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明朝的统治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5 10:2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14课 预习问题
1.明朝建立的三要素:时间、人物、都城?
2.朱元璋政治上强化皇权的措施:在地方 在中央?
3.特务机构有哪些?目的?影响?
4.科举考试的变化:文体?目的?题目?影响?
6.明朝农业引进哪些新品种?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商业发展的表现?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本内容,了解明朝建立三要素及建立背景。
2、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强化皇权的措施及特点、影响。
3、结合课本和分析史料概述明朝科举制的变化及带来的影响。
4、结合课本和图片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状况
重点:明朝加强君权措施;
难点:八股取士的概念。
世之寒微有能过我者乎 斯寒微之至极也!
1344年 17岁 父母长兄死于疾疫。出家为僧,游方乞讨
1352年 25岁 投入濠州红巾军郭子兴部
1356年 29岁 占领集庆(今南京),受龙凤大末政权官爵,任江南行省平章
1361年 34岁 被封为吴国公
1364年 37岁 自立为吴王
1368年 41岁 称帝,建立明朝
从和尚到皇帝,从万人之下到万人之上,朱元璋走向了人生新巅峰!
朱元璋的人生逆袭
清代的史学家赵翼说:“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朱元璋正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身上,豪气和匪气并存,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但无论如何,谁也无法忽视它的存在,谁也无法否认他是个有“色彩”的人。……
材料一: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
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
材料二:元顺帝君臣大肆挥霍浪费,造成国库空虚。同时,由于元朝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黄河接连决口,泛滥成灾。1351年,元政府下令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饱受灾荒之苦的农民,在工地上横遭监工鞭打,克扣口粮。
思考:1.上述材料反映出元朝末年怎样的社会状况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官吏搜刮民财,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
大都
临清
济南
汴梁
开封
颍州
阜阳
凤阳东北
应天
南京
杭州
潼关
蕲水
浠水
大同
上都
正蓝旗东










刘福通
徐寿辉
郭子兴
朱元璋
濠州
刘福通
元末农民起义主要地点及代表人物
起义军活动地区
朱元璋红巾军控制地区
明军北伐路线
元顺帝北逃路线
明朝的建立
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改名应天府。1368年在此称帝,建立明朝。
1368年秋,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
一、明朝建立
1.背景:(1) (2) 2.建立时间: 4.建立者:
3.都城: 5.谥号: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在反元斗争中,朱元璋领导队伍逐步强大。
1368年
朱元璋
应天府(南京)
明太祖
国家初建,政局不稳,人心浮动,我当如何巩固统治,加强君权呢?
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
换位思考:我当皇帝怎么做?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一)背景
(二)目的
(三)措施 1.政治上:
(1)地方:①

(2)中央:①

2.司法上:
①目的:
②概况:
③职责:
④地位:
(四)影响:
材料一: “(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材料二:胡惟庸由右丞相升任左丞相。胡门生故吏遍于朝野,形成一个势力集团。一天,胡惟庸的儿子骑马跌落马下,被一辆过路的马车压了,胡惟庸将马夫抓住,随即杀死。
出现问题1:
出现问题2:
行省长官权力过大,地方威胁中央
朝臣权力过大,相权威胁皇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一)背景
(二)目的
(三)措施 1.政治上:
(1)地方:①

(2)中央:①

2.司法上:
①目的:
②概况:
③职责:
④地位:
(四)影响: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
巩固统治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一)背景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
(二)目的 巩固统治
(三)措施 1.政治上:
(1)地方:①

(2)中央:①

2.司法上:
①目的:
②概况:
③职责:
④地位:
(四)影响:
全面改革官制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分封诸子为王,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直接向皇帝负责
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统归兵部,皇帝掌握了军事大权。
皇帝
中央
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
地方
( 行 省 )
布政司—民政
按察司—刑狱
都司—军政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六部
三司
问题思考1
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通过分散中央与地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
特点是:权力的分散与制衡
问题思考2
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有何利弊得失
弊:
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1.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没有独立性,扼杀了创造性。
2.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政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利:
P68材料一: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问题一:中国最早的丞相由谁设立,最后又被谁废除?
设立:秦始皇;废除:明太祖
问题二: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
防止朝臣专权,加强君主专制,巩固统治。
丞相上朝仪式的变化
材料二 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 ——朱元璋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一)背景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
(二)目的 巩固统治
(三)措施 1.政治上:
(1)地方:①

(2)中央:①

2.司法上:
①目的:
②概况:
③职责:
④地位:
(四)影响:
全面改革官制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分封诸子为王,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直接向皇帝负责
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统归兵部,皇帝掌握了军事大权。
设立特务机构
监视官民
a.朱元璋设锦衣卫 b.明成祖成立东厂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由皇帝直接指挥,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史料研读
明朝大学士宋濂曾经与客人在家饮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请了什么客人、吃的什么菜、喝的什么酒,宋濂一一如实回答。皇帝笑着说:“你没有骗我”。
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朱元璋为什么说宋濂没有骗他?
朱元璋设锦衣卫监视官民
明朝锦衣卫印
锦衣卫职责
锦衣卫权限
——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总结: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一)背景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
(二)目的 巩固统治
(三)措施 1.政治上:
(1)地方:①

(2)中央:①

2.司法上:
①目的:
②概况:
③职责:
④地位:
(四)影响:
全面改革官制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分封诸子为王,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直接向皇帝负责
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统归兵部,皇帝掌握了军事大权。
设立特务机构
监视官民
a.朱元璋设锦衣卫 b.明成祖成立东厂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由皇帝直接指挥,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背景
2.目的
3.变化 ①命题:
②答题:
③文体:
4.影响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
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八股文
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专制统治,选拔皇帝的顺从者
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故吾以为明太祖以制义取士,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特名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命题范围:
答题观点:
文体:
目的: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八股文
八股取士
指定的观点即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
八个部分即:破题、承题、起讲、入手、 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隋唐:范围广,内容多样
隋唐: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隋唐:文体不限
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专制统治。选拔皇帝的顺从者
隋唐:选贤举能
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等方面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材料一: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秦朝)咸阳之郊所坑者……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二:
牛顿自制望远镜 范进中举后的发疯惨相
材料三:明代成化年间,科举考试之法又大大变更,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称为“八股”……以后便承袭下来,格式愈益严格,文章越发空虚……应试者必须……代圣贤立言,依格式填写……
①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教育发展。
②不利于选贤举能,培养的是皇帝的顺从者
③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扼杀了社会的创造性。
积极:④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
中国科技创新的奠基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科教兴国及可持续发展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战略
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 。
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
促进
类别 主要知识点的识记
1.农业
2.手工业
商业
③制瓷业中心:
①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②有名的商帮:
引进原产美洲的:
②丝织业的中心是:
四、经济的发展
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
苏州
景德镇
北京和南京
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①棉纺织业的发展:
明代从南方推向北方。
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青花瓷
开始于宋代,成熟于元代的青花瓷,明朝已达极盛。清代质量最好的青花瓷,则是康熙年间的民窑产品,有“五彩青瓷”之称。






上面两图晋商故里,下面两图徽商故里
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建立
二、加强皇权
三、经济发展
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应天府(南京)
中央
地方
监视机构
考试内容
答题观点
答题格式
①废中书省和丞相,六部向皇帝负责
②废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①废行省,设三司
②封诸子为王
为监视官民,设锦衣卫和东厂
“四书五经”
朱熹《四书集注》
八股文(评价八股取士)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引进美洲农作物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
丝织业中心苏州;制瓷业中心景德镇
商贸城市:北京和南京;商帮:晋商、徽商
1.政治
2.思想文化
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3.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4.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
5.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明朝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的共同职责( )
A.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B.制定法律
C.监视、侦查臣民  D.督查百官
A
D
C
A
D
C
3、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1、材料一所描绘的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什么朝代?
2、与材料一有关的选官制度在唐朝时得到了怎样的完善?
3、明朝这一制度又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制度的看法。
4、请你写出一些与这一制度有关的成语、诗词名句等。
隋朝
八股取士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创立武举和殿试。唐玄宗、增考诗赋。
1. 命题范围: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
2. 答题观点: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3. 文体要求:必须分为八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