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芙蓉楼送辛渐》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能结合写作背景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了解古诗大意。能在不断的补白及小练笔的过程中感悟作者内心,理解人物品质。
教学过程
(一)单元解读
孩子们请看,今天我们学习第七单元,谁来读一下上面的话,请学生读。孩子们,本单元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生答。(品格)这就是本单元的主题。
孩子请读一读下面第一句,生读,这是单元的语文要素。
在这单元中,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运用一定方法感受人物美好品质。
出示(ppt)在本单元我们将会认识三位清廉高洁的诗人,以身作则的哈尔威船长,为国献身的黄继光,以及坚韧不拔的挑山工。
今天让我们先走近第一课的第一位诗人,看看诗中的王昌龄又有怎样的品质呢?
(二)知诗人,解诗题
1. 引出送别诗
上课之前,先来看看老师给带的几句诗。指名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别离,千里之外昔,奈何愁;望落霞,虚度光阴昔,独恨远,君难伴!
送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诗人王勃对杜牧的宽慰。送别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诗人王维对元二的留恋。送别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对董大的劝勉。
今天我们再再来感受下王昌龄笔下的送别诗。
2.解诗题
板书课题《芙蓉楼送辛渐》 学生齐读,指名读。
解题意 :默读题目,说说你从诗题中了解到了什么?
3.知诗人
这首诗的作者王昌龄他可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同学们对这位老朋友了解多少呢?(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指名说)
(三)读诗文,明诗意
1.初读古诗,读通读准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自由朗读诗句,请几位同学朗读。相机指导
(2)指名读,相机指导。
2. 读出节奏
3. 借助注释了解诗意,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同桌讨论。
(四)鉴诗情,感品格
1.抓诗眼孤,悟品格
请同学们自读前两句诗,品读诗中描写的景物,说说你看到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
(1)抓寒雨,品诗情
师引导:这是什么样的雨呢?寒雨,师追问,什么时候的雨叫做寒雨呢?这样的雨有什么特点?
(2)抓“平明 楚山孤”悟诗情
我们的诗人王昌龄当时在江宁,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市当官,他的朋友辛渐看望他后即将从江宁出发北上洛阳,依依不舍的王昌龄在天刚刚亮的时候就从江宁开始送,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这一送啊,就把老朋友送到了百里之外的润州,一走就是半天。也就是现在的江苏镇江。你感受到了什么 ?
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王昌龄?
有情有义的王昌龄。
送走友人后,王昌龄独自站在江边,他看到了?生说楚山。孩子们,眼前的楚山是不是就一座呢?
尽管楚山是连绵不断的,但是它在诗人的心中是那样的孤独,孤独的是楚山吗,是诗人的心啊,所以他看到的大雁是孤独的,看到的江水是孤独的,他眼前的一切都是孤独的。让我们把这些孤独的事物填入诗中读一读。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孤。
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孤独的王昌龄
诗人仅仅是因为朋友的离去而感到孤独吗?
2.抓冰心玉壶,明志向。
资料一洞悉民情,爱民如子,为官清廉,生活简朴,宽待百姓,因此,人民都赞颂他。
——《黔阳县志》
资料二补充被贬资料。王昌龄才华横溢,但他因事获罪,又遭人诋毁,一生中被贬三次,这是他自己的原因吗?
生答:不是,自由说说原因(由于官场黑暗,小人的陷害)
他的亲朋好友会在背后怎么议论呢?
生交流
所以他一遍遍的向亲友述说
出示一片冰心在玉壶。
解读冰心和玉壶。
引出诗人内心真正孤独的原因。
3.悟品格
练习提问,加深学生对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理解。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你读出了一位怎样的诗人?
生自由回答,找三个。
(板书:冰清玉洁,清廉正直 刚正不阿
师,让我们一起诵读一下这首诗,感受诗人那冰清玉洁的心!
齐颂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读懂诗意了吗,你读懂王昌龄了吗,你读出王昌龄的情感了吗,所以我们发现学好古诗 要知诗意,懂诗人,悟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