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备课先锋】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送友人 课件(27张PPT)+内置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备课先锋】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送友人 课件(27张PPT)+内置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5 08:27:39

内容文字预览

(共27张PPT)
导入
古代道路崎岖坎坷,交通工具落后,亲友之间一别多年再会难期,正所谓“君问归期未有期”,所以他们更重别离,因而备酒饯行,折柳相送,以诗相赠,来表达离愁别绪。所以,多数送别诗情调低沉,那么,豪放如李白是否也是这样?咱们今天就赏析一首送别诗——李白的佳作《送友人》。
教学目标
01
能够有感情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02
能够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03
能够抓住送别诗的意象,体会作者对朋友所抒发的深挚感情。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课外古诗词,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传承国学经典,提升文化素养。

审美创造:感受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思维能力∶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有关知识,把握诗歌的情感,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技巧。

语言运用︰通过指导,学生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吟诵出诗歌的韵味。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背景链接
本诗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本诗写作时间不详。有学者认为可能作于南阳。
读诗
送 友 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zī)/去,萧萧/班马/鸣。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示范朗读,读出节奏
3.同桌互读,评价指正
疏通文意
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诗意:
青翠山峦横亘在外城北面,明净河水绕着城东流过。
赏析:
首联交代送别地点和环境,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上句写远山,下句写近水。“青”“白”相对,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自然生动。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诗意:
此地一别,你就要像孤独的蓬草随风飞旋万里。
赏析:
颔联点明题旨,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表达了对他深切的关心。
蓬草,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诗意:
游子行踪不定如同浮云,落日缓缓,似乎有所留恋。
赏析:
颈联即景抒情,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随风飘荡,象征友人行踪不定;夕阳徐徐而下,似不忍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比喻游子行踪不定。
比喻难舍之情。
默写常考句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意:
挥手从此离去,连座下的马,也因离别而萧萧悲鸣。
赏析:
尾联写告别。诗人只写了两匹马临别时萧萧长鸣的动人场景。马犹如此,人何以堪?“班马”的嘶鸣衬托了离愁别绪,突出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
从此离去。兹,此
离群的马。
马嘶叫声。
问题探究
1.作者围绕送别写了哪些景物?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
青山、北郭、白水、东城、孤蓬、浮云、落日、班马、萧萧马鸣
“青山、北郭、白水、东城”点明了送别的地点,诗人将友人已经送到了城外,很远他们仍不愿分离,体现友情之深。
“孤蓬”中的“蓬”指蓬草,它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如同离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怜惜愈甚。此联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飘泊天涯的深切关怀。
“浮云”“落日”一句,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天空中的一抹浮云,随风飘浮,比作友人即将远离,行踪不定,任意西东;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勿勿离开大地,比作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依依惜别之情。
“班马”指离群的马。诗人离别之情却不明说,却以写马衬托离情。连马儿临别之时也不禁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1.作者围绕送别写了哪些景物?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
2.首联中“横”、“绕”表达作用?改成“矗”、“屹”或者“流”如何?
(1)“矗”、“屹”写出了山的挺立、高耸,却少了雄伟壮阔的气势。“横”写出山的横亘、绵延,写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雄壮气势,突出山的静态美。
(2)“流”用得过平,没有写出送别地点的地貌特征。“绕”字却写出了波光粼粼的流水,曲曲折折流过城东的特征,突出流水动态美。
3.赏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此联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诗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知识链接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送别诗中也有一些常用的意象:
(一)习俗类意象:
1、柳 (折柳送别)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2、酒 (饮酒饯别)
“问人间,谁管别离愁 杯中物。”(辛弃疾《满江红》)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所以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浓浓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
(二)时间意象:
3、日暮
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 “夕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
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并且,傍晚时分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
4、月亮
月亮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总结
这是一首情意深厚、新颖别致的送别诗,诗人刻画了轻快的送别场景,渲染了动人的送别气氛,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意。
写作手法
(1)对偶工整,动静结合
(2)比喻形象,衬托显情
结束语
李白的一生,风流倜傥,豪迈洒脱,明月相伴,美酒相随,朋友遍天下,诗作传古今,我们在八年级下学期还将会学习他的《渡荆门送别》,在那里我们会再一次与他相约。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比喻)
送友人
孤蓬
夕阳
远行的友人
难舍之情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