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24 15:1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其中1-12小题,每题2分;13-16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态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造成南极地区部分海冰逐年融化,企鹅栖息地越来越少的原因是海洋污染
B.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濒危植物,最为有效的保护是建立植物园
C.碳足迹主要指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等所需要的海洋和森林面积之和
D.水泥的生产等工业生产活动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升高,使温室效应加剧
2.下列关于设计制作生态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缸的生物必须成分齐全,比例适宜
B.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以保证能量的供应
C.应定时向生态缸内通气,以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生态缸内的多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3.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鹿的数量减少对狼的数量不会有明显影响
C.图中猫头鹰占第三、第四、第五三个营养级
D.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此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4.调查发现某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螂后腿卷曲,便于捕猎,头部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等的内脏。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该蜣螂与千足虫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B.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这种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C.该地区的蜣螂、蜈蚣、千足虫和非生物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D.这种蜣螂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5.青霉菌处在葡萄糖浓度不足的环境中时,会通过分泌青霉素杀死细菌,以保证自身生存所需的能量供应。目前已实现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关于该生产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酵液中的碳源最好不使用葡萄糖
B.可对发酵罐进行通气并给予搅拌,有利于提高产量
C.青霉素具有杀菌作用,因此发酵罐不需严格灭菌
D.选育出的高产菌株经扩大培养后才可接种到发酵罐中
6.如图为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段溶解氧减少与需氧型细菌和藻类的数量有关
B.流经该河流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C.河流的净化作用体现了河流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D.BC段中有机物分解形成的无机物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
7.DMF(一种含碳有机物)是一种优良的工业溶剂和有机合成材料,它广泛应用于制革、化工、医药、农药等各个生产行业。含DMF的废水毒性大,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某实验小组筛选分离得到能够高效降解DMF的菌株,用于环境中DMF的降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不能利用平板划线法对DMF降解菌进行计数
B.筛选DMF降解菌的过程中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
C.可从某化工厂排污口附近的污水中取样来筛选DMF降解菌
D.可根据平板上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来区分微生物的类型
8.泡菜发酵所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主要是
A.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
B.因腌制过程中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
C.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
D.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
9.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发酵工程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可以利用微生物来进行发酵
B.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及菌体本身
C.在发酵工程的发酵环节中,发酵条件变化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但不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D.通过发酵工程可以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
10.养殖池中存在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氨和亚硝酸,这两种物质可被硝化细菌吸收利用。研究人员从养殖池池泥中分离出硝化细菌并进行了计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的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后通常还需要调节pH才能使用
B.需配制一定浓度含氨盐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以分离硝化细菌
C.涂布操作时,只需用涂布器蘸取少量菌液并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的表面即可
D.使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得到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多
11.某植物有甲、乙两品种。科研人员在设计品种乙组织培养实验时,参照品种甲的最佳激素配比(见下表)进行预实验。为确定品种乙的Ⅱ阶段的最适细胞分裂素浓度,参照表中a2(a2>2.0μmol/L),以0.5μmol/L为梯度,设计5个浓度水平的实验,其中细胞分裂素最高浓度设为M。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品种甲组织培养阶段 细胞分裂素(μmol/L) 生长素(μmol/L)
Ⅰ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a1 b1
Ⅱ诱导形成幼芽 a2 b2
Ⅲ诱导生根 a3 b3
A.表中发生基因选择性表达的是Ⅱ和Ⅲ阶段
B.实验中共配制了2种不同的培养基,即生根培养基和生芽培养基
C.确定品种乙Ⅱ阶段最适细胞分裂素浓度的实验中,M为a2+2μmol/L
D.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配比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
12.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为培育抗黑腐病杂种植株,研究者设计如下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需要使用蛋白酶来处理两种细胞
B.可借助黑腐病菌接种实验对杂种植株进行鉴定
C.过程3的培养基中需加入植物激素来诱导再分化
D.过程②后,显微镜下观察到有叶绿体的细胞即为融合细胞
13.氮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它们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之间不断迁移变化。氮元素是蛋白质的基本成分,是一切生命结构的重要原料,氮循环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具有重要意义,下图是氮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往农田中适当地施加氮肥违背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氮循环是指氮气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C.所有生物都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大气中的氮进行生物合成
D.硝化细菌能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14.为验证土壤微生物能分解农药,研究人员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的两容器中,a组高压灭菌,b组不灭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砂土的实验效果不如用农田土壤的好
B.需要各再增加一组作为对照,不喷入“敌草隆”,其他处理分别与a,b组相同
C.向a,b中喷入等量的“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恒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
D.检测“敌草隆”的含量情况,预计a中的“敌草隆”含量基本不变,b中的“敌草隆”含量减少
15.愈伤组织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无定形的薄壁组织团块,在植物细胞工程中有着多种应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④⑤⑥⑦过程均经历了再分化
B.图中④和⑧过程的培养基中都有琼脂
C.植物的微型繁殖和脱毒苗的获得均需通过①④过程
D.①④和①⑧两种途径的原理均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6.月季在我国享有“花中皇后”的美誉。为了建立月季某新品种的快速繁殖体系,以芽体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和IBA(生长素类似物)进行芽体增殖实验,芽分化率(%)结果如表。
芽分化率(%) 6-BA/(mg·L-1) IBA/(mg·L-1)
0.1 0.2 0.3 0.4 0.5
1.0 31 63 58 49 41
2.0 40 95 76 69 50
3.0 37 75 64 54 41
4.0 25 35 31 30 25
5.0 8 21 12 8 4
关于上述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时注意外植体的方向,不要倒插
B.6-BA浓度大于4.0mg·L-1时,芽分化率明显降低
C.6-BA与IBA的比例为10:1时芽分化率均高于其他比例
D.2.0mg·L-16-BA和0.2mg·L-1IBA是实验处理中芽分化的最佳组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0分)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某季节捕食者看到被捕食者的数量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
(2)在图甲①③过程中碳主要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用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a,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为b,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c,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
(4)假设蛇从鼠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40%,则蛇增加10kg,至少需要植物___________kg。
18.(11分)崇明东滩位于长江口,每年冬季有大量的越冬水鸟在此栖息。现有一种叫互花米草的外来植物在崇明东滩的滩涂湿地快速扩展,对鸟类的主要食源植物海三棱藨草(也是浮游动物、底栖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及芦苇的生长有排斥作用;互花米草植株密度非常高,鸟类无法栖息。入侵植物形成的这种生物多样性匮乏的区域,被形象地称为“绿色沙漠”。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___________,崇明东滩生态系统中除上述材料中提及的组成成分外,还应有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
(2)崇明东滩鸟类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为恢复当地生物多样性,最好种植海三棱藨草和芦苇等,芦苇还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植物,采取这两项措施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
(3)建立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中的___________保护。为保护越冬水鸟,有人提出捕杀水鸟的捕食者,但专家认为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水鸟种群的发展,其依据是___________。
(4)“围垦”是一种在沿江,海边等滩地上圈筑围堤,开垦土地的工程技术。然而,围垦工程对崇明东滩海三棱藨草和白头鹤的种群数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下图所示。据相关信息,推测白头鹤种群数量变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多选)。
A.围垦施工的时间与白头鹤的越冬时间重叠
B.围垦造地会影响白头鹤种群的出生率
C.围垦施工的区域与白头鹤觅食和栖息的区域重叠
D.围垦影响海三棱藨草的种群数量从而影响白头鹤的种群数量
19.(13分)工业上所说的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通过分解与合成代谢将某些原料物质转化为特定产品的过程。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与发酵工程相比,传统发酵技术直接利用的是___________微生物,或利用___________中的微生物。
(2)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这些酶中的脂肪酶和蛋白酶能分别将发酵池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分解成易于吸收、风味独特的成分,米曲霉发酵过程除了需要提供营养物质,还需要提供的pH条件是___________。
(3)在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的酵母菌属于___________(填“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添加的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在该阶段抑制杂菌污染和繁殖是保证酱油质量的重要因素,据图分析该阶段的发酵液中可以抑制杂菌生长的物质除了乳酸和食盐外,还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0.(14分)纤维素是地球上最大的可再生资源,地球每年光合作用合成的物质中,纤维素约占6%,纤维素分解菌的研究也成了相关科学家关注的课题,某生物兴趣小组从经常施加农家肥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并对其进行计数(如下图所示)。
(1)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最终水解为___________。科学家在野外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的时候,往往选择富含落叶的土壤进行取样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纤维素分解菌可以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具有___________的菌落即为纤维素分解菌形成的菌落。如果培养基上菌落数很少,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答出2点)。
(3)图中所示获取纤维素分解菌的纯培养物的方法为_____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____________(填“是”或“否”)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目的是___________。
(4)据图中信息可计算出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约为___________个。
21.(12分)小麦黄花叶病是由小麦花叶病毒引起的,易引发早春病株叶片褪绿,黄化并出现坏死斑,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可加快无病毒小麦的育种进程。请根据所学内容和材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脱毒小麦时,可从具有优良性状的小麦的茎的___________区取材进行培养,采用此部分进行脱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小麦细胞在脱分化、再分化的过程中,其细胞形态和生理功能会发生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
(2)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消毒、灭菌,且要求无菌操作,其目的有两个,其一是避免杂菌在培养基上迅速生长而消耗营养,其二是___________。
(3)脱毒小麦的育种过程还可采用“幼胚离体培养技术”。其大致流程是:取麦穗剥出籽粒,经75%乙醇消毒30s和0.1%氯化汞消毒10~15min后,无菌水冲洗3~5次,在无菌条件下剥出幼胚并接种到培养基上,放入25℃培养室中培养,接种4天后将愈伤组织置于2~4℃条件下“春化”(植物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的现象)15天,然后移栽至盆钵中生长。
①接种幼胚采用的MS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在0至4天时,培养室内___________(需要/不需要)光照。
②与用小麦种子在土壤中种植相比“幼胚离体培养技术”的优势有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2题每题2分,13—16题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B C C B B C B D D B D B C C
二、非选择题(5题,共60分)
17.(10分)
(1)物理(1分) 信息传递(2分)
(2)CO2(1分) B、D(2分)
(3)a+c(或c+a)(2分)
(4)850(2分)
18.(11分)
(1)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1分) 分解者(1分)
(2)互花米草的大量繁殖会导致鸟类的主要食源植物海三棱藨草等种群数量降低,同时鸟类栖息地减小(2分)协调和整体(2分)
(3)就地(1分) 捕食者捕食的大多是年老、病弱或年幼的水鸟,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水鸟种群发展的作用(使拥有优良基因的个体有更充足的生存空间和资源)(2分)
(4)ABCD(2分)
19.(13分)
(1)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2分) 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卤汁等发酵物(2分)
(2)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大量分泌制作酱油过程所需的酶类(2分) 将培养液pH调至酸性(2分)
(3)真核生物(1分) C6H12O62C3H6O3+能量(2分) CO2(碳酸)酒精(2分)
20.(14分)
(1)葡萄糖(1分)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要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去寻找,富含落叶的土壤中有丰富的纤维素(2分)
(2)透明圈(2分) 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较少,稀释的倍数太大(2分)
(3)稀释涂布平板法(2分) 是(1分) 用于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2分)
(4)1.7×109(2分)
21.(12分)
(1)分生(1分) 茎的分生区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2分) 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基因选择性表达)(2分)
(2)避免有些杂菌产生有害物质危害培养物的生长(2分)
(3)①作为碳源提供能量,以及调节渗透压(2分) 不需要(1分)
②打破种子休眠;快速大量繁殖;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培育脱毒苗。(至少答出两点)(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