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2023五上·金华期末)在“小草→兔子→老鹰”这条食物链中,小草是 ,兔子、老鹰是 。
2.(2023五上·金华期末)地球内部结构可以分为 、地幔 、 三部分。
3.(2023五上·金华期末)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 作力的单位,简称 ,用字母 表示。
4.(2023五上·金华期末)光是沿 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 现象。
5.(2023五上·金华期末)地球表面有 、 、 、 和丘陵等地形地貌。
6.(2023五上·金华期末)利用橡皮筋的 力可以使小车前进,利用气球的 力也可以使小车前进。
7.(2023五上·金华期末)由于受水、 、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做 。
8.(2023五上·金华期末)日晷是古代人们测量 (填“时间”或“温度”)的工具。
9. 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0.(2023五上·金华期末)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 和滚动两种方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1.(2023五上·金华期末)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 )
12.(2023五上·金华期末)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低,压力越来越小。 ( )
13.(2023五上·金华期末)不能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观察,因为凸透镜能汇聚太阳光。 ( )
14.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是它受到风化作用的结果。
15.(2023五上·金华期末)香蕉树、松树、仙人掌的生活环境完全一样。 ( )
16.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无关。
17.(2023五上·金华期末)把墙面涂成白色主要是为了有利于光的反射。 ( )
18.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
19.(2023五上·金华期末)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路程就越长。 ( )
20.(2023五上·金华期末)鞋底有美丽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才不会摔倒。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21.(2023五上·金华期末)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
A.相互利用的关系 B.相互竞争的关系 C.吃与被吃的关系
22.(2023五上·金华期末)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 )。
A.反射原理 B.直线传播 C.折射原理
23.(2023五上·金华期末)许多科学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的( )会形成断裂谷。
A.拉伸 B.相互拉张 C.挤压
24.(2023五上·金华期末)同样材料的物体,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 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的是( )
A.水平放置 B.竖直放置 C.太阳光垂直放置
25.(2020五上·菏泽期中)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是( )
A.水分、温度、阳光 B.水分、温度、空气 C.水分、温度、土壤
26.(2023五上·金华期末)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原因是( )。
A.人类破坏了环境 B.地球内部剧烈运动 C.地表风化
27.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
A.右边 B.左边 C.后面
28.(2023五上·金华期末)体操运动员容易手心出汗,往手上擦镁粉是为了( )。
A.减小摩擦力 B.让手更干净 C.增大摩擦力
29.把晒干、碾碎的土壤倒入水中,搅拌静置后,按照沉积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沙砾—沙—粉沙—黏土
B.黏土—粉沙—沙—沙砾
C.沙砾—粉沙—黏土—沙
30.(2021四下·义乌期末)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 )的特性来测量力的大小的。
A.有弹性 B.受力大,伸长长 C.能承重
四、连线题。(共8分)
31.(2023五上·金华期末)请将模拟实验与真实情景连线。
喷水器喷水 下雨
坡形土堆 地面径流
泥浆流淌 植被
覆盖物 山坡
32.(2023五上·金华期末)下列情况分别利用了什么力?
拉开的弓 摩擦力
发射的火箭 弹力
水往低处流 反冲力
用毛巾洗脸 重力
五、图形题(共13分)
33.把高原、丘陵、山地、平原和盆地写在对应的地形上。
34.(2023五上·金华期末)简单写出岩石的变化过程。
35.(2023五上·金华期末)请你在下面的图中注明哪个是凸面镜,哪个是凹面镜?
图1: 图2:
六、实验探究题。(共19分)
36.(2023五上·金华期末)“光和影”。
(1)如果想要产生影子,图中的实验器材还缺少 。缺少的实验器材应该放在遮挡物的 (填“左边”或者“右边”)。
(2)像这种从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影子叫 做 。
(3)该遮挡物产生的影子在屏上的形状是( )。
A.圆形 B.圆柱形 C.长方形
37.(2023五上·金华期末)这学期的学习结束了,在《蚯蚓的选择》一课的学习中,大家通过观察、实验都知道了蚯蚓的最终选择。回忆当时你们小组的探究情况,完成以下问题:
(1)你在“蚯蚓喜欢黑暗环境还是明亮环境”实验时,你发现蚯蚓爬到( )。
A.黑暗处 B.明亮处
(2)为得出较准确的结论,本实验最好( )。
A.多做几次 B.做一次就足够了
(3)有1个小组的同学在做“蚯蚓喜欢干燥土壤还是湿润土壤”实验时发现,蚯蚓没有爬向潮湿的泥土,反而爬到了干燥的土壤上。聪明的你能不能帮助他们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
A.可能是土壤放得离蚯蚓太远了,有好几厘米远,这么远的路程,扰乱了蚯蚓的正确判断。
B.可能是土壤放得比较少,而且是平铺在盒底,这样也行就形成不了蚯蚓生活的真实环境,造成了蚯蚓判断上的错误。
C.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38.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太阳能的4个实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生产者;消费者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物链指的是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链条关系。在食物链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
2.【答案】地壳;地核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从外到内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3个圈层。
3.【答案】牛顿;牛;N
【知识点】力的概念
【解析】【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在物理中牛顿是力的公制单位。它是以创立经典力学的艾萨克牛顿命名。
4.【答案】直线;反射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当光碰到物体后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
5.【答案】平原;高原;山地;盆地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地形地貌,包括了平原、丘陵、高原、山地、盆地等。
6.【答案】弹;反冲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可以用不同的力驱使小车前进,橡皮筋小车是利用橡皮筋的弹力驱使小车前进的,气球小车是利用气球产生的反冲力使小车前进的。
7.【答案】大气;风化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 在温度、水和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裂,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或沙粒,这种作用叫风化。
8.【答案】时间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它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来计时的。
9.【答案】太阳
【知识点】光源
【解析】【解答】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是太阳。
【分析】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10.【答案】滑动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包括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滑动的方式受到的摩擦力大,滚动的方式受到的摩擦力小。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保护森林,森林可以保持水分,减少水对土地的侵蚀。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从外到内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使光线会聚于焦点,在焦点处可点燃火柴。所以不要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化
【解析】【解答】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是因为受到风化的作用效果。
【分析】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15.【答案】(1)错误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香蕉树生活在温度高潮湿的环境里;松树生长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仙人掌生活在炎热干燥的环境中。
16.【答案】(1)错误
【知识点】摩擦力
【解析】【解答】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粗擦程度有关。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物体的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
17.【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把墙壁粉刷成白色,可以使教室更加明亮,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白色对光的吸收少,反射效果好。
18.【答案】(1)错误
【解析】【解答】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它是反射太阳光,所以不是光源。
【分析】本题考查光源的例子。
19.【答案】(1)正确
【知识点】橡皮筋动力小车
【解析】【分析】橡皮筋小车的动力是橡皮筋的弹力,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获得的动力越大,小车行驶的路程就越长。
20.【答案】(1)正确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 鞋底有美丽的花纹是摩擦力的应用,鞋底花纹可以增大摩擦力,使人可以站在地上更稳。
21.【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营养关系而形成食物链。
22.【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23.【答案】B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 ,大陆板块之间的相互拉伸形成了断裂谷。
24.【答案】C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因为垂直放置意味着受光面积最大,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
25.【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是适宜水分、合适的温度、空气 。B选项符合题意。
26.【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27.【答案】A
【知识点】影子
【解析】【解答】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所以太阳在物体的左边时,影子在物体的右边。
故答案为:A。
【分析】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线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28.【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 体操运动员往手上擦镁粉是为了增加手和物体之间的摩擦力,这样可以有利于体操运动员更好的进行体操动作。
29.【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解答】 把晒干、碾碎的土壤倒入水中,搅拌静置后,按照沉积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沙砾—沙—粉沙—黏土。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土壤中的各成分沉淀的顺序与各成分的重量有关,重量较大的成分会先沉淀下去。
30.【答案】B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 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若撤去外力,物体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叫作弹力。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弹簧有弹性,可以产生弹力的原理来进行测量的。
31.【答案】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降水会对土地起到侵蚀作用,有植物覆盖会减小侵蚀的影响,此题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植被对侵蚀的影响,喷水壶喷出的水模拟的降水,要喷洒均匀,覆盖物则模拟植被,土堆模拟山坡。
32.【答案】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两个相互接触并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用毛巾搓洗脸正是利用了摩擦力。 弹力指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若撤去外力,物体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力,拉开的弓发生了形变,且想要恢复到原来的力为弹力。 在一个物体喷出气体、液体或者固体时,被喷出的物体就会产生一个反方向的推力,这个推力就叫做反冲力。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水往低处流正式由于重力的影响。
33.【答案】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解答】根据地形与海拔的坐标图,可知从左到右的地形依次是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和平原。
【分析】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丘陵是指地球岩石圈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的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盆地具有两边高中间低的结构,因外形像盆子而得名,海拔在500米内;平原是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一个较大区域,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海拔较低。
34.【答案】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过程记录了地球形成与演化的历史。岩石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碎裂后会形成沙、黏土。
35.【答案】凸面镜;凹面镜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分析】用抛物面的外侧作反射面的球面镜叫做凸面镜, 也叫广角镜、反光镜、转弯镜。主要用于各种弯道、路口。可以扩大司机视野,及早发现弯道对面车辆,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也用于超市防盗,监视死角。 凹面镜是由一面是凹面而另一面不透明的镜体组成 。
36.【答案】(1)光源;右边
(2)投影
(3)C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光线在同一介质中,是始终沿着直线传播的,当一个不透明的物体被放置在光的路径上,阻挡了光线的传播,就会产生阴影。
(1)影子形成的三要素为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合屏之间。
(2)用一组光线将物体的形状投射到一个平面上去,称为投影。
(3)改变光的方向影子的形状会发生改变,光从侧面照射遮挡物是长方形。
37.【答案】(1)A
(2)A
(3)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此题通过对比实验探究蚯蚓的生活习性。
(1)蚯蚓适宜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2)反复进行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验结果,使实验结论更科学、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3)在实验中,要贴近真实环境,土壤要多,且放置距离不可过长,并要求距离长度相等。
38.【答案】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帆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汽车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解答】利用太阳能的实例有很多,如: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帆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汽车等。
【分析】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2023五上·金华期末)在“小草→兔子→老鹰”这条食物链中,小草是 ,兔子、老鹰是 。
【答案】生产者;消费者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物链指的是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链条关系。在食物链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
2.(2023五上·金华期末)地球内部结构可以分为 、地幔 、 三部分。
【答案】地壳;地核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从外到内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3个圈层。
3.(2023五上·金华期末)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 作力的单位,简称 ,用字母 表示。
【答案】牛顿;牛;N
【知识点】力的概念
【解析】【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在物理中牛顿是力的公制单位。它是以创立经典力学的艾萨克牛顿命名。
4.(2023五上·金华期末)光是沿 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 现象。
【答案】直线;反射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当光碰到物体后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
5.(2023五上·金华期末)地球表面有 、 、 、 和丘陵等地形地貌。
【答案】平原;高原;山地;盆地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地形地貌,包括了平原、丘陵、高原、山地、盆地等。
6.(2023五上·金华期末)利用橡皮筋的 力可以使小车前进,利用气球的 力也可以使小车前进。
【答案】弹;反冲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可以用不同的力驱使小车前进,橡皮筋小车是利用橡皮筋的弹力驱使小车前进的,气球小车是利用气球产生的反冲力使小车前进的。
7.(2023五上·金华期末)由于受水、 、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做 。
【答案】大气;风化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 在温度、水和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裂,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或沙粒,这种作用叫风化。
8.(2023五上·金华期末)日晷是古代人们测量 (填“时间”或“温度”)的工具。
【答案】时间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它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来计时的。
9. 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答案】太阳
【知识点】光源
【解析】【解答】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是太阳。
【分析】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10.(2023五上·金华期末)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 和滚动两种方式。
【答案】滑动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包括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滑动的方式受到的摩擦力大,滚动的方式受到的摩擦力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1.(2023五上·金华期末)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保护森林,森林可以保持水分,减少水对土地的侵蚀。
12.(2023五上·金华期末)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低,压力越来越小。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从外到内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13.(2023五上·金华期末)不能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观察,因为凸透镜能汇聚太阳光。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使光线会聚于焦点,在焦点处可点燃火柴。所以不要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
14.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是它受到风化作用的结果。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化
【解析】【解答】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是因为受到风化的作用效果。
【分析】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15.(2023五上·金华期末)香蕉树、松树、仙人掌的生活环境完全一样。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香蕉树生活在温度高潮湿的环境里;松树生长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仙人掌生活在炎热干燥的环境中。
16.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无关。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摩擦力
【解析】【解答】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粗擦程度有关。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物体的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
17.(2023五上·金华期末)把墙面涂成白色主要是为了有利于光的反射。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把墙壁粉刷成白色,可以使教室更加明亮,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白色对光的吸收少,反射效果好。
18.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
【答案】(1)错误
【解析】【解答】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它是反射太阳光,所以不是光源。
【分析】本题考查光源的例子。
19.(2023五上·金华期末)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路程就越长。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橡皮筋动力小车
【解析】【分析】橡皮筋小车的动力是橡皮筋的弹力,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获得的动力越大,小车行驶的路程就越长。
20.(2023五上·金华期末)鞋底有美丽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才不会摔倒。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 鞋底有美丽的花纹是摩擦力的应用,鞋底花纹可以增大摩擦力,使人可以站在地上更稳。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21.(2023五上·金华期末)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
A.相互利用的关系 B.相互竞争的关系 C.吃与被吃的关系
【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营养关系而形成食物链。
22.(2023五上·金华期末)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 )。
A.反射原理 B.直线传播 C.折射原理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23.(2023五上·金华期末)许多科学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的( )会形成断裂谷。
A.拉伸 B.相互拉张 C.挤压
【答案】B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 ,大陆板块之间的相互拉伸形成了断裂谷。
24.(2023五上·金华期末)同样材料的物体,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 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的是( )
A.水平放置 B.竖直放置 C.太阳光垂直放置
【答案】C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因为垂直放置意味着受光面积最大,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
25.(2020五上·菏泽期中)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是( )
A.水分、温度、阳光 B.水分、温度、空气 C.水分、温度、土壤
【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是适宜水分、合适的温度、空气 。B选项符合题意。
26.(2023五上·金华期末)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原因是( )。
A.人类破坏了环境 B.地球内部剧烈运动 C.地表风化
【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27.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
A.右边 B.左边 C.后面
【答案】A
【知识点】影子
【解析】【解答】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所以太阳在物体的左边时,影子在物体的右边。
故答案为:A。
【分析】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线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28.(2023五上·金华期末)体操运动员容易手心出汗,往手上擦镁粉是为了( )。
A.减小摩擦力 B.让手更干净 C.增大摩擦力
【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 体操运动员往手上擦镁粉是为了增加手和物体之间的摩擦力,这样可以有利于体操运动员更好的进行体操动作。
29.把晒干、碾碎的土壤倒入水中,搅拌静置后,按照沉积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沙砾—沙—粉沙—黏土
B.黏土—粉沙—沙—沙砾
C.沙砾—粉沙—黏土—沙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解答】 把晒干、碾碎的土壤倒入水中,搅拌静置后,按照沉积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沙砾—沙—粉沙—黏土。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土壤中的各成分沉淀的顺序与各成分的重量有关,重量较大的成分会先沉淀下去。
30.(2021四下·义乌期末)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 )的特性来测量力的大小的。
A.有弹性 B.受力大,伸长长 C.能承重
【答案】B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 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若撤去外力,物体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叫作弹力。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弹簧有弹性,可以产生弹力的原理来进行测量的。
四、连线题。(共8分)
31.(2023五上·金华期末)请将模拟实验与真实情景连线。
喷水器喷水 下雨
坡形土堆 地面径流
泥浆流淌 植被
覆盖物 山坡
【答案】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降水会对土地起到侵蚀作用,有植物覆盖会减小侵蚀的影响,此题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植被对侵蚀的影响,喷水壶喷出的水模拟的降水,要喷洒均匀,覆盖物则模拟植被,土堆模拟山坡。
32.(2023五上·金华期末)下列情况分别利用了什么力?
拉开的弓 摩擦力
发射的火箭 弹力
水往低处流 反冲力
用毛巾洗脸 重力
【答案】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两个相互接触并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用毛巾搓洗脸正是利用了摩擦力。 弹力指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若撤去外力,物体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力,拉开的弓发生了形变,且想要恢复到原来的力为弹力。 在一个物体喷出气体、液体或者固体时,被喷出的物体就会产生一个反方向的推力,这个推力就叫做反冲力。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水往低处流正式由于重力的影响。
五、图形题(共13分)
33.把高原、丘陵、山地、平原和盆地写在对应的地形上。
【答案】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解答】根据地形与海拔的坐标图,可知从左到右的地形依次是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和平原。
【分析】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丘陵是指地球岩石圈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的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盆地具有两边高中间低的结构,因外形像盆子而得名,海拔在500米内;平原是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一个较大区域,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海拔较低。
34.(2023五上·金华期末)简单写出岩石的变化过程。
【答案】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过程记录了地球形成与演化的历史。岩石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碎裂后会形成沙、黏土。
35.(2023五上·金华期末)请你在下面的图中注明哪个是凸面镜,哪个是凹面镜?
图1: 图2:
【答案】凸面镜;凹面镜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分析】用抛物面的外侧作反射面的球面镜叫做凸面镜, 也叫广角镜、反光镜、转弯镜。主要用于各种弯道、路口。可以扩大司机视野,及早发现弯道对面车辆,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也用于超市防盗,监视死角。 凹面镜是由一面是凹面而另一面不透明的镜体组成 。
六、实验探究题。(共19分)
36.(2023五上·金华期末)“光和影”。
(1)如果想要产生影子,图中的实验器材还缺少 。缺少的实验器材应该放在遮挡物的 (填“左边”或者“右边”)。
(2)像这种从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影子叫 做 。
(3)该遮挡物产生的影子在屏上的形状是( )。
A.圆形 B.圆柱形 C.长方形
【答案】(1)光源;右边
(2)投影
(3)C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光线在同一介质中,是始终沿着直线传播的,当一个不透明的物体被放置在光的路径上,阻挡了光线的传播,就会产生阴影。
(1)影子形成的三要素为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合屏之间。
(2)用一组光线将物体的形状投射到一个平面上去,称为投影。
(3)改变光的方向影子的形状会发生改变,光从侧面照射遮挡物是长方形。
37.(2023五上·金华期末)这学期的学习结束了,在《蚯蚓的选择》一课的学习中,大家通过观察、实验都知道了蚯蚓的最终选择。回忆当时你们小组的探究情况,完成以下问题:
(1)你在“蚯蚓喜欢黑暗环境还是明亮环境”实验时,你发现蚯蚓爬到( )。
A.黑暗处 B.明亮处
(2)为得出较准确的结论,本实验最好( )。
A.多做几次 B.做一次就足够了
(3)有1个小组的同学在做“蚯蚓喜欢干燥土壤还是湿润土壤”实验时发现,蚯蚓没有爬向潮湿的泥土,反而爬到了干燥的土壤上。聪明的你能不能帮助他们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
A.可能是土壤放得离蚯蚓太远了,有好几厘米远,这么远的路程,扰乱了蚯蚓的正确判断。
B.可能是土壤放得比较少,而且是平铺在盒底,这样也行就形成不了蚯蚓生活的真实环境,造成了蚯蚓判断上的错误。
C.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1)A
(2)A
(3)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此题通过对比实验探究蚯蚓的生活习性。
(1)蚯蚓适宜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2)反复进行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验结果,使实验结论更科学、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3)在实验中,要贴近真实环境,土壤要多,且放置距离不可过长,并要求距离长度相等。
38.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太阳能的4个实例。
【答案】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帆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汽车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解答】利用太阳能的实例有很多,如: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帆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汽车等。
【分析】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