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情景类题目训练:生物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3]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情景类题目训练:生物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24 15:14:0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2023]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情景类题目训练:生物系统的结构层次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的空间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月宫一号”取得圆满成功,志愿者封闭生存370天出舱。“月宫一号”是基于生态系统原理将生物技术与工程控制技术有机结合,构建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如氧气、水和食物,可以在系统内循环再生,为人类提供类似地球生态环境的生命保障。
(1)“月宫一号”系统内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   。
(2)植物不可食用部分、人的粪便和排泄物、生活垃圾等被腐生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从而维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腐生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3)假设“月宫一号”中携带的微生物中有硝化细菌,该细菌能氧化氨,并利用此氧化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你认为硝化细菌应该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   。
2、袁隆平说:海水稻如果扩大到一亿亩,可多养活8000万人口。海水稻能在海边滩涂等地生长,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稻米颜色呈胭脂红。下图为海水稻的结构层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稻在分类上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植物。
(2)若 C 表示水稻谷粒,则 C 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
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绍兴城市环境越来越好,许多河道内放置了水生植物生长的平台——生态浮岛(如图甲)。
(1)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浮岛植物属于   。
(2) 图乙表示某河道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 ;   
(3)图乙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成分外,还应包含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和  。
4、为积极开展宁波市“五水共治”建设,更好的净化江河水质,奉化区根据上中下三层水域的生物特点投放了不同鱼苗,并开展了内河增殖放流行动。据统计,共计投放蝙鱼、草鱼、鱼、花链等近2万余条鱼苗。
(1)该投放区域河道中编鱼、草鱼、鱼、花链等所有生物可以称为一个   。其中草鱼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它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属于   。
(2)在投放时,选择多种鱼苗,而非单一物种,这样做保持了内河渔业资源的多样性,提高了该区域生态系统的   能力。
5、到2022年3月,全球有记录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达到4.4亿人。
(1)为了预防被感染,人们打了新冠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这属于   。
(2)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对细胞具有保护功能的   。(填细胞结构)
6、2021年3月6日晚,宁波慈溪亮相央视《中国地名大会》,慈溪市委书记杨勇携青瓷瓯乐团,亲自讲述跨千年的慈溪故事。
(1)宁波杭州湾湿地公园是一个典型的海岸湿地生态系统,大量水鸟栖息于此,故有“鸟类天堂”的美誉。这些水鸟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夏日,湿地中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荷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输送到地下茎(藕)中贮存。
(2)慈溪还守护着秘色瓷穿越千年的秘密。当天宁波的夜晚比白昼更   (填“长”或“短”),而台下的观众听着青瓷鸟哨吹出宛若天籁的神奇音律,让人仿佛梦回大唐盛世。青瓷鸟哨是靠   振动发出声音。
7、 覆盆子果实因含丰富的维生素、少量水杨酸以及钙、钾等元素,享有“黄金水果"的美誉。其中的水杨酸常温下稳定,加热易分解,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
(1)写出水杨酸的一条物理性质   。
(2)水杨酸(C7H4O3)属于   。(选填“氧化物"、“碱”或“有机物”)
(3)决定覆盆子性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中。(选填“细胞膜"、“细胞核”或“叶绿体”)
(第7题图) (第8题图)
8、海宁尖山的冷冰坞因柑橘长相好、甜度高在当地小有名气。下面是游客对冷冰坞柑橘的描述:山坞里种满了柑橘,摘下一个,剥皮进嘴时,常常带着白色的筋络,橘肉又鲜又甜,而且没有渣。
(1)其中剥掉的这层皮、白色的筋络、橘肉分别属于   组织。
(2)写出橘子树从小到大的结构层次:   , 其中我们食用的橘子属于   (填
“组织”“器官”或“系统”)。
(3)小科在野外游玩时发现了四种植物P、Q、R和S,并设计了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
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葫芦藓,它是   (填字母)。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继克隆羊多莉之后,世界上首例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于2017年诞生。它俩的基因,来自同一个雌性猕猴胎儿。科研人员提取了这个猕猴胎儿的部分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植入”若干个“摘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结果产生了基因完全相同的后代。
材料2:2018年,香港大学成功制造出世界首个迷你人造心脏。研究人员使用干细胞,借助基因工程等技术,只需几升血液就能再造专属的人类迷你心脏,这让我们在实现不需要移植便能更接人类受损心脏的道路上又近了一步。
(1)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毛色是否相同?   。人与羊同属哺乳纲,人与猴同属灵长目,羊与猴两种动物中,   与人的亲缘关系更近.
(2)从生物体结构层次来看,人造心脏属于   层次的结构。心脏移植会出现排异反应,移植的心脏属于   (选填“抗原”或“抗体”)
10、三星堆遗址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从首次发掘至今,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图中所示依次为三星堆中出土的铜鸡、石蟾蜍、陶猪和铜蛇。
(1)图中文物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    。
(2)蟾蜍的一生中会出现    种呼吸器官。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把野猪驯化为家猪的国家。古代劳动人民能够把野猪驯化为家猪,利用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11、新冠疫情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的出现使得疫情防控形势更为严峻。义乌各地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实战演练,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
(1)判断新型冠状病毒是生物的依据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能遗传和变异 B.能快速繁殖 C.个体非常微小 D.能使人生病
(2)“核酸检测”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选填“设计研究方案”或“获取事实证据”)。
(3)面对新冠疫情,我们应该___________(填字母)。
A.合理作息 B.暴饮暴食 C.随意外出 D.注意卫生
12、在“天宫课堂”第三课中,航天员陈冬老师和刘洋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问天实验舱生命生长实验柜里生长的植物“小南”(拟南芥)和“小薇”(水稻) ,生长最快的拟南芥已经开出了小花,种植了70多天的水稻也从种子变成了植株,如图所示是拟南芥的生长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A细胞是拟南芥植株发育的起点,则A细胞是   。
(2)图中b表示细胞的   过程(选填“分裂”、“生长”或“分化”),其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3)花的颜色往往是花瓣的颜色,决定拟南芥花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的   中。
13、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细胞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评价模型作品三个环节。
(1)【观察】制作模型前,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装片并记录。观察时,显微镜视野中出现如图甲的折叠现象。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制作】某同学利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细胞模型(如图乙)。指出该模型存在的缺陷:
   。
(3)【评价】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某小组制定的量规,将表中横线处补充完整。
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结构完整性
材料与匹配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未能体现细胞结构的功能
美观与成本 材料环保易得且成本低 材料环保但成本较高 材料不环保且成本较高
(4)【改进】有同学根据量规中的"材料与匹配"评价指标,认为仅用橡皮泥一种材料进行制作存在不足,将模型评为"待改进"。选择该模型中的一处结构进行改进,填写下表。
我的改进
细胞结构 所选材料 选择理由
       
14、某班在实验室做“观察蜗牛”的实验,第四小组有以下研究过程:
①小王说:蜗牛有听觉吗?②旁边的小明说:它应该有听觉。③小王说:我们可以试一下,拍一拍蜗牛爬行的桌子,制造响声。如果蜗牛有听觉,它的行为应该会发生明显变化。④他们观察到多只原本爬行的蜗牛,在响声后都停止了爬行。⑤小明笑着说:看来蜗牛是有听觉的。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提出问题,②是得出结论 B.②是建立假设,③是收集事实与证据
C.③是设计方案,④是得出结论 D.③是设计实验方案,⑤是得出结论
(2)请指出实验方案中的一处错误:  。
15、小柯在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误把生理盐水当做清水滴加了。在观察装片时,他发现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膜以内部分与细胞壁逐渐分离;他立刻又向装片上滴加了清水,一段时间后,他发现细胞又恢复成原来的状态。请教老师后,得知:具有活性的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这种“分离”和“复原”的现象。STEAM小组为进一步研究,设计并开展了以下实验,请回答:
(1)该实验要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现象与   的关系;
(2)通过实验可知,引起细胞发生“分离”现象时间最短的溶液是   ;
(3)上述实验中,有一组细胞不能复原,其原因是   ;
(4)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有 。
A.四种溶液引起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速度相同
B.四种溶液都能引起洋葱表皮细胞发生“分离”现象
C.清水都能使已发生“分离”现象的植物细胞复原
16、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
(1)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   镜。
(2)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    (填结构编号)。
(3)写出一种能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终于实现了!袁隆平团队的“超级稻”和中科院夏新界研究员团队的“巨型稻”首次在杭州试种成功,如今长势喜人,100多亩试验田已结出了饱满的稻穗。
(1)在植物学分类上,水稻属于   植物。
(2)农业生产中种植密度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将水稻用不同的种植密度进行种植,测得其制造或消耗有机物的含量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分析,种植密度为   (填字母)时最有利于提高产量,你的判断依据是:   。
(3)在种植密度为m3时,提高水稻的产量的措施有   。
18、皎口湿地是宁波首个在水库源头建成的大型复合生态厂湿地。在湿地的最东边有一片水杉林,过了水杉林是一片再力花,再往前可以看到水生鸢尾、睡莲等20多种水生植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这片湿地内的水杉林等植物是   。
(2)再力花的叶子有着平行叶脉,根系非常发达,密布着胡须,花瓣非常小,花序为复状花.....这些形态特征说明再力花属于   (填“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香蕉外皮易变黑变质,储存时间较短。资料显示:香蕉皮易变黑与其细胞内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有关,其分布如图所示;若香蕉外皮细胞破裂,酚类物质与多酚氧化酶混合,会发生反应:酚类+氧气多酚氧化酶,黑色物质,导致外皮变黑。
(1)人食用香蕉后,其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为   。
(2)图中的液泡膜能控制液泡内酚类物质不进入细胞中的其他部位,与此具有类似功能的细胞结构是   。
(3)为防止香蕉皮变黑腐烂,可以利用保鲜膜包裹香蕉或悬挂香蕉这些小妙招来延长保鲜时间。请你结合材料与知识,分析其中一种保鲜方法的科学原理  。
20、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作果酒的历史源远流长,葡萄酒便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果酒.图甲是葡萄酒酿制流程图,图乙为容器中的不同培养阶段发酵液中糖类物质和酒精浓度的变化曲线图。
(1)优质葡萄酒的酿制需要品质优良的葡萄,农业上往往通过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来保持葡萄的优良性状;
(2)将图中第 3 步补充完整   ;
(3)葡萄酒酿制过程中往往需添加适量的 SO2 进行抑菌和抗氧化,发生反应如下:SO2+H2O=H2SO3;葡萄酒酿制过程中用到的器材都需彻底消毒灭菌,原因是器材上原本存在的微生物可能会影响发酵效果;请根据图乙解释酒精浓度从 T 开始升高的原因  。
21、小明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用红墨水染色后发观细胞膜与细胞壁出现分离的现象(简称“质壁分离”),查阅资料后了解:“质壁分离”是由于液泡失水而产生的,若将“质壁分离”的细胞再放入清水的环境中能够恢复原来的状态。小明对此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相应的操作后,的确观察到复原。接下来小明想用不同的溶液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现象:
操作步骤 25%的蔗糖溶液 25%的苏打溶液 25%的食盐溶液
记录“分离”的起止时间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重复几次
60秒 55秒 25秒
观察“复原”现象 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重复几次
能 能 不能
(1)该实验要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现象与   的关系;
(2)下图是某次实验中,记录细胞所处的三种不同的状态。由此推测细胞膜具有  功能。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不同溶液引起洋葱麟片叶表皮细胞分离速度不同
B.三种溶液都能引起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分离”现象
C.像蔗糖一样甜的其它溶液,发生“分离”所需的时间也较长
(4)上述实验中,有一组细胞不能复原,其可能原因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2023]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情景类题目训练:生物系统的结构层次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的空间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月宫一号”取得圆满成功,志愿者封闭生存370天出舱。“月宫一号”是基于生态系统原理将生物技术与工程控制技术有机结合,构建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如氧气、水和食物,可以在系统内循环再生,为人类提供类似地球生态环境的生命保障。
(1)“月宫一号”系统内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   。
(2)植物不可食用部分、人的粪便和排泄物、生活垃圾等被腐生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从而维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腐生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3)假设“月宫一号”中携带的微生物中有硝化细菌,该细菌能氧化氨,并利用此氧化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你认为硝化细菌应该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   。
【答案】(1)太阳能 (2)分解者 (3)生产者
【解析】(1)生态系统中能量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所有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利用太阳能,所以说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2)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的有机物分解为较为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属于分解者。(3)硝化细菌能利用氧化氨释放的能量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给自己利用,不依赖现成的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2、袁隆平说:海水稻如果扩大到一亿亩,可多养活8000万人口。海水稻能在海边滩涂等地生长,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稻米颜色呈胭脂红。下图为海水稻的结构层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稻在分类上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植物。
(2)若 C 表示水稻谷粒,则 C 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
【答案】(1)被子 (2)器官
【解析】(1)水稻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所以为被子植物;(2)A是细胞,B是组织,C是器官,D是植物体。
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绍兴城市环境越来越好,许多河道内放置了水生植物生长的平台——生态浮岛(如图甲)。
(1)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浮岛植物属于   。
(2) 图乙表示某河道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 ;   
(3)图乙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成分外,还应包含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和  。
【答案】(1)生产者 (2)藻类→乙→丁或水草→甲→丁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解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有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分解者(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浮游植物属于生产者;(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循环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的,所以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 藻类→乙→丁或水草→甲→丁;(3)食物链始于生产者,终于消费者,所以图乙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含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4、为积极开展宁波市“五水共治”建设,更好的净化江河水质,奉化区根据上中下三层水域的生物特点投放了不同鱼苗,并开展了内河增殖放流行动。据统计,共计投放蝙鱼、草鱼、鱼、花链等近2万余条鱼苗。
(1)该投放区域河道中编鱼、草鱼、鱼、花链等所有生物可以称为一个   。其中草鱼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它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属于   。
(2)在投放时,选择多种鱼苗,而非单一物种,这样做保持了内河渔业资源的多样性,提高了该区域生态系统的   能力。
【答案】(1)群落;消费者 (2)自动调节
【解析】(1)某一地区所有生物的总和成为群落;生态系统的成分为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分解者(多指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该投放区域河道中编鱼、草鱼、鱼、花链等所有生物可以称为一个群落。其中草鱼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它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属于消费者。 (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和生物的种类和数目以及复杂程度有关;生物的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生态功能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所以在投放时,选择多种鱼苗,而非单一物种,这样做保持了内河渔业资源的多样性,提高了该区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5、到2022年3月,全球有记录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达到4.4亿人。
(1)为了预防被感染,人们打了新冠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这属于   。
(2)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对细胞具有保护功能的   。(填细胞结构)
【答案】(1)保护易感人群 (2)细胞膜
【解析】(1) 为了预防被感染,人们打了新冠疫,人们在疫情中属于易感人群,打疫苗可以对易感人群起保护作用。故打新冠疫属于保护易感人群。(2)在人体细胞中,对细胞其保护作用的是细胞膜。
6、2021年3月6日晚,宁波慈溪亮相央视《中国地名大会》,慈溪市委书记杨勇携青瓷瓯乐团,亲自讲述跨千年的慈溪故事。
(1)宁波杭州湾湿地公园是一个典型的海岸湿地生态系统,大量水鸟栖息于此,故有“鸟类天堂”的美誉。这些水鸟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夏日,湿地中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荷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输送到地下茎(藕)中贮存。
(2)慈溪还守护着秘色瓷穿越千年的秘密。当天宁波的夜晚比白昼更   (填“长”或“短”),而台下的观众听着青瓷鸟哨吹出宛若天籁的神奇音律,让人仿佛梦回大唐盛世。青瓷鸟哨是靠   振动发出声音。
【答案】(1)消费者;筛管 (2)长;空气
【解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水鸟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消费者;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茎中的筛管从上而下运输;植物根吸收的水分,通过茎中导管自下而上运输;(2) 2021年3月6日晚, 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南半球的人昼长夜短,北半球的人昼短夜长;所以宁波在北半球, 当天宁波的夜晚比白昼更长;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所以青瓷鸟哨是靠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7、 覆盆子果实因含丰富的维生素、少量水杨酸以及钙、钾等元素,享有“黄金水果"的美誉。其中的水杨酸常温下稳定,加热易分解,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
(1)写出水杨酸的一条物理性质   。
(2)水杨酸(C7H4O3)属于   。(选填“氧化物"、“碱”或“有机物”)
(3)决定覆盆子性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中。(选填“细胞膜"、“细胞核”或“叶绿体”)
【答案】(1)微溶于水 (2)有机物 (3)细胞核
【解析】(1)一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是指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水杨酸的物理性质有微溶于水;(2)氧化物是指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所以水杨酸属于有机物;(3)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所以决定覆盆子性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
8、海宁尖山的冷冰坞因柑橘长相好、甜度高在当地小有名气。下面是游客对冷冰坞柑橘的描述:山坞里种满了柑橘,摘下一个,剥皮进嘴时,常常带着白色的筋络,橘肉又鲜又甜,而且没有渣。
(1)其中剥掉的这层皮、白色的筋络、橘肉分别属于   组织。
(2)写出橘子树从小到大的结构层次:   , 其中我们食用的橘子属于   (填
“组织”“器官”或“系统”)。
(3)小科在野外游玩时发现了四种植物P、Q、R和S,并设计了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
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葫芦藓,它是   (填字母)。
【答案】(1)保护、输导、营养 (2)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器官 (3)S
【解析】(1)橘子的果皮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属于保护组织。橘子的果肉里面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糖类和水等属于营养组织(薄壁组织 ),筋络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因此筋络是输导组织。(2)橘子树从小到大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我们所吃的橘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应属于生殖器官。(3)葫芦藓,属于苔藓类植物,用孢子繁殖,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无根,有茎,叶。故它是S。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继克隆羊多莉之后,世界上首例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于2017年诞生。它俩的基因,来自同一个雌性猕猴胎儿。科研人员提取了这个猕猴胎儿的部分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植入”若干个“摘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结果产生了基因完全相同的后代。
材料2:2018年,香港大学成功制造出世界首个迷你人造心脏。研究人员使用干细胞,借助基因工程等技术,只需几升血液就能再造专属的人类迷你心脏,这让我们在实现不需要移植便能更接人类受损心脏的道路上又近了一步。
(1)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毛色是否相同?   。人与羊同属哺乳纲,人与猴同属灵长目,羊与猴两种动物中,   与人的亲缘关系更近.
(2)从生物体结构层次来看,人造心脏属于   层次的结构。心脏移植会出现排异反应,移植的心脏属于   (选填“抗原”或“抗体”)
【答案】(1)是;猴 (2)器官;抗原
【解析】(1)“中中”和“华华”,他们的基因来自同一个雌性猕猴胎儿。 基因可以控制物体的生物性状,所以他们的毛色相同;在生物的分类等级中,从高等到底等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低,生物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所以人与羊同属哺乳纲,人与猴同属灵长目,羊与猴两种动物中,猴与人的亲缘关系更近;(2)高等动物的生物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心脏是有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多个组织共同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属于器官;移入的器官对于病人来说属于非己成分,相当于抗原;人体依靠免疫功能能对进入体内的外来非己组织和器官加以阻挡和清除,导致移植器官破坏和移植失败,这种生理免疫过程叫做免疫排斥反应。
10、三星堆遗址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从首次发掘至今,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图中所示依次为三星堆中出土的铜鸡、石蟾蜍、陶猪和铜蛇。
(1)图中文物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    。
(2)蟾蜍的一生中会出现    种呼吸器官。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把野猪驯化为家猪的国家。古代劳动人民能够把野猪驯化为家猪,利用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答案】(1)脊椎动物 (2)三 (3)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解析】(1)铜鸡、石蟾蜍、陶猪和铜蛇,分别属于鸟类、两栖类、哺乳类和爬行类,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体内都有脊椎骨,都属于脊椎动物;(2)蟾蜍的幼年是用鳃呼吸,成年用肺呼吸,皮肤辅助,所以蟾蜍的一生中会出现三种呼吸器官;(3)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根据野猪和家猪的杂交,可以把野猪驯化为家猪。
11、新冠疫情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的出现使得疫情防控形势更为严峻。义乌各地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实战演练,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
(1)判断新型冠状病毒是生物的依据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能遗传和变异 B.能快速繁殖 C.个体非常微小 D.能使人生病
(2)“核酸检测”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选填“设计研究方案”或“获取事实证据”)。
(3)面对新冠疫情,我们应该___________(填字母)。
A.合理作息 B.暴饮暴食 C.随意外出 D.注意卫生
【答案】(1)A;B (2)获取事实与证据 (3)A;D
【解析】(1)生物的特征是有生命,能遗传和变异,能生长发育,能快速繁殖,能新陈代谢等,所以 判断新型冠状病毒是生物的依据是AB;(2)核酸检测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取事实与证据环节;(3)合理作息,注意卫生,不暴饮暴食,不随意外出是我们面对新冠疫情,应该采取的行为。
12、在“天宫课堂”第三课中,航天员陈冬老师和刘洋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问天实验舱生命生长实验柜里生长的植物“小南”(拟南芥)和“小薇”(水稻) ,生长最快的拟南芥已经开出了小花,种植了70多天的水稻也从种子变成了植株,如图所示是拟南芥的生长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A细胞是拟南芥植株发育的起点,则A细胞是   。
(2)图中b表示细胞的   过程(选填“分裂”、“生长”或“分化”),其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3)花的颜色往往是花瓣的颜色,决定拟南芥花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的   中。
【答案】(1)受精卵 (2)分化 (3)细胞核
【解析】(1)A是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2)b是细胞分化的过程,因为其形成了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3)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所以决定拟南芥花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的细胞核中。
13、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细胞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评价模型作品三个环节。
(1)【观察】制作模型前,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装片并记录。观察时,显微镜视野中出现如图甲的折叠现象。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制作】某同学利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细胞模型(如图乙)。指出该模型存在的缺陷:
   。
(3)【评价】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某小组制定的量规,将表中横线处补充完整。
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结构完整性
材料与匹配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能体现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材料的选择未能体现细胞结构的功能
美观与成本 材料环保易得且成本低 材料环保但成本较高 材料不环保且成本较高
(4)【改进】有同学根据量规中的"材料与匹配"评价指标,认为仅用橡皮泥一种材料进行制作存在不足,将模型评为"待改进"。选择该模型中的一处结构进行改进,填写下表。
我的改进
细胞结构 所选材料 选择理由
       
【答案】(1)原因:洋葱鳞片表皮未在载玻片上展平而造成折叠; 对策:用镊子展平洋葱表皮,重新制作装片 (2)缺少细胞壁(细胞核在液泡内) (3)结构完整;结构较完整有1处缺失;结构不完整有2处及以上缺失 (4)液泡;气球和水;气球内装水可表示液泡内有细胞液/气球内装不同量的水可表示液泡大小变化
【解析】(1) 观察时,显微镜视野中出现如图甲的折叠现象, 原因:洋葱鳞片表皮未在载玻片上展平而造成折叠;对策:用镊子展平洋葱表皮,重新制作装片; (2)植物细胞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指出该模型存在的缺陷是:缺少细胞壁;(3)作品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和待改进,所以结构完整性,结构完整、结构较完整有1处缺失、结构不完整有2处及以上缺失; (4) 认为仅用橡皮泥一种材料进行制作存在不足 ,所以可以对液泡进行改进,材料可以选为气球和水,选择理由: 气球内装水可表示液泡内有细胞液/气球内装不同量的水可表示液泡大小变化。
14、某班在实验室做“观察蜗牛”的实验,第四小组有以下研究过程:
①小王说:蜗牛有听觉吗?②旁边的小明说:它应该有听觉。③小王说:我们可以试一下,拍一拍蜗牛爬行的桌子,制造响声。如果蜗牛有听觉,它的行为应该会发生明显变化。④他们观察到多只原本爬行的蜗牛,在响声后都停止了爬行。⑤小明笑着说:看来蜗牛是有听觉的。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提出问题,②是得出结论 B.②是建立假设,③是收集事实与证据
C.③是设计方案,④是得出结论 D.③是设计实验方案,⑤是得出结论
(2)请指出实验方案中的一处错误:  。
【答案】(1)D (2)③,在安静的环境中,敲击蜗牛所在的桌子,观察的不是对声音的反应,而是对震动的反应
【解析】(1)①是提出问题;②是建立猜想和假设;③是设计实验方案;④是进行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⑤是下结论;所以正确的是D;(2)此实验的错误之处是:③,在安静的环境中,敲击蜗牛所在的桌子,观察的不是对声音的反应,而是对震动的反应。
15、小柯在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误把生理盐水当做清水滴加了。在观察装片时,他发现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膜以内部分与细胞壁逐渐分离;他立刻又向装片上滴加了清水,一段时间后,他发现细胞又恢复成原来的状态。请教老师后,得知:具有活性的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这种“分离”和“复原”的现象。STEAM小组为进一步研究,设计并开展了以下实验,请回答:
(1)该实验要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现象与   的关系;
(2)通过实验可知,引起细胞发生“分离”现象时间最短的溶液是   ;
(3)上述实验中,有一组细胞不能复原,其原因是   ;
(4)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有 。
A.四种溶液引起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速度相同
B.四种溶液都能引起洋葱表皮细胞发生“分离”现象
C.清水都能使已发生“分离”现象的植物细胞复原
【答案】(1)溶液种类 (2)25%的氯化钠溶液 (3)细胞已经失去活性(“细胞死了或者细胞膜破了) (4)B
【解析】(1)实验由于改变的是溶液的种类,故是与溶液的种类有关;(2)25%的蔗糖溶液用的时间是60s,25%的葡萄糖溶液是65s,25%的氯化钠溶液是25s,25%的硝酸钾溶液是57s,故25%的氯化钠溶液时间最短;(3)第三组实验中25%的氯化钠溶液没有办法复原,溶液的浓度达到一定时细胞完全失去活性;
(4)实验中都可以看到细胞发生分离的现象,需要的时间不同,分离的速度也不同,第三组实验细胞无法复原,故B说法正确。
16、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
(1)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   镜。
(2)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    (填结构编号)。
(3)写出一种能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
【答案】(1)物 (2)② (3)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或“更换水滴”、“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等)
【解析】(1)物镜安装在镜筒的下端,观察时靠近玻片标本,根据图示比较可知,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2)使用显微镜时,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上升或下降,调节焦距,所以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②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3)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方法: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或“更换水滴”、“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等)。
1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终于实现了!袁隆平团队的“超级稻”和中科院夏新界研究员团队的“巨型稻”首次在杭州试种成功,如今长势喜人,100多亩试验田已结出了饱满的稻穗。
(1)在植物学分类上,水稻属于   植物。
(2)农业生产中种植密度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将水稻用不同的种植密度进行种植,测得其制造或消耗有机物的含量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分析,种植密度为   (填字母)时最有利于提高产量,你的判断依据是:   。
(3)在种植密度为m3时,提高水稻的产量的措施有   。
【答案】(1)单子叶 (2)m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差最大,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的含量最多 (3)适当增强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含量;合理施肥等(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 (1)在植物学分类上,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2)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分析,种植密度为m3时最有利于提高产量。判断依据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差最大,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的含量最多。(3)在种植密度为m3时,提高水稻的产量的措施:适当增强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含量;合理施肥等。
18、皎口湿地是宁波首个在水库源头建成的大型复合生态厂湿地。在湿地的最东边有一片水杉林,过了水杉林是一片再力花,再往前可以看到水生鸢尾、睡莲等20多种水生植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这片湿地内的水杉林等植物是   。
(2)再力花的叶子有着平行叶脉,根系非常发达,密布着胡须,花瓣非常小,花序为复状花.....这些形态特征说明再力花属于   (填“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
【答案】(1)生产者 (2)单子叶植物
【解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分为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以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这片湿地内的水杉林等植物是生产者;(2)本类植物叶脉常为平行脉,花叶基本上为3数,种子以具1枚子叶为特征。通常农作物都为单子叶植物; 再力花的叶子有着平行叶脉,根系非常发达,密布着胡须,花瓣非常小,花序为复状花.....这些形态特征说明再力花属于单子叶植物。
19、香蕉外皮易变黑变质,储存时间较短。资料显示:香蕉皮易变黑与其细胞内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有关,其分布如图所示;若香蕉外皮细胞破裂,酚类物质与多酚氧化酶混合,会发生反应:酚类+氧气多酚氧化酶,黑色物质,导致外皮变黑。
(1)人食用香蕉后,其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为   。
(2)图中的液泡膜能控制液泡内酚类物质不进入细胞中的其他部位,与此具有类似功能的细胞结构是   。
(3)为防止香蕉皮变黑腐烂,可以利用保鲜膜包裹香蕉或悬挂香蕉这些小妙招来延长保鲜时间。请你结合材料与知识,分析其中一种保鲜方法的科学原理  。
【答案】(1)小肠 (2)细胞膜 (3)保鲜膜包裹香蕉可以使酚类不与氧气接触,防止发生变黑反应;或悬挂香蕉可以减少香蕉发生挤压而引起的细胞破裂,使酚类不与多酚氧化酶接触
【解析】(1)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2)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所以图中的液泡膜能控制液泡内酚类物质不进入细胞中的其他部位,与此具有类似功能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3) 从题目中可以知道若香蕉外皮细胞破裂,酚类物质与多酚氧化酶混合,会发生反应:酚类+氧气多酚氧化酶,黑色物质,导致外皮变黑。 所以保鲜的方法一:保鲜膜包裹香蕉可以使酚类不与氧气接触,防止发生变黑反应;或保鲜方法二:悬挂香蕉可以减少香蕉发生挤压而引起的细胞破裂,使酚类不与多酚氧化酶接触。
20、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作果酒的历史源远流长,葡萄酒便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果酒.图甲是葡萄酒酿制流程图,图乙为容器中的不同培养阶段发酵液中糖类物质和酒精浓度的变化曲线图。
(1)优质葡萄酒的酿制需要品质优良的葡萄,农业上往往通过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来保持葡萄的优良性状;
(2)将图中第 3 步补充完整   ;
(3)葡萄酒酿制过程中往往需添加适量的 SO2 进行抑菌和抗氧化,发生反应如下:SO2+H2O=H2SO3;葡萄酒酿制过程中用到的器材都需彻底消毒灭菌,原因是器材上原本存在的微生物可能会影响发酵效果;请根据图乙解释酒精浓度从 T 开始升高的原因  。
【答案】(1)无性 (2)过滤 (3)在T之前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繁殖增加数量,此时不生成酒精;在T时密封,之后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解析】(1)优质葡萄酒的酿制需要品质优良的葡萄,农业上往往通过无性生殖来保持葡萄的优良性状。
(2)图中第 3 步为过滤。(3)酒精浓度从 T 开始升高的原因:在T之前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繁殖增加数量,此时不生成酒精;在T时密封,之后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21、小明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用红墨水染色后发观细胞膜与细胞壁出现分离的现象(简称“质壁分离”),查阅资料后了解:“质壁分离”是由于液泡失水而产生的,若将“质壁分离”的细胞再放入清水的环境中能够恢复原来的状态。小明对此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相应的操作后,的确观察到复原。接下来小明想用不同的溶液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现象:
操作步骤 25%的蔗糖溶液 25%的苏打溶液 25%的食盐溶液
记录“分离”的起止时间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重复几次
60秒 55秒 25秒
观察“复原”现象 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重复几次
能 能 不能
(1)该实验要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现象与   的关系;
(2)下图是某次实验中,记录细胞所处的三种不同的状态。由此推测细胞膜具有  功能。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不同溶液引起洋葱麟片叶表皮细胞分离速度不同
B.三种溶液都能引起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分离”现象
C.像蔗糖一样甜的其它溶液,发生“分离”所需的时间也较长
(4)上述实验中,有一组细胞不能复原,其可能原因是   。
【答案】(1)溶液种类 (2)控制物质的进出(选择透过性) (3)A;B
(4)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失活(细胞死了)
【解析】(1) 小明想用不同的溶液进行了实验 ,说明该实验要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现象与溶液种类的关系;(2)从图中看出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3)从表格的现象分析AB正确,C没有做其他的甜溶液的实验,所以无法得出;(4)第三组没法复原,说明该细胞已经失活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