防的汇款贰拾元,两年了。最初只有汇款,后来,有一次老人实在忍不住,让邻居给这个自称“解(xiè)为民”的同志写了一封信。“解为民”看了信,知道老人家的难处是孤独,于是老人便月月又收到一封信。嘘寒问暖,也谈部队生活及自己的婚事,每封信的落款,都端端正正地写着:您的儿子。老人满意了:这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吗 老人的心温暖了。
,这两个月来, 汇款照样来, 信 中断了(汇款上的笔迹也很陌生)。老人焦虑不安,他凭直觉感觉到,一定发生了意外的事。
老人揣上积攒起来准备给“儿子”办彩礼的钱,登上了去云南的火车。部队首长把他带到一个松林环绕的地方,那里并排筑着两座烈士慕,一座是亲生儿子的,一座是“儿子”的。
1.在文章第3自然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虽然 然而 但 却 B.于是 虽然 却 但
C.可是 虽然 但 却 D.可是 如果 但是 就
2.标题中的“儿子”是指( )。(2分)
A.老人的亲生儿子。 B.自称“解为民”的同志。
C.老人的亲生儿子和“解为民”
3.本文的主人公是“ ”,对主人公的刻画运用的方法是( )。(2分)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正面侧面相结合 D.动作和心理描写
4.老人家心暖了是因为什么 (4分)
十一、妙笔生花。(25分)
生活中,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 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注意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
要求:1.题目自拟。
2.语句通顺,字迹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