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辽宁省阜新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2022·阜新)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北京。距今约70万—20万年,在这里生活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他们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B项正确;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A项不正确;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C项不正确;
河姆渡人是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侧重考查学生对北京人相关知识的记忆。
2.(2022·阜新)秦灭六国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的制度是( )
A.中央集权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度
【答案】A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来的主要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A项正确;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与秦朝无关,B项不正确;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与秦朝无关,C项不正确;
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起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与秦朝无关,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掌握。
3.(2022·阜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 )
A.阻碍了文化交流 B.削弱了北魏实力
C.加剧了民族隔阂 D.促进了民族交融
【答案】D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实力,D项正确;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一系列汉化措施,促进了文化交流,A项不正确;
北魏孝文帝改革增强北魏实力,B项不正确;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C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容易,侧重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认识。
4.(2022·阜新)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唐太宗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局面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答案】C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盛世局面,被称为“贞观之治”,C项正确;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A项不正确;
“光武中兴”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B项不正确;
唐玄宗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局面是“开元盛世”,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唐太宗开创盛世局面的掌握。
5.(2022·阜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属于北宋毕昇发明的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B项正确;
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A项不正确;
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指南针,火药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炼丹术,后在隋朝被真正发明,在唐朝被用于军事,C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简单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记忆。
6.(2022·阜新)1405—1433年间,他率领船队7次下“西洋”,他的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丽。他是( )
A.李时珍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郑和
【答案】D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405—1433年间,郑和率领船队7次下“西洋”,他的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丽,D项正确;
李时珍是医药学家,编写《本草纲目》,A项不正确;
戚继光是明朝抗倭英雄,B项不正确;
郑成功于1662年收复了台湾,C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相知识的记忆。
7.(2022·大庆二模)19世纪60 90年代,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太平天国运动,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刺激,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到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失败,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戊戌变法,不符合题意;
D.义和团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关键语句,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
8.(2022·阜新)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
B.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
C.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A项正确;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B项不正确;
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C项不正确;
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宣传了马克思主义,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简单记忆,难度容易,侧重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开始相关知识的记忆。
9.(2022·阜新)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共产党人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该事件的意义是( )
A.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
B.提出“政权是由枪杄子中取得”的论断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答案】C
【知识点】南昌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C项正确;
“三湾改编”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组织体系, A项不正确;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B项不正确;
“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对南昌起义意义的记忆。
10.(2022·阜新)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由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下列属于“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有( )
①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③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建成武汉长江大桥、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都是“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D项正确;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而一五计划时间是1953-1957年,排除含有①的ABC三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取得成就的记忆。
11.(2022·阜新)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成功发射。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发展迅速。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是(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五号 C.嫦娥一号 D.天宫一号
【答案】B
【知识点】航天事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神舟五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B项正确;
东方红一号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项不正确;
嫦娥一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C项不正确;
天宫一号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航天事业相关知识的记忆。
12.(2022·阜新)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是( )
A.甲骨文 B.金字塔
C.《汉谟拉比法典》 D.种姓制度
【答案】B
【知识点】金字塔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B项正确;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属于中国文明,A项不正确;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C项不正确;
种姓制度来源于古印度,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简单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古埃及文明成果的记忆。
13.(2022·阜新)1世纪,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4世纪末,成为罗马国教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答案】B
【知识点】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基督教诞生于公元 1 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 的巴勒斯坦地区。它在 4 世纪末被罗马皇帝确定为国教,B项正确;
佛教创建于古印度,A项不正确;
道教发源于中国,C项不正确;
伊斯兰教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简单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基督教相关知识的掌握。
14.(2022·阜新)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他的代表作是( )
A.《蒙娜丽莎》 B.《哈姆雷特》
C.《神曲》 D.《罗密欧与朱丽叶》
【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他的代表作是《神曲》,C项正确;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作品,A项不正确;
《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B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但丁《神曲》的记忆。
15.(2022·阜新)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B
【知识点】《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B项正确;
《权利法案》是英国议会1689年通过的,确立了君主立宪制,A项不正确;
1787年宪法是华盛顿主持制宪会议制定的,以三权分立的原则确定了联邦共和政体,C项不正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林肯1862年颁布的,扭转了南北战争的局势,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独立宣言》相关知识的记忆。
16.(2022·阜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B.《拿破仑法典》的制定
C.《资本论》的撰写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答案】D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1848年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推动作用,D项正确;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其对法律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A项不正确;
《拿破仑法典》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重要成果,也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B项不正确;
《资本论》是德国思想家卡尔 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首版出版于1867年,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C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简单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共产党宣言》发表意义的记忆。
17.(2022·阜新)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为了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印度爆发了民族大起义。这次起义中杰出的民族女英雄是( )
A.玻利瓦尔 B.圣马丁 C.章西女王 D.甘地
【答案】C
【知识点】印度民族大起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为了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印度爆发了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是这次起义中杰出的民族女英雄,C项正确;
玻利瓦尔是南美洲民族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圣马丁是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领袖之一,AB项不正确;
甘地提倡非暴力不合作,不是女英雄,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章西女王事迹的掌握。
18.(2022·阜新)日本明治维新中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建立新式军队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殖产兴业,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项正确;
在政治方面的措施是“废藩置县”,A项不正确;
在军事方面的措施是建立新式军队,B项不正确;
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措施的记忆。
19.(2022·阜新)他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是他的重大成就。他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法拉第 D.诺贝尔
【答案】A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牛顿是17世纪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来 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物理学领域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A项正确;
达尔文是19世纪英国的生物学家,B项不正确;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与材料不符,C项不正确;
诺贝尔是著名化学家,发明了炸药、取暖锅炉系统、气体计量仪等物,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简单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牛顿成就的记忆。
20.(2022·阜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与上述历史意义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巴黎公社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法国大革命
【答案】C
【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C项正确;
法国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A项不正确;
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B项不正确;
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胜利意义的记忆。
21.(2022·阜新)受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德国、日本相继建立法西斯专政,而美国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A.罗斯福新政 B.马歇尔计划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答案】A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以和平的方式度过经济危机,A项正确;
马歇尔计划的官方名称之为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与题干无关,B项不正确;
战时共产主义,亦称“军事共产主义”,是苏俄在1918-1920年实行的经济政策,与美国无关,C项不正确;
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与美国无关,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相关知识的记忆。
22.(2022·阜新)下面是九年一班某学生的学习笔记,笔记内容中签署的文件是( )
时间:1942年1月
地点:美国首都华盛顿
签署的文件:____
影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A.《慕尼黑协定》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答案】B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 此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B项正确;
《慕尼黑协定》是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国、法国、纳粹德国、意大利四国首脑张伯伦(首相)、达拉第(总理)、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的条约。与题干时间不符,A项不正确;
1943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曙光初露的时候,中美英三国首脑美国总统富兰克林 德拉诺 罗斯福(1882~1945)、英国首相温斯顿 丘吉尔和中国国民党总裁、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于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此后的1943年12月1日,美国白宫发表宣言,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这就是有名的《开罗宣言》,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不正确;
《波茨坦公告》发表于1945年7月26日,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相关知识的记忆。
23.(2022·阜新)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加快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西欧国家于1993年成立了( )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欧洲联盟
【答案】D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加快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西欧国家于1993年成立了欧洲联盟,D项正确;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欧国家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提高欧洲的地位。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欧洲联盟成立的记忆。
24.(2022·阜新)他领导古巴人民最终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他是( )
A.扎格鲁尔 B.纳赛尔 C.曼德拉 D.卡斯特罗
【答案】D
【知识点】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经过数年的武装斗争,最终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D项正确;
扎格鲁尔是埃及独立运动领袖,华夫脱党创始人,与题干无关,A项不正确;
纳赛尔是埃及的第二任总统,他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埃及领导人之一,与题干无关,B项不正确;曼德拉是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与题干无关,C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卡斯特罗相关知识的记忆。
25.(2022·阜新)它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经济组织,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该组织是( )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
C.上海合作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A项正确;
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B项不正确;
上海合作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 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C项不正确;
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构,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记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共25分)
26.(2022·阜新)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于1840年6月发动侵华战争。尽管广大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英勇抵抗,但战争终以中国的失败结束。
——摘编自《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中国代表在法国巴黎和会上的正义要求,遭到了英、法、美等列强的拒绝。帝国主义列强竟然还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了日本!消息传到国内,举国震惊。北京爱国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摘编自《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四: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南京,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摘编自《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中的“侵华战争”是指哪次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转变成什么社会
(2)材料所述内容与哪一场爱国运动相兲?材料中最能反映出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3)哪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4)三大战役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是哪一次战役?
(5)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1)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
(2)五四运动;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中共七大;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4)辽沈战役
(5)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或解放南京
【知识点】五四运动;中共七大;三大战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禁烟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了,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其中“外争主权”即反帝,“内除国贼”即反封建。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应用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辽宁锦州,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以及影响的理解掌握。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
(3)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共七大意义的理解以及对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简单解读,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三大战役的理解记忆。
(5)本题考查知识的简单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渡江战役意义的记忆。
27.(2022·阜新)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开国典礼。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摘编自《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摘编自《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
——摘编自《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材料五: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1)材料中“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指哪一历史事件?
(2)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是哪次会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3)“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的史实是什么?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双方均坚持什么原则?
(4)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七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是什么?
(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两弹一星”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新中国成立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
(3)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一个中国原则
(4)“求同存异”方针;1971 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5)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一国两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开国典礼。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并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会议: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总设计师:依据所学可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
(3)史实:依据所学可知,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原则:依据所学可知,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兲系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双方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4)方针:依据所学可知,在1955年4月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基本方针。得到了与会绝大多数国家代表的支持和拥护。“求同存异”从此也成为中国政府在外交方面一直倡导的方针;重大胜利:依据所学可知,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这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 重大胜利。
(5)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五信息“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并结合所学可知,“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意义的理解。
(2)本题考查知识的简单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十一三中全会内容以及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记忆。
(3)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相关内容以及 “九二共识” 内容的记忆。
(4)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记忆,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掌握。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 两弹一星”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意义的认识。
28.(2022·阜新)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在欧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统治,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摘编自《世界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瓦特……驯服了地下之火,也就是煤,使之转化为机械能……爱迪生则以天上之火的形式,也就是电,实用于照明和动力……
——《大国崛起》
材料三: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还与其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华盛顿会议与会国签订了《九国公约》……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然而帝国主义确立的战后秩序并没有带来长久的和平。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摘编自《世界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开始推行冷战政策。
——摘编自《世界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材料五: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世界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1)英国通过《权利法案》逐步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法国制宪议会颁布的资产阶级文献是什么?
(2)瓦特“使之转化为机械能”的发明是什么?电的发明引领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怎样的国际秩序?答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4)“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5)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面对这种发展趋势,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应对?
【答案】(1)君主立宪制;《人权宣言》
(2)瓦特改进的蒸汽机;“电气时代”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4)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5)多极化趋势
提高综合国力;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发展与
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解析】【分析】(1)资本主义制度: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逐步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君主立宪制;文献:依据所学可知,法国制宪议会颁布的资产阶级文献是《人权宣言》。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权等基本原则。
(2)发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特“使之转化为机械能”的发明是改良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时代:依据所学可知,电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它引领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国际秩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一战后世界的新秩序;转折点: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5)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应对: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面对这种发展趋势,我国应提高综合国力;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点评】(1)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权利法案》以及《人权宣言》内容的掌握。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瓦特改进蒸汽机以及“电气时代”的理解掌握。
(3)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一战后国际秩序以及二战的转折点的记忆。
(4)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 冷战 ”开始标志的记忆。
(5)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趋势以及中国应对措施的认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辽宁省阜新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2022·阜新)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北京。距今约70万—20万年,在这里生活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2.(2022·阜新)秦灭六国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的制度是( )
A.中央集权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度
3.(2022·阜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 )
A.阻碍了文化交流 B.削弱了北魏实力
C.加剧了民族隔阂 D.促进了民族交融
4.(2022·阜新)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唐太宗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局面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5.(2022·阜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属于北宋毕昇发明的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6.(2022·阜新)1405—1433年间,他率领船队7次下“西洋”,他的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丽。他是( )
A.李时珍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郑和
7.(2022·大庆二模)19世纪60 90年代,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8.(2022·阜新)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
B.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
C.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9.(2022·阜新)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共产党人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该事件的意义是( )
A.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
B.提出“政权是由枪杄子中取得”的论断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10.(2022·阜新)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由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下列属于“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有( )
①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③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2·阜新)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成功发射。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发展迅速。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是(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五号 C.嫦娥一号 D.天宫一号
12.(2022·阜新)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是( )
A.甲骨文 B.金字塔
C.《汉谟拉比法典》 D.种姓制度
13.(2022·阜新)1世纪,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4世纪末,成为罗马国教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14.(2022·阜新)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他的代表作是( )
A.《蒙娜丽莎》 B.《哈姆雷特》
C.《神曲》 D.《罗密欧与朱丽叶》
15.(2022·阜新)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6.(2022·阜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B.《拿破仑法典》的制定
C.《资本论》的撰写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7.(2022·阜新)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为了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印度爆发了民族大起义。这次起义中杰出的民族女英雄是( )
A.玻利瓦尔 B.圣马丁 C.章西女王 D.甘地
18.(2022·阜新)日本明治维新中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建立新式军队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19.(2022·阜新)他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是他的重大成就。他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法拉第 D.诺贝尔
20.(2022·阜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与上述历史意义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巴黎公社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法国大革命
21.(2022·阜新)受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德国、日本相继建立法西斯专政,而美国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A.罗斯福新政 B.马歇尔计划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22.(2022·阜新)下面是九年一班某学生的学习笔记,笔记内容中签署的文件是( )
时间:1942年1月
地点:美国首都华盛顿
签署的文件:____
影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A.《慕尼黑协定》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23.(2022·阜新)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加快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西欧国家于1993年成立了( )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欧洲联盟
24.(2022·阜新)他领导古巴人民最终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他是( )
A.扎格鲁尔 B.纳赛尔 C.曼德拉 D.卡斯特罗
25.(2022·阜新)它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经济组织,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该组织是( )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
C.上海合作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共25分)
26.(2022·阜新)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于1840年6月发动侵华战争。尽管广大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英勇抵抗,但战争终以中国的失败结束。
——摘编自《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中国代表在法国巴黎和会上的正义要求,遭到了英、法、美等列强的拒绝。帝国主义列强竟然还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了日本!消息传到国内,举国震惊。北京爱国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摘编自《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四: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南京,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摘编自《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中的“侵华战争”是指哪次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转变成什么社会
(2)材料所述内容与哪一场爱国运动相兲?材料中最能反映出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3)哪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4)三大战役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是哪一次战役?
(5)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标志是什么?
27.(2022·阜新)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开国典礼。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摘编自《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摘编自《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
——摘编自《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材料五: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1)材料中“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指哪一历史事件?
(2)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是哪次会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3)“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的史实是什么?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双方均坚持什么原则?
(4)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七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是什么?
(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两弹一星”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8.(2022·阜新)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在欧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统治,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摘编自《世界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瓦特……驯服了地下之火,也就是煤,使之转化为机械能……爱迪生则以天上之火的形式,也就是电,实用于照明和动力……
——《大国崛起》
材料三: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还与其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华盛顿会议与会国签订了《九国公约》……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然而帝国主义确立的战后秩序并没有带来长久的和平。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摘编自《世界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开始推行冷战政策。
——摘编自《世界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材料五: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世界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1)英国通过《权利法案》逐步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什么?法国制宪议会颁布的资产阶级文献是什么?
(2)瓦特“使之转化为机械能”的发明是什么?电的发明引领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怎样的国际秩序?答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4)“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5)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面对这种发展趋势,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应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他们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B项正确;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A项不正确;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C项不正确;
河姆渡人是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侧重考查学生对北京人相关知识的记忆。
2.【答案】A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来的主要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A项正确;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与秦朝无关,B项不正确;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与秦朝无关,C项不正确;
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起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与秦朝无关,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掌握。
3.【答案】D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实力,D项正确;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一系列汉化措施,促进了文化交流,A项不正确;
北魏孝文帝改革增强北魏实力,B项不正确;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C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容易,侧重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认识。
4.【答案】C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盛世局面,被称为“贞观之治”,C项正确;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A项不正确;
“光武中兴”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B项不正确;
唐玄宗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局面是“开元盛世”,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唐太宗开创盛世局面的掌握。
5.【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B项正确;
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A项不正确;
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指南针,火药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炼丹术,后在隋朝被真正发明,在唐朝被用于军事,C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简单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记忆。
6.【答案】D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405—1433年间,郑和率领船队7次下“西洋”,他的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丽,D项正确;
李时珍是医药学家,编写《本草纲目》,A项不正确;
戚继光是明朝抗倭英雄,B项不正确;
郑成功于1662年收复了台湾,C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相知识的记忆。
7.【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太平天国运动,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刺激,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到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失败,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戊戌变法,不符合题意;
D.义和团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关键语句,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
8.【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A项正确;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B项不正确;
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C项不正确;
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宣传了马克思主义,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简单记忆,难度容易,侧重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开始相关知识的记忆。
9.【答案】C
【知识点】南昌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C项正确;
“三湾改编”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组织体系, A项不正确;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B项不正确;
“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对南昌起义意义的记忆。
10.【答案】D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建成武汉长江大桥、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都是“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D项正确;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而一五计划时间是1953-1957年,排除含有①的ABC三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取得成就的记忆。
11.【答案】B
【知识点】航天事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神舟五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B项正确;
东方红一号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项不正确;
嫦娥一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C项不正确;
天宫一号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航天事业相关知识的记忆。
12.【答案】B
【知识点】金字塔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B项正确;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属于中国文明,A项不正确;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C项不正确;
种姓制度来源于古印度,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简单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古埃及文明成果的记忆。
13.【答案】B
【知识点】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基督教诞生于公元 1 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 的巴勒斯坦地区。它在 4 世纪末被罗马皇帝确定为国教,B项正确;
佛教创建于古印度,A项不正确;
道教发源于中国,C项不正确;
伊斯兰教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简单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基督教相关知识的掌握。
14.【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他的代表作是《神曲》,C项正确;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作品,A项不正确;
《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B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但丁《神曲》的记忆。
15.【答案】B
【知识点】《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B项正确;
《权利法案》是英国议会1689年通过的,确立了君主立宪制,A项不正确;
1787年宪法是华盛顿主持制宪会议制定的,以三权分立的原则确定了联邦共和政体,C项不正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林肯1862年颁布的,扭转了南北战争的局势,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独立宣言》相关知识的记忆。
16.【答案】D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1848年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推动作用,D项正确;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其对法律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A项不正确;
《拿破仑法典》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重要成果,也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B项不正确;
《资本论》是德国思想家卡尔 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首版出版于1867年,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C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简单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共产党宣言》发表意义的记忆。
17.【答案】C
【知识点】印度民族大起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为了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印度爆发了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是这次起义中杰出的民族女英雄,C项正确;
玻利瓦尔是南美洲民族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圣马丁是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领袖之一,AB项不正确;
甘地提倡非暴力不合作,不是女英雄,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章西女王事迹的掌握。
18.【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殖产兴业,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项正确;
在政治方面的措施是“废藩置县”,A项不正确;
在军事方面的措施是建立新式军队,B项不正确;
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措施的记忆。
19.【答案】A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牛顿是17世纪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来 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物理学领域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A项正确;
达尔文是19世纪英国的生物学家,B项不正确;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与材料不符,C项不正确;
诺贝尔是著名化学家,发明了炸药、取暖锅炉系统、气体计量仪等物,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简单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牛顿成就的记忆。
20.【答案】C
【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C项正确;
法国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A项不正确;
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B项不正确;
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胜利意义的记忆。
21.【答案】A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以和平的方式度过经济危机,A项正确;
马歇尔计划的官方名称之为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与题干无关,B项不正确;
战时共产主义,亦称“军事共产主义”,是苏俄在1918-1920年实行的经济政策,与美国无关,C项不正确;
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与美国无关,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相关知识的记忆。
22.【答案】B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 此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B项正确;
《慕尼黑协定》是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国、法国、纳粹德国、意大利四国首脑张伯伦(首相)、达拉第(总理)、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的条约。与题干时间不符,A项不正确;
1943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曙光初露的时候,中美英三国首脑美国总统富兰克林 德拉诺 罗斯福(1882~1945)、英国首相温斯顿 丘吉尔和中国国民党总裁、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于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此后的1943年12月1日,美国白宫发表宣言,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这就是有名的《开罗宣言》,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不正确;
《波茨坦公告》发表于1945年7月26日,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相关知识的记忆。
23.【答案】D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加快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西欧国家于1993年成立了欧洲联盟,D项正确;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欧国家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提高欧洲的地位。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欧洲联盟成立的记忆。
24.【答案】D
【知识点】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经过数年的武装斗争,最终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D项正确;
扎格鲁尔是埃及独立运动领袖,华夫脱党创始人,与题干无关,A项不正确;
纳赛尔是埃及的第二任总统,他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埃及领导人之一,与题干无关,B项不正确;曼德拉是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与题干无关,C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卡斯特罗相关知识的记忆。
25.【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A项正确;
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B项不正确;
上海合作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 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C项不正确;
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构,D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记忆。
26.【答案】(1)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
(2)五四运动;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中共七大;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4)辽沈战役
(5)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或解放南京
【知识点】五四运动;中共七大;三大战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禁烟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了,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其中“外争主权”即反帝,“内除国贼”即反封建。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应用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辽宁锦州,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以及影响的理解掌握。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
(3)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共七大意义的理解以及对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简单解读,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三大战役的理解记忆。
(5)本题考查知识的简单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渡江战役意义的记忆。
27.【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新中国成立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
(3)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一个中国原则
(4)“求同存异”方针;1971 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5)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一国两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开国典礼。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并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会议: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总设计师:依据所学可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
(3)史实:依据所学可知,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原则:依据所学可知,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兲系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双方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4)方针:依据所学可知,在1955年4月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基本方针。得到了与会绝大多数国家代表的支持和拥护。“求同存异”从此也成为中国政府在外交方面一直倡导的方针;重大胜利:依据所学可知,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这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 重大胜利。
(5)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五信息“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并结合所学可知,“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意义的理解。
(2)本题考查知识的简单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十一三中全会内容以及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记忆。
(3)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记忆,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相关内容以及 “九二共识” 内容的记忆。
(4)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记忆,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掌握。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 两弹一星”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意义的认识。
28.【答案】(1)君主立宪制;《人权宣言》
(2)瓦特改进的蒸汽机;“电气时代”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4)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5)多极化趋势
提高综合国力;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发展与
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解析】【分析】(1)资本主义制度: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逐步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君主立宪制;文献:依据所学可知,法国制宪议会颁布的资产阶级文献是《人权宣言》。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权等基本原则。
(2)发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特“使之转化为机械能”的发明是改良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时代:依据所学可知,电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它引领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国际秩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一战后世界的新秩序;转折点: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5)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应对: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面对这种发展趋势,我国应提高综合国力;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点评】(1)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权利法案》以及《人权宣言》内容的掌握。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瓦特改进蒸汽机以及“电气时代”的理解掌握。
(3)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一战后国际秩序以及二战的转折点的记忆。
(4)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 冷战 ”开始标志的记忆。
(5)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趋势以及中国应对措施的认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