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0分)
1. 下列各对生物性状中, 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B. 果蝇体表的长刚毛和短刚毛
C. 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 D. 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2. 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纯合绿色皱粒豌豆杂交产生F1,F1产生的雄配子种类数及比例是
A. 2种;1∶1 B. 3种;3∶1 C. 4种;1∶1∶1∶1 D. 4种;9∶3∶3∶1
3. 如图表示某种生物体细胞示意图,请判断下列基因的传递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
A. A、a与D、d B. B、b与A、a C. A、a与C、c D. C、c与D、d
4. 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
A. EeFfGg×EeFfGg B. eeffGg×EeFfgg C. eeffGg×EeFfGg D. eeffgg×EeFfGg
5. 血友病属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小王患血友病,他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表现正常,他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
A. 奶奶 B. 爷爷 C. 外婆 D. 外公
6. 按照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机理,在下列婚配方式中.所生男孩色盲发病率最高的婚配方式是
A. 女性正常×男性色盲 B. 女性色盲×男性正常 C. 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 D. 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
7. 将DNA双链都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在以14NH14C1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连续分裂3次。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本实验利用14N和15N区分不同密度的DNA B. 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C. 大肠杆菌的DNA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分裂3次形成的子代DNA中有1/8不含14N
8. 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自然条件下,将纯种高茎与纯种矮茎间行种植,收获矮茎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继续播种,长出的植株将表现为
A. 都是高茎 B. 都是矮茎 C. 1高茎:1矮茎 D. 3 高茎:1矮茎
9. 下图表示豌豆花色的杂交实验过程,已知花色性状由基因A和a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紫花为显性性状 B. F1中紫花的基因型为Aa
C. F2中紫花的基因型均为AA D. F2中紫花与白花的性状分离比接近为3:1
10. 为实现下列目的,分别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式分别是
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
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
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A. 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B. 测交、自交、自交、杂交
C. 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D.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11. 已知某植物的花长受四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最长花长为40 mm的该植株与最短花长为16 mm的该植株互相受粉,F1花长均为28 mm。F1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花长为16 mm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 1/256 B. 81/256 C. 1/16 D. 3/8
12.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豌豆杂交时对父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B. F1测交将产生4种表现型比例相等的后代,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 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自由结合
D. 选择具有自花闭花受粉特性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之一
13. 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是
A. 2对 B. 4对 C. 1对 D. 0对
14. 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 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 能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是乙 D. 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15.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A. 雌配子:雄配子=1:1 B. 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 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 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
16. 下列物质由大到小的层次关系是
A.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 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 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D. 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17. 1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双链的DNA分子,那么,四分体时期中的1条染色体含有
A. 4个双链的DNA分子 B. 2个双链的DNA分子
C. 2个单链的DNA分子 D. 1个双链的DNA分子
18. 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其控制毛色芦花(B)与非芦花(b)的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能直接通过毛色判断性别的是
A. 芦花雌鸡×芦花雄鸡 B. 非芦花雌鸡×芦花雄鸡
C. 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 D. 非芦花雌鸡×杂合芦花雄鸡
19. 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表明
A. 病毒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B. 细菌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
C. 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A D.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20. “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
A. 稳定性 B. 特异性 C. 多样性 D. 可变性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每个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3分,其他情况均不得分)
21.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A. F1产生配子的分离比 B. F2遗传因子组成之比
C. 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D. 亲本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22.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
A. 产生配子的种类 B. 产生配子的比例 C. 基因型 D. 产生配子的数量
23. 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与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共同点是
A. 都有同源染色体 B. 都有纺锤体的形成 C. 都有着丝点分裂 D. 都有同源染色体分离
24. 下列关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 B.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
C.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D. 常染色体也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25. 将15N标记的亲代大肠杆菌(其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如图甲),转至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每20分钟繁殖一代,收集并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如图为离心结果模拟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
B. 繁殖三代后含15N的DNA分子与含14N的DNA分子比为1:4
C. 出现丙结果至少需要20分钟
D. 若将子Ⅰ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也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5.0分)
26. (6分)为选育光反应效率高、抗逆性强的甜瓜品种,科研人员用正常叶色甜瓜和黄绿叶色甜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正常叶色为 ______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二为 ______ 实验,可检测实验一产生子代个体的 ______________ 。
(3)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的结果,推测控制该性状的基因遗传符合 ______ 定律,如果用 G、g代表控制叶色的基因,则实验一的亲本中,正常叶色甜瓜的基因型为 ______ 。
27. (10分)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
(1)A细胞的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 DNA 分子数之比为 ________。
(3) B细胞含____个 DNA 分子,该细胞分裂结束后形成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含有______条染色体。
(4) C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____期,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生物的性别是_______(填“雌性”或“雄性”)
28. (7分)下图是某DNA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的中文名称:⑧________________。
(2)图中DNA片段中碱基对有________对。
(3)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__________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_________键连接形成碱基对。
(4)若将含14N的细胞放在只含15N的环境中培养,使细胞连续分裂n次,则最终获得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有______个,这说明DNA的复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5)构成DNA分子的碱基只有四种,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也只有两种,而不同生物的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的排列顺序不同。
29. (10分) 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与该病相关的是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请据图回答:
(1)该病是一种___________性遗传病,Ⅱ5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2)若Ⅱ4已经怀孕,其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若Ⅲ8和Ⅲ10近亲婚配,他们生下的孩子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3)若Ⅲ8同时还患有白化病(隐性病),Ⅱ3和Ⅱ4表现型正常,则Ⅱ3和Ⅱ4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
30. (12分)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 A_bb A_Bb A_BB、aa_ _
表现型 深紫色 淡紫色 白色
(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3)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_。
阳泉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 B 2. C 3. A 4. D 5. C 6. B 7. D
8. B 9. C 10. B 11. A 12. D 13. D 14. C
15. C 16. A 17. B 18. C 19. D 20. B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21. AC 22. ABC 23. AB 24. ABD 25. BC
三、非选择题(共45分)
26. (每空1分,共6分)
(1)显性 正常叶色甜瓜和黄绿叶色甜瓜杂交后代全部为正常叶色(实验一的子代全部为正常叶色)
(2)测交 基因组成(配子类型及比例)
(3)分离 GG
27. (每空1分,共10分)
(1)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
(2)1:2
(3)8;体细胞 ; 4
(4)减数分裂 ;后期 ;初级精母细胞 ; 雄性
28. (每空1分,共7分)
(1)脱氧核苷酸(或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4
(3)脱氧核糖;氢
(4)2;半保留复制
(5)碱基(或碱基对)
29. (每空2分,共10分)
(1)隐性;Bb
(2)3/4;1/2
(3)9/16
30. (每空2分,共12分)
(1)AABB×AAbb或aaBB×AAbb
(2)①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②淡紫色∶白色=1∶1;③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
(3)5;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相对性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
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是同种生物不是同一性状,不是相对性状,A错误;
B.果蝇体表的长刚毛和短刚毛,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型,是相对性状,B正确;
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是同种生物不是同一性状,不是相对性状,C错误;
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是不同种生物,不是相对性状,D错误。
2. 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YR、Yr、yR、yr,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1:1:1: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结合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有9种,表现型有4种,且数量比是9:3:3:1。
纯合黄色圆粒(YYRR)豌豆和纯合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产生F1(YyRr),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1产生的雄配子种类数有4种,且比例是YR:Yr:yR:yr=1:1:1:1,C正确。
3.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点,学习该部分内容一定要结合模式图去理解,特别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含义。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解答】
A、A、a与D、d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在遗传过程中有连锁现象,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A错误;
B、A、a与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B正确;
C、A、a与C、c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C正确;
D、C、c与D、d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D正确。
故选:A。
4.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理解测交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测交是指F1与隐性类型(每一对基因都是隐性纯合)的个体进行杂交,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
A.EeFfGg×EeFfGg三对基因都是杂合子的自交组合,没有一对基因是测交的,A错误;
B.EeFfGg×eeFfG中只有第一对基因是测交,其余都是杂合子的自交组合,B错误;
C.eeffGg×EeFfG中前两对基因是测交,第三对不是,C错误;
D.eeffgg×EeFfGg中有一方三对基因都是隐性纯合,另一方都是杂合,所以三对基因都是测交,D正确。
故选D。
5. 解:小王为色盲患者(XbY),其致病基因h来自母亲,而母亲正常,则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由于外祖父、外祖母均正常,因此母亲的致病基因h来自外祖母,即外祖母的基因型也为XBXb.因此,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于外祖母,其在该家族中的传递途径是外祖母→母亲→男孩。
故选:C。
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交叉遗传(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
(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
(3)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次要求考生识记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推断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的传递途径.
6. 解:(1)女性正常×男性色盲,后代男孩色盲发病率为0;
(2)女性色盲×男性正常,后代男孩色盲发病率为1;
(3)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后代男孩色盲发病率为;
(4)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后代男孩色盲发病率为。
故选:B。
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隔代交叉遗传,据此答题.
本题的知识点是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根据后代的表现型推测亲本的基因型,对伴X隐性遗传的理解和对解遗传题目的最基本的知识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7. A、由于15N与14N的原子量不同,形成的DNA的相对质量不同,故本实验利用14N和15N区分不同密度的DNA,A正确;
B、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即新合成的子代DNA中都有一条链来自亲代DNA,B正确;
C、大肠杆菌的DNA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C正确;
D、由于复制的原料中含有14N,故分裂3次形成的子代DNA中都含14N,D错误。
故选D。
8.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
【解答】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严格自花、闭花授粉的,不会杂交,只能自交,所以隐性性状矮茎植株上获得的的性状仍然是矮茎,综上所述, B正确,ACD错误。
9.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和推断能力。
【解答】
A、由P代紫花与白花杂交,F1只有紫花可知,紫花为显性性状,A正确;
B、根据A解析,可推知亲代紫花基因型为AA,白花基因型为aa,故F1中紫花的基因型为Aa,B正确;
C、F1基因型(Aa)自交得到F2,F2的基因型为AA:Aa:aa=1:2:1,紫花基因型为AA、Aa,C错误;
D、由图可知,F2中紫花与白花的性状分离比为705:224,约为3:1,D正确。
故选C。
10. 【分析】
本题考查杂交、自交和测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
①由于兔子是动物, 所以鉴别一只白兔是否是纯合子适宜用测交的方法;
②由于小麦是植物,所以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
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 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 淘汰性状分离的个体;
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适宜用杂交的方法, 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所以各项试验中应采用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测交、自交、自交、杂交。
故选B。
11. 【分析】
本题考查了多基因的累加效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已知某二倍体植物的花长受四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作用相等且具有叠加性。已知最长花长为40mm的该植物与最短花长为16mm的该植物互相授粉,子代花长均为28mm,说明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mm,则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高度增加3mm。
【解答】
设四对相关基因用A/a、B/b、C/c、D/d表示,根据题意和分析可知,最长花长为40mm的该植物(基因型为AABBCCDD)与最短花长为16mm的该植物(基因型为aabbccdd)互相授粉,子代花长均为28mm,则子代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CcDd,花长为28mm的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花长为16mm的个体(aabbccdd)所占比例为。
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12. 【分析】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掌握人工传粉的具体过程,明确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以及假说演绎法的内容和步骤,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解答】
A.豌豆杂交时对母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A错误;
B.F1测交将产生4种表现型比例相等的后代,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B错误;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错误;
D.选择具有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特性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之一,D正确。
13. 【分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
次级精母细胞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4.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
A.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A错误;
B.卵巢中的卵原细胞可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因此可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B错误;
C.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下一时期可以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正确;
D.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D错误。
故选C。
15. 【分析】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性别比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XY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以及他们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数量问题,要求考生明确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且含有X的配子不仅仅是雌配子,也包括雄配子。
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其中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只能产生一种含有X的雌配子;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能产生两种雄配子,即含有X的精子和含有Y的精子,且比例为1:1,含有X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雌性个体,含有Y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雄性个体,所以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
【解答】
A.雄配子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A错误;
B.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不一样多的,一般雄配子要远远多于雌配子,所以含X的卵细胞要远少于含Y的精子,B错误;
C.雄性个体产生的含有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含有X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雌性个体,含有Y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雄性个体,所以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C正确;
D.雌配子不会含有Y,含有Y的都是雄配子,D错误。
故选C。
16. 【分析】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基因与DNA的关系、DNA分子的基本单位,要求考生识记染色体的组成;识记基因的概念,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识记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
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所以它们的关系由大到小依次是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17. 【分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
【解答】
1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双链的DNA分子,那么,四分体时期中的1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即1条染色体含有2个双链的DNA分子。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8.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即雌鸡为ZW,雄鸡为ZZ。
由于鸡的毛色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雌鸡基因型为:ZBW(芦花)、ZbW(非芦花);雄鸡基因型为:ZBZB(芦花)、ZBZb(芦花)、ZbZb(非芦花)。
A、芦花雌鸡和芦花雄鸡杂交后,雄鸡和雌鸡均出现芦花,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A错误;
B、非芦花雌鸡(ZbW)和芦花雄鸡(ZBZ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ZBZb、ZBW,即后代全为芦花鸡,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B错误;
C、芦花雌鸡(ZBW)和非芦花雄鸡(ZbZ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ZBZb、ZbW,即雄鸡全为芦花鸡,雌鸡全为非芦花,C正确;
D、非芦花雌鸡(ZbW)和杂合芦花雄鸡(ZBZ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ZBZb、ZbZb、ZBW、ZbW,即后代雄鸡和雌鸡均出现芦花,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D错误。
故选C。
19. 【分析】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赫尔希和蔡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其实验结果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0. 【分析】
本题考查DNA分子的特异性和多样性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
“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特异性,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
A.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是杂合子,产生配子的分离比是1:1,A符合题意;
B.F2遗传因子组成之比是DD:Dd:dd=1:2:1,B不符合题意;
C.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高茎:矮茎=1:1,C符合题意;
D.孟德尔选择纯合的高茎和纯合的矮茎作为亲本,亲本杂交后代全为高茎,D不符合题意。
22. 【分析】
本题考查测交,对测交的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解答】
测交是指被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由于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所以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反映了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综上所述,AB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23. 【分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精子的形成过程以及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等相关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以及精子的形成过程,通过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把握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利用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问题。
【解答】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与体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的形成,B正确;
C.减数第一次分裂只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没有发生着丝点分裂,C错误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分离,D错误。
故选AB。
24. 【分析】
本题考查性别决定和细胞中染色体组成,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
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是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是常染色体,在正常体细胞中,无论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配子时,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存在于生殖细胞中,所以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存在。综上,ABD正确,C错误。
故选ABD。
25. 【分析】
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方式探索实验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对DNA复制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判断能力。
【解答】
A.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是产生2个DNA,且均为一条链为14N,另一条链为15N,对应图丙,A错误;
B.繁殖三代后共形成8个DNA分子,其中只有两个DNA分子含15N,所有DNA分子均含有14N,因此,含有15N的DNA分子与含14N的DNA分子比为2:8=1:4,B正确;
C.丙代表的DNA只有一种类型,即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这样的DNA只能是复制一代形成的DNA,所以出现丙结果需繁殖一代,至少需要20分钟,C正确;
D.将子Ⅰ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无法判断后代DNA的两条链的来源,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D错误。
故选BC。
26.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分离定律的实质,能够用相关概念解答本题中的问题。
【解答】
(1)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题目中正常叶色甜瓜与黄绿叶色甜瓜杂交后代全表现正常叶色,据此可知正常叶色为显性性状。
(2)实验二为测交实验,该测交检测实验一产生子代个体的基因型和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3)实验二的结果为正常叶色与黄绿叶色的比例近似为1:1,可推测控制该性状的基因遗传符合分离定律,若控制叶色的基因用G、g代表,则实验一的亲本中,正常叶色甜瓜的基因型为GG。
27. 【分析】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解答】
(1)A细胞中存在两对同源染色体,并且同源染色体联会,所以该细胞表示减数分裂。
(2)A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并且每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一个DNA分子,所以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之比为1:2。
(3)B细胞中共四条染色体,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并且每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一个DNA分子,所以细胞共含有8个DNA分子,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该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名称是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
(4)据图可知,C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处于减数分裂 的后期,因为细胞质均等分裂,故该生物是雄性,此细胞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28. 【分析】
本题考查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
(1)在双链DNA中A与T配对,图中序号⑧代表的结构的中文名称为:脱氧核苷酸(或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图中DNA片段中碱基对有4对。
(3)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
(4)若将含14N的细胞放在只含15N的环境中培养,使细胞连续分裂n次,则最终获得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有2个,这说明DNA的复制特点是半保留复制。
(5)构成DNA分子的碱基只有四种,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也只有两种,而不同生物的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主要原因是碱基(或碱基对) 的排列顺序不同。
29. 【分析】
本题结合系谱图,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系谱图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而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计算相关概率。
【解答】
(1)根据系谱图分析可知,图中3和4号正常,其儿子患有遗传病,说明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1号为女患者,但其儿子5号表现正常,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中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bb,其儿子5号正常,基因型为Bb。
(2)分析可知,3和4号个体的基因型都为Bb,若4号已经怀孕,其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孩子的概率为3/4。8号个体基因型为bb,10号个体基因型为Bb,若8和10号近亲婚配,他们生下的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2。
(3)若8同时还患有白化病(隐性病),假如其致病基因为a,3和4号表现型正常,则3和4号基因型都可表示为AaBb,则3和4号再生一个正常孩子(A-B-)的概率为。
30. 【分析】
本题考查遗传定律相关的知识点,考查学生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题目难度较大。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传宗接代中的传递规律。若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会随着所在的染色体一起传递给后代。
(2)分析表中信息可知: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纯合深紫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而淡紫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A、a和B、b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有如下三种类型。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第一、第二、第三种类型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分别为AB∶Ab∶aB∶ab=1∶1∶1∶1、AB∶ab=1∶1、Ab∶aB=1∶1。
【解答】
(1)依表中信息可知: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纯合深紫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A_Bb),说明亲本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中必然含有B基因,所以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AABB×AAbb或aaBB×AAbb。
(2)①若 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B∶Ab∶aB∶ab=1∶1∶1∶1,其自交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深紫色(3A_bb)∶淡紫色(6A_Bb)∶白色(3A_BB+3aaB_+1aabb)=3∶6∶7。
②若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B∶ab=1∶1,其自交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淡紫色(2AaBb)∶白色(1AABB+1aabb)=1∶1。
③若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b∶aB=1∶1,其自交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深紫色(1AAbb)∶淡紫色(2AaBb)∶白色(1aaBB)=1∶2∶1。
(3)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5种,它们之间的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1∶1∶1∶2∶2,其中纯种个体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