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减数分裂 说课+课件(共22张PPT)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2.1.1减数分裂 说课+课件(共22张PPT)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25 14:0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2.1减数分裂
一、教材分析
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2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
课程目标: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
课程内容:精子的形成过程和卵母细胞的形成过程。
地位: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丝分裂、细胞的增殖、孟德尔遗传定律,是对前面已有知识的巩固提高和进一步深入学习,此外,本节内容还为后面的内容: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的表达、伴性遗传等内容作铺垫。
二、学情分析
已有基础:他们前面已经学习了有丝分裂,已经学习了染色体、DNA、细胞周期等概念,已有自主学习、归纳概括等能力,但是还缺乏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不足之处:减数分裂部分内容比较难,涉及的概念较多,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的方法交叉学科开展学习,以及教师指导,学了本节内容,学生将进一步巩固有丝分裂的内容,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合作学习、独立思考等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阐明精子的形成过程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阐述减数分裂的概念。
2、科学思维:通过模型构建,亲历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比较和归纳减数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及特点和数量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推理判断和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模型构建,模拟减数分裂的过程。列表比较和归纳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的异同。
4、社会责任:举例说明影响精子形成的环境因素,感悟生命科学的价值和健康生活的重要性,认同科学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激发探索生命的奥秘的活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的意义
2、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和DNA的变化、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异同。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演示法
3.自主学习法
4.合作探究法
5.模型建构法
6.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2.1减数分裂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2、精子的形成过程各个时期的特点
2.1间期
2.2减数第一次分裂
2.3减数第二次分裂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三、比较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异同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精原细胞
精子
1、精原细胞
2.1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1.配子的染色体和体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差别?
观察图片
果蝇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示意图
一、减数分裂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对象:
时期:
特点:
结果:
1.减数分裂的概念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精子的形成过程
1、精原细胞
2.精子的形成部位:
睾丸
图2-1人的睾丸和精子示意图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精原细胞
精子
染色体复制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1)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 间期:
特点: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体积增大,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
②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
联会:染色体两两配对
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四分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③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特点: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④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⑤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特点: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2)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非同源染色体散乱分布。
特点:
次级精母细胞
(2)减数第二次分裂
精细胞
精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中期
后期
末期
着丝粒分裂
着丝粒分裂
精细胞
变形
精子
细胞核
细胞质
1个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2n)
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
4个精子细胞(染色体数:n)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4个2种精子(染色体数:n)
变形
1个精原细胞(染色体数:2n)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分裂
各时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