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 水墨画树》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 水墨画树》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4-23 10:4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墨画树
教材分析:
水墨画树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水墨画教学模块的其中一课也是本册教材中树木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对树木的基本结构以及造型表现有了基本的了解。本课的内容主要通过体验学习用笔墨来表现树木,并通过自制绘画小工具动手实践,合作画一副水墨长卷,进一步感悟中国水墨的独特魅力。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敢于大胆表达,形象思维活跃,但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弱,对于水墨工具和“笔墨”学习兴趣浓厚。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由于学生知识经验和欣赏水平有限,故而本节课在上色时设置综合的笔墨表现玩法:利用自制绘画小工具感受彩墨的乐趣,如海绵、喷壶、棉球等进行点、滴,染、甩、弹、喷、擦,有效激发低龄段学生对水墨的兴趣。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笔墨的基本技法,学会用合适的笔墨表现树木,运用自制绘画小工具,合作完成一幅具有水墨韵味的作品。
技能目标:通过欣赏,体验,讨论,游戏等活动,进一步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并通过各类活动提升学生对水墨的兴趣。
情感目标:感受水墨的独特绘画语言,体会中国水墨画独特的审美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各类教学活动,进一步掌握笔墨的基本技法,完成由水墨韵味的水墨画树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把童趣想象与传统水墨技法有效结合,学会水墨的独特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学生课前准备:
分小组填写吴冠中作品调查研究表(笔法、墨法、用色、构图)。
自制绘画辅助小工具:喷壶、牙刷、海绵、棉签球、排刷等。
一、导入
1. 故事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苏州的光福走一走。在那里的司徒庙有生长了1900年的四棵汉柏树。他们的名字分别是:清、奇、古、怪。
清柏:它的枝干非常挺直,像独立的仙鹤。
奇柏:何所谓奇?就是它曾经被雷劈过,所以他是一个秃顶,但是它的树枝,折而未断,生命力极强,真是个奇迹。
古柏:他的树纹一律向左扭曲,就像被拧过的毛巾一样。
怪柏:它天生非常怪,卧地而长,形状就像一个“之”字。
2. 出示吴冠中,画古柏树的图片。
这位是我们著名的大画家——吴冠中先生。他曾经在这清奇古怪这四棵古柏树下写生过。
出示吴冠中,画柏树的图片。
这位大画家画的树,线条雅致,像是在用毛笔写抒情诗。
3. 师:我也带来了一副吴冠中先生的画,同学们想看吗?
生:想!
展示吴冠中水墨作品,出示课题——彩墨画树。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 学生齐声念课题!
二、新授
学生课前准备:运用调查表的形式,各小组有目的的欣赏、分析吴冠中的作品是如何用墨、用笔、用色和构图的。
师:课前同学们带着问题,分组欣赏、研究了吴冠中的作品。
墨法研究
师:请我们的小组代表来汇报,画家是如何用墨的?
生:PPT展示调查表,代表回答
师总结:你们组做的真棒!上一课《彩墨画花》我们讲到了墨色的变化,所以我们这一组的小成员很轻松的找出了作品中的墨法有:浓、淡、干、湿的变化。教师板书。
笔法研究
师:比较两幅画家吴冠中的作品,你能发现他的树干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吗?请小组代表来汇报画家是如何用笔的!
生:PPT展示2张调查表,学生汇报
师(过渡语):谢谢你们的讲解,做得太棒了!原来画家用了两种不同的运笔方式,那么我们通过视频来学习一下。
师微视频师范:表现树干的两种方法:没骨法、双钩法
问:我们看到视频中有哪两种用笔方法?
生齐声说,教师出示板书
师总结:没骨法,侧峰用笔直接用墨色画成枝干;双钩法,中锋用笔,左右或上下两笔勾画出枝干。
3. 学生初试作业:
师:请你选择一种画法在我们的小纸上试一试!
PPT出示要求:选择没骨法或双钩法,尝试用笔墨画一下树干和树枝。
展示一张学生作业
师直接在学生作业纸上,画出后面的枝干。
讲解: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树枝的出枝方向,树是旋转、立体的,它分前、后、左、右,四枝,画后面的枝干,我们可以穿插过去,这样就有前后遮挡关系了。我们也可以使用这么方法画出后面的另一棵树。
(三)研究用色
1. 师: 我在长卷上画好了树干树枝,下一步我们要上色。比较一下画家吴冠中和齐白石两幅主题相同的石榴作品,看看画家用色有何不同?请小组长汇报结果。
2. 视频欣赏——上色
师:老师把他上色的过程拍了下来,我们再仔细研究一下。
师讲解:吴冠中先生作画时,整个画面会使用一些黄色、绿色、红色的点,这些分布在画面上的点一下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
自制小工具,发现笔墨之趣
师:这些有趣的点和色块,用我们自己做的一些绘画小工具也同样可以上色。你带了什么可以使用的小工具?
(1)师:你的自制小工具是用什么做的,可以借老师试一试吗?
——展示1个学生自制的绘画小工具并借来玩一玩,顺势表扬学生的创意!(师出示已经画好的树干,沾上颜色,印出梅花的图案。)
师:这个小工具我真是太喜欢了,我也很喜欢这么心灵手巧的你!
(2)师:你带了什么不同的小工具?带上你的小工具,给我们展示一番吧! (请4位小朋友在长卷上创意上色。)
——背景播放微视频教程
(3)师:我来采访一下你们,分别使用了什么工具?是如何使用它的?
(四)构图研究
过渡语:掌握了笔墨技法,要画出生动的水墨画树,还需要会欣赏水墨的眼光。
师:请小组代表来跟我们分享一下,吴冠中他是如何构图的?
——生代表汇报。
师总结:画家表现树的时候,他对树的树叶、树干、树枝(带花、带果的部分)、树根进行特写,突出要表现的主体,让画面形成一种气势!
四、作业要求
师:接下来请我们的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组作画的主题,如画带花的树梅树、玉兰树;带果实的树石榴树、批把树、桃树;树干笔直的白杨树;苍劲有力的松树和柏树;河边成片的柳树……
(生代表说:我们想运用双钩法画高山上的松树;我们组想画石榴树、桃树;我们想画梅花,运用海绵擦和用笔敲的方式画出梅花……)
PPT出示小组合作:
1. 小组讨论绘画内容,统一风格。
2. 运用没骨法或双钩法画出树干、树枝,注意树的姿态与前后遮挡关系。
3,利用自制绘画小工具,绘出有趣味的水墨画树长卷。
评价:
1.学生自评
请组长来说一说你们组画的主题是什么?是用了没骨法还是双钩法表现树干的?又是用的什么方法染色的?使用了哪些自制小工具?
学生互评
提示学生从本课学习内容中的用墨、用笔、用色、构图,这四个内容着眼,去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
师评
选择一幅优秀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部分作品仍需改进之处!
五,课后拓展
吴冠中彩墨作品欣赏(日出东山、江南水乡、苏州狮子林)
教师总结:
吴冠中的日出东山,寥寥几笔,画出了山的形状,从整个画面上看,只有一棵松树,迎着日出。这幅图和我们今天学的满构图有很大的区别,它采用了大块的留白,留白让画面有无尽的想象空间。
吴冠中先生除了喜欢画树,他还特别喜欢画江南水乡和古镇园林。他曾经画过一幅苏州狮子林。从他的足迹中,我们可以看出吴冠中先生离我们很近,其实他就是江苏宜兴人。再来看看这幅苏州狮子林的作品,曾经在2011年拍卖会上,被拍出1.15亿元的高价!虽然说,艺术是无价的。但是,从这么高昂的价格,我们可以看出吴冠中先生的作品是多么的受欢迎。你喜欢他的画吗?喜欢老师今天上的彩墨画树这一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