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中考化学调研试卷(二)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河南中考化学调研试卷(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6-09 16:0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年河南中考化学调研试卷(二)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 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Fe-56 Cu-64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 填入题后括号内。
1.近年来,多市居民呼吸系统异常率上升,PM2.5是主因。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形成雾霾的元凶。下列做法对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是 【 】
A.建筑工地经常洒水降尘 B.加强汽车尾气的净化处理
C.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 D.露天焚烧秸秆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氮气做食品保护气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3.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携“玉兔”发射升空,运载火箭采用液氢、液氧做助推剂,氢气、氧气能压缩成液体,是因为 【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由原子构成
4.集气瓶(或广口瓶)的用途广泛。对于下列所示实验中,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
5.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 B.油锅着火时,迅速盖上锅盖
C.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D.用燃烧的方法辨别羊毛的真假
6.目前,我国拟规定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调查显示,约12%中国男性的死亡归因于烟草使用,每年有60万人因二手烟草烟雾暴露而死亡。烟草的重要成分烟碱,俗名尼古丁(C10H14N2) ( http: / / baike. / view / 21002.htm" \t "_blank )会使人上瘾或产生依赖性并引发多种疾病。下列有关烟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烟碱属于有机物 B.烟碱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
C.烟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 D.烟碱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7.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维,下列推理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
A.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敞口放置,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生变质
B.置换反应会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所以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就是置换反应
C.物质能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会随温度变化
D.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是酸
8.欲检验某可燃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取一定质量的该化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有: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②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③用无水硫酸铜检验;④测定生成物的质量 【 】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括号内的物质)不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浓硫酸) B.氮气中的氧气(碳)
C.铜粉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 D.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铜(氢氧化钡溶液)
10.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说明该反应过程中放热
B.图中B点表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C.图中C处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HCl
D.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变大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1.在C、H、O、Ca四种元素中,选择元素组成合适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易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物质是 ;可用于粉刷墙壁的物质是 。
12.高钙牛奶深受消费者喜爱。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青少年补钙可预防 (填“骨质疏松”“佝偻病”或“贫血”)。
下图为钙的一种微粒的示意图,请用符号表示 。
13.专家称关注并解决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已刻不容缓。自来水厂净化水的吸附池中所用的物质为 ,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可用于杀菌消毒,次氯酸钙Ca(ClO)2中氯元素显 价,其杀菌原理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X,请推断X的化学式为 。
14.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B溶液为 (填“饱和”或
“不饱和”)溶液。
⑵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
质量较大的是 。
⑶将t2℃时100g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要加水 g。
15.下图为某物质燃烧时反应的的微观过程,图中单质是 (填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 已知A、B、C为氧化物,D为单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中含有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和反应条件如右图:
⑴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请从微观解释A和C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
⑶请设计简单方法区分B和D: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4分)
17.(3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向烧杯内加水,引燃白磷,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测量结果。该实验现象是什么?请分析白磷燃烧的原因及化学方程式。
18.(3分)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⑴生活中某些食品包装内放一小包铁粉,作用是什么?
⑵某同学在探究铝与稀盐酸的反应时,发现打磨过的铝片反应比未打磨过的铝片反应剧烈,请解释原因可能是什么?
⑶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请分析滤液中所含溶质情况?
19.(4分)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⑴欲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观察到B烧杯内溶液变成红色,请推测A、B烧杯内盛放的溶液可能是什么?(答出一种组合即可)为使探究更严谨,应如何改进该实验?
⑵若A中盛放硝酸银溶液,B中盛放浓盐酸,该实验现象是什么?
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4分)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已知其中含有钠元素,推测可能是Na2SO4、Na2CO3、NaCl、NaOH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①测得溶液pH大于7;
②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
③向滤出的沉淀中滴加稀硝酸,部分沉淀溶解且有气体产生;
请推测:⑴该溶液中一定含有什么物质?写出生成③中未溶解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⑵欲证明溶液中不含NaOH,需要补充什么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及现象。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1.已知铜可以和浓硝酸发生如下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实验室可以通过该反应制取二氧化氮气体。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和水反应。NO和NO2都是空气的污染物。现给出下列装置:
⑴某同学做该实验时,有失去标签的浓硝酸和浓盐酸,如何区分出浓硝酸?
⑵制取N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应分别选用 和 。请写出利用你选择的发生装置制取另一种气体的反应方程式。
⑶随着反应的进行能产生NO气体,请解释可能的原因?
⑷已知NO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N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应选用装置 收集NO,并写出NO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⑸某同学做完实验后,为回收废液中的金属铜,向废液中加入28g铁屑,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回收到的铜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C A B A C B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1.CO ; Ca(OH)2
12.蛋白质 ; 佝偻病 ;Ca2+
13.活性炭 ; +1 ;HClO
14.⑴不饱和 ⑵B ⑶100
15.氧气 ;CH4 + 2O2 点燃 2H2O + CO2
16.⑴4CO + Fe3O4 高温 3Fe + 4CO2 ⑵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⑶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三﹑简答题(共14分)
17.活塞先向右移再向左移至4刻度(1分);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使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1分);
4P + 5O2 点燃 2P2O5
18.⑴铁粉生锈,吸收氧气和水分
⑵增大了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
⑶一定有氯化锌,可能含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铜
19. ⑴A、B烧杯中分别为浓氨水和酚酞试液(或浓盐酸和石蕊溶液)(1分);在大烧杯外放置一个盛放B溶液的烧杯(1分)
⑵A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1分);HCl + AgNO3 = HNO3 + AgCl↓(1分)
20.⑴一定含有Na2SO4和Na2CO3 (1分);BaCl2 + Na2SO4 = BaSO4 ↓+ 2NaCl (1分)
⑵向②中过滤后的滤液中滴加酚酞(1分);溶液不变色 (1分)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1.⑴装在棕色瓶里的是浓硝酸(1分)
⑵B(1分);F(1分);2H2O2MnO22H2O+O2↑或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1分)
⑶随着浓盐酸消耗和水的生产,浓硝酸变稀,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1分)
⑷E(1分);2NO + O2 = 2NO2(1分)
⑸解:设回收到的铜的质量为x
Fe + Cu(NO3)2 = Fe(NO3)2 + Cu ┈┈┈┈┈┈(1分)
56 64
28g x ┈┈┈┈┈┈(1分)
56/28g = 34/x x=32g ┈┈┈┈┈┈(1分)
答:设回收到的铜的质量为32g。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试场号______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 订 线
市 中(小)学高(初) 期 试题 共3大页 第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