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4 09:4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写会认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清重点句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2.理解一些深刻含义的句子。
三、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默读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作者及其背景介绍
1.揭题(板书课题:为人民服务)
2.作者及人物介绍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书法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毛泽东语录
①愚公移山,人定胜天。
②不到长城非好汉。
③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④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⑤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张思德:1933年参加革命,是中央警卫团的战士,经历过长征,负过伤,是个忠实的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烧炭时,因炭窑倒塌而牺牲。
3.背景介绍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稿。
这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卫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中处于艰难的阶段,困难很多,毛泽东主席在追悼张思德的同时,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的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团结起来,争取抗战的胜利。
(二)初读课文,扫除词语障碍
1.学生字
听音频,扫除生字障碍
彻 迁 泰 迫 批 标 牺 炊 葬
2.读词语
革命 解放 彻底 利益 剥削 压迫 批评 精兵简政 五湖四海 目标
兴旺 牺牲 死得其所 炊事员 送葬 制度 寄托 哀思
3.词语意思我知道
(1)泰山,山名,在山东省。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2)鸿毛:大雁的毛,比喻轻微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3)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4)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联系上下文,可理解为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5)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6)追悼:沉痛地怀念(死者)。
4.生字正音、形
泰:正确的读音是“ tài”,不要错读成“dài”。“泰”的下部不是“水”。
标:“标”的右部是“示”,不要错写成“不”。
牺:“牺”的左部是“牜”,不要错写成“木”。
5.多音字
(三)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是围绕什么来讲的?(为人民服务)
2.文章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②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③搞好团结,克服困难,不怕牺牲,相互爱护,团结人民。
(四)课堂小结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一篇议论文。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论点展开论述,主要讲了树立“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的生死观;接受正确的、对人民有好处的批评;面对困难,不怕困难,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相互关系;最后,发起号召:开追悼会,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试着背诵第2自然段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