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四月监测试题
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每题 2分,共 30 分)
1.“古遗六法”中对黄酒酿造描述:黍米必齐、曲蘖必时、水泉必香、陶器必良、湛炽
必洁、火剂必得(注:曲糵主要指酒曲,湛炽是指浸泡和蒸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黍米必齐”是指发酵原材料需优良,为酵母菌发酵提供物质和能量
B.“曲蘖必时”是指制曲时应选择适宜的节气,确保酵母菌繁殖所需的温度等条件
C.“陶器必良”“火剂必得”“湛炽必洁”均指需控制发酵过程的环境条件
D.通过上述过程酿出的鲜酒成分单一,无需灭菌可直接罐装为成品销售
2.下列有关几种发酵食品的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发酵菌种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酒发酵时应将温度控制在 18~30℃
B.生产醋酸所用的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30~35℃
C.腐乳发酵时,毛霉中蛋白酶的合成只需要核糖体参与
D.刚装坛密封好的泡菜,夏季的发酵时间比冬季的短
3.某生物兴趣小组完成了“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的实验,操作流程
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应采集地面表层土作为土壤样品
B.振荡可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充分稀释到水中
C.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采集土壤
6
D.若根据图示菌落进行计数,则 10 克土样中的菌株数约为 1.6×10 个
4.为了观察手掌上附着的微生物,某小组成员将自己的手掌在配制的牛肉膏蛋白胨固
体培养基上轻轻按压后,盖上培养皿盖,将平板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48 h。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配制的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后,还要调节 pH 才能用于接种
B.待高温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 50 ℃左右后,再进行倒平板
C.在超净工作台上和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操作,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
D.手掌上的某些微生物在该培养基上并没有生长繁殖形成菌落
5.下图为酱油的制作流程,其中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
大量分泌制作酱油所需的蛋白酶、脂肪酶等,该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米曲霉发酵过程中,大豆中蛋白质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
B.米曲霉分泌的酶可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C.发酵池发酵阶段应密封进行,酵母菌与米曲霉对氧气需求相同
D.发酵池中两种主要微生物产生的酒精、乳酸可以抑制杂菌生长
6.黑胫病对甘蓝型油菜的危害十分严重,黑芥能抗黑胫病,两者不能直接杂交。为解
试卷第 1页,共 8页
决该问题,科研人员通过下图所示过程获得抗病品系。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最终获得的抗病植株具有完整的甘蓝型油菜和黑芥的遗传信息
B.过程③发生脱分化
C.过程④体现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黑芥与甘蓝型油菜存在生殖隔离
7.青蒿素是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几乎不溶于水,且对热不稳定,所以提取工艺一直
难以突破。下图表示科研人员获得青蒿素含量较高的黄花蒿的植物组织培养流程。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A.选取黄花蒿的分生区组织作为外植体更易得到愈伤组织
B.过程②和过程③的培养基中,过程③的细胞分裂素比例较高
C.从愈伤组织中提取青蒿素效果不理想,与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有关
D.除向①②过程培养基添加营养物质外,还需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8.“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因高洁的品质备受人们喜爱。为实现菊
花的快速繁殖,研究人员利用其外植体培养出大量幼苗,下列属于该培养过程必需条件
的是( )
A.外植体需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分散成单个细胞
B.外植体需经过彻底灭菌处理
C.外植体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D.外植体细胞处于未分化状态
9.抗 PD-L1 单克隆抗体能与肿瘤细胞膜表面的 PD-L1 特异性结合,因而具有治疗某些
癌症的作用。下图表示制备抗 PD-L1 单克隆抗体的流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离 B 淋巴细胞前,需要对小鼠注射 PD-L1
B.经 PEG 诱导后融合的细胞即为杂交瘤细胞
C.图中细胞群 a~d 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D.图中细胞群 a 可用于大规模培养,生产抗 PD-L1 单克隆抗体
10.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
试卷第 2页,共 8页
备抗 HCG 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是抗 HCG 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备抗 HCG 单克隆抗体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
胞融合
B.将纯化 HCG 注入小鼠的目的是为了从产生免疫反应小鼠的脾脏中获得杂交瘤细胞
C.杂交细胞经过筛选、克隆化培养后,即可以获得产生抗 HCG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促融剂可以用灭活的病毒
11.羊奶营养丰富,易于吸收,被称为“奶中之王”。如图表示研究人员利用胚胎工程
繁育优质高产奶羊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图繁育高产奶羊的过程中应用了体外受精、胚胎分割、胚胎移植等技术
B.进行③过程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葚胚或囊胚
C.进行胚胎性别鉴定时,要选择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进行 DNA 分析
D.通过③过程获得两个遗传物质相同的后代,属于无性繁殖
12.早在 2018 年,当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离世那天起,地球上就只剩下 2 头雌性北白
犀。下列利用现代科技帮助它们产生后代的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
A.将北白犀的体细胞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利用胚胎移植等技术培育出新个体
B.将北白犀的卵细胞与保存的精细胞体外受精,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培育更多个体
C.将北白犀的体细胞诱导成多能干细胞,进而诱导出生殖细胞再繁衍培育新个体
D.将北白犀的体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培育出新个体
13.下图为 DNA 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酶、DNA 聚合
酶、DNA 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14.如图是培育转基因大肠杆菌的相关图示,图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下列
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2+
A.若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中,需用 Ca 处理细胞
试卷第 3页,共 8页
B.图中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应选用 BamHⅠ和 HindⅢ剪切
C.若通过 PCR 技术提取该目的基因,应该选用引物甲和引物乙
D.在受体细胞中,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目的基因可同时表达
15.如图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②→③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B.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 Ti 质粒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
C.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⑤可能不具备抗虫性状
D.检测⑤的抗虫性状,常用的方法是检测其是否含有 Bt 蛋白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 5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
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分,选不全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16.为研究多种血糖调节因子的作用,我国科学家开发出胰岛素抵抗模型鼠。为扩增模
型鼠数量,科学家通过诱导优良模型鼠体细胞转化获得诱导胚胎干细胞(iPS 细胞),
继而利用 iPS 细胞培育出与模型鼠遗传特性相同的克隆鼠,具体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诱导优良模型鼠体细胞转化为 iPS 细胞的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脱分化
B.为获得更多的双细胞胚,可对白色鼠 1 注射性激素达到超数排卵的目的
C.胚胎移植前需要给白色鼠 2 注射免疫抑制剂
D.为确定克隆鼠培育是否成功,须对黑色鼠 3 进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检测
17.甲品种青花菜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种优良性状,但属于胞质雄性不育品种。通过
体细胞杂交,成功将乙品种细胞质中的可育基因引入甲品种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获得的融合原生质体需放在无菌水中以防杂菌污染
B.流程中 A 处理可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B 处理可使用聚乙二醇
C.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可继续在原培养基中分化形成植株
D.杂种植株含有控制甲品种青花菜优良性状的基因,并能通过父本进行传递
18.钙果又名欧李,果实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利用其加工成果汁、果
酒、果醋等产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醋酸菌进行钙果果醋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 30~35℃
B.在钙果果酒发酵期间,为保持无氧环境,不能拧松发酵瓶盖
试卷第 4页,共 8页
C.传统制作钙果果酒、果醋时,应将原料钙果果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D.钙果果酒的颜色是钙果果皮和果肉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形成的
19.实时荧光 RT-PCR 可用于 RNA 病毒的核酸检测,其原理是∶在 PCR 复性过程中探针
和引物一起与模板结合,探针两侧分别带有荧光基团和抑制荧光发出的淬灭基团,新链
延伸过程中,DNA 聚合酶会破坏探针,导致荧光基团与淬灭基团分离而发出荧光。利用
RT-PCR 进行核酸检测的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做 RT-PCR 之前,需要先根据 cDNA 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和探针
B.RNA 不能作为 PCR 扩增的模板,故需要将样本中的 RNA 反转录为 DNA 后再进行扩增
C.若检测结果有强烈荧光信号发出,说明被检测者没有感染病毒
D.病毒的检测还可以检测病毒物质或病毒引发产生的抗体,其原理都是抗原-抗体杂交
20.以下为形成cDNA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催化①过程的酶是 RNA 聚合酶
B.④过程发生的变化称为复性
C.催化②⑤过程的酶都是 DNA 聚合酶,都必须能耐高温
D.如果 RNA 单链中 A 与 U 之和占该链碱基含量的 40%,则一个双链 DNA 中,A 与 U 之和
也占该 DNA 碱基含量的 40%
三、非选择题(共 5大题,共 55 分)
21.(7分)营养缺陷型菌株就是在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后,微生物细胞代谢调节机制
中的某些酶被破坏,使代谢过程中的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的菌株。以下是实验人员利
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的接种方法为 ,平板倒置可以防止培养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以
免造成污染。用此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
(2)从培养基成分分析,图中基本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存在差异的成分是 。
(3)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接种针挑取菌落 (填“A”或“B”)接种于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离心管中,28℃
试卷第 5页,共 8页
振荡培养 1~2 天后,离心,取沉淀物用无菌水洗涤 3 次,并制成菌悬液。营养缺陷菌
株在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上生长的特点是:
②吸取 1mL 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 15mL 融化并冷却至 50℃左右的基本培养基,
待其冷凝后用记号笔在 (填“皿盖”或“皿底”)划分 A、B、C、D、E 五个区域。
③在划分的五个区域对应的培养基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粉末(如下表所示),经培
养后,观察生长圈出现的区域,从而确定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
组别 所含氨基酸
A 组氨酸 苏氨酸 谷氨酸 天冬氨酸 亮氨酸
B 精氨酸 苏氨酸 赖氨酸 甲硫氨酸 苯丙氨酸
C 酪氨酸 谷氨酸 赖氨酸 色氨酸 丙氨酸
D 甘氨酸 天冬氨酸 甲硫氨酸 色氨酸 丝氨酸
E 半胱氨酸 亮氨酸 苯丙氨酸 丙氨酸 丝氨酸
在上述鉴定实验中,发现在培养基 A、D 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氨基酸缺陷型菌株属
于 缺陷型。
22.(13 分)紫花苜蓿是全世界栽培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利用最广泛的一种豆科牧
草,也是研究最多的牧草之一。百脉根由于富含缩合单宁,单独饲喂其鲜草或直接放牧
不会引起臌胀病发生。目前,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将百脉根细胞中控制单宁合成的基因
转入紫花苜蓿成为改良苜蓿品质、创造新品种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为了便于杂种细胞的
筛选和鉴定,研究人员利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颜料分别标记苜蓿和里奥百脉根的原生
质体膜上的蛋白质,再生植株培育过程如图所示,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相关操作过
程。回答下列问题:(注:IOA 可抑制植物细胞呼吸第一阶段,R-6G 可阻止线粒体的呼吸
作用)
(1)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有 。过程①常用的酶是 ,细胞融合
完成的标志是 。
(2)人工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化学法包括 、 等,
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荧光颜色不同可观察到
种不同的原生质体(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的情况)。
(3)过程③和过程④依次为 、 。
(4)若苜蓿细胞内有 m 条染色体,里奥百脉根细胞内有 n 条染色体,则“苜蓿—里奥百
脉根"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 _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的“苜蓿—里奥百脉
试卷第 6页,共 8页
根”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 植株。
23.(10 分)为降低人的乳腺癌治疗药物的副作用,科研人员尝试在单克隆抗体技术的
基础上,构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过程如图所示:
(1) 本实验中,小鼠注射的特定抗原应取自 ;步骤②的细胞必须经过步骤③克隆
化培养和 才能筛选得到符合要求的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 ;
(2)步骤④是将获得的 a 和 b 这 2 部分,通过接头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
ADC。
(3)研究发现,ADC 在患者体内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ADC 中接头的作用是连接药物分子,其稳定性 (偏高/偏低),可能会
导致药物分子脱落,进而与正常细胞接触,造成“脱靶毒性”,通常情况下 ADC 对正常
细胞无显著毒性;当其进入乳腺癌细胞后,细胞中的溶酶体可将其水解,释放出的药物
最终作用于细胞核,可导致 。
(4) 单克隆抗体的优点 :
24.(12 分)自 1996 年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人类已经成功克隆
了马、牛和猪等大型家畜,但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一直没有取得进展,究其原因主要
是灵长类动物的卵细胞极为敏感,极轻微挤压都可能导致异常分裂,且细胞核移植到去
核卵细胞后不能完全恢复到分化前的功能状态,导致胚胎发育率低。2017 年,我国科
学家利用“聪明的化学方法和操作技巧”成功培育出了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
该成果一经公布轰动了全世界。下图所示为克隆猴的培育过程。
(1)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原因是 。
(2)我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可以在 10s 之内对卵母细胞进行去核操作,在
15 秒之内完成核移植,操作迅速使卵细胞受损极小,在技巧上保证了实验的成功。实
际操作中,去核是指去除 ;去核前应保证采集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至
期;核移植时将供体细胞注入 ,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供体核进
试卷第 7页,共 8页
入卵母细胞,形成重构胚;
(3)“聪明的化学方法”也是保证实验成功的条件。我国科学家将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Kdm4d)的 mRNA 注入重构胚,同时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TSA)处理重构胚,提
高了胚胎的发育率和妊娠率。Kdm4d 和 TSA 的作用机理分别是 _
_ 、 ,从而改变组蛋白的表观遗传修饰来调控基因表达。
Kdm4d 和 TSA 处理前后基因的碱基序列 (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4)除操作技巧和化学方法的运用外,克隆猴的成功也得益于每一步严谨科学的实验
操作。体外培养重构胚时,培养液中除应含有细胞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外,通常需要
加入 等一些天然成分,将其置于含有 混合气体的 CO2培养箱中培
养。胚胎移植前还需对代孕母猴进行 处理,以保证胚胎能够继续发育。
25.(13 分)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具有金属结合能力的蛋白质,
决定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结构如图 1 所示,其中 A 链为编码链、B链为模板链。科研人
员利用图 2 所示质粒构建枣树的 MT 基因重组 DNA 分子并导入大肠杆菌细胞,获得对重
金属镉(Cd)具有吸附能力和耐受能力的 MT 工程菌。
(注:XhoI、KpnI、PstI 为不同限制酶的识别位点:LacZ 基因编码产生的β-半乳糖苷
r
酶可以催化无色物质 X-gal 产生蓝色物质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为白色;amp 基因
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回答下列问题:
(1)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
提取枣树细胞的 ,经逆转录获得 cDNA:为了使 PCR 扩增后的产物按照正确的
方向与已被酶切的载体连接,克隆 MT 基因时应选择的引物组合是 ,
并在其 (填“5'”或“3'”)末端分别添加限制酶 的
识别序列。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启动子是 识别并结合的部位;基因工程中构建用于原核生物的表达载体时,
常用的启动子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噬菌体基因启动子 B.乳酸菌基因启动子
C.大肠杆菌基因启动子 D.枣树 MT 基因启动子
(3)导入、筛选和鉴定 MT 工程菌
①将得到的混合物导入到用 处理的大肠杆菌。
②将菌液稀释并涂布在含 X-gal 和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后,随机挑取
的单菌落可获得 MT 工程菌。
③欲进一步对 MT 工程菌进行鉴定,可将挑取出的 MT 工程菌与 分别接种至含
的 LB 液体培养基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适宜时间后检测菌种数量。
(4)扩大菌种
将 MT 工程菌接种至发酵罐内进行扩增,培养过程中可定期取样并使用 对菌体进行
直接计数,以评估增殖情况。发酵结束后,采用 (答出 1 项即可)等方法获得所
需的发酵产品。
试卷第 8页,共 8页2022-2023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四月监测
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D 2、C 3、B 4、A 5、C 6、A 7、B 8、C 9、B 10、D 11、C 12、D
13、C 14、A 15、C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分,选不全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16、AD 17、AC 18、AD 19、C 20、ACD
三、非选择题(共 5大题,共 55 分)
21、(共 7 分,每空 1 分)
(1)稀释涂布平板法 低(少)
(2)氨基酸
(3) A 氨基酸缺陷型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中不能生长,而在完全培养基中能够生长
皿底 天冬氨酸
22、(共 13 分,无特殊说明外,每空 1 分)
(1) 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 分)(答出一点得 1分,答全得 2 分)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答全得 1分) 再生出细胞壁
2+
(2)聚乙二醇 ( 或 PEG) 高 Ca -高 pH 3
(3)脱分化 再分化
(4)2(m+n)(2 分) 单倍体(2 分)
23、(共 10 分,除特殊说明,每空 1 分)
(1)人的乳腺癌细胞 抗体检测
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 (2 分)(答全得分)
(2)单克隆抗体 治疗乳腺癌的药物
(3)偏低 (乳腺癌)细胞凋亡
(4) 能准确地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别,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可以大量制备(答出
一点得 1 分,答全得 2 分)
24、(共 12 分,无特殊说明外,每空 1分)
(1)体细胞分化程度高,表现全能性十分困难(2分)(答全得 2 分)
(2)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2分) 减数分裂II中(MⅡ) 去核的卵母细胞
(3)降低组蛋白的甲基化水平 提高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 不会
(4)血清 95%空气和 5%CO2(答全得分) 同期发情
25、(共 13 分,除特殊说明,每空 1 分)
(1) mRNA 引物Ⅱ和引物Ⅲ(答全得 1 分)
5'(2 分) KpnI 和 XhoI(答全得 1 分)
(2) RNA 聚合酶 D
2+
(3)Ca 白色 普通大肠杆菌 (一定浓度的重金属)镉
(4)细菌计数板 过滤、沉淀、提取、分离、纯化(答出一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