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进藏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文成公主进藏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6-10 21:0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3张PPT。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唐朝,为了边疆的安定和平,不再连年打仗,朝廷采取“和亲政策”。先后有19位公主嫁给了吐蕃、契丹、吐谷浑、回讫等边塞小国的国王或王子。在这些公主当中?最有名的当数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民间传说的特点 民间传说: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口头传播的、多数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文成公主进藏 文成公主是唐朝的公主,她知书达理,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文成公主像文成公主庙 松赞干布,西藏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像佛祖和高僧大德一样为藏族人民世代供奉。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会读大臣 求婚 绢花 豌豆

沼泽地 吉祥如意 西藏
断定 耕种 技艺chénzhǎowānjuànhūnjí xiáng多音字藏zàng 西藏、藏族
cáng 隐藏、躲藏
种Zhòng 耕种、种地
Zhǒng 种子、播种背bēi 背书包、背东西
bèi 背后、背诵恶è 凶恶、恶习
ě 恶心
wù 可恶、厌恶朝Cháo 唐朝、朝向
Zhāo 朝阳、朝气蓬勃我能读准下面句子中的多音字。
1、文成公主进藏。
2、于是就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
3、文成公主出发去吐蕃了。
4、她从京城带上青稞、豌豆、油菜、小麦、荞麦等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
5、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
6、右边的头发散了也不理会。
7、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
8、年轻的松赞干布在拉萨隆重地迎接这位美丽的公主,和她结成了夫妻。
字词意思使臣:
沼泽地:指长期受积水浸泡,
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区
隆重:由一个国家派驻在另一个国家的外交代表,或由一个国派遣到另一个国家去办理事务的代表。盛大庄重。和亲:是指封建王朝两个不同民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之间,为了安定团结;为了避战言和;所进行的联姻,已达到长久友好的目的。 安定和平和亲民族团结课文主要内容:
故事首先讲述了( )进藏的原因——吐蕃年轻首领(     )爱慕漂亮又聪明的(    ),派使臣到唐朝( ),而智慧的使臣顺利通过唐皇的考验,求亲成功;接着重点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途中的一系列故事——( )、( )、(      )、(    )等,最后点明了文成公主进藏的不朽功绩。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求婚搭桥铺路修石屋背走乃巴山课文写文成公主进藏,有什么顺序?求婚接见使臣考智慧答应婚事进藏给西藏带去技艺 文成公主怎样进西藏是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呢?(5—13自然段)自学提示: 快读浏览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唐朝皇帝是怎样考验吐蕃使臣的?他们是怎样顺利通过的?你体会到什么?  吐蕃的使臣遇到哪两大难题?请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来。1、辨认哪匹小马是哪匹母马生的。
2、辨认哪一个是文成公主。 吐蕃有个年轻的首领,叫松赞干布,他听说唐朝皇帝有个女儿叫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聪明,就派大臣到唐朝求婚。 他先把小马和母马分开,分别拴在两个地方过
夜。第二天早上,他把一匹母马放到小马群里,小
马一见自己的妈妈来了,立刻就跑过去吃奶。这样
一匹一匹地放母马,每匹小马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
妈妈。 使臣看过每一个姑娘,发现有两只蜜蜂总是在
一个姑娘的头上飞来飞去。他仔细一看,原来这个
姑娘头上戴的是鲜花,其他姑娘戴的都是绢花。他
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1、使臣是怎样辨认出文成公主的?用横线划出来。  接着又来了五百个姑娘,她们穿着一样的衣服,头上戴着一样的花。皇帝让使臣认出哪一个是文成公主。使臣看过每一个姑娘,发现有两只蜜蜂总是在一个姑娘头上飞来飞去。他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姑娘的头上戴的是鲜花,其他姑娘戴的都是绢花。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2、从“断定”和“一定”可以看出
(             )                        使臣对自己的判断很有把握。3、使臣为什么认定戴鲜花的就是文成公主?  原因有几个:1、这个姑娘戴鲜花,正是与其他姑娘的区别所在,因为从蜜蜂追花的情景来分析,只有一人戴着鲜花,文成公主也只有一个。2、从“鲜花”中,他看到的是尊贵和高雅,戴鲜花对公主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当之无愧的。3、“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也暗示了真假公主之意。4、这个片断,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使者的敏锐观察能力和超人的智慧。自学提示:1、请你快速浏览课文这一部分,说说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发生了哪几件事?
2、如果把这个部分内容简要讲述,你准备怎样讲?文成公主进藏的途中遭遇了什么事?(1)一条河拦住了去路,找来一段树干搭了一
座桥——内地桥。(2)遇到沼泽地,撒了一把羊毛,走了过去。(3)黑乌鸦说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
屋子,写血书纪念他。(4)神鸟天鹅传递喜讯,继续前行。
(5)遇到乃巴山,背走乃巴山。 从长安到吐蕃路途遥远,一路上文成公主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是怎样克服的呢?读课文第5—13自然段,划出有关的词语和句子来完成表格。一条河挡路 搭桥 遇沼泽地 铺路乌鸦说松赞干布死了 修石屋 乃巴山挡路 背乃巴山 你发现内容很神奇的句子了吗? 你有什么体会? 民间故事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某种关系。就像所有优秀的创作一样,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份,表达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后来,老百姓就把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 “内地桥”。 文成公主过河以后,一只小鸟飞过来,说:“公主,公主,这儿是片沼泽地,不好走。”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大家说,因为文成公主撒了这把羊毛,所以路纳这个地方的牛羊一直都长得又肥又壮。 公主听说松赞干布死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
她就在达尤龙真修了一座石屋子住了下来,还咬破
了指头,在石壁上写了血书来纪念松赞干布。 公主心里难过,没有心思梳妆,右边的头发散了也不去理会。因此,这个地方北岸的树木稀,南岸的树木密,两边长得不一样。 走着走着,乃巴山又把路挡住了,大家走起来很不方便。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直到现在,乃巴山下还有公主的脚印。 就这样,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大河,翻过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西藏。文成公主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她又是怎样解决的? 就这样,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
大河,翻过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
到了西藏。年轻的松赞干布在拉萨隆重地迎接这位
美丽的公主,和她结成了夫妻。自学提示:1、文成公主进藏带了些什么?为什么带这些东西?
2、文成公主为民族团结和西藏的繁荣做出了哪些贡献?文成公主带了哪些东西? 她从京城带上青稞、豌豆、油菜、小麦、荞麦等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还有许多铁匠、木匠、石匠,也跟着文成公主一起进藏了。 文成公主进藏后,吐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此,西藏和内地的往来更加密切了!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西藏有了五谷,老百姓学会了耕种和其他技艺。
五谷五谷:指粮食,即稻、黍、稷、麦、豆。 这就是文成公主进藏为汉藏两族人民作出的贡献。 从此,西藏和内地的往来更加密切了!也就是
从那时候起,西藏有了五谷,老百姓学会了耕种和其他技艺。文成公主进藏,对西藏的贡献是:(1)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增进两族人民友好关系,给人民带来安宁的幸福生活。(2)把汉族先进生产技术带入西藏,改善了西藏人民的生活条件。
学了全文,你觉得文成公主是个怎样的人?1、勇敢
2、坚持不懈
3、善良
4、无私总结全文: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她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拓展读另一传说《文成公主进藏》
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地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想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的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3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位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子、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子、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 举世瞩目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行 。铁路有效增近了 。汉藏民族团结汉藏一家人民族大团结课后作业: 搜集其他民间故事,读一读,运用今天所学的“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来讲述”的方法,把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