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千城一面、房地产化,显然不符合人们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心理预期。一个理想的特色小镇,应
该是让人念念不忘的。这种念念不忘的回想不仅产自颜值,更源于气质。毕竞,“好看的皮爱千篇
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青墙黛瓦每个小镇都能造得出,但独特的文化印记却是无法复制的
专属品。文化,才是特色小镇应有的特色所在。
文化从哪里来?费孝通先生曾说,“文化得靠记忆,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夕之间筑通桥梁,
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文化离不开历史,历史“生于斯长于斯”,经过时间的冲刷凝结成当地独特的传统文化。然而一些地
方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却舍本逐末,将优秀传统文化弃之不顾转而去发展并不符合当地水土的
外来文化。针对这种情况,去年7月,住建部曾发布通知,要求在推进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发展过
程中做到三个“不盲目”,其中一条就是“传承小镇传统文化、不盲目搬袭外来文化”。可见,特色小
镇要守住的文化灵魂应该是散发着浓浓历史气息、生长于那片泥土的当地传统文化,而不是照搬照
抄的外来文化。建设特色小镇要守住文化灵魂、擦亮文化底色,就要怀着尊重和敬畏之心,深度梳
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对当地传统文化展现出充分的文化自信,挖掘提炼出独一无二的文化基
因,为打造优秀的文化品牌奠定基础。
当然,怀抱优质的传统文化基因,也不能忘记在传承中创新。做足特色小镇的文化底色,还要
在“文化+”上做好文章,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契合,点,增强当地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并放
大其价值,将文化资源转换成特色产业,加强与旅游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使其成为推动特色小
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唯此,才能充分彰显各地传统文化的个性,才能让人们看到千姿百态的特色小
镇,留给人们念念不忘的回想。
(摘编自陈晨《擦亮特色小镇的文化底色》)
材料二:
特色小镇被人们寄予“记得住乡愁”的遐想。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各地域、各民族都有拿
得出手的文化特色。知名特色小镇中,苏州震泽丝绸甲天下,浙江横店以影视拍摄而闻名,大理喜
洲白族民俗独具一格.…
可惜的是,很多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精神和文脉的延续,丢失了烟火气息和人
情味,在商业化、地产化、同质化的路上走偏了,造出大量的赝品景观,让人审美疲劳,背后的问
第1页
只
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