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短歌行》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1《短歌行》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3 15:2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1《短歌行》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起首四句,以朝露易干为喻,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人生短暂,年华易逝而功业无成,因而产生种时间的紧迫感。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描写宾主欢饮、融洽相处的情景,表达了诗求贤若渴的心情。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不知自己归向何处,形象生动,韵味隽永。
D.全诗全用四言,四句一韵,句式整齐,音调和谐,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给读者一种美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2.本诗善于用典表达诗人的情感,你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一句?
阅读《短歌行》,回答后面的问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说明诗中所用比喻的含义。
用“朝露”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诗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二、情景默写
5.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以周公自比,说明自己会像周公那样殷勤接待人才,以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这两句卒章显志,是画龙点睛之笔。
6.填空。
“______________”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则比喻贤士不知何去何从。作者以设问的方式,曲折地为贤才指明方向。
7.A.诗人由眼前的酒宴和歌舞场面说开去,慨叹人生短促和年华消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设问的形式表现了诗人消愁的方式——饮酒。
8.默写填空。
(1)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三、选择题
9.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jīn) 呦呦鹿鸣(yāo) 榆柳荫后檐(yìn)
B.鼓瑟吹笙(shēnɡ) 绕树三匝(zhā) 暧暧远人村(ài)
C.何时可掇(duō) 越陌度阡(mò) 羁鸟恋旧林(jī)
D.周公吐哺(bǔ) 枉用相存(wǎng) 守拙归园田(zhuó)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下列关于典故的类型、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两句诗中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杜康”代指酒,表明只有酒可以排解自己的忧愁。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成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期盼之情。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赞美。
1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说,在对酒当歌的欢宴时刻,感到人生犹如易逝的朝露转瞬即消,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太多。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C.“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四句,从上文转接下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静室,这两句是说诗人摆脱了尘世的烦恼,在自己的居所里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
14.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1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有杜康 杜康:这里代指酒。
B.青青子衿 子衿:衣领。
C.鼓瑟吹笙 鼓:弹奏。
D.山不厌高 厌:厌恶。
16.下列划线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譬如(pì) 慷慨(kǎi) 青衿(jīn)
B.笙箫(shēng) 阡陌(mò) 契合(qiè)
C.周匝(zā) 哺育(pǔ) 鼓瑟(sè)
D.沉吟(yín) 拾掇(duō) 呦呦(āo)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B.复得返自然
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四、语言表达
18.仿照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
对酒当歌,酒,被三滴泉水不停润泽,朦胧中任时空穿越,依然能看到智者对酒当歌时的潇洒。酒,让人于热烈、奔放与豪迈中回味着“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时词人的多愁善感,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佳酿孕育的诗句,倒是历久弥香。
五、选择类
1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有杜康(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衣领)
B.枉用相存(问候﹑探望) 越陌度阡(指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C.鼓瑟吹笙(弹奏) 山不厌高(满足)
D.何时可掇(拾取﹑摘取) 沉吟至今(沉思吟味)
六、小阅读-课内
20.诵读过《短歌行》后,你觉得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2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谈谈你的看法。
22.对于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诗的理解,历来存在争议。请你谈谈对这四句诗的理解。
23.请指出《短歌行》中运用的典故,并分析其作用。
24.《短歌行》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25.如何理解《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26.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
你同意“怜才”一说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27.阅读《短歌行》的第四节,理解诗句含义及思想感情。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8.阅读《短歌行》,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并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七、填空题
29.重要字音
①譬( )如 ②子衿( ) ③呦( )呦 ④鼓瑟( )
⑤吹笙( ) ⑥可掇( ) ⑦越陌( ) ⑧度阡( )
八、非选择类
30.重要词语
①对酒当歌 当:介词,_______________
②但为君故 但:副词,_______________
③枉用相存 枉:动词,_____________ 用:连词,_______________ 存:动词,_____________
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5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C 2.①这几句充分吐露了诗人的心志。“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②同时曹操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四句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不知自己归向何处”错误。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旁徨者的处境与心情。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及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几句充分吐露了诗人的心志。
(1)“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曹操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运用比喻手法,以山高海深比喻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借用了《管仲·行解》中陈沆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
3. 人生的短暂 贤才投主 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4.典故一:“慨当以慷”,出自《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慨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曹操自比良人难寻的女子,感叹贤能人才难遇,自己内心煎熬而焦急。
典故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表达求贤若渴之意。
典故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以鹿鸣起兴,体现了殿堂上嘉宾的琴瑟歌咏以及宾主之间的互敬互融之情状。
典故四:“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出自《管子·形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这里比喻的是贤士人才多多益善,希望尽可能多的接纳人才。
典故五:“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诗末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宽大广博的政治胸怀,永不满足的求贤之心。作者以周公自比,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解析】3.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是要整体感知全诗,要大致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所写对象、诗人情感这几个大方向;其次是要将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内容简单地整理一下,看看诗人都写了些什么,可以作几个层次的分类;再次是联系诗歌的题目和给出的注释、诗人的生平经历等具体地分析题目指定的诗句内容。分析时,既要符合“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又要能深入地体验到诗人此时的思想情感。答题时,一是要答出诗句的内容理解,二是要答出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本题中,第①空,“朝露”,指早晨的露水,它的特点是易逝,因此,“朝露”比喻的是人生的短暂。第②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说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诗人以乌鸦绕树”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我这边来。这里比喻的是贤才应该选择明主。第③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意思是山不满足它的高,海不会满足它的深,这里比喻的是贤士人才多多益善,希望尽可能多的接纳人才,表明自己渴望求贤以统一天下的宏图大志。
4.本题考查理解、使用古代诗歌中典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找到典故来源。平时复习中,对诗歌中出现过的典故一定要有所积累。其次,辨明用典形式。搞清作者与典故的关系,是用来自比,还是对比衬托,紧紧抓住二者的结合点,在此基础上作答。最后,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对于用典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用典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强化感彩等作用。其次,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再次,还应注意,典故的用意往往是因人因诗,根据诗歌表达的意图和情感而异的,在答题过程中切忌死记、照搬典故,而应根据具体的诗句体会。
本题中,首先要了解诗中一共使用了五处典故,分别是“慨当以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其次,再分别分析这些典故的含义。
“慨当以慷”,出自《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慨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讲的是女子遇人不淑,嫁了不好的夫婿,自怜自己的身世,感叹遇见良人的艰难。此处用典,曹操自比良人难寻的女子,感叹贤能人才难遇,自己内心煎熬而焦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表达求贤若渴之意。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以鹿鸣起兴,体现了殿堂上嘉宾的琴瑟歌咏以及宾主之间的互敬互融之情状。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出自《管子·形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意思是山不满足它的高,海不会满足它的深,这里比喻的是贤士人才多多益善,希望尽可能多的接纳人才,表明自己渴望求贤以统一天下的宏图大志。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是说,周公说他在吃饭时曾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唯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是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接纳人才,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作者以周公自比,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5.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人以周公自比,说明自己会像周公那样殷勤接待人才,以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的提示,以及“哺”的书写。
6.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
注意“鹊”“绕”“匝”等字的书写。
7. A.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B.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譬”“朝”“忧”“唯”。
8.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解答情境默写试题时,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时要注意字形,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可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本题应注意重点字词:厌,海,稀,乌鹊。
9.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呦呦鹿鸣”的“呦”应读yōu。
B.“绕树三匝”的“匝”应读zā。
D.“守拙归园田”的“拙”应读zhuō。
故选C。
10.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B.因为:古义,两个词,因,于是,就。为,写,创作。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C.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帮凶。
D.何以:古义今义均为:怎么,用什么。
故选D。
11.C
【详解】本题考查把握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例句用事典,借古伤怀,借廉颇自比,表达壮志难酬的同病相怜之悲。
A.化用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中的诗句“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表达的是自己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B.运用事典,借古讽今,借刘义隆草率用兵最终仓皇落败,告诫南宋统治者,以史为诫。
C.运用事典,借古伤怀,表达对英雄人物的追慕之意,暗含壮志难酬之慨。与例句用法、作用相同。
D.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诗句,表达对人才的渴望。
故选C。
12.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鉴赏能力。
D.“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错误,两句诗直接用白描的手法写鸡和狗,并非比拟的修辞手法,而是对偶的修辞手法。
故选D。
13.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分析错误,“尘杂”一语双关,表面上指灰尘和杂物,实际上还指世俗的繁杂琐事。
故选D。
14.A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A项,“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错误,这几句诗不是在表达悲观厌世,而是为自己不能得到建功立业的贤才而忧伤、悲苦。
故选A。
15.D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D项,厌,意思应为“满足”,而非“厌恶”。诗句意思是:山不满足于自己的高,比喻品行越高尚越好。
故选D。
16.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能力。
B项,“契(qiè)合”错误,应为“契(qì)合”;
C项,“哺(pǔ)育”错误,应为“哺(bǔ)育”;
D项,“呦呦(āo)”错误,应为“呦呦(yōu)”。
故选A。
17.C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A项,明明,古义:明亮的样子;今义:副词,表示显然如此。
B项,自然,古义:指田园生活,又指自然的本性;今义:自然界,理所当然。
C项,忧思:忧虑的心绪。古今意义相同。
D项,几何,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故选C。
18. 回味着“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时词人的放荡不羁 回味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词人的不凡气魄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的能力。仿写题涉及到句子的内容、句式、修辞、衔接,不仅要综合运用语法、修辞的知识,还要分析所给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依据语言整体的意蕴、风格。
思考划线句格式:回味着+名句+时+词人的+特征词。还要思考语段围绕的中心是“酒”,考生思考关于“酒”的词句,写出对应的诗人情感特征便可。
【点睛】解答句子仿写题,通常要做到两点:一是“形似”,即仿写出的句子和原句在句式上要一致。二是“神似”,即仿写出的句子在内部关系上要与原句一致。
19.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阡:指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陌:是指东西向的田间小路。句意:穿过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
故选B。
20.慷慨悲壮。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分析能力。
《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它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此诗的开头感叹人生短暂,去日苦多,虽然有些苍茫悲凉,但诗人的情绪并不低弱,诗人希望通过招纳更多的贤才来实现自己的宏伟志向,因此,表现的仍然是奋发进取的精神,所以诗歌的情感基调应该是慷慨悲壮的。
21.我认为是积极的思想情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提醒自己及时地建功立业。“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实际上作者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下文诗人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愁”,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
“对酒当歌”,初感消极,其实不然。这里的“人生几何”,不是让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感慨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下文“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时所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22.【观点一】这四句诗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同时也有深意。“乌鹊”实际上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犹豫彷徨,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作者对这些人的关心和同情。
【观点二】《汉语大词典》在解释“乌鹊”的时候,其中的一个义项就是“乌鸦”,“乌鸦”作为一种不吉利的意象,用在这里暗示了曹操的大业未成,曹操借用乌鹊南飞无依托来比喻自己不能完全夺取汉家的大业,慨叹当时统一全国的愿望未能实现。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赏析诗句的能力。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潜《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实际上是说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我这边来。
“乌鹊”,(1)指喜鹊。古以鹊噪而行人至,因常以乌鹊预示远人将归。(2)特指神话中七夕为牛郎、织女造桥使能相会的喜鹊。(3)乌鸦和喜鹊。(4)指乌鸦,乌鸟。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何枝可依”“天下归心”,曹操借用乌鹊南飞无依托来比喻自己不能完全夺取汉家的大业。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改变乱世局面的愿望未能实现。
23.
典故 作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借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句子,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深切思念。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借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句子,表达自己优待贤才的态度。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借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贴切地表达了要礼遇天下贤士,使其帮助自己统一天下的愿望。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典故作用的能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此处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叫的声音。“苹”,艾蒿。“鼓”,弹。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于我。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话似也表达诗人心情。明明白白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24.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并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
“忧”在《短歌行》中出现了三次,是这首诗的诗眼。开头四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作者先把人生短暂比作“朝露”,接着用“慨当以慷,忧思难忘”表达对年岁增长、光阴流逝、人生短暂的忧愁之意。“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第二次出现“忧”字,正因人生短暂,作者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建功立业,所以作者才借酒浇愁,以酒解忧。“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中第三次出现“忧”字,作者用月比喻人才,深情呼唤:天下贤才,我何时才能得到你们呢?紧接着作者说“忧从中来”,可见这里的“忧”的内涵是“人才难求”。纵观《短歌行》全诗,诗人“忧”的是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25.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曹操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遇到不少挫折和失败。他深感奋斗中的艰难,也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短暂之叹。但这一“叹”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者、不思进取者的消极之“叹”,而是一位渴望得到贤才帮助以实现建功立业雄心的英雄之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表达了诗人抓紧时机、大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然是积极昂扬的精神。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并把握诗句情感的能力。
作答本题,需要把握三点:
第一点,考生首先要了解这四句诗的含义,这四句诗是说: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从表面看,这四句诗是曹操在慨叹年岁增长,光阴流逝、人生短暂之意。
第二点,考生要了解当时写作的背景。当时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控制了朝政,他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遇到不少挫折和失败,所以这四句诗诚然是曹操对人生短促的感叹,但他不是因流年易逝而生贪生畏死之想,联系全篇来看,他感叹的是战争频仍,大业未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的紧迫感,正如他自己所说:“不戚年往,忧世不治”(曹操《秋胡行》),所以他这“人生几何”的慨叹,并不软弱消沉,而是为了执着于有限之生命,珍惜有生之年,思及时努力,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第三点,作答本题,还需了解《短歌行》的主题。《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所以,这四句诗不是作者的消极之“叹”,而是一位渴望得到贤才帮助以实现建功立业雄心的英雄之叹。整体看来,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抓紧时机、大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然是积极昂扬的精神。
26.同意。
这首诗是曹操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
作答本题,考生首先明确同意“怜才”一说,然后依据全诗内容,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曹操作为一位政治家兼军事家,十分重视人才,这首诗抒发了他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
全诗三十二句,分四节,每八句一节。第一节抒写诗人人生苦短的忧叹。第二节诗人引用名句,抒写自己对贤才的渴求。第三节前四句诗人把寻求贤才生动地比作“欲上青天揽明月”,借以表明求贤不得的苦闷和忧思;后四句描写贤才既得,喜不自胜,欢乐无穷的情景。第四节抒写诗人对犹豫不决的贤才的关切和渴望天下贤才尽归自己的抱负。
整体看来,这首诗就是一首求贤令,里面充满了“怜才”之意,有人生苦短的忧叹之情,有对贤才的渴求之情,有既得贤才的欣喜之情,有对犹豫徘徊的贤才的劝慰之情,有坚信自己礼贤下士,天下贤才定会归附自己的自信之情。这首诗是曹操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抒发了曹操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曹操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27.“月明星稀……何枝可依”以乌鹊难以择枝的情景比喻贤才无所依托,启发那些在诸雄鼎立的局面下犹豫不决的人才,要择主而栖,到自己这边来,透露对这些人的关心和同情。
“山不厌高……天下归心”这一比喻是诗人希望人才来得越多越好。化用《史记 鲁周公世家》中周公事,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建业的雄心。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及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这一节中,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
“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景物描写,也有比喻的深意。“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实际上是说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而自己求贤若渴,是贤才最佳的归宿,因此这句话的“依”是希望贤才选择自己,依靠自己,赶紧到自己这边来。
“周公”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运用“周公吐哺”的典故,借周公面对贤才拜访,“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典故,表达自己也与周公一样有着求贤若渴,礼遇贤才的心情。
而诗人之所以如此渴望贤才,正是因为有一种建功立业的雄心,渴望能与众多贤能一道,建立起伟大的基业。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28.“青青子衿……沉吟至今”引用《诗经 郑风 子衿》中的诗句,借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表达诗人对贤才的思慕。原诗后两句:“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提醒贤士主动投奔自己。《诗经》中“君”本来可能指一个具体的人,在这里指凡是读到此诗的贤士,这些人都可以自认为是曹操慕求的对象,此诗的流传就有了巨大的社会作用。
“呦呦鹿鸣……鼓瑟吹笙”引用《诗经 小雅 鹿鸣》中的诗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表达诗人礼待贤才的热情。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让每一个贤才都能感受到他的热情思慕之情,认为自己是“君”,从而前来投奔。
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通过描绘贤才到来,宾主尽欢的景象,来表达自己有招待礼遇贤才的一片热情,为贤才勾画出一幕美好的前景,进而吸引贤才。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29. pì jīn yōu sè shēng duō mò qiān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平时要善于积累,同时要结合词义、词性、汉字“六书”等相关知识及技巧进行辨析。
①“譬”要注意不能读作“辟(bì)”,而读“pì”;
②“衿”字是形声字,读音与“今”相同,为“jīn”;
③“呦”字读一声,为“yōu”;
④“瑟”字注意与“琴”“琵琶”等形近字区别,读作“sè”;
⑤“笙”字是形声字,读音与“生”相同,读作“shēng”;
⑥“掇”字形近字很多,注意与“辍”“缀”“啜”等字区别,要读作“duō”;
⑦“陌”字可联系“陌生人”“阡陌交通”等词,读作“mò”;
⑧“阡”字可联系“阡陌交通”一词,读作“qiān”。
30.(1)对
(2)只是,仅
(3)枉驾 以 问候、探望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文言实词的含义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义;文言实词的用法应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的词性来判断。
(1)对酒当歌:面对着酒与歌,即饮酒听歌。对:当。
(2)但为君故:只是因为您的缘故。但:只是,仅。
(3)枉用相存:屈驾来访。枉:枉驾。用:连词,以。存:问候、探望。
答案第12页,共12页
答案第11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