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淮安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22·淮安)商周之际产生的“敬天保民”思想,体现了统治者高度重视民众的力量以及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下列主张体现重民思想的是( )
A.“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B.治国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
2.(2022·淮安)西汉初期,诸侯国统治区域远远大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区,极大地威胁着中央集权。后来,诸侯国的地域和规模不断缩小,且比较分散,不能再对中央构成威胁。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实施“推恩令” B.实行三省六部制
C.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D.设置军机处
3.(2022·淮安)某历史社团在情景剧汇演中出现了如下内容,其中史实有误的是( )
A.秦始皇命人铸造“五珠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
B.唐朝人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载了曲辕犁的结构
C.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清朝乾隆三十三年,云南布政使司发给沙立日开荒执照
4.(2022·淮安)近代中国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达一千多个。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下列表述与下图《清朝末年东交民巷使馆区图》密切相关的是( )
A.中英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B.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列强投资设厂合法化
C.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D.清政府由此完全处于各国武力影响和控制之下
5.(2022·淮安)对下列四幅地图反映的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A.图1:北伐军第四军独立团在湖南、湖北战场歼灭孙传芳主力
B.图2: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革命转危为安
C.图3: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图4: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长江,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6.(2022·淮安)有学者认为,现代中国外交经历了从追求独立性、自主性向主动性方向转变。下列属于改革开放以来“主动外交”的是( )
A.积极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B.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C.在亚非拉国家支持下,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7.(2022·淮安)某班拟开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的公开课,四个小组准备了相关素材。下列哪组素材全部符合主题( )
A.甲组:影片《我的191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版)》、小岗村的故事
B.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影片《长津湖》、对外开放示意图
C.丙组:“大跃进”时期的漫画、《开国总理周恩来》、视频《香港回归》
D.丁组:改革开放图片集、《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8.(2022·淮安)公元2世纪,如图中的①、②两处是同时期的两个国家。它们分别是( )
A.阿拉伯帝国和秦 B.亚历山大帝国和西汉
C.罗马帝国和东汉 D.法兰克王国和西晋
9.(2022·淮安)以下是某同学在学习世界史相关内容时绘制的知识结构图,“▲”处的主题是( )
A.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与扩展
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D.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10.(2022·淮安)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危和机同生并存。……维护国际安全,进行减贫脱贫,应对核扩散,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国际流行疾病等国际问题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致力于( )
A.推行霸权主义,建立单极世界
B.倡导互信合作,推动建立国际新秋序
C.成立军事同盟,维护自身利益
D.积极调整国家政策,发挥领导者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30分)
11.(2022·淮安)寻访历史古迹,可以提升历史素养。下面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游学活动路线图,请你一起参与。
第一站:江苏淮安·青莲岗遗址
(1)青莲岗遗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是淮河下游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之一。列举两例同时期的代表性古人类遗址。
第二站: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2)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写出建立北魏政权的民族,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第三站:陕西咸阳·昭陵
(3)昭陵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合葬墓。唐太宗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指出当时的民族政策。
第四站:甘肃·嘉峪关
(4)嘉峪关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位于明长城的西端。指出明长城修筑的目的,谈一谈其发挥的作用。
第五站: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5)布达拉宫在清朝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1793年,清廷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请写出与此相关的章程。
(6)请你为此次游学活动拟定一个合适的历史主题。
12.(2022·淮安)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建设工业强国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政治的变革,政治的革命也同样会促动经济的变迁。饱受压抑之苦的中国资产阶級渴望政治革命带来“产业革命”。……南京临时政府在倡导实业的同时,又积极倡导国货运动。工商业者更相率以“挽回利权”为标榜,组织国货维持会、维持土货会等团体。一时间“提倡国货,挽回权利之说,洋洋溢溢万口同声”。在这样的风气下,不少国货工厂“生意发达,日不暇给”。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到1957年底,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现代工业骨干企业。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一大批能源基地和工业化原料基地的建立,使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一大批工矿企业在内地兴建,使旧中国工业过分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初步得刭改善。“一五”期间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摘编自《中共党史简明读本(2016年版)》
材料四:如图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世界排名的变化
(1)材料一所示是哪一实践活动的成果?此次实践活动的口号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引发中国经济变迁的“政治革命”,概括国货工厂生意兴旺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实施的目的,列举“一五”期间工业建设的两例具体成就。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世界排名变化的原因。
13.(2022·淮安)世界由分散逐步走向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航海活动1487年,迪亚士绕过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1497—1498年,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印度的航线。1492年,哥伦布列达美洲。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此后,欧洲人继续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全球海路大通,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重要发明
时间 主要成就
1785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825年 斯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首运成功
19世纪70年代 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
1876年 贝尔试验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
1879年 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
19世纪80年代 卡尔·本茨发明汽车
19世纪90年代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1903年 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二战后 电子计算机发明和普及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互联网在全球普及
材料三:国际组织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航海活动”对世界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重要发明”使人类社会相继进人什么时代?
(3)从材料三所示国际组织中任选一个,写出其名称,简析其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世界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的因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故C符合题意;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体现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故A不符合题意;
治国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属于老子的思想主张,故B不符合题意;
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属于法家思想,法家提倡严刑峻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
2.【答案】A
【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据材料“西汉初期,诸侯国统治区域远远大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区,极大地威胁着中央集权。后来,诸侯国的地域和规模不断缩小,且比较分散,不能再对中央构成威胁。”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推恩令”的建议,分化了诸侯国的力量,逐渐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故A符合题意;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故B不符合题意;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取消了行中书省,设立了“三司”,故C不符合题意;
清朝雍正皇帝设置了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汉武帝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使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3.【答案】A
【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A说法错误,故A符合题意;
唐代出现了农业工具曲辕犁,唐朝人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载了曲辕犁的结构,说法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说法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清朝乾隆三十三年,云南布政使司发给沙立日开荒执照,说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汉武帝为加强对国家经济的控制,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
4.【答案】D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示意图”及所学可知,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D符合题意;
《南京条约》规定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与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故A不符合题意;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列强投资设厂合法化,从而使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为主,故B不符合题意;
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使沙俄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辛丑条约》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答案】B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根据图二结合所学知识,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故B符合题意;
北伐军在湖南、湖北战场歼灭吴佩孚的主力,故A不符合题意;
图3反映的是百团大战,不是平型关大捷,故C不符合题意;
图4反映的是三大战役,不是渡江战役,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征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6.【答案】A
【知识点】“一带一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78年,我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017年,中国积极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属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外交”的表现,故A符合题意;
1954年,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在改革开放前,故B不符合题意;
1971年,在亚非拉国家支持下,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在改革开放前的外交成就,故C不符合题意;
1972年,中美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是在改革开放前的外交成就,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外交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我国奉行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任何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共同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起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故改革开放图片集、《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素材,故D符合题意;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起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影片《我的191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版)》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素材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起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影片《长津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素材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大跃进”时期的漫画、《开国总理周恩来》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素材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重要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答案】C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2世纪”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两个国家是罗马帝国和东汉。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他就是光武帝。220年,东汉灭亡。故C符合题意;
阿拉伯帝国形成于8世纪,故A不符合题意;
亚历山大帝国出现于公元前4世纪,故B不符合题意;
西晋出现于3-4世纪,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重要考查罗马帝国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9.【答案】B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欧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建立了资产阶级政体。所以,大事年表中三个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指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美国内战,三国通过改革或革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扩展。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与扩展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英法美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俄国和日本通过改革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0.【答案】B
【知识点】全方位外交
【解析】【分析】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故B符合题意;
推行霸权主义,建立单极世界和成立军事同盟,维护自身利益是美国,故AC不符合题意;
中国没有领导世界,D说法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方位外交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国奉行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任何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共同发展。
11.【答案】(1)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
(2)民族:鲜卑族。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开明的民族政策。
(4)目的:防止北方蒙古族南下侵扰。作用:对蒙古族南下侵扰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同时,长城沿线建立起农牧贸易场所,长城又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5)《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6)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青莲岗遗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是淮河下游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之一。”及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遗址包括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半坡原始居民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
(2)根据材料“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及所学可知,鲜卑族建立了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根据材料“唐太宗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及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4)根据材料“嘉峪关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位于明长城的西端”及所学可知,明代为防御元朝残余势力和鞑靼、瓦剌诸部侵扰,在隋长城的基础上大规模修筑长城,所以明长城修筑的目的是防止北方蒙古族南下侵扰;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对蒙古族南下侵扰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长城沿线建立起农牧贸易场所,长城又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5)根据材料“1793年,清廷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及所学可知,1793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6)根据材料信息可得出主题: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唐代民族交往、长城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各民族和平交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
12.【答案】(1)实践:洋务运动。口号:自强、求富。
(2)革命:辛亥革命。原因:南京临时政府倡导实业和国货运动;众多工商业者积极响应,以“挽回利权”为号召,组织各类团体,得到众人响应。
(3)目的: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等任意两例。
(4)改革开放的实施和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知识点】洋务运动;第一个五年计划;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京师同文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汉阳铁厂”可知,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2)根据材料二“饱受压抑之苦的中国资产阶级渴望政治革命带来‘产业革命’。……南京临时政府在倡导实业的同时,又积极倡导国货运动。”及所学可知,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在倡导实业的同时,又积极倡导国货运动。”可知,南京临时政府倡导实业和国货运动;根据“工商业者更相率以‘挽回利权’为标榜,组织国货维持会、维持土货会等团体。”可知,众多工商业者积极响应,以“挽回利权”为号召,组织各类团体,得到众人响应。
(3)根据材料三“一大批能源基地和工业化原料基地的建立,使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及所学可知,“一五”计划的实施是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一五计划时期取得的成就包括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等。
(4)据材料四“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世界排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至2019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世界排名呈现上升趋势。原因是改革开放的实施和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一五计划、改革开放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价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局限性(消极作用):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没使中国富强起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3.【答案】(1)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早期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也随之开始。
(2)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3)图1:联合国。作用: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和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图2:欧盟。作用: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图3:世贸组织。作用:世贸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4)对财富渴望的主观因素、科技革命的促进、国际组织的推动。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战后的欧洲的联合;联合国与“安理会”;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航海活动1487年,迪亚士绕过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早期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也随之开始。
(2)据材料二“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子计算机发明和普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图1是联合国。联合国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和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图2是欧盟。欧盟的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图3是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促进世界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的因素有对财富渴望的主观因素、科技革命的促进、国际组织的推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三次科技革命、国际组织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新航路的开辟,开始把世界连结成一个整体,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但是,也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淮安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22·淮安)商周之际产生的“敬天保民”思想,体现了统治者高度重视民众的力量以及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下列主张体现重民思想的是( )
A.“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B.治国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
【答案】C
【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故C符合题意;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体现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故A不符合题意;
治国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属于老子的思想主张,故B不符合题意;
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属于法家思想,法家提倡严刑峻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
2.(2022·淮安)西汉初期,诸侯国统治区域远远大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区,极大地威胁着中央集权。后来,诸侯国的地域和规模不断缩小,且比较分散,不能再对中央构成威胁。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实施“推恩令” B.实行三省六部制
C.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D.设置军机处
【答案】A
【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据材料“西汉初期,诸侯国统治区域远远大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区,极大地威胁着中央集权。后来,诸侯国的地域和规模不断缩小,且比较分散,不能再对中央构成威胁。”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推恩令”的建议,分化了诸侯国的力量,逐渐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故A符合题意;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故B不符合题意;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取消了行中书省,设立了“三司”,故C不符合题意;
清朝雍正皇帝设置了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汉武帝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使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3.(2022·淮安)某历史社团在情景剧汇演中出现了如下内容,其中史实有误的是( )
A.秦始皇命人铸造“五珠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
B.唐朝人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载了曲辕犁的结构
C.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清朝乾隆三十三年,云南布政使司发给沙立日开荒执照
【答案】A
【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A说法错误,故A符合题意;
唐代出现了农业工具曲辕犁,唐朝人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载了曲辕犁的结构,说法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说法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清朝乾隆三十三年,云南布政使司发给沙立日开荒执照,说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汉武帝为加强对国家经济的控制,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
4.(2022·淮安)近代中国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达一千多个。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下列表述与下图《清朝末年东交民巷使馆区图》密切相关的是( )
A.中英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B.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列强投资设厂合法化
C.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D.清政府由此完全处于各国武力影响和控制之下
【答案】D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示意图”及所学可知,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D符合题意;
《南京条约》规定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与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故A不符合题意;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列强投资设厂合法化,从而使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为主,故B不符合题意;
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使沙俄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辛丑条约》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2022·淮安)对下列四幅地图反映的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A.图1:北伐军第四军独立团在湖南、湖北战场歼灭孙传芳主力
B.图2: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革命转危为安
C.图3: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图4: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长江,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答案】B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根据图二结合所学知识,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故B符合题意;
北伐军在湖南、湖北战场歼灭吴佩孚的主力,故A不符合题意;
图3反映的是百团大战,不是平型关大捷,故C不符合题意;
图4反映的是三大战役,不是渡江战役,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征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6.(2022·淮安)有学者认为,现代中国外交经历了从追求独立性、自主性向主动性方向转变。下列属于改革开放以来“主动外交”的是( )
A.积极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B.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C.在亚非拉国家支持下,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答案】A
【知识点】“一带一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78年,我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017年,中国积极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属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外交”的表现,故A符合题意;
1954年,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在改革开放前,故B不符合题意;
1971年,在亚非拉国家支持下,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在改革开放前的外交成就,故C不符合题意;
1972年,中美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是在改革开放前的外交成就,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外交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我国奉行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任何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共同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2022·淮安)某班拟开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的公开课,四个小组准备了相关素材。下列哪组素材全部符合主题( )
A.甲组:影片《我的191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版)》、小岗村的故事
B.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影片《长津湖》、对外开放示意图
C.丙组:“大跃进”时期的漫画、《开国总理周恩来》、视频《香港回归》
D.丁组:改革开放图片集、《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起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故改革开放图片集、《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素材,故D符合题意;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起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影片《我的191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版)》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素材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起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影片《长津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素材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大跃进”时期的漫画、《开国总理周恩来》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素材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重要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2022·淮安)公元2世纪,如图中的①、②两处是同时期的两个国家。它们分别是( )
A.阿拉伯帝国和秦 B.亚历山大帝国和西汉
C.罗马帝国和东汉 D.法兰克王国和西晋
【答案】C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2世纪”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两个国家是罗马帝国和东汉。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他就是光武帝。220年,东汉灭亡。故C符合题意;
阿拉伯帝国形成于8世纪,故A不符合题意;
亚历山大帝国出现于公元前4世纪,故B不符合题意;
西晋出现于3-4世纪,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重要考查罗马帝国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9.(2022·淮安)以下是某同学在学习世界史相关内容时绘制的知识结构图,“▲”处的主题是( )
A.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与扩展
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D.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答案】B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欧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建立了资产阶级政体。所以,大事年表中三个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指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美国内战,三国通过改革或革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扩展。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与扩展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英法美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俄国和日本通过改革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0.(2022·淮安)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危和机同生并存。……维护国际安全,进行减贫脱贫,应对核扩散,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国际流行疾病等国际问题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致力于( )
A.推行霸权主义,建立单极世界
B.倡导互信合作,推动建立国际新秋序
C.成立军事同盟,维护自身利益
D.积极调整国家政策,发挥领导者作用
【答案】B
【知识点】全方位外交
【解析】【分析】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故B符合题意;
推行霸权主义,建立单极世界和成立军事同盟,维护自身利益是美国,故AC不符合题意;
中国没有领导世界,D说法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方位外交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国奉行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任何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共同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30分)
11.(2022·淮安)寻访历史古迹,可以提升历史素养。下面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游学活动路线图,请你一起参与。
第一站:江苏淮安·青莲岗遗址
(1)青莲岗遗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是淮河下游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之一。列举两例同时期的代表性古人类遗址。
第二站: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2)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写出建立北魏政权的民族,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第三站:陕西咸阳·昭陵
(3)昭陵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合葬墓。唐太宗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指出当时的民族政策。
第四站:甘肃·嘉峪关
(4)嘉峪关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位于明长城的西端。指出明长城修筑的目的,谈一谈其发挥的作用。
第五站: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5)布达拉宫在清朝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1793年,清廷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请写出与此相关的章程。
(6)请你为此次游学活动拟定一个合适的历史主题。
【答案】(1)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
(2)民族:鲜卑族。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开明的民族政策。
(4)目的:防止北方蒙古族南下侵扰。作用:对蒙古族南下侵扰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同时,长城沿线建立起农牧贸易场所,长城又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5)《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6)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青莲岗遗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是淮河下游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之一。”及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遗址包括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半坡原始居民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
(2)根据材料“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及所学可知,鲜卑族建立了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根据材料“唐太宗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及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4)根据材料“嘉峪关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位于明长城的西端”及所学可知,明代为防御元朝残余势力和鞑靼、瓦剌诸部侵扰,在隋长城的基础上大规模修筑长城,所以明长城修筑的目的是防止北方蒙古族南下侵扰;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对蒙古族南下侵扰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长城沿线建立起农牧贸易场所,长城又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5)根据材料“1793年,清廷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及所学可知,1793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6)根据材料信息可得出主题: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唐代民族交往、长城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各民族和平交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
12.(2022·淮安)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建设工业强国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政治的变革,政治的革命也同样会促动经济的变迁。饱受压抑之苦的中国资产阶級渴望政治革命带来“产业革命”。……南京临时政府在倡导实业的同时,又积极倡导国货运动。工商业者更相率以“挽回利权”为标榜,组织国货维持会、维持土货会等团体。一时间“提倡国货,挽回权利之说,洋洋溢溢万口同声”。在这样的风气下,不少国货工厂“生意发达,日不暇给”。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到1957年底,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现代工业骨干企业。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一大批能源基地和工业化原料基地的建立,使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一大批工矿企业在内地兴建,使旧中国工业过分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初步得刭改善。“一五”期间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摘编自《中共党史简明读本(2016年版)》
材料四:如图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世界排名的变化
(1)材料一所示是哪一实践活动的成果?此次实践活动的口号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引发中国经济变迁的“政治革命”,概括国货工厂生意兴旺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实施的目的,列举“一五”期间工业建设的两例具体成就。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世界排名变化的原因。
【答案】(1)实践:洋务运动。口号:自强、求富。
(2)革命:辛亥革命。原因:南京临时政府倡导实业和国货运动;众多工商业者积极响应,以“挽回利权”为号召,组织各类团体,得到众人响应。
(3)目的: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等任意两例。
(4)改革开放的实施和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知识点】洋务运动;第一个五年计划;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京师同文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汉阳铁厂”可知,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2)根据材料二“饱受压抑之苦的中国资产阶级渴望政治革命带来‘产业革命’。……南京临时政府在倡导实业的同时,又积极倡导国货运动。”及所学可知,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在倡导实业的同时,又积极倡导国货运动。”可知,南京临时政府倡导实业和国货运动;根据“工商业者更相率以‘挽回利权’为标榜,组织国货维持会、维持土货会等团体。”可知,众多工商业者积极响应,以“挽回利权”为号召,组织各类团体,得到众人响应。
(3)根据材料三“一大批能源基地和工业化原料基地的建立,使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及所学可知,“一五”计划的实施是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一五计划时期取得的成就包括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等。
(4)据材料四“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世界排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至2019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世界排名呈现上升趋势。原因是改革开放的实施和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一五计划、改革开放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价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局限性(消极作用):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没使中国富强起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3.(2022·淮安)世界由分散逐步走向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航海活动1487年,迪亚士绕过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1497—1498年,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印度的航线。1492年,哥伦布列达美洲。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此后,欧洲人继续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全球海路大通,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重要发明
时间 主要成就
1785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825年 斯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首运成功
19世纪70年代 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
1876年 贝尔试验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
1879年 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
19世纪80年代 卡尔·本茨发明汽车
19世纪90年代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1903年 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二战后 电子计算机发明和普及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互联网在全球普及
材料三:国际组织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航海活动”对世界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重要发明”使人类社会相继进人什么时代?
(3)从材料三所示国际组织中任选一个,写出其名称,简析其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世界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的因素。
【答案】(1)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早期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也随之开始。
(2)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3)图1:联合国。作用: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和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图2:欧盟。作用: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图3:世贸组织。作用:世贸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4)对财富渴望的主观因素、科技革命的促进、国际组织的推动。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战后的欧洲的联合;联合国与“安理会”;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航海活动1487年,迪亚士绕过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早期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也随之开始。
(2)据材料二“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子计算机发明和普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图1是联合国。联合国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和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图2是欧盟。欧盟的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图3是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促进世界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的因素有对财富渴望的主观因素、科技革命的促进、国际组织的推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三次科技革命、国际组织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新航路的开辟,开始把世界连结成一个整体,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但是,也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