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2.抓关键词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老汉的崇高精神。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理解“桥”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抓关键词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老汉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生活中到处都有桥,有人行的天桥,有通车的大桥。(PPT出示)这些桥给你什么印象,它们的美是我们用眼睛看到的,但有这样一座桥,它的美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的。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感受了洪水来临时那可怕的场景,在人们惊慌失措的逃生时,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一个人,他是谁?(生答)这节课我们就走近老汉,走进这位受人们拥戴的村党支部书记。
二、自主学习
(课件出示)
1.默读7-23段,先圈点描写老汉语言、神态、动作的词语或句子,再读一读,想象词句所描述的人物形象。
学生汇报圈画的词语和句子: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4)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5)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2.同学们,我们找到了很多描写老汉的语句,再读这些句子,之后小组讨论,写下你对老汉的认识。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抓住“不说话”“盯”这些神态描写词语感受人物的镇定。“他像一座山”这一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山的高大体现老汉的威严,这是人们心中一座威严的山。)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三句话15个字,给你怎样的感受?---简短有力。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短句”。“桥窄”说明当时的情况;“排成一队,不要挤”提出要求;“党员排在后边”这是对党员进一步的要求,这是党员的责任。作者通过语言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当时老汉的威严与果断,这是一座坚定果断的山。)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两句话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从“吼、冲”这些动作感受老汉的凶,党员要以身作则,要求严格。又从“揪、推”两个相反的动作让我们感受到父爱的伟大,这又回到了前面的“他像一座山”父爱如山)
通过刚才的语句品读,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老汉形象?
3.教师小结:通过交流,我们发现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明。
三、提升内涵,升华形象
出示段落: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相机教学“祭奠”,祭奠是什么意思?祭奠谁?
给出答案: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师:文中的那座桥已经垮掉了,可是我们心中的桥已经搭建起来了,这座桥是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桥。
四、巩固练习
这节课我们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体会到老汉沉着冷静、威严、不徇私情、爱儿子的品质,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其实,文学作品中像这样描写人物的片段还有很多,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
1.片段欣赏(PPT出示)
(《假币》片段)找出描写辰动作、心理、语言描写的句子,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2.写作练习: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这种方法,我们也来学着写一写。
《胆小的他放烟花》
过年了,过年了,孩子们都出来放鞭炮了。胆小的小明也出来了。只见他
3.书目推荐:这个小片段选自小说《小兵张嘎》,老师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