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楼,巍峨庄严,雄伟壮丽,古往今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登楼抒怀,它甚至汇成了一股中华文化雄浑激流。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望洞庭,描绘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雄伟景观;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登岳阳楼,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宋代著名诗人陈与义登岳阳楼,表达了“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悲愁。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也登上了岳阳楼,那么,他又抒发了什么情感呢?让我们随着杜甫登上岳阳楼来了解他的心境。
导入新课一: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窦垿撰岳阳市岳阳楼联
导入新课二:
唐 · 杜 甫
学习目标
1.养学生诗歌赏析的能力,把握本诗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2.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领会《登岳阳楼》通过描绘雄伟壮阔的艺术境界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受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题解:
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是我国三大名楼之一(其余两个是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下瞰洞庭,视野广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任职此州,常与才士登楼赋诗,遂使之声名骤增,成为天下文化名楼,岳阳亦成为游览胜地。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别名,杜陵野老,杜陵布衣。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
走近作者
清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把杜甫所作之诗,与屈原的《离骚》、庄周的《庄子》、司马迁的《史记》、施耐庵的《水浒传》、王实甫的《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在当代,杜甫对国家的忠心和对人民的关切被重新诠释为“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含义,而他本人因为使用“人民的语言”而受到现代研究者的赞赏。
走近作者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力三年(公元768年)。是年,诗人已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诗人携妻子从夔州出三峡,漂泊荆湘,岁暮流寓于岳阳县的岳阳楼。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
创作背景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分裂,撕裂
日月星辰,天地万物
书信
战马,代指战争
倚靠着窗户
眼泪鼻涕
阅读感知
早闻洞庭盛名,早有渴望尽兴一游的夙愿,然而无奈战乱频繁,身世漂荡,到了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赏析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登楼时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赏析首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①意象:吴楚、乾坤
②炼字:坼、浮
③意境:博大深远
宋代的刘须溪曾云:“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试从意象、炼字等角度理解”雄浑之绝”。
“坼”,分裂。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这气势是何等磅礴!
“浮”,漂浮荡漾。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浩渺的湖水之上,缓缓行进,这景象又是何等宏丽!
“坼”“浮”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宏伟奇丽的雄壮景色,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图景。
“坼”“浮”两个字炼得好,好在哪里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八首》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意境:气势磅礴,宏伟奇丽,雄浑壮阔
颔联还让你联想到了杜甫的哪些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唐代〕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浩然状语也,杜“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气象过之。
——明·胡应麟
资料链接:
孟浩然借写洞庭湖景表达个人“欲济无舟楫”,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心情,不免拘限于个人的仕宦得失。
杜甫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①怀才不遇的孤寂之情。诗人面对汪洋浩淼的洞庭湖,回想自己政治生活坎坷,多年来到处漂泊流徙,亲朋远离,音信杳无,这令诗人感到无比的孤独。②年老体衰的忧伤之情。眼前既“老”且“病”,郁居木船,飘流湖湘,更是身世危亡,苦不堪言。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
赏析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登楼时什么样的感情?
个人经历: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国家命运:战争未平、国家多难,老泪纵横,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
对亲戚朋友的眷恋,有年老孤独的悲哀,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但也有无以报国的哀伤。(念亲、哀己、忧国三个方面)
赏析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登楼时什么样的感情?
诗歌总结
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
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壮,互为表里,故悲伤沉郁。
前四句写实景 → 宽阔广大
↓
五六句叙身世 → 凄凉落寞
↓
七八句抒感慨 → 广阔胸襟
请从诗歌的情感、风格等角度比较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与杜甫的《登岳阳楼》差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①意境不同,情感各异。可从诗尾看出,杜诗是“涕泗流”,为国事忧心忡忡,伤感垂暮无力;李诗“舞袖回”,纵是被贬,依旧豪放。
②艺术风格上:《登岳阳楼》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故诗歌沉郁顿挫,而李白性情浪漫,以融情于景和夸张等手法,故在表现上想象奇特,笔法洒脱,可用豪放飘逸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