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12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023年中考生物总复习核心知识精讲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精讲12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023年中考生物总复习核心知识精讲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24 15:0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生物总复习
12 人内物质的运输
专题五 人体生理与健康 
3
一、流动的组织——血液
1、分层现象:
(抗凝剂)
2、凝固:
上--血浆(55% 淡黄半透明液体)
下--红细胞(红)
中--血小板、白细胞(白)
血清(淡黄半透明液体)
血块
少纤维蛋白原
3、组成:
4
②功能
(1)血浆:
运输养料(营养物质)和废物;
运载血细胞。
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激素、尿素、二氧化碳等 (约3%)
血浆蛋白 (约7%)
水 (约90%)
①成分
(低倍显微镜 人血永久涂片)
(2)血细胞:
① 红细胞(RBC)
②白细胞(WBC)
③血小板(PLT)
血浆
(最容易观察)
血细胞 形状 细胞核 体积 功能 异常情况
(3)比较三种血细胞
红细胞
两面凹圆盘状
圆球状
不规则
白细胞
血小板

(成熟)


较大
最大

运输氧气、少量二氧化碳
防御、保护
促进止血
加速凝血
少--贫血
血红蛋白含量低
炎症--多
少--血流不止
多--形成血栓
7
血红蛋白(Hb)特性:(含铁)
注意
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血红蛋白释放氧,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在线粒体中进行呼吸作用。
5.血液的分类
4.血液的功能:
运输
(1)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
(2)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防御
保护
二、输血和血型
1、ABO血型:
2、安全输血原则:
A、B、O、AB四种血型。
◇ 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输入少量的O型血;
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 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少量的O型血外,也可缓慢输入少量的A型血或B型血。
(1)成分输血原则:缺什么补什么。
3、成分输血
(2)成分输血的选择:
①大面积烧伤患者:
②严重贫血患者:
③某些出血性病患者:
血浆(主要丢失的是水分和组织液等)。
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物质的血浆。
4、无偿献血: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 200-300 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三、血流的管道——血管
1、实验:
低倍显微镜
湿棉絮包裹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保证呼吸
尾鳍——色素少
血液流动方向示意图
全身各部 → 心脏
心脏 → 全身各部
最小动脉 → 最小静脉
管壁薄;弹性小;
管腔大
管壁非常薄(一层上皮细胞),红细胞单行通过
管壁厚;弹性大;
管腔小
一般较深,
部分较浅(颈、腕)
一般较浅(手脚“青筋”),
有的较深 。
数量大,分布广


最慢
2、三种血管的比较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概念
管壁特点
流速
分布
15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心脏四者的连接情形
心脏
毛细血管
动脉
静脉
16
静脉瓣
(四肢的静脉)
----防止血液倒流
图示判断:
分----
红细胞单行通过----
汇----
毛细血管
动脉
静脉
3、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
(1)管壁极薄(一层上皮细胞)
(2)流速最慢
(3)数量多,分布广泛
4、三种血管的识别方法:(如图)
(1)根据血液流动方向判断
[1]动脉血管,依据:由主干流向分支。
[2]毛细血管,依据:红细胞单行通过。
[3]静脉血管,依据:由分支流向主干。
(2)根据血管定义判断:
A是静脉, B是动脉。
a是动脉; b是毛细血管; c是静脉。
(3)根据血管管壁特点判断:
21
5、出血
6、止血
(1)白色----组织液(血清)
----毛细血管
----静脉(暗红、血流缓--静脉血)
----动脉(鲜红、血流快--动脉血)
(1)静脉----远心端
(2)动脉----近心端
(2)红色----血液
四、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位置:胸腔的中央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
2.大小:自己的拳头大小。
3.组成:由肌肉组成的中空器官。
(有规律的收缩)
_________
心房左肺右腔
1.主动脉
4、结构:四腔
2.肺动脉
3.肺静脉
7.下腔静脉
9.上腔静脉
肺静脉动脉血
心室左主右肺
肺动脉静脉血
左右封
上下通
左右相反
上房下室
房连静
室连动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右心房
5、瓣膜:
房室瓣
动脉瓣
(心室→动脉)
(心房→心室)
防止血液倒流
动脉
静脉
动脉
0.1s 0.3s 0.4s
博动一次0.8s
6、心脏工作原理:
1、体循环
(1)途径
左心室→
主动脉→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五、血液循环的途径
(3)血液变化: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2)作用:
为组织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
◇ 冠脉循环:体循环的一个分支,为心脏本身提供营养物质和氧。
2、肺循环
(1)途径
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
左心房
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2)作用:
(3)血液变化: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1、体循环:
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
毛细血管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
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2、肺循环:
总结:
动脉血
静脉血
血液:
左心动、右心静;体相同、肺相反。
病灶位置:
32

肺静脉 左心房 1次
气体、药物进入循环系统、先回心脏腔室、回心次数:
其他
腔静脉 右心房
注: 体、肺循环同时进行
(1)气体
(2)药物

1次
腔静脉 右心房
2次
组织细胞:
肺泡:
氧气最少;二氧化碳最多
氧气最多;二氧化碳最少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