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学年第二学期浙南名校联盟期中联考
地 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
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 在
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2 年 11 月 8 日发生月全食现象,当日同时上演“月掩天王星”的奇观。据此完成 1、
2题。
1.能正确反映当日天体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A B C D
2.关于天王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转周期比地球长 B.卫星数量比地球少
C.球面平均温度极高 D.公转轨道呈正圆形
北京时间 4 月 3 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 7.1 级地震,震源深度 60 千米。下图为巴布
亚新几内亚区域略图。据此完成 3、4 题。
3.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第 3、4 题图
A.地壳 B.地幔 C.外核 D.内核
4.地震来临时可以采取的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①躲避在路边的广告牌下 ②在室外躲到高大建筑旁
③不坐电梯,走安全通道 ④在室内沿内墙墙角蹲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
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 1.7 亿年前的一种远古植物化石进行重新研究,发现该化石
内部包含有双层珠被的倒生胚珠,基于此判断这是一种远古被子植物。下图为该化石和地质
年代表(部分)示意图。据此完成 5、6题。
5.被子植物大发展的地质年代是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6.图示远古被子植物生存的地质年代
A.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期
B.是一个重要的造煤时期
C.亚欧大陆雏形基本形成
D.现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第 5、6 题图
在北爱尔兰的大西洋海岸,有一处形状独特、排列
整齐的玄武岩石柱林奇观,被称为“巨人之路”(如右图)。
据此完成第 7 题。
7.形成此处石柱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①风化作用 ②海浪侵蚀
③流水侵蚀 ④风力侵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 7题图
2023 年 1 月 9 日联合国环境署报道:“如果保持现行举措,南极臭氧空洞将在 2066 年
恢复到 1980 年的水平。由于消耗臭氧物质的减少,到本世纪中期,全球变暖将减缓 0.5-1℃。”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 8、9 题。
第 8、9题图
8.下列关于臭氧层所在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B.该层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
C.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
D.臭氧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9.有专家认为,臭氧层空洞缩小会减缓全球变暖,理由是
A.①变小,②变大
B.③变大,②变大
C.①变小,③变大
D.①变小,③变小
2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 10、11 题。
第 10、11题图
10.P附近洋流与下列海水等温线分布相符的是
A B C D
11.P、Q附近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
A.P沿岸降水增多 B. P洋流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C.Q沿岸气温升高 D.Q流经海域冷水鱼类较多
右图为内蒙古不同类型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12、
13 题。
12.图中植被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甲—荒漠 B.乙—草原
C.丙—森林 D.丁—沼泽
13.下列关于内蒙古草原植被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 ②丛生禾草植被占优势
③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④叶片多覆盖白色绒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 12、13 题图
右图为某地理活动小组绘制的海南岛森林土壤剖面示
意图。据此完成 14、15 题。
14.图中甲、乙、丙土层的名称依次是
A.淀积层、有机层、母岩层
B.淋溶层、淀积层、母岩层
C.有机层、淀积层、母质层
D.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
15.导致图示腐殖质层浅薄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高,微生物活动较强
②风力强,枯枝落叶堆积少
③光照强,植被茂盛吸收多
④降水多,淋溶作用比较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 14、15 题图
3
下图为 2022 年中国部分省份常住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据统计,四川省成都市 2022
年末常住人口比 2021 年增加约 7.6 万,成为人口超过 2000 万的超级大城市。据此完成 16、
17 题。
16.图中常住人口变动最少的省份,属于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17.导致成都常住人口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二胎政策福利待遇更优,生育率高
②具有开放的风俗和文化,兼容性强
③人才政策,吸引高素质劳动力迁入
④经济发展,吸引省内人口大量流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四川特色民居—白藏房,其墙体较厚,整体为梯形,外墙向内倾斜,内墙垂直,
屋顶为平顶。独具一格的藏式建筑特点,使白藏房成为当地重要的人文品牌。据此完成 18、
19 题。
第 18、19 题图
18.下列关于白藏房建筑特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梯形设计,利于结构稳定 ②墙体较厚,冬季御寒保暖
③平顶设计,用于存蓄雨水 ④墙体白色,夏季保持干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当地依托白藏房发展特色旅游业,有利于
①增加当地就业岗位 ②促进民居文化传承
③减缓城市化的进程 ④降低地质灾害频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
下图为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 20、21 题。
20.图中代表工业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1.沈阳站位于中心区,有利于
A.城市等级提升
B.减缓热岛效应
C.促进周边商圈发展
D.居民在城区内通勤 第 20、21题图
双季稻是在同一块稻田里,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水稻的稻作制度,主要分布在我国长
江以南地区。下图为湖南省水稻种植时间表。据此完成 22、23题。
22.导致湖南省大量种植户在 2013-2020 年改双季稻为单季稻的原因,可能是
①户籍人口减少 ②劳动人口减少 ③粮食收益下滑 ④耕地面积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2020 年开始,湖南省重新大力推广双季稻种植模式,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变大 B.全球气候变暖 C.农村人口回流 D.国家政策调整
浙江省鼓励建设省级充电基础设施管理平台,推进浙里办“一键找桩”数字化应用。下
图为充电桩示意图。据此完成 24、25题。
24.规划充电桩时可以将
A.住宅公共绿地改变为充电桩用地
B.充电服务站建在地下停车场区域
C.充电桩布局于高速公路匝道两侧
D.充电桩安装在城市干道交叉口处
25.通过手机 APP查找附近的汽车充电桩,涉及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NSS、RS B.GIS、RS
C.GIS、GPRS D.GNSS、GIS
第 24、25 题图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列出
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 3 分,每小题选一个
且选对得 2 分,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巴丹吉林沙漠中蕴藏着几百个湖泊,湖边经常会出现沿沙丘向上,风吹沙起的景观
——“太阳风”。下图为 8月 9日沙漠中某湖泊的表层水温与周边沙漠气温日变化。据此完成
26、27题。
第 26、27 题图
5
26.该日湖陆风转变的时刻对应正确的是
A.湖风转陆风 3:30~4:30 B.陆风转湖风 17:30~18:30
C.湖风转陆风 7:30~8:30 D.陆风转湖风 9:30~10:30
27.“太阳风”出现时的大气状况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某城市在历史城区范围内新规划了两条地铁线路 M1、M2,特色公交线和公交环线。旨
在建造一个对外限制机动化交通,引导采取绿色交通方式进出历史城区;内部打造安全、活
力街区,构建“宜步”的交通体系。下图为该城市历史城区略图。据此完成 28、29题。
第 28、29题图
28.与常规公交方式相比,地铁的特点有
A.投资少,见效快 B.废气多,噪声大
C.用地省,客运量大 D.速度快,准点率高
29.为促进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合理措施是
A.建设M1、M2线引导绿色交通方式进入城区
B.“宜步”需要,增加历史城区公交车辆总数
C.取消地面停车场,历史街区内机动车辆禁行
D.拓宽城市道路,满足历史城区车辆通行需要
2022 年 11 月 20—12 月 18 日,第 22 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据统计,期间
约有 120 万外国球迷到现场观赛,对当地影响空前。据此完成第 30题。
30.世界杯期间大量球迷涌入对卡塔尔带来的影响有
A.国内人口数量增加,城市化水平提升
B.有助于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C.环境承载力提升,利于人口容量增加
D.城市交通更加拥堵,公共设施压力大
6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35 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全局的重大发展战略。目前,长江上、中、下
游已形成上游成渝经济区、中游城市群和下游长三角地区三大核心区,其发展各具特色。
材料二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光谷)1991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高新区,
到 2025 年,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力争突破 6000 亿元。武汉正从传统的“钢城”向“光
城”转型升级。
材料三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区,武汉附近的长江河道中沙洲众
多,成因不同,消长不停。图 2 中甲、乙为长江河道中的沙洲。
材料四 图 1 为长江经济带略图,图 2 为武汉市及周边地区简图。
第 31题图 1
第 31 题图 2
(1)甲、乙两处沙洲的成因不同。甲沙洲处河道变宽,流速减缓, ▲ 而成;乙沙
洲是丰水期或洪水期,主流 ▲ 形成新河道,原来的凸岸滩地变成江心洲。(2分)
(2)长江经济带利用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优势,充分发挥上海、武汉、 ▲ 三
大航运中心的核心作用,推进长江经济带腹地开发。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
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 经济带,是我国 ▲ 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3分)
(3)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
▲ 。(2分)
(4)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被称为“鱼米之乡”。该地区主要的农
业地域类型是 ▲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有规模小、商品率低、 ▲ 、 ▲ 等。
(3分)
(5)简析促使武汉从传统“钢城”向“光城”转变的原因。(3分)
(6)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季节是 ▲ 。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长江中下游
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5分)
7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 图 1 为北美略图,图 2 为墨西哥略图。
第 32 题图 2
第 32 题图 1
材料二 墨西哥是拉美地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国内资金缺乏,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
设滞后。汽车产业是墨西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集中布局在墨西哥中北部。从城乡结
构来看,2021 年墨西哥城镇化率为 81%,人均 GDP 为 9926 美元,而美国人均 GDP 为 7.02
万美元。
(1)ABCD海域中盐度最高的是 ▲ ,主要影响因素是 ▲ 、 ▲ ;D处形成
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有 ▲ 、 ▲ 。(5分)
(2)E处典型自然植被类型是 ▲ ,自然土壤类型是 ▲ ;假如 E处有 1千吨小
麦运往 C处,适宜采用 ▲ (填运输方式)。(3分)
(3)墨西哥城选建在高原上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 ,墨西哥城市化的突出特点是
▲ ,出现 ▲ 现象。(3分)
(4)说出墨西哥高速公路建设的不利条件。(3分)
(5)简述墨西哥汽车产业集聚的意义。(3分)
82022 学年第二学期浙南名校联盟期中联考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B C D B A C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B D D B C A A B
21 22 23 24 25
C B D B D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26 27 28 29 30
AD BD CD AB B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35 分)
31.(18 分)
(1)泥沙堆积(1 分) 裁(截)弯取直(1 分)
(2)重庆(1 分) 内河(1 分) 生态(1 分)
(3)矿产(能源)资源丰富(1 分) 劳动力(土地)价格低(1 分) 这两空答案可互换
(4)水稻种植业(1 分)
水利工程量大;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劳动力需求量大(任选 2 点,得 2 分)
(5)高校、科研机构集聚,人才众多(1 分);国家政策支持创新改革(1 分);光电子产业
经济效益好,大幅提升城市发展品质(1 分)。
(6)夏季(1 分)
长江流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1 分); 长江下游地势低平,易造成排水不畅(1
分);长江上游流域植被破坏,下渗作用减弱,河流流量增大(1 分);长江中游地区围湖造
田现象严重,湖泊蓄洪、泄洪能力下降(1 分)。
32.(17 分)
(1)B(1 分) 气候(降水量、蒸发量)(1 分) 洋流(1 分) 地处浅海大陆架,
光照充足;大河入海口,营养盐类丰富;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任选 2 点,得 2 分)
(2)温带草原(1 分) 黑土(黑钙土)(1 分) 水运(河运)(1 分)
(3)气候、气温(1 分) 城市化水平高(1 分) 虚假城市化(1 分)
(4) 国内资金不足 ;技术水平不高;地质条件复杂;地形起伏大。(任写 3 点,得 3 分)
(5) 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1 分);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1 分);加
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