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科学 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科学 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25 14:49:20

文档简介

四下科学期末测试题
(30分钟,总分50分)
一、填空题(每题0.5分,共14分)
1. 气温计主要由( )、( )、( )、( )等组成。
【答案】 ①. 玻璃泡 ②. 毛细管 ③. 刻度 ④. 温标
【解析】
【详解】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固体、液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气温计是温度计的一种,主要由玻璃泡、毛细管、刻度、温标组成。
2. 风吹来的方向叫( ),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叫作( )风。
【答案】 ①. 风向 ②. 东南
【解析】
【详解】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3. 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把天气分为( )、( )、( )。
【答案】 ①. 晴 ②. 多云 ③. 阴
【解析】
【详解】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就是阴天。
4.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答案】 ①. 雨 ②. 雪 ③. 冰雹
【解析】
【详解】略
5. 蚕蛾的身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蚕蛾有____________对足,____________对触角。
【答案】 ①. 头 ②. 胸 ③. 腹 ④. 3 ⑤. 1
6. 植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生长的( )相适应。
【答案】环境
【解析】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存自然选择中优胜劣汰的过程,它促进了生物的不断进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对于现今存在的每一种生物来说,都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根据对动植物形态结构的认识,植物与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7. 动物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居地区的习性叫作( )。巢穴是动物( )的地方。
【答案】 ①. 迁徙 ②. 繁殖休息
【解析】
【详解】生物学家们把动物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是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方法之一。巢穴是动物繁殖休息的地方,不同环境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巢穴。
8. 太阳是从( )方升起,( )方落下的。
【答案】 ①. 东 ②. 西
【解析】
【详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看起来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这是最基本的辨识方向的方法。所以太阳的位置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
9.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 )。
【答案】行星
【解析】
【详解】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系,银河系只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10. 影子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 ( )。
【答案】 ①. 光源 ②. 遮挡物 ③. 屏
【解析】
【详解】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产生影子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光源、屏、遮挡物。
11. 上半月月相的变化规律的是( )。
【答案】由缺到圆
【解析】
【详解】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农历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2. 如果风大到很难撑伞走路了,那么这时的风力已经有六级了。 ( )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13. 火灾属于自然界中的气象灾害。( )
【答案】×
【解析】
【详解】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火灾属于自然界中的地质灾害。
14. 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家是中国。( )
【答案】√
【解析】
【详解】远在4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绸缎和各种丝织品。所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植桑、养蚕、缫丝的国家,纺织在我国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也在汉语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15. 藕可以在沙漠里生长。( )
【答案】×
【解析】
【详解】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强大的根系;叶细小;茎表面的不透水的覆盖层。根据植物形态与环境相适应的关系,沙漠地区干旱高温少雨,适应沙漠环境的植物大多有发达的根系,肥厚的储存水分的器官等。藕是水生植物,不可以在沙漠里生长。
16. 燕子、蟑螂、青蛙都会到南方去过冬。( )
【答案】×
【解析】
【详解】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要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冬眠、备粮、南飞、换毛等方法。冬眠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种极端的但被调节的体温、代谢和其它生理活动的下降,作为对减少能量消耗的适应,青蛙冬眠,蟑螂备粮,燕子南飞。
17. 站在海边向远处看帆船,首先看到的是帆船上的桅杆。( )
【答案】√
【解析】
【详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到地球是正圆形的,最后人们才认识到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站在海边向远处看,帆船进港时,可以观察到桅杆先出现,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船只,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消失。通过观察“进出港的帆船”,从而论证地球的形状。
18. 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 )
【答案】√
【解析】
【详解】月球是个球体,月球围绕着地球不停的运动,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根据对月球的认识,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19. 一个月当中,我们每天都可以观察到月相。( )
【答案】×
【解析】
【详解】月相变化就是因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月球公转时,转到公转轨道上不同的位置,阳光照射到月球上时,从地球上看,会形成不同形状的表面亮区和暗区,就是月相了。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但是一个月当中,我们并不是每天都可以观察到月相,因为下雨的时候月相是观察不到的。
20. 从不同侧面照射同一物体形成的影子是一样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从不同侧面照射同一物体得到的影子一般不同。
21. 影子与光源总是在物体的两侧。( )
【答案】√
【解析】
【详解】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以直线的形式传播,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影子与光源总是在物体的两侧。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22. 下列动物中不会随着季节迁徙的是( )。
A. 大雁 B. 燕子 C. 麻雀 D. 海鸥
【答案】C
【解析】
【详解】鸟类的迁徙是对环境因素周期性变化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由于气候的变化,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和热带的旱季,经常会出现食物的短缺,因而迫使鸟类种群中的一部分个体迁徙到其它食物丰盛的地区。大雁、燕子、海鸥都是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麻雀是留鸟,不会迁徙。
23. 下列动物中,和蚕不属于同一类动物的是( )。
A. 蝴蝶 B. 蚂蚁 C. 蜘蛛 D. 蜻蜓
【答案】C
【解析】
【详解】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蚕属于昆虫,蜻蜓、蚂蚁、蝴蝶都符合昆虫的特征,和蚕属于同一类动物。蜘蛛是多足纲节肢动物,不是昆虫。
24. 下列哪些动物的生长过程中没有变态发育现象?( )
A. 麻雀 B. 蝴蝶 C. 青蛙 D. 蚊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类型。麻雀是鸟类,没有变态发育现象。
2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谁、空气、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B. 生物之间不会相互影响
C. 生物会影响和改变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D. 生物的生存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共同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物的生存离不开谁、空气、土壤等非生物因素,正确;
B生物之间不会相互影响,错误;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可以在一起生活,有些可能成为很好的伙伴,有些却可能成为敌人。
C生物会影响和改变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正确;
D生物的生存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共同影响,正确
26. 能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变化的是( )。
A. 侧线 B. 鳃 C. 鳞片 D. 鱼鳍
【答案】A
【解析】
【详解】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但一些特殊身体形态结构,在环境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变化。侧线属于鱼皮肤的一部分,能够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鱼身体的两侧,能够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
27. 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 )。
A. 恒星 B. 行星 C. 流星 D. 卫星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茫茫的太空中,一颗恒星就是一个系。太阳就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地球和其它的八颗行星一起绕着太阳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太阳系。
28. 月球上的主要地形是( )。
A. 盆地和海洋 B. 海洋和月陆 C. 月海和环形山
【答案】C
【解析】
【详解】月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两种,分别是月海和环形山。月球表面有起伏的山岭,有纵深的峡谷,还有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我们看到的月球上的阴影,是月面上的大平原,称为“月海”。
29.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所对应的月相是( )。
A. 峨眉月 B. 下弦月 C. 上弦月 D. 满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应先从诗句含义中提炼出月落的时间是在夜半,主要是区别出上弦月和下弦月的出没时间;上弦月正午升起半夜落下,下弦月是半夜升起正午落下;诗句里含有“夜半”“月落”等字,故描写的月相应是上弦月。
30. 手影游戏中能让手影变大的做法是( )。
A. 将手靠近手电筒 B. 将手远离手电筒 C. 将手电筒远离手
【答案】A
【解析】
【详解】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小。所以手影游戏中,将手靠近手电筒能让手影变大。
31. 制作日晷时,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
A. 当天有没有太阳 B. 当地的纬度 C. 当地的经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的变化规律制成的计时器。制作日晷时,要查阅当地的纬度,据此调节日晷的倾斜度。
四、科学探究。(第1题11分,第2题5分,共16分)
32. 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可以发现:
(1)将水葫芦用手压入水中后松手,水葫芦_______;用手挤压水葫芦,发现它的质地很_______;掰开水葫芦后,可以看到里面有大量的_______。
(2)用玻璃棒搅动水槽中的金鱼藻,它的_______会随着水流扭动;往水槽里加水后,它会_______。
(3)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是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
【答案】 ①. 上浮 ②. 松软 ③. 孔洞 ④. 茎 ⑤. 整体漂浮 ⑥. 生长在水中,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条件需要水、阳光、空气等 ⑦. 形态差别大,金鱼藻像细小的藤状物,而水葫芦有一半在水面,叶子有手掌大,水中浮有圆的形以葫芦状的茎
【解析】
【分析】水生植物是指那些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活的植物;陆生植物即陆地上生长植物的统称。
【详解】(1)水葫芦是浮萍类植物,因为水葫芦它的叶柄内有气囊,中心都是空的,所以能浮起来生长。水葫芦漂浮的秘密:压入水中后松手,它会上浮,用手挤很松软,掰开里面有大量孔洞。原因:水葫芦里有大量气体,比较轻,容易漂浮。
(2)鱼藻有细长的茎,沉在水底;水葫芦:叶柄膨大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用手搅动水槽里的水,金鱼藻的茎也随之游动,往水槽里加水后,金鱼藻随着水面整体漂浮。
(3)水葫芦和金鱼藻都是水生植物,都生长在水中,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条件需要水、阳光、空气等。但是水葫芦和金鱼藻也有差别,它们的形态差别大,金鱼藻像细小的藤状物;而水葫芦有一半在水面,叶子有手掌大,水中浮有圆的形以葫芦状的茎。
33. 蚕茧怎样抽丝?
【答案】用竹签、大头针挑丝头,将找出来丝线的头,缠在缠线板上,进行绕丝线抽丝。
【解析】
【详解】抽丝可依据蚕茧的结构找到丝头并轻柔抽取。一般来说蚕茧就是蚕吐的丝,是由一根丝组成的,丝头只有一个,在抽丝过程中,可以用竹签、大头针挑丝头,我们将找出来的丝线的头,缠在缠线板上。然后就可以了,在绕丝线的时候,一定要动作轻盈,否则力量过大,也会将丝线拉断。四下科学期末测试题
(30分钟,总分50分)
一、填空题(每题0.5分,共14分)
1. 气温计主要由( )、( )、( )、( )等组成。
2. 风吹来的方向叫( ),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叫作( )风。
3. 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把天气分为( )、( )、( )。
4.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5. 蚕蛾的身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蚕蛾有____________对足,____________对触角。
6. 植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生长的( )相适应。
7. 动物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居地区的习性叫作( )。巢穴是动物( )的地方。
8. 太阳是从( )方升起,( )方落下的。
9.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 )。
10. 影子形成必要条件是( )、( )、 ( )。
11. 上半月月相变化规律的是(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2. 如果风大到很难撑伞走路了,那么这时的风力已经有六级了。 ( )
13. 火灾属于自然界中的气象灾害。( )
14. 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家是中国。( )
15. 藕可以在沙漠里生长。( )
16. 燕子、蟑螂、青蛙都会到南方去过冬。( )
17. 站在海边向远处看帆船,首先看到是帆船上的桅杆。( )
18. 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 )
19. 一个月当中,我们每天都可以观察到月相。( )
20. 从不同侧面照射同一物体形成的影子是一样的。( )
21. 影子与光源总是在物体的两侧。(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22. 下列动物中不会随着季节迁徙的是( )。
A. 大雁 B. 燕子 C. 麻雀 D. 海鸥
23. 下列动物中,和蚕不属于同一类动物的是( )。
A. 蝴蝶 B. 蚂蚁 C. 蜘蛛 D. 蜻蜓
24. 下列哪些动物生长过程中没有变态发育现象?( )
A. 麻雀 B. 蝴蝶 C. 青蛙 D. 蚊子
2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谁、空气、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B. 生物之间不会相互影响
C. 生物会影响和改变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D. 生物的生存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共同影响
26. 能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变化的是( )。
A. 侧线 B. 鳃 C. 鳞片 D. 鱼鳍
27. 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 )。
A. 恒星 B. 行星 C. 流星 D. 卫星
28. 月球上的主要地形是( )。
A. 盆地和海洋 B. 海洋和月陆 C. 月海和环形山
29.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所对应月相是( )。
A. 峨眉月 B. 下弦月 C. 上弦月 D. 满月
30. 手影游戏中能让手影变大的做法是( )。
A. 将手靠近手电筒 B. 将手远离手电筒 C. 将手电筒远离手
31. 制作日晷时,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
A. 当天有没有太阳 B. 当地的纬度 C. 当地的经度
四、科学探究。(第1题11分,第2题5分,共16分)
32. 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可以发现:
(1)将水葫芦用手压入水中后松手,水葫芦_______;用手挤压水葫芦,发现它的质地很_______;掰开水葫芦后,可以看到里面有大量的_______。
(2)用玻璃棒搅动水槽中的金鱼藻,它的_______会随着水流扭动;往水槽里加水后,它会_______。
(3)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是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
33. 蚕茧怎样抽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