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
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40分。其中1-6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7-10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22年12月18号,阿根廷队获得卡塔尔世界杯冠军,梅西捧起大力神杯。图中所示为阿根廷前锋梅西在世界杯比赛中踢球时的照片。若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梅西踢球时,脚对足球没有做功
B.足球离开脚后上升到最高点过程中梅西对其做了功
C.足球离开脚后上升到最高点过程中重力做负功
D.足球离开脚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变小
2.排球是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正面上手发球是排球发球技术中的一种。若在某次发球训练中,排球在空中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排球可视为质点,离地面高h处的速度为v0,空气阻力不计,取此位置为零势能面,则排球着地时的机械能为( )
A. B.
C. D.
3.如图所示,小球由静止从同一出发点到达相同的终点,发现小球从B轨道滑下用时最短,C轨道次之,A轨道最长,B轨道轨迹被称为最速降线,设计师在设计过山车时大多采用B轨道。若忽略各种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机械能守恒,小球在三条轨道的终点处速度相同
B.三条轨道中小球沿B轨道滑下过程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最大
C.沿A轨道滑下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做功最多
D.沿C轨道滑下到达终点时小球重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4.质点仅在恒力F的作用下,由O点运动到A点的轨迹如图所示,在A点时速度的方向与x轴平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恒力F的方向可能沿y轴负方向
C.恒力F的方向可能沿x轴正方向
D.任意两段相等时间内该质点速度变化量不仅大小相等而且方向相同
5.如图甲所示,抛球游戏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项目之一,小朋友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双手将皮球水平抛出,皮球进入水平篮筐且不擦到篮筐就能获得小红旗一枚。如图乙所示。篮筐的半径为R,皮球的半径为r,篮筐中心和出手处皮球的中心高度为h1和h2,两中心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点O1、O2之间的距离为d。忽略空气的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设水平投篮出手速度为v,要使皮球能入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皮球出手速度越大,皮球进筐前运动的时间越长
B.皮球从出手到入筐运动的时间为
C.皮球出手速度v的最大值为
D.皮球出手速度v的最小值为
6.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A、B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A放在水平地面上;B、C两物体通过细线绕过轻质定滑轮相连,C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用手拿住C,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ab段的细线竖直、cd段的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B的质量均为m,斜面倾角为θ=30°,重力加速度为g,滑轮的质量和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C释放后沿斜面下滑,当A刚要离开地面时,B的速度最大。则从释放C到A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 )
A.BC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C的质量为4m
C.物体C沿斜面下滑的距离为
D.细绳拉力对C物体做的功
7.如图所示,物体P、Q经无摩擦的定滑轮用细绳连在一起,此时Q竖直匀速上升,P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沿水平粗糙地面向右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做减速运动
B.细绳对P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C.P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
D.细绳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减小
8.如图甲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物体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其机械能E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乙,其中AB为曲线,其余部分为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x2过程中,物体所受拉力不变
B.x1~x2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0~x3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0~x3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一直增大
9.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450,从斜面上方A点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的弹性小球,在B处和斜面碰撞,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经过一段时间在C点再次与斜面碰撞,已知AB两点的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空气阻力。则( )
A.小球在AB段运动过程中重力做功的最大的瞬时功率
B.BC间的距离
C.小球在BC段运动过程中离斜面最远为
D.小球在C点时重力的功率为
10.已知一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运动,某时刻在传送带适当的位置放上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块(如图甲所示),以此时为t=0时刻记录了小物块之后在传送带上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取沿斜面向上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其中两坐标大小v1>v2,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B.0~t1内,物块对传送带一直做正功
C.系统产生的热量一定比物块动能的减少量大
D.0~t2内,传送带对物块做功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实验题(共4题,共20分。第11、12题各4分,第13题6分,第14题6分)
11.(4分)水平桌面上,长R的轻绳一端固定于O点,如图所示(俯视图),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现小球在一个水平外力作用下从M点运动到N点,F的方向始终与小球的运动方向成37°角。已知小球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拉力F对小球做的功为___________(选填“正功”或“负功”),小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___________。
12.(4分)类比法是物理学习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尝试用类比法分析以下情景(如图1),质量为m的某滑雪运动员以一定初速度v0由O点水平(即v0//CD)滑到一倾斜平台上,平台与水平面成角,运动员最终在点落地。已知O点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试分析:忽略滑板与平台间的摩擦,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运动员在平台上的加速度a的大小是___________,沿初速度方向做___________运动。
13.(6分)如图是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1)选出一条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其中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B、C为三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通过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流。用刻度尺测得OA=15.55cm,OB=19.20cm,OC=23.23cm,重锤的质量为1.00kg,(g取9.8m/s2)。甲同学根据以上数据算出:当打点计时器打到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_________J;此时重锤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利用他自己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测量出了各计数点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的距离h,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v,然后以h为横轴、以为纵轴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图线的斜率近似等于_________。
A.19.6
B.9.8
C.4.9
14.(6分)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某次实验中在坐标纸上描出了a、b、c、d四个点。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由静止滑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斜槽末端端点即为小球平抛运动的抛出点
E.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2)若图中小方格的边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______(用L、g表示)。
(3)已知图中小方格的边长L=10cm,若以a点为坐标原点,以初速度方向为x轴正方向,以重力方向为y轴正方向,则图中抛出点的坐标是(_______cm,_______cm)。(取g=10m/s2)
三、计算题(共4题,第15、16题各8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4分,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有单位的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
15.(8分)一列火车总质量为m,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在平直轨道上行驶时,轨道对列车的阻力Ff是车重的k倍。求:
(1)求列车在水平轨道上行驶的最大速度;
(2)在水平轨道上,发动机以额定功率工作,当加速行驶速度为v1时,求列车的瞬时加速度a1的大小。
16.(8分)如图所示,某河宽d=100m,水流速度v1=4 m/s,河中央处有一漂流物A(可视为质点)顺流而下。值班员在观察点B发现漂流物时,距漂流物A的平行河岸距离L=100 m,当即驾驶快艇去拦截漂流物,刚好在观察点正前方的C处拦截到漂流物,BC连线垂直河岸,此过程中快艇相对于水的速度恒定。求:
(1)快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水流速度加倍后仅将船的行驶速度大小加倍是否可以完成任务(直接答出,不用说明理由)。
17.(10分)滑板运动是一项惊险刺激的运动,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图中ABCD为滑板的运动轨道,AB和CD是两段与水平面夹角均为θ的光滑的斜面,底部与水平面平滑相接,粗糙水平段BC的长度L=5m。一运动员从P点以v0=6m/s的初速度下滑,经BC后冲上CD轨道,达到Q点时速度减为零。已知运动员连同滑板的质量m=70kg,h=2m,H=3m,g取10m/s2,求:(结果可带根号)
(1)运动员第一次经过B点和C点的速度vB,vC;
(2)滑板与B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运动员最后静止的位置与C点之间的距离x。
18.(14分)如图所示,有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光滑平台上的A点以v0=3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达C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CD,最后小物块滑上紧靠轨道末端D点的长木板。已知足够长的长木板质量为M=1kg,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长木板下表面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长木板上表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且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0.5m,半径O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53°(不计空气阻力,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小物块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
(2)AB的高度;
(3)小物块与长木板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铭选中学、泉州九中、 侨光中学
2023春季高一年期中联考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B C B B AD BC ABC AC
二、填空、实验题
11.正功(2分) (2分)
12.(2分) 匀速直线(2分)
13. (1) 1.88(2分) 1.92 (2分) (2) B (2分)
14. (1)AE(2分,漏选得1分) (2) (2分) (3)(-10cm,-1.25cm)(2分)
三、计算题
(8分)【答案】(1) (2)
(1)(4分)火车以额定功率行驶,当F=Ff=kmg时,速度达到最大值vm 1分
由 2分
解得 1分
(2)(4分)当火车加速运时
1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分
得 1分
16.(8分)【答案】(1) (2)可以
(1)(6分)要刚好在C点完成拦截,漂流物到达C点的时间
1分
t=25s
船的实际行驶速度方向必须是沿BC方向,因而
1分
v= 2m/s,
由此可知
1分
1分
方向与河岸成α角,有
1分
1分
(2)(2分)当水速加倍后,
=12.5s,
船的实际行驶速度方向必须是沿BC方向,因而
由此可知
=+,
得
方向与河岸成α′角,
可以完成任务 2分
17.(10分)【答案】(1),;(2)0.16;(3)1.25m
(1)(5分)以水平轨道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面,运动员从点滑至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1分
运动员由点到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1分
代入数据解得
1分
(2)(2分)运动员由点滑至C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1分
代入数据解得
1分
(若用动力学方法得出答案同样得分)
(3)(3分)设运动员在BC轨道上滑行的总路程为s.对从P点到静止的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故运动员最后静止位置与C点之间的距离
1分
18.(14分)【答案】(1)5m/s;(2)0.8m;(3)10.875J
(1)(2分)小物块平抛运动至C点时,对速度进行分解,如图所示
因小物块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CD,则有
1分
vC=5m/s 1分
(2)(3分)小物块在C点时, 1分
又 1分
解得
AB=0.8m 1分
(若用其它公式得出答案同样得分)
(3)(9分)小物块从C运动到D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得
1分
解得
小物块滑上长木板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1分
小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长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1分
可得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设经过t时间二者共速,则有
1分
小物块s1
1分 (若用其它位移公式同样得分)
长木板s2
1分 (若用其它位移公式同样得分)
又 1分
小物块与长木板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1分
联立方程,解得
1分 (最后答案为10.9J或10.88J均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