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24 14:5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丰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64分)
1.已知充分燃烧乙炔气体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2.反应在不同温度下(和)产物Z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逆反应为吸热反应 D.,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3.下列情况下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的是( )
A. B. C. D.
4.己知反应的,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倍 B.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
5.时,在的硫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浓度是( )
A. B. C. D.
6.在密闭容器中,给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气体混合物加热,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在时,平衡常数,若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则在此条件下的转化率为( )
A. B. C. D.
7.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的A气体,发生反应a,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为原来的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变为原平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B.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
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平衡移动过程中,与原平衡相比增大、减小
8.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符合图象的是反应的是( )
A.灼热的炭与反应 B.与反应
C.铝片与稀反应 D.甲烷在中的燃烧反应
9.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恒容时,温度升高,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 B.恒温缩小体积,浓度不变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10.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②;③;④。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A.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11.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向容器中加入氩气,反应速率不变
B.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不变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12.氢氰酸()是一种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常温下电离常数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 B.增大溶液浓度,其电离程度减小
C.升高溶液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加入少量溶液,会使增大
13.甲醇燃料电池在碱性条件下的电池反应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正极参与反应 B.该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溶液变小
C.负极反应为: D.每转移电子,则消耗氧气的体积为
14.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B.放电时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放电时每转移电子,反应的锌是 D.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5.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一定比后者大的是( )
A.常温下相同的溶液和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B.和时,纯水的常数
C.溶液和溶液中的离子数
D.中和与体积均相同的溶液和氨水,所消耗的物质的量
1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
B.工业上用与混合制时通常通入过量的氧气
C.在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以防止被氧化
D.向氯水中加入碳酸钙后,溶液的漂白性增强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7.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③该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___。②Y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___。
(3)如要用电镀方法铁上镀铜,电解液a选用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②Y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三、原理综合题(每空3分,共18分)
18.己知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压强:____(填“>”“=”或“<”)。
(2)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3)时,将一定量的和充入体积为的密闭容器中,经后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
气体
物质的量/mol 1.6 1.8 0.4
①内该反应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
a.和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 d.和物质的量之和保持不变
②当反应放出热量时,测得该反应达平衡状态,该温度下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4)时,将等量的和分别在两个容积相等的容器中反应,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容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的百分含量为,则乙容器中的百分含量___________。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1.D
【分析】燃烧乙炔气体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以此来解答。
【详解】由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D。
2.C
【分析】由图象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温度高的先达到平衡,先达到平衡,,产物Z的物质的量在高温时比在低温时低,说明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据此分析。
【详解】根据图示可知,先达到平衡,根据图象的特点,,当温度从到,Z的物质的量减少,说明平衡向左移动,即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答案选C。
3.C
【详解】时反应自发,当任何温度下都,故任何温度都能自发,故答案为C。
4.A
【详解】A、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平衡时,,所以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倍,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通入稀有气体总压增大,分压不变,平衡不动,故B错误;
C、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进行,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故C错误;
D、增加X的量会提高Y的转化率,Y的转化率增大,本身转化率减小,故D错误。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5.A
【详解】的硫酸溶液中,,,
故选:A。
6.C
【详解】由题意可以得到三段式:
起始量() 0.02 0.02 0 0
变化量() x x x x
终态量() 0 0
已知,则,的转化率,故答案为:C。
7.C
【分析】假定平衡不移动,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最终测得A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变为原来的,实际再次达到新平衡时,最终测得A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变为原来的,说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压强减小反应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
【详解】A.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故A错误:
B.反应过程中总质量不变,平衡正向移动,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大,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正确:
D.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C。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根据A的浓度变化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是解题的关键。
8.A
【分析】生成物能量大于反应物能量,表示吸热反应。
【详解】A.灼热的炭与的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A正确:
B.与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但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铝片与稀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C错误: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属于放热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故选A。
9.A
【解析】根据平衡常数可知,化学反应为:;恒容时,温度升高,浓度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由此分析。
【详解】A.恒容时,温度升高,浓度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该反应的,故A符合题意;
B.恒温缩小体积,平衡不移动,但浓度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
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10.A
【详解】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①



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④>③=②>①
故答案为A
11.C
【详解】A.因为体积一定,在容器中加入氩气,反应体系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反应速率不变,故A正确;
B.W为固体,增大W的用量,反应速率不变,故B正确;
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
D.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大,故D正确。
选C。
12.B
【详解】A.是弱酸,部分电离,溶液中,则溶液的,故A错误
B.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小,所以增大溶液浓度其电离程度减小,故B正确;
C.弱电解质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能够促进电离,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C错误;
D.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加入少量溶液,二者反应生成盐和水而促进电离,但是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3.D
【详解】A.根据总反应可知,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通入氧气的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
B.根据总反应可知,该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溶液变小,故B正确;
C.根据总反应可知,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甲醇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在碱性环境下,负极反应式为:,故C正确;
D.没有注明气体存在的状态,无法计算气体的体积,故D错误:
故答案:D。
14.B
【详解】A.根据电池的总反应可知,高铁电池放电时必定是锌在负极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故A正确;
B.放电时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根据负极反应式,可判断每转移电子,消耗锌,反应的锌是,故C正确;
D.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
故选B
15.C
【详解】A.常温下相同的溶液抑制水的电离,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所以由水电离出的前者小于后者,故错误:
B.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所以温度升高,电离程度增大,平衡常数增大,和时,纯水的常数前者小于后者,故错误;
C.溶液和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相等,由于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所以前者的离子数大于后者,故正确:
D.与体积均相同的溶液和氨水,因为氨水是弱电解质,所以其物质的量浓度大于氢氧化钠,中和两种溶液所消耗的物质的量前者小于后者,故错误。
故选C。
16.C
【详解】A.存在平衡:,开启啤酒瓶后,压强减小,平衡向压强增大的方向移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通入过量的氧气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增大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
C.加入少量铁粉防止被氧化是因为,与化学平衡无关,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符合题意;
D.氯水中存在化学平衡,加入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促进平衡正向进行,次氯酸浓度增大,漂白性增强,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7.或
纯铜 粗
铜 铁 铜
【详解】(I)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溶液,X连接电源负极,为阴极,Y连接电源正极,为阳极。
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氢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故答案为:;又因为是水电离产生的,故电极反应式也可写为
②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氯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为:,
③该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2)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溶液,粗铜做阳极,纯铜做阴极。
①X为阴极,则X电极材料为纯铜;
②Y为阳极,则Y电极材料为粗铜:
(3)如要用电解方法在铁上镀铜,电解液a选用溶液,铁为阴极、铜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生成;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生成;
①X为阴极,则X电极材料为铁,电极反应式为:,故答案为:铁:;
②Y为阳极,则Y电极材料是铜,电极反应式为:,故答案为:铜;。
18.> 左 ac c
【分析】(1)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根据转化率确定压强大小;
(2)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3)①先计算三氧化硫的反应速率,再根据同一化学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计算氧气的反应速率;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可由此进行判断;
②根据反应放出热量时,根据,则生成三氧化硫结合三段式计算;
(4)先假定甲、乙的体积都不变,达到平衡后再保持乙的压强不变,此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因此,待等体积达平衡后,欲保持乙的压强不变,就需要缩小体积。缩小体积则乙的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详解】(1)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在相同温度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大,B点的转化率大于A点,所以;
(2)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转化率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左移动;
(3)①,;
a.、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因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开始加入的和的物质的量相等,而与不相等,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
b.容器体积不变,混合气体质量不变,故反应前后气体密度不变,故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b错误; C.因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若压强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正确;
d.根据疏原子质量守恒,反应前后不变,因此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
故答案为ac。
②反应放出热量时,消耗的的物质的量为,则的转化率;
(4)先假定甲、乙的体积都不变,达到平衡后再保持乙的压强不变。由于此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因此,待等体积达平衡后,欲保持乙的压强不变,就需要缩小体积。缩小体积使乙的压强增大,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所以,若甲容器中的百分含量为,则乙的的百分含量将小于甲,即乙的的百分含量小于,故答案为c。
【点睛】结合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判断,对于相同起始状态不同外界条件下的反应,可先虚拟一种状态,然后利用平衡状态的建立与外界条件无关,只与物质的始态和终态有关,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