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DBAC 6-10 DACCC 11-15 BCACA
1.读图可知,深圳过去十年人口增长率为(1756.01-1042.35)÷1042.35≈68.5%,广州过去十年人口增长率为(1867.66-1270.01)÷1270.01≈47.1%,北京过去十年人口增长率为(2189.31-1961.2)÷1961.2≈11.6%,上海过去十年人口增长率为(2487.09-2301.91)÷2301.91≈8%,由此可知,人口增长最快的是深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 上述城市吸引人口,主要是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收入水平高,就业机会多,D正确;气候对人口迁移影响不大,A错误;四个城市矿产资源贫乏,B错误;深圳开发历史较晚,C错误。故选D。
3.人口向上述城市的聚集,为当地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能促使当地第三产业发展,B正确;会加重当地的土地、水等资源的压力,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A错误;人口合理容量减少,C错误;资源消耗总量会增加,D错误。故选B。
4.广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生态环境相对适宜,更适合居住,A正确。新疆油气资源丰富,地域面积大;广西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故选A。
5.读表可知,四川基于全国平均生态压力指数的人口容量为6574.5万人,其现实人口数量为9001.3万人,说明该省区的生态压力较大,人口应外迁。故选C。
6.根据题意分析,Ⅰ模式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A错误。模式II山地和丘陵的聚落集中到平原地区,会使聚落数量减少,规模增大,B错误。模式III小的聚落逐渐迁移到大的聚落,大聚落内部土地多用于城镇化发展,小的聚落可能会逐渐废弃,土地利用方式逐渐单一化,C错误。模式IV中聚落主要由靠近河流到靠近公路,反映了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D正确。本题选D。
7.模式III中较小的聚落主要向较大的聚落迁移,考虑到是江南丘陵地区,因地形原因其位置可能较为偏僻,不利于经济发展,A正确。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平地较少,故其空间形态不太容易呈团块式分布,B错误。目前随着我国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的交通通达度有了显著改善,模式III位于江南丘陵,公路应已经延伸至该地,C错误。这些聚落大多数为农村,丘陵的农村地区主要以农业活动为主,环境污染状况应该较轻,D错误。本题选A。
8.根据材料“预制菜是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前期准备,简化制作步骤,经过卫生、科学包装,使用户通过加热或蒸炒等方式,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可知,预制菜发展需要标准的流水线,投资成本较高,A错误。预制菜能够快速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迅速增长的消费需求,C正确。加工技术和冷链物流的进步是预制菜发展的条件和保障,不是主要原因,BD错误。故选C。
9.预制菜通过标准化的流水作业,来获得标准的易加工的半成品料包,可以减少餐厅的人工成本以及在保障口味的情况下快速推广,扩大规模,②④正确。预制菜只对菜品原料进行前期准备,简化制作步骤,并未改善菜品口感、提高菜品质,①③错误。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0.结合材料信息“和若铁路大部分线路处于沙漠戈壁之中,一些路段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可知,和若铁路大部分线路位于风沙和戈壁的荒漠无人区,大部分线路经过无人区,用水不便,桥梁施工采用传统的混凝土现浇法有困难,C正确。昼夜温差大,桥墩易开裂, 扬沙天气多,能见度太低, 冻土层深厚,桥梁养护难都不是和若铁路部分路段桥梁施工采用传统的混凝土现浇法有极大困难的原因,ABD错误。故选C。
11.采用传统的混凝土现浇法施工,其模板投入大、消耗材料和水资源多、人员劳动强度大、环保性差,①④错误,ACD错误。“采用桥墩工程预制拼装技术,在工厂先预制加工构件,然后运到现场,像搭积木一样拼装成完成”,有效保证了施工进度,缩短工期,③正确;与传统现浇施工方式相比,桥墩预制装配技术具有构件生产标准化、现场安装快速便捷,减少对环境和道路交通的影响,现场建筑垃圾减少,②正确,即B②③正确。故选B。
12.古镇村寨采用分散的居住形式主要源于该地区的地形限制,全县位于峡谷中的狭长盆地,地形分布有限,聚落分布分散。C正确。肇兴古镇覆盖范围有限,因此交通、风力、气候条件差异小,不是影响分散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
13.古楼的楼层内是两层,下层立柱开放无隔断,主要是为了减轻洪涝的危害。当地地位处盆地,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容易爆发洪涝灾害,A正确;方便居民进出应以一层为主,B错误;对合理利用水资源意义不大,C错误;开放的格局无法防御外野生动物,D错误。故选A。
14.由图可知,图中三幅图表现为城市用地面积不断扩大,不能反映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也不能反映城市商业服务水平的变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由图可知,图中水稻种植面积缩小,花卉、蔬菜种植面积增加,说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使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业生产附加值高的产业种植逐渐增加,附加值低的农业生产类型面积减小,A正确,图中材料不能反映城市道路建设受到限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缓慢、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变缓等,BCD错误;故选A。
二、综合题
16.本题7分
(1)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少年儿童人口比例增加,青壮年人口比例减少(3分)
(2)发达地区消费水平高,经济负担重;儿童无人照料;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等。(任答2点,4分,其他合理酌情给分)
17.本题16分
(1)4分
地处云贵高原,地势高差大,水热条件垂直变化大,物种丰富;
地处偏远山区,长期闭塞,受外来因素影响小。
(2)6分
地块小,地形崎岖,牛耕适应性强;
牛粪作肥料,放养鱼、鸭去除病虫害,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
“有牛米”天然无污染,品质好;
耕种与养殖并存,增加居民收入。
(3)6分
附近地区经济落后,对品质好、价格高的“有牛米”购买能力差;
上海、深圳等城市经济发达,居民收人高,对品质高、口感好的“有牛米”购买能力强;
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有利于对外运输。
18.(16分)
(1)6分
京沪高铁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地区,人流量大;
高铁快捷方便,激发人们出行愿望,客流量进一步增大;
沿线地区经济发达,商务活动频繁,高端客户多;
旅途时间适宜与飞机竞争有优势;
(2)6分
带动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减少对城区内部交通的干扰
城区边缘土地资源充足,地价低,拆迁成本低
减少对城市的噪声污染。
(3)4分
尽量少占土地;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任答2点)
19.本题16分
(1)2分 风能、太阳能
(2)8分
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土地价格低;
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能为数据处理提供丰富的电力
气候凉爽,利于散热
草原地形平坦,利于基础设施建设,节省成本
距离北京较近,交通便利,便于技术协作和交流
国家政策支持等。
(3)6分
促进经济发展,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推动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完普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对外联系更加紧密,有助于城市等级提升和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老河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本卷共6页,19题,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答题要求:1.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答案誊写在答题卡上。
2.综合题部分请在答题卷规定范围内答题,不要超出答题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合计45分)
下图示意2010-2020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城市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图中显示过去十年我国人口向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进一步聚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城市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深圳 B.广州 C.北京 D.上海
2.上述的城市吸引人口,主要是由于当地( )
A.气候比较宜人 B.矿产资源丰富
C.开发历史较早 D.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3.人口向上述的城市聚集,能促使当地的( )
A.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 B.第三产业发展
C.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D.资源消耗总量降低
生态适度人口是指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来考虑区域的适度人口规模。下表为广西、新疆、四川、内蒙古4省区生态适度人口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 生态适度人口 (万人) P1(万人) P2(万人) 现实人口 (万人)
广西 3276.2 2970.6 7203.2 5331.4
新疆 1957.3 1937.2 4303.3 2164.4
四川 2990.3 3229.2 6574.5 9001.3
内蒙古 1825.8 3912.3 4014.3 2453.2
注:P1表示将消费水平提高到全国平均消费水平后各省区人口容量,P2表示基于全国平均生态压力指数的各省区人口容量。
4.广西生态适度人口比新疆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水热条件好 B.油气资源丰富 C.地域面积大 D.地形平坦开阔
5.仅从全国平均生态压力指数看,人口应外迁的省区是( )
A.广西 B.新疆 C.四川 D.内蒙古
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图为“江南丘陵某区域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模式I中乡村聚落迁移主要目的是提高城镇化水平
B.模式II的过程促使乡村聚落数量增多,规模缩小
C.模式III过程中聚落内部的土地利用方式会愈加复杂
D.模式IV体现了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
7.模式III中较小的聚落最可能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
A.位置偏僻 B.空间形态多呈团块式 C.交通不便 D.环境污染较严重
预制菜是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前期准备,简化制作步骤,经过卫生、科学包装,使用户通过加热或蒸炒等方式,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下图为预制菜产业链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投资成本的降低 B.冷链物流的发展 C.消费需求的增加 D.加工技术的进步
9.预制菜进入餐饮业市场有利于餐饮企业( )
①改善菜品口感 ②节省人工成本 ③提高菜品质 ④扩大连锁规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2年6月16日,新疆和(田)若(羌)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和若铁路大部分线路处于沙漠戈壁之中,一些路段采用“以桥代路”方式,桥梁施工采用传统的混凝土现浇法(在施工现场将砂、石子、水泥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成混凝土,并浇筑在已支好的桥墩模型中)有极大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设部门运用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即在工厂先预制加工桥墩混凝土构件,然后运到现场“搭积木”,精确拼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和若铁路部分路段桥梁施工采用传统的混凝土现浇法有极大困难,主要是因为( )
A.昼夜温差大,桥墩易开裂 B.扬沙天气多,能见度太低
C.水资源短缺,用水不方便 D.冻土层深厚,桥梁养护难
11.和若铁路建设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后( )
①建筑材料用量增加 ②现场建筑垃圾减少
③施工周期得以缩短 ④工人劳动强度增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肇兴古镇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狭长盆地中,由5个侗族村寨组成。鼓楼作为议事聚会,集会场所设在二楼,设有火塘、围栏,下层为无隔断的立柱结构,呈开放式。下图为肇兴古镇村寨分布和塔型鼓楼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肇兴古镇的寨分布较为分散,主要是由于( )
A.交通便利 B.大风频繁 C.地形限制 D.气候湿热
13.盆地中鼓楼的底层立柱极高主要是为了( )
A.减轻洪涝灾害 B.方便居民进出 C.便于利用水源 D.防御野生动物
下图为“某城市25年间发展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可直接观察到的城市发展现象是( )
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市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15.该地区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
A.城郊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B.城市道路建设受到限制
C.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D.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变缓
二、综合题(共4大题,16题7分,17-19题每题16分,满分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2020年11月1日,我国开始第七次人口普查。下图示意第六、第七两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七普)中的人口年龄构成对比情况。
(1)据图说明与六普相比,七普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3分)
据统计,“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出生人口虽有所上升,但并未出现爆发式增长。2021年5月31日,国家决定全面开放三孩政策。下图为三孩开放前夕,我国“二孩”生育意愿抽样统计。
(2)试推测城市中不愿生二孩的家庭比例较高的原因(4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
黔东南黎平县位于云贵高原的偏远地区,山多平地少,经济发展相对较慢。近年来,黔东南黎平县部分农民利用稻米老种子一胭脂紫米发展农业生产,采用“牛耕+牛粪+牛草+放鱼+放鸭”的“复古牛耕”方式种植,因为整个种植过程以牛为中心,因此获得的紫米取名“有牛米”。“有牛米”品质高、口感好但单产低,如果价格低则难以维持生产。
目前,该县“有牛米”与上海、深圳等城市的一批销售商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2020年,该县“有牛米”销售80万斤,收入1160万元。下图示意黎平县某村种植“有牛米”的梯田分布及其梯田景观。
(1)老种子是指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或人为选择形成的传统品种。除胭脂紫米外,还有人在黎平县收集到200多个老种子品种。
请分析黎平县老种子品种丰富的原因。(4分)
(2)说明采用“复古牛耕”方式生产的好处。(6分)
(3)解释“有牛米”舍近求远大量销往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
2011年开通的京沪高铁全长1300多千米,总投资约2200亿元,八成以上的线路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修建。京沪铁路沿途设24个车站,运营时速可达350公里,疫情前每天发动列车多达568列,最短发车间隔只有4分钟,堪称公交化运营。2019年,京沪高铁曾创下2.1亿人次的史上年度最高客流,为其创造了300多亿营收、100多亿净利润。
近年来,京沪高铁运力趋于饱和,常常一票难求。为满足京沪高铁沿线地区未来的运输需求,国家拟规划建设京沪高铁二线工程。下图为京沪高铁路线示意图。
(1)从客源角度分析京沪高铁实现盈利的主要原因。(6分)
(2)简析京沪高铁沿线车站大多建设在城区边缘的原因。(6分)
(3)指出京沪高铁规划和建设中体现出的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4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材料一: 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文同意在京津冀地区启动建设8个算力枢纽,并规划了张家口集群等10个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 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 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数据在处理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电力,同时服务器会产生大量热能。“东数西算” 的实质就是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区来计算和处理。
材料二:内蒙古乌兰察布有着“草原云谷”、“中国草原避暑之都”、 “空中三峡风电之都” 等称号,在这里集聚了20多座数据中心。乌兰察布正在积极参与建设东数西算工程。
材料三:图1为乌兰察布相关信息图,图2为乌兰察布气候资料图。
(1)根据乌兰察布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指出乌兰察布在“东数西算”中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2分)
(2)简析乌兰察布建设数据中心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3)随着各数据中心相继落户,对乌兰察布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有哪些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