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25 12:4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柳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满分 分;考试时间: 分)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 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C. 遗传物质平分发生在d段 D. 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b段
2. 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特有的是(  )
A. 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B. 染色质螺旋变粗成为染色体
C. 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3. 根据图示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图细胞有染色体8条 B. 该图细胞有染色单体0条
C. 该图细胞有核DNA分子8个 D. 该图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4. 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克隆羊的诞生可以说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 一粒种子萌发长成一个植株可以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 将菠菜的叶肉细胞培养成菠菜植株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
5.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B. 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C. 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的过程中
D.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6.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7.正常人对苯硫脲感觉味苦,称味者(T),有人对苯硫脲没有味觉,称味盲(t)。人的正常(A)对白化病(a)为显性。有一对味者非白化夫妇生了一个味盲白化的孩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 )
A.TTAa×TTAa B.TtAa×TTAa C.TtAa×TtAa D.TtAA×TtAa
8.下列关于性状显隐性或纯合子与杂合子判断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只有甲→甲为显性性状
B.甲×甲—甲+乙→乙为隐性性状
C.甲×乙→甲︰乙=1︰1→甲为显性性状
D.花粉鉴定法:只有一种花粉→纯合子,至少两种花粉→杂合子
9.以豌豆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 B.进行豌豆杂交时,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
C.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均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均能够自由组合
10.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11.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提出的依据是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不属于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
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
B.在形成配子时,某些非等位基因之间、非同源染色体之间都能自由组合
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都分布在染色体上
D.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1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在细菌体内合成噬菌体蛋白质的正确叙述是( )
A.原料、模板和酶来自细菌
B.模板和酶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和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细菌,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
D.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能量和酶由细菌提供
13.人类对基因的认识是经历了几十年的科学研究逐渐积累而得的。直到19世纪,科学家们才开始了解基因是如何工作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发现遗传两大基本规律时所用到的“遗传因子”一词,后被约翰逊改称为“基因”
B.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发现了孟德尔当初所说的“遗传因子”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于是他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得出著名的萨顿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后来人们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并通过实验证明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14.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F2中基因型和表型的种类数以及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依次是( )
A.18,6,1/32 B.27,8,1/32 C.27,8,1/64 D.18,6,1/64
15.将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全部让其自交,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
A.1/9 B.3/8 C.1/8 D.1/6
16.已知豌豆的灰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用一株灰种子豌豆与一株白种皮豌豆杂交,F1中既有灰种皮的又有白种皮的,其中的灰种皮豌豆中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占( )
A.100% B.50% C.25% D.0
17.基因型为AA的牛与杂种公牛表现为有角,杂种母牛与基因型aa的牛表现为无角,现有一对有角牛交配,生下一头无角牛,这头牛的性别是( )
A.雄牛 B.雌牛
C.雌、雄牛都可 D.无法确定
18.在家鼠的遗传实验中,一黑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家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F1均为黑色。F1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得F2,F2中家鼠的毛色情况为黑色︰浅黄色︰白色=9︰4︰3,则F2浅黄色个体中杂合子比例为( )
A.1/3 B.2/3 C.1/4 D.1/2
19.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发现过程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B.仅考虑眼色,该实验中纯合的果蝇不含等位基因
C.该实验涉及了果蝇的眼色和性別两种性状
D.若设计F1雌蝇的测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将无法预测正确的结果
20.10个初级卵母细胞和5个初级精母细胞如果全部发育成熟,受精后最多能产生的新个体的数目是( )
A.5个 B.10个 C.15个 D.20个
21.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
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
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
22.家兔睾丸中有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细胞分裂前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B.每个细胞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都进行联会
C.每个细胞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都分离 D.每个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中都含性染色体
23.下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 ② B.② ④ C.③ ⑤ D.① ④
24.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公鸡是ZZ。现有 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鸡均为芦花形,雌鸡均为非芦花形。据此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而 不可能在W染色体上
B.雄鸡中芦花鸡所占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
C.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雄鸡表型有一种,雌鸡有两种
D.自交产生的F2中的雌雄芦花鸡交配,产生的 F3中芦花鸡占3/4
2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
26. (6分,每空1分))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两种: 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以洋葱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可选用材料:①根尖 ②鳞片叶外表皮 ③鳞片叶内表皮 ④管状叶
(1)若观察有丝分裂,常用的选材部位是 (填序号),实验需要观察 区的细胞,该种细胞的特征为 。
(2)洋葱管状叶、鳞茎、根的形成与细胞分化有关,细胞分化的实质是 ,
洋葱管状叶、鳞茎、根的细胞中的核遗传物质是否相同? (填“是”或“否”)。
取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培养产生完整的植株,这体现了植物细胞具
有 。
27.(6分,每空1分)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雄性动物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可用____ __染色,图甲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 ___(填数字)。
(2)根据染色体行为等判断,图甲细胞2为____ __(填细胞名称)。
(3)图甲细胞3中有______个四分体,每个四分体有______条染色单体。
(4)图乙的E点处于____ __期。
28.(8分,每空1分)如表是大豆的花色四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若控制花色的遗传因子用A、a来表示。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组合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一 紫花×白花 405 411
二 白花×白花 0 820
三 紫花×紫花 1240 413
1.根据组合__________可判出__________花为显性性状,因为____ ______。
2.组合一中紫花基因型为__________,该组合交配方式为__________。
3.组合三中,F1中紫花基因型为__________,F1中同时出现紫花与白花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
4.组合一中,F1中的紫花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例为__________。
29.(12分,第一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如表所示是桃树两个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
组别 亲本组合 后代的表型及其株数
乔化蟠桃 乔化圆桃 矮化蟠桃 矮化圆桃
甲 乔化蟠桃×矮化圆桃 41 0 0 42
乙 乔化蟠桃×乔化圆桃 30 13 0 14
(1)根据组别__________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
(2)甲组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 ___。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__________种表现型,比例应为_______ ___。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基因型为HH的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让蟠桃(Hh)自交,统计并分析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的________ __,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的________ _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30.(18分,每空2分)基因在哪里 悠悠百年,寻寻觅觅。基于大量的生物学发现,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做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推论。生物学家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了长期的遗传学实验研究,最终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萨顿之所以推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制出果蝇多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如图所示),该图说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______排列。图中朱红眼与深红眼两个基因_______(是/否)为等位基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摩尔根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并让它与正常的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全是红眼果蝇,这表明_________是显性性状。摩尔根让F1中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结果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这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_定律。
(4)现有纯种的红眼雌、雄果蝇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请从中选择合适的亲本,只做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果蝇的眼色基因与X、常染色体的关系。
杂交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期:若子代中_____ ______,说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
若子代中___ ________,说明在常染色体上存在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
高一年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 【答案】D
【解析】据图可分析a是分裂前的间期、b是分裂期、c分裂前的间期、d是分裂期,A正确;c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复制,B正确;d是分裂期,1个细胞将平均分裂成均等2个细胞,C正确;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间期,即a或c段,D错误。
2. 【答案】C
【解析】在有丝分裂前期,动植物细胞均会出现核仁解体,核膜消失,染色质螺旋变粗成为染色体,A、B错误;动物细胞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高等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正确;在有丝分裂中期,动植物细胞均会出现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D错误。
3. 【答案】D
【解析】图示细胞中含有2个中心体,但是没有细胞壁,因此图示细胞为动物细胞,不是低等植物细胞,D错误。
4. 【答案】C
【解析】克隆羊的诞生可以说明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错误;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一粒种子萌发长成一个植株不能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错误;将菠菜的叶肉细胞培养成菠菜植株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D错误。
5. 【答案】D
【解析】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A错误;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C错误;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D正确。
6.答案:D
解析:两纯合子杂交(如AA×aa)后代(Aa)就不是纯合子,A错误;纯合子自交(如AA×AA)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都是纯合子(AA),D正确;两杂合子杂交后代也不都是杂合子,B错误;杂合子自交的后代可能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C错误。
7.答案:C
解析:将两对性状分开来考虑,一对味者夫妇生了一个味盲(tt)的小孩,则味者双亲基因型均是Tt;且该孩子患白化病(aa),则该对夫妇基因型均是Aa。综合分析,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TtAa×TtAa,C 正确。
8.答案:C
解析:甲×乙→只有甲→甲为显性性状,这是显性性状的概念,A正确;甲×甲→甲+乙→乙为隐性性状,用性状分离的概念判断显隐性,B正确;测交实验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C错误;花粉鉴定法:只有一种花粉→纯合子,至少两种花粉→杂合子,用配子法判断显隐性关系,D正确。
9.答案:D
解析: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在进行豌豆杂交时,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并进行套袋处理,A、B正确;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能够自由组合,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D错误。
10.答案:B
解析:A、基因绝大多数在染色体上,A错误;
B、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C错误;
D、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错误.故选:B.
11.答案:C
解析: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这属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A不符合题意; 在形成配子时,某些非等位基因之间、非同源染色体之间都能自由组合,这属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B不符合题意;作为遗传物质的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这不属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C符合題意;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这属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D不符合題意。
12.答案:D
解析:噬菌体侵染到细菌体内后在自身遗传物质的指导下,利用细菌的原料等来合成自身的物质,所以模板是自身的,故A、C错误。而原料、能量和酶都是来自细菌的,故B错误,D正确。
13.答案:B
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两大基本规律时所用到的“遗传因子”一词,后被约翰逊改称为“基因”,A项正确;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著名的萨顿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项错误;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项正确;后来人们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并通过实验证明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D项正确。
14.答案:C
解析: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 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AaBbCc,若F1自交,则F2中基因型种类有3×3×3=27种,表型种类有2×2×2=8种,显性纯合子 概率为 1/4×1/4×1/4=1/64。
15.答案:D
解析: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 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则AA占1/3,Aa占2/3。因 此全部让其自交,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为2/3 ×1/4 = 1/6。
16.答案:D
解析:亲本Aa和aa杂交得到F1为Aa和aa,由此可知灰种皮全为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
17.答案:B
解析:亲本有角公牛为Aa,有角母牛为AA,子代基因型AA为有角,Aa为无角,只能是雌性。
18.答案:D
解析:
19.答案:D
解析:萨顿通过类比推理得出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正确;仅考虑眼色,该果蝇杂交实验中纯合的果蝇不含等位基因.B 正确;果蝇是雌雄异体生物,该实验涉及了果蝇的眼色和性别两种性状,C正确;若设计F1雌蝇的测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预测正确的结果,D错误.
20.答案:B
解析:10个初级卵母细胞只能形成10个卵细胞,而5个初级精母细胞能形成5×4=20个精子,因此它们都正常发育并受精,最多能形成的受精卵数目是10个。
21.答案:D
解析:由于A与T配对,C与G配对,故不同的双链DNA分子中(A+C)/(T+G)的值都为1,A项错误;A和T之间有2个氢键,G和C之间有3个氢键,(A+T)/(G+C)的值越大,说明A和T数目越多,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低,B项错误;双链DNA分子中后一个值为1,前一个值不一定是1,因而,当两个比值相同时,这个DNA分子不一定是双链,C项错误。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A与T、C与G分别互补配对,故(A+C)/(T+C)=1,D项正确。
23.答案:B
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雷同有丝分裂,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是相同的.图中②和④中染色体的组成是相同的,说明是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故选B.
24.答案:C
解析:由于F1中雄鸡均为芦花形,雌鸡均为非芦花形,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可推出双亲基因型为ZAW和ZaZa,F1基因型为ZAZa和ZaW,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A正确;芦花为显性性状,且ZZ为雄性,所以雄性中芦花鸡比例大,B正确;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即ZAZa×ZaW,F2基因型为ZAZa、ZaZa、ZAW、ZaW,雌雄鸡都有两种表型,C错误;让F1自交产生的F2中的雌雄芦花鸡交配,即ZAZa×ZAW,F3基因型为ZAZA、ZAZa、ZAW、ZaW,芦花鸡占3/4,D正确。
25.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可知,花粉(即雄配子)的基因型只有XB和Y两种,故不能出现窄叶雌株XbXb,A正确;基因型为XBXb的宽叶雌株与基因型为XBY的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以出现基因型为XbY的窄叶雄株,B正确;窄叶雄株(XbY)只能产生含Y的花粉,故子代只有雄株,C错误;若子代雄株均为宽叶(XBY),说明亲代雌株只产生一种XB的卵细胞,即亲代雌株基因型为XBXB,D正确。
26. 【答案】(1)① 分生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2)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是 (3)全能性
【解析】(1)观察有丝分裂,常用的选材部位是洋葱根尖,原因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细胞排列紧密。(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或者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细胞分化过程,细胞内遗传物质一般不发生改变,所以洋葱管状叶、鳞茎、根的细胞中的核遗传物质是相同的。(3)一个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培养产生一株完整植株,这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7.【答案】(1)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1
(2)初级精母细胞
(3)2 4
(4)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解析】(1)染色体可被碱性染料如醋酸洋红液或甲紫染色。根据分析可知,图甲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1。(2)细胞2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3)图甲细胞3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构成2个四分体,每个四分体有4条染色单体。(4)图乙的E点表示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8.答案:(1).三; 紫; 亲本均为紫色,F1中出现了白色
(2).Aa; 测交;( 3).AA或Aa ; 性状分离;(4).1/2
29.答案:(1)乙;乔化
(2)DdHh、ddhh
(3)4;1︰1︰1︰1
(4)①表型为蟠桃和圆桃,且其比例为2︰1;②表型为蟠桃和圆桃,且其比例为3︰1
解析:(1)无中生有为隐性,乙组中,亲本均为乔化,后代出现了矮化,由此可得乔化为显性,矮化为隐性。
(2)由于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乔化对矮化为显性,甲组中亲本乔化蟠桃×矮化圆桃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D_H_×ddhh,又由于后代中乔化︰矮化=1︰1,蟠桃︰圆桃=1︰1,均符合测交的结果,因此亲本基因型为DdHh×ddhh。
(3)甲组后代只出现乔化蟠桃和矮化圆桃两种表型,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没有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为如果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乔化蟠桃、矮化蟠桃、乔化圆桃、矮化圆桃四种表型,并且四种表型的比例为1︰1︰1︰1。
(4)如果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则蟠桃(Hh)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蟠桃︰圆桃=2︰1;如果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则蟠桃︰圆桃=3︰1。
30.【答案】(1)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线性 否 二者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不同位置
(3)红眼 (基因)分离
(4)选择(纯种的)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 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 (雌、雄果蝇)全为红眼
【解析】(1)萨顿在研究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由此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2)图示说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图中朱红眼与深红眼两个基因不是等位基因,原因是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不同位置,而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3)摩尔根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并让它与正常的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全是红眼果蝇,这表明红眼是显性性状。摩尔根让F1中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结果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这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4)若只做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果蝇的眼色基因与X、常染色体的关系。杂交实验应选择(纯种的)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则子代基因型为XBXb、XbY,即子代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若陈;常染色体上存在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即亲本基因型为bb、BB,则子代基因型为Bb,即子代中(雌、雄果蝇)全为红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