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
汉语(延教版1单元-3单元)
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知识与运用: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沮丧 丧亡 垂头丧气 B. 鸡冠 皇冠 衣冠楚楚
C. 模范 模型 模棱两可 D. 费劲 韧劲 实力强劲
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噩耗 梦魇 屏气凝神 B. 赝品 殴打 飞扬拔扈
C. 厮杀 怄气 按部就班 D. 卑怯 遨游 一筹莫展
3.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不全都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A. 凋零——盛开 犹豫——果断 B. 褴褛——华丽 静谧——热闹
C. 庄重——轻浮 郑重——轻快 D. 陡峭——平坦 洒脱——拘谨
4.下列各组词语,搭配不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股票增值 精简机构 B. 宣读公告 宏伟蓝图
C. 提高觉悟 发扬声响 D. 瞻仰遗容 局势严峻
5.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B.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及时地向全党敲响了警钟。
C. 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司空见惯,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
D. 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一贯赞同忠实,然而伴随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我意兴阑珊。
6.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B. 老师在凝神细听了那位同学的回答之后,立即附和道:“说得不错!”
C. 尝试不仅需要我们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要有变通的能力。
D. 冬野寂寂,万物悄然积蓄力量,静待生命在春天怒放。
7.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
徜徉于宁静之中,人生就多了一份韵律、多了一种意境。在月下,感受大地之精美,望 、揽 、听天籁之音、赏梅花弄影;在雨中,感受自然之清新,观梧桐细雨、眺 、闻 、恋雨打芭蕉。宁静如诗。
①空中响雷 ②繁星排空 ③远山迷蒙 ④夜风入怀
A.②④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
8.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尽管气候条件或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B. 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C. 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况且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D. 他们之所以在关键时刻严格遵守纪律,是由于平时能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9.将“为中国的未来而献出青春乃至生命,”插入下面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百余年前梁启超先生将改变积贫积弱的中国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①从此时起,一批批中国青年前仆后继,②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③青年的身影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无处不见,④其中流砥柱的力量不言而喻。
A. ① B.② C.③ D.④
10. 下列各组括号内的句子,与原句的基本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原来温文沉静的云雾,这时竟成了诡秘的魔术师了。
(云雾成了魔术师了。)
B. 观众的目光一起投向那位身穿“5”号背心的运动员。
(目光投向运动员。)
C. 八路军的一个通讯班悄悄地开到郑州以南。
(通讯班开到郑州以南。)
D. 现在我们可以像埋在土里的木桩一样,一动不动地站很长时间。
(土里的木桩站很长时间。)
11. 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9月24日是济南市十八岁成人节,为了培养学生成人意识、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学校团委开展了高三年级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
B. 欧洲环境和卫生组织绿色真相基金会近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在工作场合吸烟将导致不吸烟同事患肺癌的危险性增长12%至19%。
C. 贾平凹的《秦腔》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
D. 长期的睡眠不足,会使人体的生物钟功能失调,正常的生活节奏变得紊乱,从而促人早衰和引发某些疾病。
12. 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地窖里一向枯燥得很,水终究从哪里来的?原来是刺猬撒的尿。
B. 丽莎既聪明又漂亮,红红的脸好似春天开的玫瑰花儿。
C. 苏州园林可不是对称的,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D. 班主任课真忙,整天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
13.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最近读了《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觉得诗中的意境十分优美。
B. 我站经销的呼和浩特市机床附件厂生产的各种规格动力卡盘,是适用于各种车床和普通转度的内、外圆磨床及自动化机床上的高效自动化夹具。
C. 今天下午一二组的同学打扫教室,三四组的同学打扫清洁区。
D. “不,我不反悔!”他轻轻地、坚定地说,“哪怕像塞尔维特一样被他们烧死,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而且要勇敢地为它奋斗。”
14、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
①城内大街小巷中辣子与熏肉的香味四季飘香,多情湘女,婆娑而过。有月光的晚上,苗民男女的对歌声可惊醒每一扇临水的窗户。
②凤凰县位于吉首市与怀化市之间偏西的地方,城区傍沱江而建,沱江如酒,沿江的吊角楼就如美人醉酒一样憨态可掬。
③出了城,见一山如利剑穿空,拔地而起,日天星山。
④下得山来,兴犹未尽,还可去奇梁洞。
⑤进山,再 见斧削刀砍的绝壁中一清溪婉转。跨过清溪,登栈道,古树夹道,怪石峥嵘。
⑥上山顶,一平台豁然开朗,中有一方池为“天池”,汩汩溪流,却久旱不涸,常有麝獐叹水,百鸟低徊。
A.②①⑤③④⑥ B.②①③⑤⑥④ C.⑥②⑤①③④ D.⑤③④②①⑥
15. 下列诗句,属于农村风俗画面的一项是( )
A.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B.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C.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D.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二、阅读: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16~17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16.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B.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C.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D.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17. 对文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诚:确实 B. 以:认为 C. 私:私有 D. 蔽:受蒙蔽
(二)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18-21题。
十二兽首铜像
①清乾隆12年至24年(公元1747年至1759年),圆明园修建西洋楼时,吸收了欧洲巴洛克的建筑形式,建成“大水法”十景,内有“谐奇趣”、“海晏堂”、“大水法”三大喷泉。十二兽首铜像位于“海晏堂”楼前的扇形水池中,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设计监修,清宫廷匠师制作。建于乾隆24年(1759年)的“海晏堂”,是西洋楼中最大一处欧式园林景观。十二生肖铜像以水报时,闻名世界,自然成为此建筑群的景观精华。
②十二兽首铜像所在的喷泉池,正中是一个高约两米的蛤蜊石雕,池两旁呈八字形各排出6个石座。每一石座上雕刻兽首人身像,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被时人称为“水力钟”。这组按照我国十二生肖设计的喷泉时钟,设计极为精巧:南岸分别为子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北岸分别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鸡、亥猪。它们按十二生肖顺序排列,每隔一个时辰(今天的两小时),代表该时辰的兽首口中就会喷水,水呈抛物线状注入池中,即子时(23时至次日1时)时分,鼠首铜像口中喷射水柱;丑时(1时至3时)时分,牛首铜像口中喷射水柱。正午12点整,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时涌射喷泉,蔚为奇观。因此,人们只要看到哪个生肖头像口中喷射水柱,就可知道时间。整组喷泉,其实就是一个巨大别致的水利时钟,观赏性佳,实用性更强。
③十二兽首铜像均为人身兽首,身躯为人身着袍造型。原本,郎世宁是要建造具有西方特色的裸体女性雕塑,可乾隆皇帝觉得这样有悖中国伦理道德,勒令重新设计。郎世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以十二生肖坐像取代了西方喷泉设计中常用的人体雕塑,才有了这组精妙绝伦的生肖铜像。当时,还遇到一个难题,图案设计好后,郎世宁发现宫内找不到懂青铜器制作方法的工匠,他只能和众工匠查阅典籍,最终十二兽首铜像改由清廷精炼的合金铜铸成。
④当时正值乾隆盛世,清王朝国力强盛,制作工艺处于巅峰,这在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首先,它所用的铜,系宫廷专门炼制的合金铜,内含诸多贵重金属,与北京故宫、颐和园陈列的铜鹤等所用铜相同,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风雨而不锈蚀,堪称一绝。其次,它由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宫廷工匠精心制作,铸工精整。这些兽首雕像高50厘米,表现为写实风格造型,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都是精细錾工刻划,细微之处皆一凿一凿锻打而成,兽首鼻、眼、耳等重点部位及鼻上和颈部皱褶皆表现得十分细腻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更让人称道的是,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由中国宫廷匠师制造,而设计者是郎世宁等来自欧洲的艺术家,因此铜像既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也融合了西方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稀世珍品。
18.从文中介绍看,对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具有艺术风格和价值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既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也融合了西方造型艺术的特点。
B.有较强的观赏性。
C.能报时,有着很强的实用性。
D.当时正值乾隆盛世,体现了清王朝国力强盛,
19.下列加点词语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
A.建于乾隆24年(1759年)的“海晏堂”,是西洋楼中最大一处欧式园林景观。
B.正中是一个高约两米的蛤蜊石雕。
C.池两旁呈八字形各排出6个石座。
D.整组喷泉,其实就是一个巨大别致的水利时钟。
20.对第③段画横线的内容在文中起到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交代了十二生肖铜兽首产生的背景。
B.含蓄地写出了十二兽首铜像在艺术上的缺陷美。
C.使说明的内容更丰富和完整。
D.更便于读者全面了解和认识铜兽首的历史价值。
21.下列表述和推断,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以水报时是建造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的主要意图之一。
B.如果是上午7至9点钟,正喷出水柱的应该是位于南岸的龙首头像。
C.以十二生肖坐像取代原定的裸体女性塑像,是兽首铜像具有浓郁中国传统审美趣味的根本原因。
D.十二兽首铜像主要用料为合金铜,内含诸多贵重金属,其中兽首鼻、眼、耳等重点部位为特制青铜铸造。
(三)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22-30题。
母亲的文化
①母亲血压居高不下,我劝她来哈尔滨住上一段,换换水土,她来了。说也怪,她到后的第二天,血压就降了下来,恢复正常。她的气色一天天好看起来,指甲透出玫瑰色的光泽。她在春光中恢复了健康,心境自然好了起来。她爱打扮了,喜欢吃了,爱玩了,甚至偶尔还会哼哼歌。每天她跟我出去散步,看待每一株花的眼神都是怜惜的。
②白天,我看书的时候,母亲也会看书。受父亲影响,她不止一次读过《红楼梦》,熟知哪个丫鬟是哪一府的,哪个小厮的主子又是谁。母亲说《红楼梦》好看的还是前两卷,写的都是吃呀喝呀玩呀的事情,耐看。而且,宝玉和黛玉那时天真着,哥哥妹妹斗嘴斗气是讨人喜欢的。母亲对高鹗的续文尤其不能容忍,说他不懂趣味,硬写,把人都搞得那么惨,读来冷飕飕的。她对《红楼梦》的理解令我吃惊,起码,她强调了小说趣味性的重要。
③母亲对历史的理解也是直观朴素的。那段时间,我正看关于康有为的一些书籍。有天晚饭同她聊起康有为。她说,这个人不好啊,他撺掇着光绪闹变法,怎么样?变法失败了,他跑了。要是不听他的,光绪帝能死吗?为了证明她的判断是正确的,她拿来《慈禧与我》,说那里面有件事涉及康有为,也能证明他的不仁义。母亲翻来翻去,找不见那页了,她撇下书,对我说:“不管怎么着,连累了别人的人,不是好人啊。”康有为就这样被她给定了性。
④ “刘老根大舞台”在哈尔滨每晚都有演出,场面很火爆。我约母亲一同去看,她说她受不了这个。不过她没有拗过我,有一天,我还是把她拉到剧场。演出一开始,演员就朝观众要掌声,有的还蹦下台,在观众席中怂恿观众鼓掌。高分贝的音乐震耳欲聋,母亲堵起了耳朵,一副痛苦状。演出只到半程,当又一位演员出场后耸着肩膀xī píxiào liǎn地要掌声时,母亲终于忍不住了,她几乎是用命令的口气大声对我说:“咱走吧!”出了剧场,她长吁了一口气,对我说:“怎么样?我说就是个‘耍’嘛。再坐下去,我都要犯心脏病了!”
⑤有一天,我和母亲黄昏散步时路过文化宫,看见《图雅的婚事》在上映,立刻买了两张票。我知道这部电影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拿了奖。按照票上的时间,它应该开演5分钟了,我正为不能看到开头而懊恼呢,谁知到了小放映厅门口却吃了闭门羹。原来,这场电影只卖出这两张票,放映厅还没开呢。放映员打开门,为我和母亲放了专场电影。故事很简单,但背后透视出的是草原缺水的严峻现实。影片拍得朴素、自然、苍凉而又温暖,我和母亲被吸引住了,完整地把它看完了。出了影厅,只见大剧场里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正在高潮,演员在台上热闹地和观众做着互动,掌声如潮。
⑥我和母亲有些怅然地在夜色中归家。快到家的时候,母亲忽然叹息了一声对我说:“我明白了,你写的那些书,就跟咱俩看的电影似的,没多少人看啊。那些花里胡哨的书,就跟那个刘老根大舞台一样,看的人多啊。”
⑦母亲的话,让我感动,又让我难过。我没有想到,这场两个人的电影,会给她那么大的触动。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母亲在,我生命中的电影,就永远不会是一个人的啊。
2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xī pí xiào liǎn( )
23、文章记叙了母亲的三个生活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第⑤段中画线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25、联系上下文,第⑥段母亲的话“让我感动”是因为什么?
第⑦自然段中“让我难过”是因为什么?
26、下列看法与“母亲的文化”相符的一项是( )
A.写吃喝玩乐、斗嘴斗气的都是好小说。
B、那些哗众取宠的作品,让人难以接受。
C、只要关注严峻现实,就一定是好作品。
D、好作品只能是朴实的,是曲高和寡的。
27.纵观全文,“母亲的文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8、第⑥段 “我和母亲有些怅然”的原因是什么?
29、文中母亲有哪些性格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30、对本文文体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散文 B.小说 C.说明文 D.议论文
三、写作:60分
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网络时代、疫情期间,很多活动转向“线上”,你一定有不少关于“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请以“在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②不得少于600字。
③不得抄袭。
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汉语试卷
答题卡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阅读题(共 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作文(60分)
参考答案
一、知识与应用:(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D B C C A B A D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A C C B A
二、阅读:共 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6 17 18 19 20 21
A C D D B D
22.嬉皮笑脸
23. 母亲读《红楼梦》,强调小说趣味性的重要;
母亲看刘老根大舞台,拒绝哗众取宠的演出;
母亲观赏获奖电影,感悟好的艺术作品却少人问津。
24.不能删去。画线句写了刘老根大舞台演出的热闹,体现其广受欢迎,与上文两个人电影的冷清形成对比,引出下文母亲的怅然与叹息,从而体现母亲对一些艺术作品处境的理解。
25.在“我”创作的道路上,母亲会成为“我”永远的知音。
大众更愿接受“花里胡哨”的东西,质朴自然的作品却曲高和寡。
26.B
27.(1)小说要有趣味性;(2)做人要有仁义;(3)艺术要有内涵。
28.为当下人们庸俗的审美观和浮躁的心态而难过。
29.开朗、善良、慈爱、喜欢热闹。
“爱打扮,偶尔还会哼哼歌”表现开朗,“看待每一朵花都是怜惜的”表现善良,说宝玉和黛玉斗嘴表现喜欢热闹,说高鹗的续文凄惨表现善良和慈爱,不忍看见凄惨的结局。
30.A
三、作文(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