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找妈妈》教学设计(表格式 )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 找妈妈》教学设计(表格式 )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4-23 21:0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找妈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小学美术新课标中提出的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技能。以皮亚杰的“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找妈妈》这一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4课内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从横向来看,本课与同册第2课《图形变变变》和第3课《可爱的家》构成一个单元。从全套教材纵向来看,一年级下册第4课《漂亮的童话城堡》一课,也是利用基本图形进行组合,从而探究城堡建筑组合的规律方法,因此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学生情况:课前我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不会画鸡,更不知道如何表现鸡的不同姿态,并且缺乏想象力。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我设置了利用基本型概括的方法解决如何表现造型,“做一做”“摆一摆”体验小鸡不同姿态的表现方法,故事启发法,教师示范法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教学方式:故事启发法:小鸡找妈妈。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小鸡不同姿态表现方法,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对比法、发现法:出示生活中的鸡与手绘鸡图片进行对比,渗透装饰方法。参与体验法:在初步渗透小鸡动态后,让学生尝试体验摆一摆,感受动手的乐趣。技术准备:PPT课件、视频、图片、音乐、展台布置、示范画等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知识与技能(1)学习用基本形概括的方法认识、表现动物的特点。 (2)学习用大小对比、姿态变化的方法使画面更加生动。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体验、表现小动物和妈妈形态,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运用基本形概括表现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观察、欣赏、创作、表现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围绕“找妈妈”的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妈妈的亲情教育。教学重点:学习用基本形概括的方法表现动物。教学难点:如何用对比、变化的方法使画面更加生动。
教学流程示意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讲授新课教学过程艺术实践展示品评价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按常规要求坐好,稳定情绪,准备好上课。环节设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2分钟)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呢?那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妈妈,小鸡LaLa不小心和妈妈走失了,它可伤心了,你们愿意帮助它找妈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妈妈》。认真聆听老师的问题,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创设情境,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讲授新课(12分钟)1、欣赏画家作品。2、探究动物外形(1)出示照片,说一说小鸡的外形由几部分组成?(2)小组探究,交流小鸡与妈妈的外形有什么不同?(3)总结基本型3、探究小鸡动态拼一拼、摆一摆4、装饰方法对比探究出花纹5、教师示范。概括基本形添加花纹装饰添加背景涂色6、欣赏学生作品进一步巩固用基本型概括动物外形的方法。小蜗牛与妈妈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区分它们? 学生欣赏。聆听老师讲解,思考问题。学生分析思考。学生动手实验。仔细观察图片,并记忆。体会造型方法。学生认真观察作品,找到自己喜欢的,思考喜欢的原因、找到作品优点。绘画作品多方面感受母爱,呈现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幸福画面感。通过小组内讨论了解动物外形构造,在尝试体验中探究出动物基本型,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突出了教学重点。通过拼摆图形,表现小鸡的不同动态,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欣赏学生作品,进一步巩固用基本型概括动物外形的方法。为后面造型、表现做铺垫。在引导行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画面为突破教学难点做铺垫。艺术实践(20分钟)完成一幅小动物找妈妈的情景,适当的添加装饰的花纹。学生进行创作落实艺术实践,启发引导学生创新。展示讲评(4分钟)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引导学生评价作品。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互相之间取长补短。落实学习内容,发挥评价的正确作用。拓展(2分钟)我们学会了新本领用基本形画小动物,回家画给爸爸、妈妈看;我们要珍惜亲人对我们的爱,同样小动物也离不开人的爱,因为有了爱我们才更幸福,我们要保护小动物。下面我们以一个小短片《妈妈的爱》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学生聆听、思考。复习、巩固新知,对学生进行爱妈妈、爱亲人的亲情教育及关爱小动物的爱心教育。板书设计课题: 找妈妈范画 范画 一、基本形概括 二、添加装饰花纹 范画 三、添加背景 四、填上颜色 范画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本着“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的原则。评价主要通过课上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的形式。学生通过评价,增强了审美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发挥了评价作用。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导入图片、歌曲有针对性。本节课我选用了不同的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图片,让学生们更直观的去感受,并配上《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让学生感受的同时感情进一步升华,回忆和妈妈在一起的幸福场面,为下面教学做了充分的铺垫。采用拼摆的教学方法,降低了学习难度。 课上让学生们利用课前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教具,亲自拼摆,体会小鸡不同的姿态,动手的同时收获新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玩中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分层创作,多种媒材的使用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 ,我为学生准备了多种媒材,例如:砂纸、黑色卡纸、金银笔,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在体验创作的同时开阔了学生的眼界。4、通过本节课的设计我解决了重点,用基本型概括的方法表现动物外形利用基本型让学生拼摆的教学方法,突破了本课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