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浙南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浙南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3 21:17:02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2 学年第二学期浙南名校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本卷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当时某位思想家认为“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 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该思想家所属的派别是
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新疆地区的管理与开发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内容。下列机构与新疆相关的是
①西域都护府 ②北庭都元帅府 ③宣政院 ④宣慰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条约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某条款规定“向来洋药、铜钱、米谷、豆石、硝磺、白铅等物, 例皆不准通商,现定稍宽其禁,听商遵行纳税贸易。”与该条款相关的战争是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有人说“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 从而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在这场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场运动具体指的是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某学者这样评价一个历史事件:(它)既要同围追堵截的几十万国民党军浴血奋战,又要与党 内的错误思想展开斗争,还要克服无数道大川高山天然屏障的阻隔困扼。这次历史事件是
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周恩来在某次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有关这次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周恩来在会上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但没有解决朝鲜问题
C.这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D.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与会议讨论
时代热词是每一时代特有的主题反映。下列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是
A.抗美援朝、“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现代企业制度、真理标准大讨论 C.经济特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论及西方的某一思想解放运动,史学家评论道:“它不仅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且直接 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一思想解放运动是
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反面:他们仍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 却陷入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标志着“短期取胜”心理破产的事件是
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马歇尔计划于 1947 年 7 月正式启动,为西欧经济恢复提供了所需的资金,使西欧重要工矿企
业在短时期内完成了重新装备,并有能力购买足够的工业原料。到 1949 年,西欧工业产量已达到战前水平,西欧各国相继进入持续增长的繁荣时代。这反映了马歇尔计划
有利于巩固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B.应对“经互会”而成立
C.推行目的是为了控制整个欧洲 D.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诞生
二、选择题 II(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宋代有学者曾经评价道“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下列表述能说明该观点的是
①唐高宗统治后期,边境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扩大
②平叛“安史之乱”过程中,吐蕃趁机占领河西陇右地区
③宋朝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提高文官的地位
④枢密院和三司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有学者在明清之际提出“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的主张。这些主张
反映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B.冲破了“天朝上国”观念束缚
C.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D.严厉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近代有学者评价道“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巧。”该学者意在批判
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维新 D.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里程碑。下列关于辛亥革命进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武昌起义爆发
③公布《清帝逊位诏书》 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A.②④③①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15.下表为 1912—1920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情况,据此判断,该时期
工业布局趋于合理 B.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放松
C.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D.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 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上述政治路线制定于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7.1948 年秋,人民解放军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下图是这一阶段的战争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辽沈战役,战役后东北全境获得解放B.②为淮海战役,战役后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C.③为渡江战役,战役后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获得了解放D.三场战役由毛泽东在河北指挥,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而导致社会主义道路遭遇曲折,但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仍然 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里所说的“遭遇曲折”包含
①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大流士将波斯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由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帝国中央政府铸造金币,行省铸造银币、自治市铸造铜币。大流士还让一些被征服地区的原统治者参与地方政权,对各地原 有宗教不加干涉和排斥,在制定法律时,也参照各地原有法律。这些措施
A . 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B . 助推了帝国的平稳运行
C . 借鉴了罗马帝国的智慧 D . 消除了各族之间的矛盾
公元 646 年,代表革新政治的圣德太子派遣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先进思想文化,实行“大化改新”,将唐朝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和儒教思想进行广泛传播与学习,发展了以中国政治结构为蓝本的 官僚制度。结合所学知识,下列选项中与大化改新相关的有
①以两税法为模板建立税收系统 ②确立幕府为最高权力机构
③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④受到儒家思想的重要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林肯政府于1862年5月颁布《宅地法》。该法令规定:凡年满21岁从未参加叛乱的合众国公民, 在宣誓获得土地是为了垦殖目的并交纳10美元费用后,均可登记领取总数不超过1 60英亩作为份地,且登记人在宅地上居住并耕种满5年,就可获得土地执照,从而成为该项宅地的所有者。 这反映出美国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的目的是
①缓解当时财政困难 ②强化联邦政府权力
③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④维护国家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共产党宣言》写到:“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 它的脚下被挖掉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密不可分的。”这反映了《共 产党宣言》
A.宣告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破产 B.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C.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23.1921 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城市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严重的是,2 月 28 日发生喀琅施塔德水兵叛乱,他们提出了“贸易自由”、“ 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 等口号。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局面,苏俄政府采取的做法有
①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 ②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③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④通过租让制等形式引入外国资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二战爆发前,曾签署过这样一个协定,“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自本条约签字之日起四个星期内将从其军队中解除任何希望解除的苏台德地区德意志族人的职务,并且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 在同时期内释放因政治罪行而在服徒刑的犯人”。该协定的签订地点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25.1950 年,南斯拉夫联邦国民议会规定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改为社会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几乎取消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此可知,南斯拉夫的改革
A .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B.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
C .导致了地方主义抬头 D.调整了社会生产关系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2 小题,共 35 分)
26. (16 分)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通过革除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创造富有生机的新制度、新思想、新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帝以问宰相陆贽,贽上疏请厘革其甚害者,其一曰: 赋役旧法,行之百年,人以为便。……陛下初即位,宜损上益下,啬用节财,而摘郡邑,验簿书,州取大历中一年科率多者为两税定法,此总无名之暴赋而立常规也。夫财之所生,必因人力。两税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 为本,资产少者税轻,多者税重。
——欧阳修《新唐书》
材料三 40 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 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一,指出改革的发起者及主要内容。(3 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唐代赋税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7 分)
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经验。综合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述改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6 分)
27.(19 分)从 15 世纪起,欧洲资本主义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几乎没有人否认,欧洲人所谓的新旧世界之间全新而复杂的交往已经变成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不断的人口迁移,世界范围的贸易运动,以及不同文化的交叉相遇而产生的令人迷惑的经历,都标志着现代世界史的真正开始。……新的富裕商业阶级在欧洲大西洋沿岸成长起来,海军成为决定性力量。欧洲由于引入了美洲的马铃薯而人口增加,欧洲人民依赖糖和烟草等进口商品。与此同时,各个文明地区日益与跨大西洋的经济体系连接在一起,当欧洲士兵、商人和传教士进入这些地区时,美洲和非洲的人民也为保卫自己正在发展的文明和各种习俗而斗争。
——摘编自科尔顿等《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这个时期(19 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 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摘自[英]哈巴库克、波斯坦主编,王春法等译《剑桥欧洲经济史》第 6 卷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西方国家之间依旧存在竞争与争夺,但是也加强了协调合作,形成了国际协调与国际干预的机制。特别是在经济方面的国际协调在战后获得了重大的实质性的拓展,一大批相关的国际组织应运而生,发展出多种有效的协调方式。……国际经济协调机 制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没有根本触动国家主权的前提下,部分国家主权不同程度地向超国家的 国际组织“转移”,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1500—2007》
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认为现代世界史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并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经济层面阐释作者将该事件作为现代世界史开端的缘由。(8 分)(阐述要求:史实正确, 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根据材料二,指出 19 世纪后半期企业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6 分)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建立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并简要分析其影 响。(5分)2022 学年第二学期浙南名校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C D C C D A A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B A B C A B B D
21 22 23 24 25
D C C B 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2 小题,共 35 分)
26(1)发起者:北魏孝文帝(1 分) 措施:改鲜卑姓为汉姓,(1 分)其中皇族拓跋氏改
姓元(1 分)
(2)赋税制度变化:从租庸调制变为两税法(2 分)。
影响: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1 分)扩大税收对象,(1 分)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1 分)
它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1 分)(或写“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向财
产。”)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1 分)
(3)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 分)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1 分)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 分)坚持马克思主义(1 分);(或写科
学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 分)(注意:完全照抄材料适当扣 1 分)
作用: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重要手段。(1 分)
27(1)标志性事件:新航路的开辟(1 分)
缘由评分标准:能够任意列举一方面的史实,并叙述影响且合理得 2 分;共计三个方面的史
实与影响,得 6 分;有总结性的结论且表达合理得 1 分。
【示例】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能够列举动植物大交流的表现也可得分:
如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羊等家畜家禽,小麦等农作物引入美洲,美洲特产马铃薯、
玉米、甘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这改变了世界的自然状态,提高全球粮食产量,促进人口
增长;新航路的开辟还推动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能够列举商品世界性流动的表现也可得
分:如传统的印度洋贸易、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齐头并进;马尼拉大帆船、日本
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等)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此外,新航路的开辟还
使大量贵金属源源不断流入欧洲,欧洲出现了“价格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加速发展。
总之,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的经济联系不断紧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极大地改变了世
界的经济面貌。
(2)新变化:技术进步制度化;注重试验创新;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3 分)
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各国各具特色。(3
分)
(3)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任意列举 2
个得 2 分)影响:促进经济全球化;维护世界经济秩序;保持经济社会发展;(3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