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辛锐中学六助教学法实施教案
课题 电是什么 课型 新授 第1_课时 备课补充材料
教学目标:1、知道电荷有两种和电荷之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互作用规律。2、认识验电器,能说出验电器各部分的名称,并能总结出怎样利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量的多少。
重 点:从实验探究中,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知道电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两种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认识验电器,能说出验电器各部分的名称,归纳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原理及带电的多少。在实验探究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难 点:在实验过程中,学习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能从实验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分析得出两种电荷的逻辑推理和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的原理。
教学方法:六助教学法(备助、自助、求助、互助、补助、读助)
教学过程:导课:1、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电?21世纪教育网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上图13-1至图13-5,加深学生对电和我们生活的认识。学生观察课本彩图,思考电的用途)。2、延伸提问:假设一座城市完全断电,同学们想像一下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学生积极思考回答。)3、引出课题:既然电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那么什么是电呢?[说明]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头脑中对“电”有初步认识引入新课:1、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不 同。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正、负电荷的规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时演示“迷你实验室”的实验。(学生阅读课本、明确概念、观察实验、加深认识)3、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摩擦起电不是产生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4、让学生动手实验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和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学生进行实验 5、教师通过“加油站”介绍静电感应现象。6、指导学生阅读“信息窗”,了解人们对电的最初认识。小结:一生说,其他补充当堂检测(续助5分钟左右)导学课堂巩固:10各小题。作业:导学课后提升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电是什么一、实验探究(一) 二、实验探究(二) 三、验电器1、摩擦起电 1、两种电荷:正电荷 1、原理2、物体带电 负电荷 2、构造2、电荷间作用规律 3、使用 教后札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