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永州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3 15:00:3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南省永州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
1.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文字是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女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它流传于永州市江永县一带。如图中的“见贤思齐”属于女书的是(  )
A. B.
C. D.
2.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近年来,永州市中小学校全面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的向日葵工程,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收集永州籍中共“一大”代表的革命事迹。下列人物中,最合适的是(  )
A.毛泽东 B.董必武 C.邓小平 D.李达
3.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等措施的实施,其共同目的是(  )
A.提高教育质量 B.加强思想控制
C.推动经济发展 D.促进民族交融
4.诸莫亮说:“曹操大军南下,远道而来,犹如强弩之末,又不习水战,孙权刘备合作定能取胜。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下列最能验证诸葛亮观点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楚汉之争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该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西域都护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安西都护府
6.“中国人对海洋的探索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汉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形成。到元朝时,海上贸易空前活跃,它们为明代早期的对外交流奠定了基础,最终产生了世界航海史上更璀璨的奇迹。”材料中的“奇迹”是指(  )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六东渡 C.玄奘西游 D.郑和下西洋
7.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国家之大,粮安天下。下列科学家中,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A. B.
C. D.
8.欧洲中世纪的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据此可知,这些庄园(  )
A.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促进欧洲城市兴起 D.领主占有全部土地
9.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而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 B.促进了世界物种大交流
C.有利于美洲的民族解放 D.标志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0.重大历史事件或现象往往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下列事件或现象中,发生在美国的是(  )
A.光荣革命工业革命日不落帝国 B.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法西斯专政
C.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 D.十月革命计划经济农奴制改革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内容或影响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壮烈的一章。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1898年 戊戌变法 进行制度变革、挽救民族危亡的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900年 义和团运动 英勇抗击列强侵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1911年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915年 新文化运动 弘扬“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
1919年 五四运动 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931﹣1945年 抗日战争 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945年 中共七大召开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02年 中共十六大召开
2012年 中共十八大召开
2017年 中共十九大召开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下册)编制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方面的四个重要成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任选下列其中一个观点(或自主提出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
观点一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观点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1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采取损人利已、互相转嫁危机政策,引发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激烈的贸易战、关税战和货币战。在各个国家和不同集团之间的激烈斗争中,帝国主义进行了重新组合,其中德、意、日三国面对深刻的危机,因具体国情和历史传统的不同,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最终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二:当前全球面临疫情、气候变暖、贫富悬殊、经济危机频繁发生等问题。要解决这些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必须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团结协作一起向未来。面对纷繁的国际经济、政治形势,我国应当有战略定力,坚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反对单边主义、经济霸权,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组织改革,以积极的姿态处理世界经济问题。
——摘编自林学军、郑慧娟《为解决全球经济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1)根据材料一,指出帝国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具体做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解决全球经济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汉字的演变
【解析】【分析】女书又名江永女书,是一种独特的汉语书写系统。它是一种专门给女性使用的文字,起源于中国湖南省南部永州的江永县,其语言为江永城关方言,属于湘语﹣永全片。以前在江永县及其毗邻的道县、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大瑶山、以及广西部分地区的妇女之间流行、传承。由于女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严重破坏,再加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文化水平的提高,现在女书正濒临灭绝。观察题干图片可知,选项A中的“见贤思齐”属于女书,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女书的相关史实。
2.【答案】D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2人,有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等,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毛泽东是湖南湘潭人;董必武湖北黄安(今红安)人;邓小平没有参加中共一大;李达湖南省零陵县(今永州市冷水滩区)人。要收集永州籍中共“一大”代表的革命事迹,最合适的人物是李达,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永州籍的中共“一大”代表的相关史实。
3.【答案】B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统治者之所以采取这些措施其根本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从而巩固封建统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统治,实行了焚书坑儒;西汉汉武帝时期,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巩固西汉封建统治,采取了“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措施;明清时期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巩固封建统治,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秦、西汉、明清时期思想文化措施的主要内容,以及对根本目的理解。
4.【答案】D
【知识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解析】【分析】诸葛亮说:“曹操大军南下,远道而来,犹如强弩之末,又不习水战,孙权刘备合作定能取胜。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最能验证诸葛亮观点的战役是赤壁之战。208年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式奠定了基础,选项D正确;
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赤壁之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B
【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澎湖巡检司的设立的相关知识。
6.【答案】D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国人对海洋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汉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形成;到元朝时,海上贸易空前活跃,它们为明代早期的对外交流奠定了基础,最终产生了世界航海史上更璀璨的奇迹”可知,材料中的“奇迹”是指郑和下西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干时间不符。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郑和下西洋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7.【答案】A
【知识点】袁隆平及杂交水稻
【解析】【分析】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是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故A符合题意;
B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排除;
C钱学森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排除;
D是青蒿素的发现者,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答案】A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据“欧洲中世纪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可知,这些庄园在经济上基本自给自足,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D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欧的庄园的相关史实。
9.【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而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分析可知,新航路开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范围内人口的流动,促进了物种的大交流,B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人类社会的生活水平提高与否,排除A项;
材料无法体现“有利于美洲的民族解放”,排除C;
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的开辟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0.【答案】C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民族独立;通过南北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面对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暂时摆脱了经济危机,故C符合题意;
A 光荣革命工业革命日不落帝国 与英国有关,排除;
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法西斯专政 B与日本有关,排除;
D 十月革命计划经济农奴制改革 与俄国有关,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重点掌握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1.【答案】(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任意四个即可)
(2)选择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侵略我国,先后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争,鸦片战争期间,关天培在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壮烈殉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徐邦道在旅顺奋勇杀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聂士成在天津血洒疆场。因而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方面的四个重要成果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选择“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这一观点。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黑暗统治把中国推向了沉沦和毁灭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救亡图存就成了近代爱国主义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近代的一些爱国主义者,无不具有极为强烈的忧患意识。在西方列强侵略我国的时候,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国人士进行抗争,尽管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争都是“无力回天”的,但中国人民的抗争从未停止。具体表现在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侵略我国,先后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争,鸦片战争期间,关天培在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壮烈殉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徐邦道在旅顺奋勇杀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聂士成在天津血洒疆场。因而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故答案为: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任意四个即可)
(2)选择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侵略我国,先后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争,鸦片战争期间,关天培在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壮烈殉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徐邦道在旅顺奋勇杀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聂士成在天津血洒疆场。因而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近代化的探索、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七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相关史实。
12.【答案】(1)采取损人利已、互相转嫁危机政策,引发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激烈的贸易战、关税战和货币战;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等
(2)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采取损人利已、互相转嫁危机政策,引发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激烈的贸易战、关税战和货币战。在各个国家和不同集团之间的激烈斗争中,帝国主义进行了重新组合,其中德、意、日三国面对深刻的危机,因具体国情和历史传统的不同,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最终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可知,帝国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具体做法是采取损人利已、互相转嫁危机政策,引发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激烈的贸易战、关税战和货币战;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同时也让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故答案为:
(1)采取损人利已、互相转嫁危机政策,引发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激烈的贸易战、关税战和货币战;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等。
(2)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帝国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具体做法、我国解决全球经济问题的合理化建议等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南省永州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
1.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文字是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女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它流传于永州市江永县一带。如图中的“见贤思齐”属于女书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汉字的演变
【解析】【分析】女书又名江永女书,是一种独特的汉语书写系统。它是一种专门给女性使用的文字,起源于中国湖南省南部永州的江永县,其语言为江永城关方言,属于湘语﹣永全片。以前在江永县及其毗邻的道县、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大瑶山、以及广西部分地区的妇女之间流行、传承。由于女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严重破坏,再加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文化水平的提高,现在女书正濒临灭绝。观察题干图片可知,选项A中的“见贤思齐”属于女书,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女书的相关史实。
2.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近年来,永州市中小学校全面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的向日葵工程,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收集永州籍中共“一大”代表的革命事迹。下列人物中,最合适的是(  )
A.毛泽东 B.董必武 C.邓小平 D.李达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2人,有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等,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毛泽东是湖南湘潭人;董必武湖北黄安(今红安)人;邓小平没有参加中共一大;李达湖南省零陵县(今永州市冷水滩区)人。要收集永州籍中共“一大”代表的革命事迹,最合适的人物是李达,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永州籍的中共“一大”代表的相关史实。
3.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等措施的实施,其共同目的是(  )
A.提高教育质量 B.加强思想控制
C.推动经济发展 D.促进民族交融
【答案】B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统治者之所以采取这些措施其根本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从而巩固封建统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统治,实行了焚书坑儒;西汉汉武帝时期,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巩固西汉封建统治,采取了“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措施;明清时期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巩固封建统治,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秦、西汉、明清时期思想文化措施的主要内容,以及对根本目的理解。
4.诸莫亮说:“曹操大军南下,远道而来,犹如强弩之末,又不习水战,孙权刘备合作定能取胜。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下列最能验证诸葛亮观点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楚汉之争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答案】D
【知识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解析】【分析】诸葛亮说:“曹操大军南下,远道而来,犹如强弩之末,又不习水战,孙权刘备合作定能取胜。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最能验证诸葛亮观点的战役是赤壁之战。208年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式奠定了基础,选项D正确;
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赤壁之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该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西域都护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安西都护府
【答案】B
【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澎湖巡检司的设立的相关知识。
6.“中国人对海洋的探索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汉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形成。到元朝时,海上贸易空前活跃,它们为明代早期的对外交流奠定了基础,最终产生了世界航海史上更璀璨的奇迹。”材料中的“奇迹”是指(  )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六东渡 C.玄奘西游 D.郑和下西洋
【答案】D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国人对海洋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汉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形成;到元朝时,海上贸易空前活跃,它们为明代早期的对外交流奠定了基础,最终产生了世界航海史上更璀璨的奇迹”可知,材料中的“奇迹”是指郑和下西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干时间不符。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郑和下西洋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7.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国家之大,粮安天下。下列科学家中,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袁隆平及杂交水稻
【解析】【分析】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是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故A符合题意;
B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排除;
C钱学森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排除;
D是青蒿素的发现者,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欧洲中世纪的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据此可知,这些庄园(  )
A.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促进欧洲城市兴起 D.领主占有全部土地
【答案】A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据“欧洲中世纪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可知,这些庄园在经济上基本自给自足,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D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欧的庄园的相关史实。
9.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而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 B.促进了世界物种大交流
C.有利于美洲的民族解放 D.标志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而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分析可知,新航路开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范围内人口的流动,促进了物种的大交流,B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人类社会的生活水平提高与否,排除A项;
材料无法体现“有利于美洲的民族解放”,排除C;
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的开辟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0.重大历史事件或现象往往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下列事件或现象中,发生在美国的是(  )
A.光荣革命工业革命日不落帝国 B.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法西斯专政
C.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 D.十月革命计划经济农奴制改革
【答案】C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民族独立;通过南北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面对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暂时摆脱了经济危机,故C符合题意;
A 光荣革命工业革命日不落帝国 与英国有关,排除;
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法西斯专政 B与日本有关,排除;
D 十月革命计划经济农奴制改革 与俄国有关,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重点掌握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内容或影响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壮烈的一章。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1898年 戊戌变法 进行制度变革、挽救民族危亡的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900年 义和团运动 英勇抗击列强侵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1911年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915年 新文化运动 弘扬“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
1919年 五四运动 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931﹣1945年 抗日战争 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945年 中共七大召开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02年 中共十六大召开
2012年 中共十八大召开
2017年 中共十九大召开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下册)编制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方面的四个重要成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任选下列其中一个观点(或自主提出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
观点一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观点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答案】(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任意四个即可)
(2)选择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侵略我国,先后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争,鸦片战争期间,关天培在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壮烈殉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徐邦道在旅顺奋勇杀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聂士成在天津血洒疆场。因而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方面的四个重要成果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选择“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这一观点。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黑暗统治把中国推向了沉沦和毁灭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救亡图存就成了近代爱国主义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近代的一些爱国主义者,无不具有极为强烈的忧患意识。在西方列强侵略我国的时候,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国人士进行抗争,尽管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争都是“无力回天”的,但中国人民的抗争从未停止。具体表现在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侵略我国,先后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争,鸦片战争期间,关天培在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壮烈殉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徐邦道在旅顺奋勇杀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聂士成在天津血洒疆场。因而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故答案为: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任意四个即可)
(2)选择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侵略我国,先后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争,鸦片战争期间,关天培在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壮烈殉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徐邦道在旅顺奋勇杀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聂士成在天津血洒疆场。因而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近代化的探索、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七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相关史实。
1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采取损人利已、互相转嫁危机政策,引发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激烈的贸易战、关税战和货币战。在各个国家和不同集团之间的激烈斗争中,帝国主义进行了重新组合,其中德、意、日三国面对深刻的危机,因具体国情和历史传统的不同,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最终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二:当前全球面临疫情、气候变暖、贫富悬殊、经济危机频繁发生等问题。要解决这些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必须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团结协作一起向未来。面对纷繁的国际经济、政治形势,我国应当有战略定力,坚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反对单边主义、经济霸权,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组织改革,以积极的姿态处理世界经济问题。
——摘编自林学军、郑慧娟《为解决全球经济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1)根据材料一,指出帝国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具体做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解决全球经济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采取损人利已、互相转嫁危机政策,引发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激烈的贸易战、关税战和货币战;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等
(2)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知识点】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采取损人利已、互相转嫁危机政策,引发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激烈的贸易战、关税战和货币战。在各个国家和不同集团之间的激烈斗争中,帝国主义进行了重新组合,其中德、意、日三国面对深刻的危机,因具体国情和历史传统的不同,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最终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可知,帝国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具体做法是采取损人利已、互相转嫁危机政策,引发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激烈的贸易战、关税战和货币战;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同时也让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故答案为:
(1)采取损人利已、互相转嫁危机政策,引发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激烈的贸易战、关税战和货币战;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等。
(2)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帝国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具体做法、我国解决全球经济问题的合理化建议等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