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名称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花的学校》 学时 2课时
课标要求 课标分析: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第二学段学习目标要求如下: 基于【识字与写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会认读本节课5个生字,能正确书写本节课13个汉字。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握根据字义来确定读音的方法正确认读本课多音字“假”。 基于【阅读与鉴赏】:在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阅读与鉴赏】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所以依据课标要求,在本节课教学中设计了课后第一题“边读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边读边想象画面”。 基于【表达与交流】:在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表达与交流】要求学生达到“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根据课后第二题第三题,让学生说说这些句子有哪些新鲜之处。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花的学校》这篇课文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散文诗,教学课时安排为2课时,本节课共设计六个教学板块内容。 第一部分设计为“作者简介”:语文学习贵在积累,通过了解作者,旨在让学生感受泰戈尔诗歌中的情感魅力。 第二部分设计为“汉字大本营”:识字环节——本节课会认字、会写字的认读与积累,借助加拼音和去掉拼音读词语的阶梯式递进,让学生加强字词掌握情况;同时通过学习多音字“假”,帮助学生掌握根据字义来确定读音的方法;运用“加一加”的方法,指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识字。写字环节——根据汉字的演变过程,形象直观的理解“舞”字,再通过自主观察汉字,进而指导书写。 第三部分设计为“小小朗读家”:通过学生自主读文,教师结合交流情况指导朗读文中难读的长句子,理解重点词语,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如何读好长句子的方法。 第四部分设计为“课文大通关”:分别从1-2自然段、3-5自然段、6-9自然段三部分的自然段中,画出描写花儿动作的词语,把这些词语串联起来,引导学生连起来说说,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五部分设计为“落实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文中找有新鲜感的词语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语言的优美和表达的情感。 基于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读中识字——以读促悟——再读再悟”的教学递进环节,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
学习重点 认识“荒、笛”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 会写“落、荒”等13个生字,会写“荒野”等12个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等情景。
学习难点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学情分析 进入三年级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孩子们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主动识字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汉字有很大的信心和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的字,要鼓励学生多方法、多渠道识记,比如本节课运用“汉字的演变”来予以识记。 本单元首次出现引导学生“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所以我通过结合文本,反复朗读,借助“边读边圈画”“边读边想象”的方法,充分挖掘出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变化,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构建丰富的画面,让学生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
学习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加一加识字、据义定音等多种方法,认识“荒、笛”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落、荒”等13个生字,会写会写“荒野”等12个词语。 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引导学生圈画出文中哪些词语是描写“花儿的动作”,将这些词语串联后,说一说“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通过默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发现表达的“新鲜”后,再引导他们认知到“雨”与“放假”的关联,然后拓展仿写课后第三题。 通过反复朗读散文诗,引导学生能够展开想象,体会课文情感的升华。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大声朗读课文,标画自然段; 理解课后习题,学会从课本中找答案; 了解作者泰戈尔。
学习策略 在预习时,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读书; 学习要动用多种感官,在思考问题时要“边读边画”;在朗读课文时,要“边读边想象画面”; 诗歌重在朗读,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阅读方法后,在朗读中让学生有所感悟。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 新课 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引导: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他们怎样上课下课? 布置任务:阅读课后资料袋。认识作者泰戈尔。 汉字大本营: ①将词语集中起来,进行认读;去掉拼音再读一读递进式加深识字印象。 ②学习多音字“假”: ③借助汉字的演变,认识“舞”字的演变过程。 自主学习: 带着问题去思考:“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通过阅读“资料袋”提前了解泰戈尔。 课堂展示: 正确认读本节课生字词。 用自己的方法说一说,怎么样才能把“舞”字写标准? 教师导入时,通过提问的方式,从学生会产生疑惑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既温习旧知,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识字写字环节,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词。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的字,教师可以予以方法的渗透,有助于加深识字印象。
活动一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二、学习任务一 (一)小小朗读家:读好文中的长难句: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出示了几个例句,你能读好吗? 1.例句: 方法总结:这位同学在读长句子的时候,做到了停顿。我们以后遇到长句子时,先读好句子中的短语,再把他们连起来,这样就可以把句子读好了。 2.请你来挑战: 方法总结:这位同学强调了两处重音,分别是“真的”“地下的”,所以要想把一个句子读好,我们在朗读时还要多关注哪些地方要重读。 3.同学们,听了他们的朗读,你也来试着美美的读一读吧! (二)课文大通关:通过阅读这首散文诗,你能否找到课文中一些描写花儿的词语或者句子呢? 1.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预设:“跑出来,跳舞、狂欢”这些词语,让我感受到花儿开心、雀跃的心情。可能是因为下课了,它们尽情地享受自由;也可能是下雨了,它们尽情地享受甘甜的雨滴,茁壮成长。) 2.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它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它们的。 3.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 总结:把你们圈画的词语,连起来,再说一说,就可以感知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原来花儿们会在风雨中狂欢,会在地下上学,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于是急切的回家去找妈妈。这就是诗歌的主要内容。 课堂展示: 轻声读课文,找找自己觉得难读通、读顺的句子,多读多练。 向同桌请教怎么读好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 小小“朗诵家”:出示难读的句子,学生比赛读,总结读好长难句的方法。 自主学习: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不动笔墨不读书”,通过“边读边画”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想象画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读准、读通、读顺这样一篇散文诗是比较有难度的。因此在这个环节里将难度进行了分解,由读准字词到读准难读的句子,再到读整篇文章,让学生能稳步提高朗读能力。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尝试让学生画出文中相应关键词语,帮助学生想象画面,更有助于学生找到学习的支架,便于学生进一步学习。
活动二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学习任务二:品读散文诗:通过默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发现表达的“新鲜”。 自读1-2自然段:引导学生用“横线”画出你认为“有新鲜感的句子”。 1.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边读边思考:这是什么样子的画面? (预设:诗人把东风当做人来写,它在欢快的吹着口哨呢。让人读来感觉真有趣呀!所以我们一起来听听东风吹口笛的声音吧!) 2.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师提问:请你来想一想,花儿会怎样跑出来?它们又是怎么跳舞?如何狂欢的呢?现在把你想象成花儿,说一说你的感受。 (预设:我仿佛穿着漂亮的花瓣裙,在微风中做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自读3-5自然段:引导学生用“横线”画出你认为“有新鲜感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预设:这三个自然段描写的太有趣了,花儿们好像除了愉快的玩耍之余,还要关了门去做功课;而当他们放假的时候,心情又十分的雀跃。原来花儿也像我们一样要到学校上学,还会放假,真是太奇特了。 自读6-9自然段:引导学生用“横线”画出你认为“有新鲜感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想象1:这是一种怎样的情境?) (预设1:“互相碰触”“拍着大手”,这些词语都是用来描写人的,诗人把树枝、雷云都当做人来写,使它们都有了人的行为和情感,想象非常奇特。) (想象2:花孩子们为什么要“冲”出来呢?) (预设2:花孩子们渴望自由,向往自由天地。) 边读边思考,放假后的花孩子会去哪里呢?花孩子在天上的家是怎样的呢? (预设:花孩子们在天上的家是他们的乐园,那里无拘无束,充满欢乐和幸福,尤其是温暖的母爱。)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总结:花儿们刚刚还“跳舞、狂欢”呢,怎么突然这么急迫的想要回家呢 两个问句和“急急忙忙”,表现出花儿们的急切与渴望!因为家里有妈妈。 自主学习: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将散文诗分为三大部分,设计“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 小组活动: 再次小组内读文,深刻理解文章内容; 再充分读文的基础上,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说出来,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理解这篇散文诗歌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只有结合文本,充分挖掘出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变化,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多层次构建、丰富各种画面,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又充满乐趣。
活动三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四、学习任务三:通过理解课文,引导学生认知到“雨”与“放假”的关联,然后拓展仿写课后第三题。 1.自由读句子: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2.思考:这个句子表达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个句子体现出,一有雨的滋润,花儿们便破土而出,自由自在的生长,在孩子们眼里,这是花孩子放假了 3.总结句式:这个句式表示两件事时间上的前后衔接。 4.拓展:请你想一想:除了雨,还有谁会到来?他们的到来对花儿意味着什么? 课堂展示: 仿句练习——如果花的学校来了一只小蜜蜂和蝴蝶仙子,当它们到来时,花儿们会怎么样?请学生自由表达。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出示了“蜜蜂”和“蝴蝶”的卡通形象,这样更能借助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诗人到课文,从课文到句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发现表达的“新鲜”后,再引导他们认知到“雨”与“放假”的关联,然后拓展思考蝴蝶、蝴蝶、太阳等事物的来临对于花儿又意味着什么。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仿说、仿写就十分轻松且富有童真童趣了。
达标 检测 课堂练习: 假如(jiǎ)明天放假(jià),妈妈就会带我去博物馆。 读写练习:小练笔“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 蜜蜂一来,花孩子们(会奉上香甜的花粉)。 蝴蝶一来,花孩子们(会跟蝴蝶一起翩翩起舞)。
板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