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共30张ppt)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共30张ppt)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3 10:5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变化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第20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学习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不同国家独立的历史必然性,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通过《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了解当今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及挑战的具体表现,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发展中国家面临问题的区域性与共性特征,以及问题解决的艰巨性。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发展中国家的兴起。
难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变化
第20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1765年
16世纪
新航路开辟
暴力掠夺
原始积累
1870年
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
资本输出
瓜分世界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殖民扩张
形成:19C末20C初(12课)
182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基本都已独立。
亚洲的觉醒
埃塞俄比亚独立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1918年
1939年
1945年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二战后
殖民体系瓦解(21课)
18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1847年印度独立成为两个国家
1994年
南非独立
亚非拉民族解
放运动新高潮
时空坐标
核心主题: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发展中国家成就与挑战
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
13课、16课
扎格
鲁尔
卡德
纳斯
桑地诺
海尔 塞
拉西一世
甘地
苏加诺
凯里姆
孙中山
毛泽东
1804年海地独立
卡斯特罗
曼德拉
自主阅读本课前言:了解二战后肯尼亚民族解放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肯尼亚人民组成游击队,开展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武装斗争。殖民当局采取军事镇压手段,杀害了大量游击队员和所谓嫌疑犯。但是抵抗的火焰并未熄灭。1963 年,肯尼亚终于获得独立。图为被殖民当局抓到拘留营里的所谓嫌疑犯,他们在警卫的监视下,双手抱头蹲在地上。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8页
▲ 被殖民当局抓到拘留营里的所谓嫌疑犯
01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一)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二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等法属殖民地独立。
材料二: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的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
材料三:为了把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运动,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给予了积极支持。
材料四: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史编下》
①二战使殖民地宗主国国力衰落及其在世界体系中地位下降,不足以维持在殖民地统治
②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增强
③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格局有利于殖民地人民获得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支持。
④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推动
⑤三世界国家的联合
1、亚洲独立:
(1)印度独立
① 斗争: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的领导下,积极争取印度独立。
② 印巴分治:1947年英国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部分(影响:埋下了宗教信仰问题、民族分裂问题、克什米尔领土争端等)
印度与巴基斯坦独立
(二)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表现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蒙巴顿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亦称印度独立法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协议还包括了印度政府部门的资产、包括印度公务员、印度陆军、皇家印度海军、印度铁路和中央财政,以及其他行政服务。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
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分治条款既未涉及孟加拉国的独立问题,也没有谈及英属印度管理下的锡兰和缅甸分治问题。
结果:印巴分治使得印度和巴基斯坦获得了独立。但也遗患无穷。
南亚宗教分布
克什米尔争端
时间 原因 结果
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1949) 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印度占领克什米尔3/5领土,巴基斯坦占其余2/5领土。
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年—1966年) 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双方未取得明显胜利,并重申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年) 肢解巴基斯坦 致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而独立
影响 ①领土争端后患无穷,使两国关系难以有实质性的改善②宗教冲突频频发生,矛盾难以调和 ③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加剧了印巴间的矛盾 历史上三次印巴战争
肢解巴基斯坦
194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
1946年菲律宾共和国成立
1945年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1965年新加坡独立
1953年柬埔寨王国成立
1957年马来亚独立
1948年缅甸独立
1947年前
1947年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2)亚洲其他国家相继独立: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1948年,韩国(大韩民国)、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独立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2、非洲独立:
(1)埃及
① 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1953年成立共和国。
② 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
1949年,出现了以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1918~1970)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他们作为埃及新兴民族主义力量,斗争目标是推翻法鲁克王朝。1952年7月,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占领军营,逮捕所有高级军官,控制军队和首都,国王法鲁克被迫退位,这就是“七月革命”。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2、非洲独立:
(2)阿尔及利亚
①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与法国殖民者进行武装斗争。
②法国付出沉重代价,导致国内政局不稳,戴高乐政府调整殖民政策。
②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法—阿战争持续七年半,在战况最激烈时卷入了50万法军,在法国国内引起尖锐的政治分歧。阿军队从阿拉伯国家接受援助。
戴高乐重新执政后同意阿独立。1962年,法国统治结束。战争使1万名法国士兵和10万名阿尔及利亚战士,以及成千上万阿尔及利亚平民付出生命。
1963年9月,艾哈迈德·本·贝拉当选阿首任总统。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2、非洲独立:
1960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 “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史料阅读 (教材第129页)
……在发给新的采矿许可证时,如其他条件相等,应优先给与法国公司;
……阿尔及利亚应把米尔斯 克比尔基地租借给法国使用十五年,经两国协议可以续租。
——《构成法国和阿尔及利亚之间协定的来往信件和1962年3月19日埃维昂谈判结束时通过的各项声明》(1962年7月3日
优先开采石油
租界军事基地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2013年12月5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非总统,是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
一生为和平致力于种族和解。在他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时,南非法院以密谋推翻政府等罪名将他定罪,曼德拉在牢中服刑了27年。1990年出狱后,转而支持调解与协商,并在推动多元族群民主的过渡期挺身领导南非。
他一生获奖数百,最著名的是199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曼德拉宣誓就任南非总统(教材130页)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3、拉丁美洲
(1)古巴
①摆脱美国控制: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②建立社会主义国家: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1926年8月13日—2016年11月25日), 又称老卡斯特罗,是古巴共和国、古巴共产党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被誉为“古巴国父”,是古巴第一任最高领导人。。这是卡斯特罗首次访华。古巴是第一个和新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半个世纪国际风云变幻,卡斯特罗兄弟和新中国历任领导人交往的故事,已成为中古关系史中的佳话。
1995年12月2日,菲德尔·卡斯特罗穿过北京天安门广场,身后是天安门城楼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3、拉丁美洲
(2)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
①背景:1903年,美国占领运河。区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美国在运河沿岸划出运河区,运河区一直由美国控制。
②过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
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巴拿马运河条约》和《关于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和营运条约》。后来,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
③结果: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拉美殖民体系瓦解。
小结: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地区 表现
亚洲 1、印度独立(1947)和印巴分治(50年代)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
3、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 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国独立(印度独立前后)。
4、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非洲 1、埃及建立共和国(1953),收回苏伊士运河(1956)
2、阿尔及利亚独立(1962)
3、1960年“非洲独立年”
4、60年代独立国家达41个;
5、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6、1994年新南非诞生;
7、英、法、比、葡等在非 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拉丁美洲 1、古巴革命(1959)和建立社会主义(1961)
2、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1999)
1945年—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1、特点:
①时间长,范围广,相互支持,并且不断向纵深发展。
②成果大,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第三世界崛起,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
③斗争方式多样,有武装斗争,也有和平争取,且以和平方式为主。
④一些国家独立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两类国家体系。
⑤多数国家独立后,仍然与宗主国保持密切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联系。
2、影响:
①实现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诞生了一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第三世界不断崛起。
②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和政治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冲击了两极格局;
③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普遍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④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合作探究】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具有什么特点?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又有什么影响?
02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1、发展中国家概念
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示意图
历史 基本上都是由殖民地、半殖民地演化而来的
经济 大多数是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发展民族经济的强烈愿望
政治 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干涉、控制或侵略,它们在对外政策方面大都奉行独立自主或不结盟政策,要求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2、发展中国家成就与挑战
(1)亚洲:东亚与东南亚成就: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与中国的台湾省、香港地区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80-90年代,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四国被称为“四小虎”。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东亚与东南亚国家发展面临问题与对策:
①问题: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能力较差。
②对策: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示意图
中国
中国
中国 日本 泰国 马来西亚 印尼 菲律宾
1995年 10.5 1.9 9.2 9.8 8.2 4.8
1996年 9.6 3.4 5.9 10.0 8.0 5.8
1997年 8.8 1.8 -1.4 7.3 4.5 5.2
1998年 7.8 -1.1 -10.5 -7.4 -13.1 -0.6
1999年 7.1 0.1 4.4 6.1 0.8 3.4
2000年 8.0 2.8 4.6 8.3 4.8 4.4
2001年 7.3 0.4 1.9 0.4 3.3 3.2
东亚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比较(%)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2、发展中国家成就与挑战
(1)亚洲:②西亚成就与挑战:
A 成就:独立后各国先后收回石油主权,将外资控制的石油企业国有化,它们主要依靠开采、出口石油获得巨额利润,形成独特的石油输出国发展模式。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也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B 问题: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仅靠出口石油不能维持经济的长久繁荣且造成环境污染。
C 对策:开始积极发展石油化工和相关产业,加强石油化工生产的主导地位。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2、发展中国家成就与挑战
(2)非洲:
①发展三阶段:
1960——1975:经济增速较快,工农业生产总值大约增长了一倍
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快速增长
②问题:非洲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是世界上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出口农产品价格下降、人口增长过快、粮食危机;单一出口自然资源的畸形经济)
③对策: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非洲联盟”徽标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2、发展中国家成就与挑战
(3)拉丁美洲:
①拉美国家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②问题:各国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
③对策: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1980年,拉美地区债务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42%,1983年进一步增加到了61%。1973年至1982年短短的10年中,拉美国家债务规模迅速增加接近极限,国际收支状况脆弱以至于难以为继。 1982年8月,墨西哥中止偿付债务,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秘鲁和智利等国也相继发生还债困难,拉美债务危机爆发。到1986年底,拉美发展中国家债务总额飙升到10350亿美元,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高谦《拉美为何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3、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核心问题);
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形成的差额。因这种差额的动态趋势呈张开的剪刀状,故称为“剪刀差”。
知识扩展:新殖民主义
二战后,在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赤裸裸的暴力和强权已经被国际社会所唾弃,西方发达国家被迫改变了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旧方式,而采取更隐蔽的、间接的殖民侵略手段。它们充分利用其经济优势,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最大限度地榨取财富。
其特征是:
(1)通过各种附加不合理条件的“援助”,从接受援助国获取各种特权;
(2)通过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占领市场,获取高额利润;
(3)低价购买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进行不等价交换;
(4)利用技术优势进行技术垄断,在转让技术时进行敲诈。
新、旧殖民主义虽然采取了不同的统治方式,但其本质都是以金融资本统治为基础,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剥削、掠夺、控制和压迫。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3、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核心问题);
(2)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俄乌战争
叙利亚战争(难民)
卢旺达大屠杀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3、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核心问题);
(2)殖民主义遗留的问题(边界、民族问题);
(3)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
1993年,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 苏丹采访:《饥饿的苏丹》
两极分化严重
2022年世界人口分布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未来: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任重道远
1、共同立场:加强合作,反对霸权主义,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对外:加强合作:
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1955年;
②不结盟运动 1961年;
③77国集团 1964年;
④推动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
3、对内:加强国家治理:
①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
②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
③采取谨慎态度,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规避金融危机的冲击。
④治理发展中国家自身问题:政策、人口、贫富、腐败。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G77)
2005年 中非合作论坛
【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1960年,石油生产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叙述的是一个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所以是历史叙述;“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这是对前一个历史现象作出的解释说明,所以是历史解释。故B项正确;历史观点是对一个历史人物或事件做出的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评判,材料中并未反映,排除AD;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材料中并未反映,故排除C。
随堂检测
(2017·海南·高考真题)1960年,石油生产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C.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D.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中国智慧 中国方案
构建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
构建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观;
构建相互依存的可持续发展观;
构建相互依存的全球治理观。


第20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