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三节 印度 两学时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三节 印度 两学时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23 13:1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
【学习目标】
1.抓住印度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这一主要特点,纵向深入,以诱发学生去思考人口增长速度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念。
2.了解印度地形类型的分布特点,形成地理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及知识与能力迁移的培养。
3.水旱灾害给印度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及认同抗灾减灾任务的艰巨性。
【学习重难点】
1.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2.读印度的地图,进行印度邻国的空间定位;了解印度地形类型的分布特点。
3.通过地图及图片的阅读与分析,能够解释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课堂设计思路和策略
1.认真阅读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2.对基本知识点和重点做好勾画,同时对难点和不懂知识做好笔记。
3.通过小组合作熟练掌握印度的地形和气候。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阅读内容学习人口第二的大国。1.印度是_______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人口超过_____亿,仅次于_____,居世界第_____位。 北部_____2.印度由三部分组成 中部_____ 南部_____3.印度位于亚洲的________部,东临______,西临______,南临_______。学习任务二:阅读内容学习水旱灾害频繁。1.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_______带和______带,以______气候为主。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2.对印度人民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二、小组内展示交流(用红笔修改错误处并熟记该内容)三、重点展示探究一:1.试一试在图上辨认出印度的轮廓。2.在图中自己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别画印度的地形、周边的海域、所临的国家、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3.与本小组成员讨论,并熟记该部分内容。探究二:认真分析印度的季风示意图。A图: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印度受来自______的风影响、风从______吹向______的______风,是印度的______季;B图:每年6月至9月,印度受来自______的风影响、风从______吹向______的______风,是印度的______季。四、知识达标1.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B.居民以黄种人为主C.耕地面积居世界首位D.农作物产量居世界第一,二位的分布是黄麻、棉花 2.南亚既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 )的发源地A.佛教、犹太教 B.佛教、印度教C.印度教、伊斯兰教 D.伊斯兰教、天主教3.印度著名的古建筑是( )A.泰姬陵 B.吴哥窟 C.大金塔 D.卢浮宫4.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常发生冲突,其有争议的地区是( )A.克什米尔地区B.孟加拉湾C.德干高原地区D.阿拉伯海5.下列国家中和印度隔海相望的岛国是( )A.中国B.尼泊尔C.孟加拉国D.斯里兰卡6.流经印度重要的河流是( )A.印度河B.恒河C.布拉马普特拉河D.湄公河7.对印度的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的是( )A.西北季风 B.东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南季风8.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每年分为旱季和雨季,1-6月为旱季,7-12月为雨季B.印度西北部是全国降水最多的地区C.目前印度已出口一些粮食D.目前印度人口增长速度已大大减缓9.印度的乞拉朋齐是世界上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降水的主要类型是( )。A.地形雨 B.锋面雨 C.台风雨 D.对流雨10.印度经常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西南季风的影响 B.东北季风的影响C.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D.地形的影响11.按要求完成下列内容。国家A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⑤_______海域⑥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河流①_______地形区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_
【学习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阅读内容学习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印度主要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20世纪60年代,印度通过推行了________,改进粮食生产技术,粮食能够自给。学习任务二:阅读内容学习发展中的工业。1.印度工业为________工业,印度的传统工业有:_______工业、________工业、________工业、________工业;印度的高科技领域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定成就。2.印度的首都,全国铁路交通中心是_______,印度最大城市、麻纺织中心是_______,印度的最大海港、棉纺织中心是_______,印度信息产业最集中的地区是_______。二、小组内展示交流(用红笔修改错误处并熟记该内容)三、重点展示探究一:1.合印度地形在图中自己找出小麦和水稻的主要分布地。2.与本小组成员讨论,并熟记该部分内容。探究二:认真观测印度工业分布图熟记印度工业城市。四、知识达标1.印度和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都属于___________国家。2.印度是一个经常发生灾害的国家,为此印度在_______、________流域修建了大规模的灌溉系统。3.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统治期间,印度主要发展_______和________,独立后,努力发展本国工业。4.印度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A.森林草原广阔 B.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C.煤铁资源丰富 D.甜菜、棉花、黄麻原料丰富5.下列位于印度南部的新型工业城市是( )。A.孟买 B.新德里 C.班加罗尔 D.加尔各答6.位于恒河口附近,因盛产黄麻,且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是( )。A.孟买 B.新德里 C.乞拉朋齐 D.加尔各答
【学习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