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1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学生版)
基础达标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2022·河北模拟预测)滚装船(如图)又称开上开下船,是用牵引车牵引载有箱货或其他货物的半挂车或轮式托盘直接进出货舱装卸的运输船舶。该类船主要用于陆岛之间或近岸的短途运输。据此完成1~2题。
1.滚装船主要使港口( )
A.吞吐量增大 B.用地规模扩大
C.装卸效率提高 D.功能增多
2.滚装船的主要优势为( )
①节省劳动力
②加快运输速度
③缩短停靠时间
④扩大港口腹地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是某国环形特色公路,这条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垂直高度45 m,该公路限速为30 km/h。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特色公路最可能出现在( )
A.沙特阿拉伯 B.日本
C.荷兰 D.孟加拉国
4.该环形公路的设计遵循的原则有( )
①节省土地资源,保护沿线植被 ②使环形公路与周边连接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③增加驾驶人员开车的趣味性和刺激性 ④减小线路坡度,保障行车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由北京南站始发,终点站为天津站,正线全长113.54千米,其中约86%为高架线路。下图是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经过某城市时的照片。据此完成5~7题。
5.影响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修建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科技因素和劳动力因素
C.环境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
6.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经过图示地区时,采用高架桥的目的是( )
A.提高高速铁路运输的速度和安全性
B.观赏高速铁路沿线的风景
C.节约高速铁路沿线的耕地资源
D.降低高速铁路交通建设的难度
7.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是中国科技水平最高的“公交化”城际快线,该铁路的建成会( )
A.促进跨城就业 B.提升沿线房价
C.增加货物运量 D.加剧大气污染
二、综合题
8.(2022·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拉林铁路于2021年6月25日开通运营,复兴号动车组首次开上青藏高原。拉林铁路位于藏南谷地,90%以上的线路在海拔3 000米以上,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沿线山高谷深,相对高差达2 500米,施工难度极大,它的建成通车意义重大。如图为拉林铁路线路图和沿线地形地势图。
(1)分析拉林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自然困难。
(2)说明拉林铁路修建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意义。
提升达标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2022·四川宁南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交通运输耗能是指将单位重量产品移动单位距离所消耗的能量(单位:千克标准煤/万吨·千米)。交通运输耗能受地形地势、经济水平、运输方式和综合运输网密度的影响。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交通运输耗能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新疆比较,四川省交通运输耗能大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地形地势
C.运输方式 D.综合运输网密度
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省区交通运输耗能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交通运输布局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线路和站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与客货流的地理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限制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有(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植被 ④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交通网络修建的成本远高于环渤海地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土地价格昂贵
B.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C.河网密集、多洼地
D.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繁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21年4月16日,全球首条无人驾驶云巴在重庆璧山开通,如下图所示。线路正线全长15.4千米,共设车站15座,均为高架车站。与地铁解决大运量不同,云巴长8.3米、宽2.4米,是一种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有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噪音低、安全性高等优势。据此完成5~6题。
5.璧山选择修建云巴的地理条件是( )
A.出行人口众多 B.土地资源充足
C.丘陵地貌为主 D.旅游资源丰富
6.与地铁相比,云巴的优势是( )
①连续性好 ②占地面积小
③建设周期短 ④建设成本低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二、综合题
7.(2022·河南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老国际铁路通道简称中老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60千米,线路全长1 035千米,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2021年12月3日全线通车。老挝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服务业基础薄弱,中老铁路建设前,国内仅有首都万象到老泰边境的3.5千米铁路。2020年11月15日,包括中国与东盟10国在内的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左图为中南半岛概况图,右图为中老铁路重要节点城市分布图。
(1)说出中老铁路未通车之前老挝的国际运输活动主要依靠的交通运输方式。
(2)分析中老铁路的通车对于老挝货运交通的有利影响。
(3)中老铁路的通车使孟塞、磨憨等地成为重要节点城市,简述这些城市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4)阐述中老铁路的建成对中国对外联系的积极意义。第4章 第1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解析版)
基础达标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2022·河北模拟预测)滚装船(如图)又称开上开下船,是用牵引车牵引载有箱货或其他货物的半挂车或轮式托盘直接进出货舱装卸的运输船舶。该类船主要用于陆岛之间或近岸的短途运输。据此完成1~2题。
1.滚装船主要使港口( C )
A.吞吐量增大 B.用地规模扩大
C.装卸效率提高 D.功能增多
2.滚装船的主要优势为( B )
①节省劳动力
②加快运输速度
③缩短停靠时间
④扩大港口腹地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第1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作用。据材料可知,货物随牵引车进出滚装船,装卸过程省时省力,可以提升装卸效率,C正确;滚装船只是方便部分中小型货物的装卸,对集装箱等大型货件装卸量较小,对港口吞吐量影响较小,A错误;滚装船装卸效率高,可为港口节省空间,不需要扩大港口用地规模,B错误;滚装船能快速、灵活装卸货物,但没有增加港口功能,D错误。故选C。第2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滚装船主要采用滚装方式装卸货物,快捷、灵活,节省劳动力,缩短船舶停靠港口的时间,①③正确;滚装船主要用于短途运输,近岸海域来往船只多,为保证行船安全,其运输速度应不快,且根据材料推测,该船在运输速度上优势不明显,②错误;腹地是港口的服务范围,受港口吞吐能力、功能等因素影响较大,而滚装船对港口吞吐量的影响不大,因而扩大港口腹地范围并不是其主要优势,④错误。故选B。
下图是某国环形特色公路,这条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垂直高度45 m,该公路限速为30 km/h。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特色公路最可能出现在( B )
A.沙特阿拉伯 B.日本
C.荷兰 D.孟加拉国
4.该环形公路的设计遵循的原则有( D )
①节省土地资源,保护沿线植被 ②使环形公路与周边连接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③增加驾驶人员开车的趣味性和刺激性 ④减小线路坡度,保障行车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采用双螺旋设计,目的是为了降低坡度,说明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沙特阿拉伯、荷兰和孟加拉国地势起伏小,且沙特阿拉伯境内沙漠广布。第4题,该环形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可降低线路坡度,增加通车的安全性;采用架高的设计,可节约土地资源,保护沿线植被。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由北京南站始发,终点站为天津站,正线全长113.54千米,其中约86%为高架线路。下图是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经过某城市时的照片。据此完成5~7题。
5.影响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修建的最主要因素是( D )
A.自然因素
B.科技因素和劳动力因素
C.环境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
6.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经过图示地区时,采用高架桥的目的是( A )
A.提高高速铁路运输的速度和安全性
B.观赏高速铁路沿线的风景
C.节约高速铁路沿线的耕地资源
D.降低高速铁路交通建设的难度
7.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是中国科技水平最高的“公交化”城际快线,该铁路的建成会( A )
A.促进跨城就业 B.提升沿线房价
C.增加货物运量 D.加剧大气污染
[解析] 第5题,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影响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修建的最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第6题,京津城际铁路设计成“空中铁路”,其主要原因是减少占用耕地和减轻对其他交通线路的干扰;从图中可以看出,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经过的图示地区为城区,采用高架桥的目的是减轻对其他交通线路的干扰,提高高速铁路运输的速度和安全性。第7题,“公交化”说明该铁路主要用于客运,从而促进跨城就业;由于该铁路是电气化铁路,故对大气污染很轻;铁路站点周围房价会提高,对不设站点的沿线地区的房价影响不大。
二、综合题
8.(2022·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拉林铁路于2021年6月25日开通运营,复兴号动车组首次开上青藏高原。拉林铁路位于藏南谷地,90%以上的线路在海拔3 000米以上,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沿线山高谷深,相对高差达2 500米,施工难度极大,它的建成通车意义重大。如图为拉林铁路线路图和沿线地形地势图。
(1)分析拉林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自然困难。
(2)说明拉林铁路修建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意义。
[答案] (1)地形起伏大,山高谷深,多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地壳运动活跃,多断裂带和地热发育;海拔高,氧气不足;多冻土发育,土层稳定性差。
(2)完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交通的通达度;加强对内和对外的交流和联系;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巩固国防。
[解析] 本题以拉林铁路为载体,考查交通建设的区位和意义等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第(1)题,铁路建设的自然障碍可以从地形、地质、气候、土壤、水文等角度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拉林铁路位于青藏高原上的藏南谷地,沿线地区海拔较高,地形起伏大;地壳运动活跃,多断裂带和地热发育;地形起伏大,山高谷深,多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海拔高,气温低,缺氧,影响施工人员和设备;高寒导致多冻土发育,土层稳定性差,影响工程建设。第(2)题,拉林铁路的修建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意义可从交通网的建设、经济发展、区域联系、民族团结、国防等方面分析。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网,提高交通的通达度,加强对内和对外的联系;促进资源开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巩固国防。
提升达标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2022·四川宁南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交通运输耗能是指将单位重量产品移动单位距离所消耗的能量(单位:千克标准煤/万吨·千米)。交通运输耗能受地形地势、经济水平、运输方式和综合运输网密度的影响。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交通运输耗能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新疆比较,四川省交通运输耗能大的主要因素是( B )
A.经济水平 B.地形地势
C.运输方式 D.综合运输网密度
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省区交通运输耗能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D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交通运输耗能受地形地势、经济水平、运输方式和综合运输网密度的影响。四川省西部为川西高原,东部为四川盆地,地形多样,地势起伏大,所以交通运输能耗高,B正确;四川省的经济水平比新疆高,A错误;两地的交通运输方式差异不大,C错误;四川省的综合运输网密度高于新疆,D错误。所以选B。第2题,据图中区域轮廓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省区,依次为广东、江西、甘肃和西藏,结合图中其他省区的交通运输耗能分布特点,可知,西藏的交通运输能耗最高;甘肃的交通运输能耗次之;广东省的交通运输条件最好,交通运输能耗最低。四地交通运输耗能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④③②①,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交通运输布局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线路和站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与客货流的地理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限制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有( A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植被 ④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交通网络修建的成本远高于环渤海地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C )
A.土地价格昂贵
B.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C.河网密集、多洼地
D.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繁
[解析] 第3题,地形、气候是限制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自然因素。第4题,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河湖众多,需架设许多桥梁,建设成本较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2021年4月16日,全球首条无人驾驶云巴在重庆璧山开通,如下图所示。线路正线全长15.4千米,共设车站15座,均为高架车站。与地铁解决大运量不同,云巴长8.3米、宽2.4米,是一种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有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噪音低、安全性高等优势。据此完成5~6题。
5.璧山选择修建云巴的地理条件是( C )
A.出行人口众多 B.土地资源充足
C.丘陵地貌为主 D.旅游资源丰富
6.与地铁相比,云巴的优势是( C )
①连续性好 ②占地面积小
③建设周期短 ④建设成本低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第5题,该区域地处重庆,地形以丘陵为主,土地资源不足,所以建设高架轨道交通运输方式,C正确,B错误。出行人口众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大,但可以增建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而地形以丘陵为主,导致增建新的交通运输线路的土地欠缺,所以才建设高架轨道交通运输,排除A。材料并未体现当地旅游资源丰富,排除D。故选C。第6题,地铁多建设于地下,其连续性和占地面积小等与云巴差异不大,排除①②。地铁全线几乎全在地下,地下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相比而言,云巴的建设周期较短,建设成本较低,③④正确。故选C。
二、综合题
7.(2022·河南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老国际铁路通道简称中老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60千米,线路全长1 035千米,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2021年12月3日全线通车。老挝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服务业基础薄弱,中老铁路建设前,国内仅有首都万象到老泰边境的3.5千米铁路。2020年11月15日,包括中国与东盟10国在内的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左图为中南半岛概况图,右图为中老铁路重要节点城市分布图。
(1)说出中老铁路未通车之前老挝的国际运输活动主要依靠的交通运输方式。
(2)分析中老铁路的通车对于老挝货运交通的有利影响。
(3)中老铁路的通车使孟塞、磨憨等地成为重要节点城市,简述这些城市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4)阐述中老铁路的建成对中国对外联系的积极意义。
[答案] (1)国际公路、国际航空、湄公河水运。
(2)铁路的运量较大,中老铁路通车后老挝的货运量明显增大,运输货物的种类增多;铁路的速度较快,会提高老挝货运的效率;铁路适合远距离运输,有利于扩大老挝货运的运输范围。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发展外向型经济;做好产业规划。
(4)通过中老铁路,中国打通了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开辟了与东盟国家的物流新通道;加强了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工农业产品的出口,加速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出海通道,加强了与印度洋沿岸国家的联系;推动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外基建合作树立典范。
[解析] 本大题以中老铁路的相关资料为背景材料,涉及中老铁路未通车之前老挝的国际运输方式、中老铁路的通车对于老挝货运交通的有利影响、交通运输点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中老铁路的建成对中国对外联系的积极意义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老挝属于内陆国,没有出海口,中老铁路未通车之前,没有跨国铁路,但有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流经该国,其国际运输活动主要靠国际公路、湄公河水运和国际航空运输。第(2)题,中老铁路未通车之前,老挝货运交通主要以公路、河运为主,铁路作为一种新的运输方式,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老挝的区域经济格局和物流环境。相比较公路、河运,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能够提高货运的效率;铁路的运量较大,中老铁路的通车能够明显增大货运量,增加运输货物的种类;铁路运输货物运输距离远,有利于扩大老挝货运的运输范围。第(3)题,作为铁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孟塞、磨憨等地应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外向型经济;政府做好产业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城市服务体系。第(4)题,中老铁路建成后让中国未来可以和更多东南亚国家展开合作,让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合作更加便捷,能够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联系,促进工农业产品的出口,从而加速对外贸易的发展;中老铁路的建成,使中国增加了出海通道,方便与印度洋沿岸国家的联系;中老铁路的建成使中国打通了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开辟了与东盟国家的物流新通道;中老铁路的建成推动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基建合作树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