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4 08:35:08

文档简介

柳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考试范围:上册8、9、10章 + 下册1、2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中国抗日战争分为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前后两大阶段,其中全面抗战开始于 (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西安事变
2.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一方面坚持抗战,另一方面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和发展生产,实行( )
A.“打土豪,分田地” B.土地国有 C.“耕者有其田” D.减租减息
3. 1946年,中国大法官梅汝璈在参加东京审判时为入场顺序和法官座次曾进行激烈斗争,捍卫了民族尊严。他后来回顾时说:在进行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中,立场必须合理合法。其中“合理”主要指( )
A. 法官个人的专业权威 B. 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
C. 中国在抗战中的贡献 D. 中美两国的合作关系
4.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主要目的是( )
A.实行合作化 B.完成土地改革 C.稳定市场物价 D.发展农业生产
5. 毛泽东就某一事件曾如此评价,它“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该事件是( )
A. 开国大典 B. 土地改革 C. 三大改造 D. 肃清土匪
6. 著名党史专家何沁评价某外交主张时说:“它超越了意识形态的限定,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不仅如此,在纷繁芜杂的当今世界,它依然焕发着蓬勃生机。”该主张是 ( )
A. “一边倒”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另起炉灶” D. 不结盟
7.1956年,中共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宣布: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该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七千人大会
8.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工人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风貌,出色地完成了石油会战,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大庆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是(  )
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邓稼先
9.阅读如表工农业总产值指数表(1952年指数为100).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中国(  )
年份 农业总产值 轻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总产值
1953 103.1 126.7 136.9
1956 120.5 173.3 262.3
1957 124.8 183.3 310.7
A. 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
C. 经济建设出现急躁冒进倾向 D. 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模式
10. “要全面考虑备战、备荒、为人民三个因素,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把西南和西北部分省区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战略大后方。”三线建设这项重大决策的意义是( )
A. 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B. 推动了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C. 改善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布局 D. 对外开放从沿边深入到内陆
11.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70年,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 “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12.在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中,曾经流传许多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现象,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描述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土地改革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3. 如下图,有“第二货币”之称的粮票,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全国各地基本取消了粮票,粮票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这反映出我国经济( )
A. 从公有到私有的所有制变化 B. 从保守到开放的思想变化
C. 从计划到市场的体制变化 D. 从奢侈到节俭的习惯变化
14.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了重要讲话,下列与此相关的内容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5.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速度达9.5%,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从1.8%增至15%左右。中国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为(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精准扶贫的推进 D.改革开放的深化
16.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英国人不该对香港的回归耿耿于怀,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有天才的创造。”“天才的创造”是指(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求同存异”方针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一国两制”构想
17.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共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这些思想理论都( )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B.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
C.为反帝反封建提供理论武器 D.指导了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1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1954年完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当今世界众多国际组织和国际文件采纳;1997年“东盟共识”的发表启动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进程;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明确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凝聚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这些思想的提出反映了我国(  )
A.借助于传统的思想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B.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机制
C.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D.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基础
19.2017年,“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评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出现说明我国(   )
A.改变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有限
C.背离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D.科技创新提升经济发展影响力
20.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建设以寻求与沿线国家利益契合点为重点,以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作为合作重要内容,逐步形成区域合作新格局。“一带一路”的原则是( )。
A.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B.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C.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D.坚持共商、共建、共享
21.世界古代某一地区的文明成就包括“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金字塔”“莎草纸”。这一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其全文刻在石头上,石头上部刻着两个人,坐着的是神,站着的是汉谟拉比,意思是神把法典交给人间的统治者,让他去执行。这可以用来说明《汉谟拉比法典》( )
A.强调公平公正 B.宣扬了君权神授 C.重视经济发展 D.体现了人文主义
23.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代希腊人则以移民和殖民方式向地中海和黑海地区扩大影响。造成这种不同扩展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分工与生产效率 B.文明开化的程度 C.社会组织与管理系统 D.农耕文明的优势
24.公元2世纪,演说家阿利斯提德说,所有的货物,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罗马城汇合。他意在说明当时罗马城( )
A.疆域辽阔 B.商贸繁荣 C.法制混乱 D.农业落后
25.波斯帝国修筑的“御道”全长1677英里,沿途设有111个驿站,覆盖帝国全境。后来,从御道上又开辟出几条岔路,向西南通往埃及,向东南通到印度河流域。波斯帝国“御道”的修筑( )
A.促进古代文明区域间的连接 B.保障地中海地区的长期和平
C.全面扩大了希腊文化影响力 D.推动了西欧封建国家的发展
26.拜占庭帝国信仰东正教并传承着希腊罗马文化。14世纪时,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不断入侵,使拜占庭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罗马的艺术珍品及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在那里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文化。由此可见( )
A.基督教文化受到批判和改造 B.奥斯曼帝国兴起使文化中心转移
C.意大利具有成熟的文化体系 D.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文化发展
27.在中世纪西欧的社会活动中,当王权与教权产生矛盾和冲突时,双方主要从保护自己利益的角度而非取代或推翻对方的角度出发,采取谈判、法庭斗争、货币赎买,甚至是战争威胁等手段,使彼此达成一种妥协,建立一种新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些做法( )
A.助推封君封臣制的形成 B.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C.为城市自治提供了借鉴 D.限制了贵族权力的滥用
28. 下图为中古西欧的“三种人”,从左至右依次为:祈祷的人、作战的人、种田的人。该图反映了当时( )
A. 封建庄园的构成 B. 城市市民的生活 C. 王权的不断强化 D. 森严的等级制度
29.灭亡拜占庭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并控制了连接亚欧商路的帝国是 ( )
A.波斯帝国 B.罗马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阿拉伯帝国
30.把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传入欧洲,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的是( )
A.土耳其人 B.阿拉伯人 C.印度人 D.突厥人
31.日本人借用了汉字,但发展了他们自己的书写体系;借鉴了儒家学说,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标准,以适应他们的社会结构;以唐都长安为模型建立新都,但其中的庙宇、楼阁、神龛和花园等都具有日本特征。这体现了日本( )
A.重视科学技术 B.实行“闭关锁国” C.企图征服世界 D.借鉴吸收外来文明
32.受中国政治文明影响较深,曾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的政权是( )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笈多帝国 D.高丽王朝
33. 751年,唐军与大食发生战争,唐军失败,杜环被俘,他最远可能到达北非。十多年后,杜环回国,他把经历写成《经行记》。元朝时,汪大渊两次随商船出海,最远可能到过北非和东非沿海地区,并在《岛夷志略》中留下相关记载。材料能证明(  )
A. 中国与非洲有了直接交往 B. 郑和最先开辟了中国沟通非洲的航路
C. 非洲曾被阿拉伯帝国统治 D. 书中均能查到印加人农业生产的情况
34.“浮动园地”(见下图)是一种创造性地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创造它的人是(  )
A.玛雅人 B.阿兹特克人 C.印加人 D.班图人
35.他们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位制,也知道“零”的概念。“他们”应该是( )
A.玛雅人 B.古埃及人 C.古希腊人 D.古印度人
二、非选择题:第36题15分,37题15分,共30分.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使中华民族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三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中共探索革命道路的代表性旧址。
材料二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中国既要实现社会主义,也要完成现代化。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共明确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且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
——据罗平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三处革命旧址出现的历史时期,并说明这三个时期中共担负的主要革命任务。(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实现“社会主义”和“现代化”进行的实践活动。(6分)
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灿烂的古代文明
材料二 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们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在每一座希腊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会所、剧场和体育场,而希腊的巡回演出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的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
——摘编自赵林《西方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的图1建筑的名称、图2法典的名称、图3的制度、图4代表的城邦分别是什么?(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亚历山大进行文明扩展的方式及其巩固统治的措施。(7分)柳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5 CDCCB 6-10 BCBDC 11-15 CACDD 16-20 DACDD
21-25 ABDBA 26-30 DCDCB 31-35 DDABA
二、材料解析题:共30分。
36、【答案】:(15分)
(1)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分)任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2分)
时期:抗日战争时期。(1分) 任务: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驱除日本帝国主义。(2分)
时期:解放战争时期。(1分) 任务: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胜利;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解放全中国。(2分)
(2)“社会主义”: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实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2分)
“现代化”: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奠定基础。(2分)
37.【答案】(15分)
(1)图1:金字塔;图2:《汉谟拉比法典》;图3:种姓制度;图4:雅典城邦。(8分)
(2)方式:武力扩张(暴力冲突)。(2分)
措施:①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大权集于一身;②地方实行行省制;③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④推广希腊文化。
(每一点2分,任意三点5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