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3 21:00:07

文档简介

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23年4月19日上午10:30-11:45 试卷满分:100分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人类最初的文明出现在亚非欧大陆的若干地区,犹如茫茫大海中的几座孤岛,相互之 间联系甚少。促使农耕文明在古代世界不断扩张的因素有
①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 ②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③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④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 依据下侧知识卡片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该国是
A.法兰克王国 B.奥斯曼帝国 C.古罗马帝国 D.俄罗斯帝国
3. 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下图是一个庄园的图解。据此可知,西欧庄园 的主要特点是
A.等级森严 B.自给自足 C.中央集权 D.市民自治
4.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下 列农作物的原产地在美洲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5. 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写道:“彼等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 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 西班牙臣民……当地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该材料
A.为口述史料,有重要研究价值 B.记载了哥伦布到达亚洲的史实
C.揭示了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动机 D.表明了西班牙成为全球性帝国
6. 下列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中①处应为
A.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B.商品世界范围内流动
C.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7.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伽利略通过 天文观测证实哥白尼的学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 近代科学兴起
A.消除天主教对人的思想控制 B.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C.重新确立一种正确的宇宙观 D.说明科学观完全战胜神学观
8. 欧洲宗教改革后出现了一些新教,如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他们简化宗教 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这些新教
A.不再受世俗权力的管辖 B.反对举行各种宗教仪式
C.推动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D.与基督教没有任何关联
9.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则。表中各项史实与 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4世纪,法国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 法国形成了限制王权的历史传统
B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
C 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 美国政体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D 1875年,法国通过新宪法,规定了总统与国会的权力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10.一位同学在查阅纺织技术革新的材料时发现了以下两则事例。这两则事例能说明
事例一:1783年,苏格兰人托马斯·培尔发明滚筒印花机,革新布匹印花技术,提高工效100倍。 事例二:1792年,美国人E.惠特尼发明轧棉机,实现棉花脱籽工序的机械化,这项技术很快传人英国。一个人操作轧棉机每天能轧棉1000余磅。此前每人每天只能轧棉5磅到6磅。
英国的工场手工业逐渐繁荣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工业革命时期技术不断改进 D.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1.下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A.法国大革命爆发 B.第一国际成立
C.巴黎公社建立 D.十月革命胜利
12. 据统计,1851—1871年英国女性在商业、医药和教育领域的就业人数从95,000人增 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5.68%。1851—1911年女性职员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 到20%。材料表明
A.英国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 B.妇女在就业竞争中占优势
C.工业革命促进了妇女角色转变 D.妇女参政意识增强
13.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是中国古代史重要组成部分。下图所反映的史实是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取佛经
C.郑和下西洋 D.鉴真东传佛法
14. 马克思说:“与外界完全隔绝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 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这里的“暴力”指 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5.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也孕育了伟大的五四 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 B.进步 C.民主 D.科学
16.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 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这 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4分,共52分。
17、汉朝与罗马帝国的交往
材料: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两个强国之间缺乏官方的直接往来,但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早在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经到达地中海东岸。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中途受阻,但到达了波斯湾沿岸,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密切了与西亚的联系。罗马在征服地中海东部地区后,当地商人也有意向东,尝试与汉朝建立直接联系。2世纪,已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但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
(1)根据材料概括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与罗马帝国实现往来的原因?(6分)
18、明朝中后期的丝银贸易
材料一:葡萄牙人入居中国澳门后,很快便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葡萄牙商人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果阿,再转运到欧洲各国进行交易,获取大量白银。据统计1580——1590年,每年运至果阿的生丝为3000余担,价值白银24万两;1635年生丝为6000担,价值白银48万两。这些白银的大部分又流入中国。另外,随着中国对白银需求的增长,葡萄牙人便以澳门为据点,参与获利巨大的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据统计,1586——1630年,从日本长崎输入澳门的白银近1500万两;1557——1644年流入澳门的白银为1亿两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流入中国内地。
材料二:西班牙人开展的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起把白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中国船队所载货物到达马尼拉,即被转装到待航墨西哥的大帆船上。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渐成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绵延250年的太平洋“大帆船贸易”遂告终结。
——摘编自张顺洪等著《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丝银贸易兴起的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朝中后期丝银贸易对中国、欧洲和世界的影响?(6分)
19、历史图片折射了一定的历史信息。 (
伏尔泰
)
指出以上历史图片分别与哪些历史事件有关(5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一定的逻辑关系叙述这些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9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大批工人进入工厂工作。很多棉纺织厂不仅没有新鲜的空气,还有大量的飞絮和尘埃,以至工人到40岁就丧失了劳动能力。更为严重的是大量的童工进入工厂,干着成人的活拿着低廉的工资。到1830年,英格兰的大城市中没有一个完全安全的饮用水供应,最为典型的是泰晤士河,河流被污染后散发出的臭气,导致河边议会大厦的窗户都不敢打开。
材料二 英国议会改革派经过在全国范围内对工人阶级的调查,向议会和政府作出了报告。经过多方努力,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工厂法》,规定不准使用九岁以下的童工。1847年通过的《河道法令》规定,禁止污染饮用水。1848年通过的《公共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在19世纪80年代还相继出台《工人阶级住房法》等,进一步改善了工人的住房问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宏图《19世纪欧洲的社会革命与化解》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解决工业化问题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带来的作用。(8分)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5ACBCC 6-10BBCCC 11-15 CCCAA 16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4分,共52分。
17.(1)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交流;双方交往交流主要是经贸和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经历了从间接交往到直接交往的历程,且双方间的官方往来一直未实现。(6分)
(2)张骞出使西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汉朝反击匈奴,加强对西域的管理;罗马帝国的强大与扩张。(6分,任意三个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的要点可酌情给分)
18.答案:(1)中国丝织业发达,产品受海外市场欢迎;明朝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世界经济联系加强。(6分,任意三个点即可)
(2)对中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对欧洲:葡萄牙、西班牙获取了惊人贸易利润;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与社会转型。
对世界:密切了世界经济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与拓展。(6分)
19.(1)与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兴起、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5分)
(2)叙述:西欧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14—18世纪西欧相继发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些运动旨在反抗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解放人们的思想。近代科学的兴起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4分)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和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英国、美国和法国走在前面。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展,俄国、日本、意大利和德意志等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人类文明逐渐迈入由资本主义主导的时代。(5分)
20.(1)问题:工人健康受损;大量使用童工;工作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6分,任意三个点即可)
(2)举措:加强政府监管;通过立法治理。作用:调节了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促进环境的良性发展。(8分,每一小问任意二个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