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枫树上的喜鹊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9 枫树上的喜鹊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3 15:1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节名称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童心童趣》 学时 1、2课时
课标要求 1、基于识字写字 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基于阅读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通过想象,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想法,乐于与人交流。并能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概述 《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童话故事,情节简单、语调活泼,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接受能力,用“我喜欢”反复来说,贯穿整篇课文。表达了“我”对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情节简单干净,语调较为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接受能力。把一个带着童真、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儿童形象展现在眼前,让我们明白了: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 课文知识点的学习分为5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正确认读生词词语,读好文中的长句子和难读的句子。 整体感知课文,随文识记生字,词语。围绕课后习题,通过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和创设情境发挥想象两个层次体会体会课文蕴含的情感,感受童真童趣,懂得人、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生字复现,再次巩固识字。 第五部分,感知课文童真童趣的主题,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借助想象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学习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 “渡、蔽、冈”等 9 个生字,会写“伞、 姨、弟”等 8 个生字,会写“好像、一直、说话、童话、 阿姨、游戏、字母、”等词语。交流积累识字的方法,加强对生字的指导,提高写字指导的效率。 3、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说说文中的“我”喜欢的是什么。 4、体会“我”对枫树上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能根据情景展开想象,把想到的写下来。 5、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对文中喜鹊一家在枫树上快乐生活的情形的想象和描述,体会课文蕴含的情感,感受童真童趣,懂得人、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学习难点 1、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体会“我”对枫树上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能根据情景展开想象,把想到的写下来。 3、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对文中喜鹊一家在枫树上快乐生活的情形的想象和描述,体会课文蕴含的情感,感受童真童趣,懂得人、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 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 较短教材的安排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认知和学习。 在识字写字方面,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掌握了识记生字的方法,已经能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读通课文,但要把握字义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我采用随文识字,对难点生字进行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在写字方面,学生也已初具书写能力,能把握基本笔画的书写要求,但对于生字的笔顺和间架结构的摆放位置,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在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 在阅读方面,学生能结合一些关键词句展开学习,但对于文本的整体结构、的把握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感知故事基础上予以适当的点拨、归纳。 另外,二年级的孩子乐于在朗读中表现自己,乐于可以模仿动物的语气、神态和动作进行朗读,本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充分的朗读训练。 另外,在本课的课后练习中有“默读课文”这一要求。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默读的方法,本课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思考,寻找答案。
学习目标 1、识字写字。课文有9个生字要求会认读,8个生字要求会书写。我将采用随文识字的形式落实生字的认读和书写要求。认读时,一要注意加强易错字音如“冈”字的指导。二要加强对重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如“姨”和“弟”的相同部件“弓”字的书写、“游”字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紧凑、“母”字重点强化最后三笔的书写顺序。 2.朗读课文。我将通过自读揣摩、生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体悟喜欢之情,朗读中要提醒学生注意语句停顿、重音的变化,关注标点符号等等。 3.迁移运用。先学习文中对鸟语的解读,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大胆想象,尝试解读,最后让学生自创情境,自由表达完成课后拓展练习的书写。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学生需要在课下充分预习课文,读通课文,圈画生字词。
学习策略 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和重难点,本篇课文教学,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 创设情境法,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为学生进行想象找到共鸣点和切入点。 2. 阅读法,我采用朗读、 默读、分角色表演读等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3. 练习设计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实践性课程,充分说明了语文练习的重要性。练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围绕课后第二小题我设计了语言训练的练习,创设情境想象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对话并指导学生尝试写下来,感受童真童趣。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 新课 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很高兴能和大家学习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9课《枫树上的喜鹊》。喜鹊又叫报喜鸟,喜欢在树上搭窝筑巢,今天在绿荫如盖的枫树上,身穿燕尾服的喜鹊会给我们带来 个怎样的故事呢?就让我们 同 进课文吧。请大家和老师一起齐读课题9.《枫树上的喜鹊》 课堂伊始,通过观看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喜鹊的机灵、活泼和可爱,巧妙地引出课题,导入新课,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活动一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二、初读课文 (一)请大家打开书,标好自然段,自由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认读本课词语。 1.师:要想听懂喜鹊的语言,就要正确读出课文中的这些词语,先跟老师来读一读。(出示课件词语)借助拼音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 师:去掉拼音大家还能读准吗?我们跟着学习小伙伴一起来读读吧。学生1:读词语在这里老师要强调“冈”字的读音,注意不要读错和老师再来读一遍“山冈”。 2.师:课文当中的这几个句子不太好读相信大家一定能把他们读好。 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 我常常觉得喜鹊会和我说话,我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喜鹊阿姨。 我真是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他们喜鹊弟弟。 今天早上太阳从渡口对岸的山冈后面升上来了,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指着上升的太阳,问喜鹊弟弟:“鹊!鹊鹊鹊?” 学生自主阅读,初步感知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易读错字的字音, 读好文中的长句子,难句子。 这一环节,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从字到词、从词到文、由易到难的识字方法降低了识字的难度,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正字音、记字形,落实学习的重点。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识记生字,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活动二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整体感知 (一)学习1-4自然段,体会我对枫树、鸟窝、以及喜鹊一家的喜欢。 1.完成学习提示:(出示课件) 师:生字会认了,句子读准了,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1——4自然段,文中反复说“我喜欢”用横线画一画文中带有“我喜欢”的句子。注意:默读时不出声,不指读。 我们来听听下面这位同学的分享。 (1)喜欢枫树,随文写“伞” 学生2:我画出了这四句话。学生读,老师课件出示。 师:太棒了,你都找全了,屏幕前的你们画对了吗?请大家边读这四句话边想是什么让我如此喜欢? 学生1:我喜欢枫树,因为它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 师:同学们,炎热的夏天,我和村里人来到渡口边等船,站在茂盛的的绿荫下,多凉快呀。我很喜欢它,风雨突来的时候,我们躲到枫树下避雨,它为我们遮风挡雨,我很喜欢它。我们听听下面这位同学对枫树的喜爱吧? 学生2: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 师:枫树为我们提供绿荫,遮风避雨,像一把绿色的大伞。“伞”是本节课要求大家会写的生字,是一个象形字,大家看撇捺舒展像伞面,点撇对称像伞架,横平竖直像伞柄,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字,(出示伞字课件)需要注意撇捺舒展,竖在竖中线上。 (2)情景识记“荫、蔽”字。 师:同学们看这棵枫树枝叶茂密,它的枝叶遮挡住 阳光树下就形成了绿荫,绿荫遮蔽了渡口。仔细观察这两个字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1:他们都有草字头而且还是形声字。 (出示课件或者图片)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两个词语。 (3)词语识记“渡”字。理解方位词语“渡口、渡口对岸”。 师:同学们茂密的大树遮蔽了渡口,我们看“渡”这个字,含有“渡”字的词语在课文中出现很多次,大家打开书找一找。 (出示课件书本图片 圈出来4个)。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他住过的地方看看吧!,这里有一条宽宽的河这里是渡口,人们乘船过河的地方,和老师一起读“渡口”。大枫树生长在渡口边,我们一起读“渡口边”。渡口的旁边停着渡船,大家自己读“渡船”,渡口的对岸有一座座小山,跟着老师读“渡口对岸”。同学们我们把字放到词语里就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识记生字。 (2)指导朗读,读出对鸟窝、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喜爱。 师:“我”还喜欢什么呢? 学生1:我还喜欢鸟窝、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课件标红鸟窝、阿姨 、弟弟 ) (3)随文指导书写生字:姨、弟。 师:跟着老师一起来读读这两个词语,阿姨、弟弟。同学们姨、弟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细心的你一定能发现这两个字的相同之处。对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部件“弓” 师: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是的,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我常常觉得喜鹊会和我说话。清晨,我背着书包路过渡口,我觉得他会跟我说早上好他这么关注我,我喜欢他。天黑了,我砍完柴又路过渡口,我觉得他会跟我说注意安全哦,他在担心我呢,我喜欢他. 多有意思呀,屏幕前的你们自己读一读课文1-4自然段吧!。 师:撑船去打柴的我发现了鸟窝里可爱的小生命。(撑)也是本节课要求大家会认的生字,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他吗? 学生1:下雨天我们都会撑伞,我通过做动作来记“撑”这个字。 师:记得多巧妙,记动作也是很好的识字方法,我们不仅记住了这个字,还能通过做动作了解这个字的意思,真是一举两得。 师:看着喜鹊我里的喜鹊弟弟,我知道我当哥哥了,我多骄傲,多开心啊!喜鹊弟弟,喜鹊阿姨,我们就像是一家人,好像童话书里那样,太有意思了。 师:是呀,我非常喜欢枫树,喜欢喜鹊窝,喜欢喜鹊爱阿姨和喜鹊弟弟。喜欢到了极点,喜欢到了极致,同学们想象着“我”的喜欢自己读读课文1-4 自然段吧!(出示课件) 默读课文完成课后第一小题的练习。 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出对枫树的喜欢。 随文书写“伞”,结合图片,认识生字“遮”、“蔽”。 交流识字方法,通过组词的方式识记“渡”。 书写“姨”、“弟”,注意“弓”作为部件时的间架结构。 在情境中朗读体会“喜爱”。 交流识字方法,通过做动作识记生字“撑”。 8.创设情境,朗读课文,读出“喜爱”。 本环节我首先让学生默读1—4自然段,同时提示学生默读方法找出带有“喜欢”一词的句子勾画出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带着“‘我’喜欢的是什么?”读文。读后说一说“我”看到了什么。让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完成课后第一小题的学习目标。 本环节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到喜鹊居住环境的优美,初步感受作者对枫树和喜鹊的喜爱之情,为后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在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利用象形字的造字特点随文识记并书写:“伞”字, 借助图片结合自形识记“遮”“蔽”这两个生字。 通过组词识字的方法,识记“渡”字,把生字放于课文的词语中,既引导学生识记生字也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学生在熟悉的课文中词语中识字识字的效果会更好。 这一环节,我扣住“喜欢”,创设情境让孩子尝试在自己阅读、分析中找到答案,品味语言,并进行一系列的朗读训练,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体会课文蕴含的情感,感受童真童趣。
活动三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活动四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 活动五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 (二)学习5-12自然段,想象画面,指导朗读,拓展延伸。 (1)想象画面,指导朗读。 师: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我”对枫树、鸟窝以及喜鹊一家的喜爱,那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他们的生活,通过想象去体会喜鹊一家快乐、又充满趣味的生活。请大家默读5-12自然段,说说你喜欢的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 学生1:我觉得这个画面很有趣,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2)随文书写“教、游、戏、母” 师:唱歌、做游戏、学习拼音字母,多么有趣的画面,在喜鹊妈妈教喜鹊弟弟的这些技能中也隐藏着我们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导书写生字。 学生1: “游”左中右结构,左边的三点水和中间的方要写得瘦长,右边要高一些,三个部分要紧凑。 “戏”左边的“又”因为要避让捺变成了长点,右边的斜钩要舒展,注意书写时最后一笔是点。 师:请大家拿起笔来认真书写,注意关键笔画不要写错。 师:喜鹊阿姨不仅会和喜鹊弟弟玩游戏还会教它拼音字母呢! 学生2:“教”字左右结构,左边“孝”字的长撇从右上穿到左下,右边的“子”字横变成提。 师:请大家拿起笔来在田字格中描红一个写一个。 “母”是独体字,竖折向右出头,横折钩向里折,最后三笔的笔顺是点横点,横最长。 师:请大家书空练习写一写母这个字。 指导朗读“学拼音”部分 师:喜鹊阿姨满含慈爱地认真的教着喜鹊弟弟读拼音,喜鹊弟弟却发出鹊,,鹊,鹊……的声音,善于发现的你们一定注意到了这里的省略号,我们就想象喜鹊弟弟的声音,找一位小喜鹊学学妈妈的话吧。 学生1:“鹊,鹊,鹊……” 师:你还很小,声音那么稚嫩,是一只刚刚开始学拼音的小喜鹊 学生2“鹊,鹊,鹊……” 师:第一次学拼音你在小心地尝试,但学得特别认真。 师: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一个教,一个学多么有趣的画面啊,我们想象着这样的场景在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3)指导朗读“看日出”部分。 师:今天早上,“我”又来到了渡口边,太阳从渡口对岸的山冈后面升上来了,喜鹊阿姨正带着喜鹊弟弟们看日出呢,请你想象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之间的对话读读这段话! 学生1:读句子 师:日复一日地相处中的“我”能懂得喜鹊母之间的对话啦!“鹊!鹊鹊鹊?”这是喜鹊妈在问“看!那是什么?”善于想象的你们一定猜到喜鹊弟弟说什么了,我们听听学习小伙伴的分享。 学生1:喜鹊弟弟很高兴,很兴奋。学生再读一遍“鹊!鹊鹊!鹊鹊鹊!“妈妈,那是太阳!太阳升上来了” 师:句子中的三个感叹号就能让我们想象到喜鹊弟弟的兴奋与快乐,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这个句子吧! 学生2“鹊!鹊鹊!鹊鹊鹊! (3)整体朗读5-13段 师:想象的力量让我们能够听懂喜鹊的语言,在这充满神奇的想象中我们来整体读读5-13自然段吧。 (4)拓展练习,展开想象。 师:这一天我看见喜鹊阿姨捉了一条虫子回来,小喜鹊们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请你读读下面的情景,想象他们一下他们母子之间的对话吧,让我们听听下面这位学习小伙伴的分享。 学生1:学生补白。 师:多么有趣而丰富的想象呀,听了小伙伴的分享,同学们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吧,请大家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四、生字复现,巩固识字。 师:课文的学习就要接近尾声了,今天的生字朋友大家还记得吗?屏幕前的你大声地念出这段话吧? 学生2: 山冈渡口欢乐多, 绿荫撑伞蔽骄阳。 喜鹊母子做游戏, 和谐相处真快乐! 五、总结下课 师:同学们,郭峰爷爷的家乡在福建莆田,这儿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枫叶塘,这不正是他文章里描写的渡口吗?洞口枫树,喜鹊窝,喜鹊成了郭峰爷爷童年的记忆。童年生活是最美好的,充满着有趣的想象。所以文中的我借助想象参与了喜鹊一家的快乐生活。好了同学们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也希望同学们能带着发现的眼睛,借助想象的翅膀,感受身边的美好世界! 认真,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9.朗读“学拼音”片段,体会喜鹊母子之间快乐温馨的生活,读出美好。 10.朗读课文感受喜鹊母子之间神奇的对话,体会想象的魅力。 拓展延伸,展开想象,完成课后第二小题的小练笔。 12.学生读含有本课生子的小诗,生字复现,巩固识字。 在这想象对话,体会美好一环节过我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为学生进行想象找到共鸣点和切入点。学习时先文中对鸟语的解读,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大胆想象,尝试解读,同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省略号,猜猜第一次学习拼音字母的小喜鹊会如何学习喜鹊阿姨教他的拼音字母,通过朗读体会文章丰富而又神奇的想象,并相机知道生字的书写,如“教”字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间架结构,“游”字左中右结构,书写要紧凑,引导学生关注“方”的书写。“母”作为独体字,书写时最后三笔的笔画需要注意,通过这样的环节设计,让学生既能够随文识记生字,书写生字,也能借助想象朗读课文体会想象的奇妙之处。 在体会“喜欢”展开想象进行课文朗读之后,我及时引导学生拓展延伸继续发挥想象体会喜鹊母子之间的对话,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完成课后第二小题的能力训练点,也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低年级的学习仍是以识字写字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因为在课文接近尾声时,我设计了生字复现,巩固识字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本课继续认读识记生字,强化识记效果。 课文是以第一人称来写,展现一个孩子带着童真、童趣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因此结尾也倡导孩子们学习文中的小主人公,细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限快乐。
达标 检测 借助汉语拼音认识生字,读准“遮蔽、绿荫、撑船、懂得、山岗”的读音。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结合语境、做动作、结合图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关注不同部位字的书写特点,写好“姨、弟”、注意关键笔画写好“教”、“母”字。利用象形字的识字特点识记并书写“伞”字。 这是一个简单易懂的童话,整堂课都以学生的识字和阅读为主。抓住“喜欢”和借助“想象”的主线,体会作者的情感。这节课充满了想象力和童趣。喜鹊阿姨和喜鹊哥哥的对话只有简单的几个字,但这些字背后的情感需要大声朗读很多遍,所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屏幕前进行朗读。同时,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融入童话,成为角色中的一员,给学生一双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他们已有的经验和独特的个性,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
板书 设计 喜欢: 枫树 鸟窝 喜鹊阿姨 喜鹊弟弟 枫树上的喜鹊 童真童趣、美好 想象: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