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满分120分 90分钟)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每题4分,共48分)
1.若4x2+mx+9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为( ).
A.12 B.-12 C.±12 D.以上都不对
2.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某市举行中学生“好书伴我成长”演讲比赛,某同学将所有选手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绘成如图所示的成绩统计图.思考下列四个结论:①比赛成绩的众数为6分;②成绩的极差是5分;③比赛成绩的中位数是7.5分;④共有25名学生参加了比赛,其中正确的判断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B⊥AC,若AB=4,AC=6,则BD的长是( ).
A.8 B.9 C.10 D.11
5.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的值为( ).
A.0 B.-3 C.3 D.3或-3
6.如图,五边形ABCDE中,AB∥CD,∠1、∠2、∠3分别是∠BAE、∠AED、∠EDC的外角,则∠1+∠2+∠3等于( ).
A.90° B.180° C.210° D.270°
7.某服装厂准备加工400套运动服,在加工完160套后,采用了新技术,使得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结果共用了18天完成任务,问计划每天加工多少套?在这个问题中,设计划每天加工x套,则根据题意可得方程为( ).
A. B.
C. D.
8.在如图所示的单位正方形网格中,△ABC经过平移后得到△A1B1C1,已知在AC上一点P(2.4,2)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1,点P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对应点P2,则P2点的坐标为( ).
A.(1.4,-1) B.(1.5,2) C.(1.6,1) D.(2.4,1)
9.如图,△ABC中,AB=4,BC=6,∠B=60°,将△ABC沿射线BC的方向平移,得到△A′B′C′,再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B′恰好与点C重合,则平移的距离和旋转角的度数分别为( ).
A.4,30° B.2,60° C.1,30° D.4,60°
10.在 ABCD中,EF过对角线的交点O,AB=4,BC=5,OF=1.5,则四边形ABFE的周长是( ).
A.11 B.11.5 C.12 D.12.5
11、如图,△ABC中,AB=5,AC=3,AD、AE分别是其角平分线和中线,过点C作CG⊥AD于F,交AB于G,连接EF,则线段EF的长为( ).
A.3 B.2 C.1 D.0.5
12.如图, ABCD中,∠ABC和∠BCD的平分线交于AD边上一点E,且BE=4,CE=3,则AB的长是( ).
A. B.3 C.4 D.5
二、填空(每题4分,共24分)
13.分解因式:36a2-(9a2+1)2 =________.
14.当m=______时,方程会产生增根.
15.若ABCD的周长为40cm,ΔABC的周长为27cm,则AC的长是 .
16.若实数满足,则的值为 .
17.如图,在 ABCD中,G是CD上一点,连接BG且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AF=CG,∠E=30 ,∠C=50 ,则∠BFD=__ _.
18. 如图,在Rt△ABC中,AB=AC,将直角三角板MDN(∠MDN=90°)绕BC的中点D自由旋转,DM、DN分别与边AB、AC交于E、F。则下列结论:
①DE=DF,②BD=BE,③当∠CDF=45°时,DE⊥AB,④若CF=1,BE=3,则S四边形AEDF的面积是4.正确的有 .
三、解答题(66分)
19、解分式方程(每题5分,共10分):
(1)﹣ =0. (2)
20、先化简,再求值(每题5分,共10分).
(1).
(2)(-a+1)÷,再从1,-1和中选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代入求值.
21.(12分)△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1)作△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A1B1C1.
(2)将△A1B1C1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2B2C2.如果看出一次平移,求出平移的距离.
(3)作出将△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2.(12分)省射击队为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全国比赛,对他们进行了六次测试,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甲 10 8 9 8 10 9
乙 10 7 10 10 9 8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出甲的平均成绩是_____环,乙的平均成绩是_____环.
(2)甲队员成绩的中位数是________,乙队员成绩的众数是________.
(3)分别计算甲、乙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根据这几项计算的结果,你认为推荐谁参加全国比赛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23、(10分)某超市用3000元购进某种干果销售,由于销售状况良好,超市又调拨9000元资金购进该种干果,但这次的进价比第一次的进价提高了20%,购进干果数量是第一次的2倍还多300千克,如果超市按每千克9元的价格出售,当大部分干果售出后,余下的600千克按售价的8折售完.
(1)该种干果的第一次进价是每千克多少元?
(2)超市销售这种干果共盈利多少元?
24.(12分)2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且PA=PE,PE交CD于F.
(1)证明:PC=PE;
(2)求∠CPE的度数;
25.(12分)如图,P是等腰Rt△ACB内一点,AC=BC,且PA=8,PB=10,PC=.将△CPB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CP′A.
(1)直接写出旋转的最小角度;
(2)求∠APC的度数.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每题4分,共48分)
1.C
2.B
3.B
4.C
5.C
6.B
7.B
8.C
9.B
10.C
11.C
12.A
二、填空(每题4分,共24分)
13.-(3a+1)2(3a-1)2
14.-3
15.7
16.23
17.80°
18. ①③④
三、解答题(66分)
19.解分式方程:(1)x=3 (2)x=2(注:需检验)
20.先化简,再求值:
(1)2aa b;411
(2)a 1a;当a=2时,原式=2 22,a=1,-1不合题意.
21.(1)、(2)、(3)图略 (2)平移距离:25
22.(1)9,9 (2)9,10 (3)甲:23 ,乙:43;推荐甲参加全国比赛更合适,理由如下:两人的平均成绩相等,说明实力相当;但甲的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比乙小,说明甲发挥较为稳定,故推荐甲参加比赛更合适.
23. (1)设该种干果的第一次进价是每千克x元,则第二次进价是每千克(1+20%)x元,
由题意,得9000(1+20%)x=2×3000x+300,
解得x=5,
经检验x=5是方程的解。
答:该种干果的第一次进价是每千克5元;
(2)[30005+90005×(1+20%) 600]×9+600×9×80% (3000+9000)
=(600+1500 600)×9+4320 12000
=1500×9+4320 12000
=13500+4320 12000
=5820(元)
答:超市销售这种干果共盈利5820元。
24. (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AB=BC,
∠ABP=∠CBP=45 ,
在△ABP和△CBP中,
AB=BC∠ABP=∠CBPPB=PB,
∴△ABP≌△CBP(SAS),
∴PA=PC,
∵PA=PE,
∴PC=PE;
(2)由(1)知,△ABP≌△CBP,
∴∠BAP=∠BCP,
∴∠DAP=∠DCP,
∵PA=PE,
∴∠DAP=∠E,
∴∠DCP=∠E,
∵∠CFP=∠EFD(对顶角相等),
∴180 ∠PFC ∠PCF=180 ∠DFE ∠E,
即∠CPF=∠EDF=90 ;
25.(1)∵△A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A=CB,∠ACB=90 ,
∵△CPB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CP′A,
∴∠ACB等于旋转角,
∴旋转的最小角度为90 ;
(2)连结PP′,如图,
∵△CPB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CP′A,
∴∠P′CP=∠ACB=90 ,CP′=CP=18,P′A=PB=10,
∴△CP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PP′=2CP=2×18=6,∠CPP′=45 ,
在△APP′中,∵PP′=6,PA=8,P′A=10,
∴PP′2+PA2=P′A2,
∴△APP′为直角三角形,∠APP′=90 ,
∴∠APC=∠APP′+∠CPP′=90 +45 =135 .
6题
4题
3题
9题
10题
8题
11题
12题
17题
18题
21题
24题
25题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