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Review Units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CONTENT
01
新课标要求
Enter title
02
单元知识结构
Enter title
03
考点梳理
Enter title
04
核心突破
Enter title
一、新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结合实例,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
二、单元知识结构
三、考点梳理目录
01
西北自然特征与农业
Enter title
02
干旱的宝地——
塔里木盆地
Enter title
03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Enter title
04
高原湿地——
三江源地区
Enter title
西北自然特征与农业
-PART.01-
草原和荒漠
01
地理位置: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大体位于A 以西、D长城和B 山-阿尔金山以北。
二
大兴安岭
昆仑
主要包括省区:E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 、行政中心 )、F内蒙古自治区(简称 、行政中心⑦ )。
新
乌鲁木齐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草原和荒漠
01
地形:西北地区的地形以 、盆地为主,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三山是指 、 、
。
主要地形区:1 高原、2 盆地、3 盆地。
高原
阿尔泰山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内蒙古
准噶尔
塔里木
草原和荒漠
01
气候: ,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
气候特点: 。
干旱
温带大陆性
年温差大,年降水量少
草原和荒漠
01
西北自然特征与农业
01
河流:河流多为内流河,最长的内流河是 河,该河流流经我国最大的沙漠 沙漠。
植被:植被以 为主。
塔里木
塔克拉玛干
草原、荒漠
自东向西植被的变化规律是:
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02
西北地区农业以 业(农业部门)为主,有两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
优良畜种有内蒙古三河马和三河牛、新疆细毛羊、宁夏滩羊。
畜牧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02
草原
荒漠
沙漠
贺兰山以东降水较多,地表水丰富,形成温带草原牧场。
贺兰山以西降水较少,分布着高山牧场。
东
西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02
西北地区天然降水较少,只有在有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种植业,形成灌溉农业区(新疆又称绿洲农业区)。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A 平原、B 平原、C河西走廊、D新疆的绿洲。
河套
宁夏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02
右图中的西北地区古老的引水工程是 。
图中暗渠的作用
是 。
坎儿井
避免水分蒸发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PART.02-
沙漠和戈壁广布
01
位置:位于我国新疆南部, 山脉和 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 的盆地。
天
昆仑
最大
沙漠和戈壁广布
01
气候:极端 。成因是远离 ,周围又有 环抱,来自海洋的 气流难以到达。
距印度洋1800千米
距北冰洋3200千米
距太平洋2800千米
距地中海3800千米
干旱
海洋
高大山脉
湿润
沙漠和戈壁广布
02
塔里木盆地边缘的 地带和河流沿岸,水源充足,形成 。
人口、城镇和交通线大多沿 分布。
山麓
绿洲
绿洲
水源:主要来自 和 。
山地降水
冰雪融水
沙漠和戈壁广布
02
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城镇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油气资源的开发
02
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 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4。
天然气
油气资源的开发
02
塔克拉玛干两条沙漠公路的陆续建成,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油气资源的开发
02
2012年10月16日,在新疆和福建同时开工。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干线、支线总长度约7378公里,西起新疆霍尔果斯,东至福建福州,并于2015年全线贯通。
轮南——上海
霍尔果斯——广州
西气东输一线的起点和终点是:
西气东输二线的起点和终点是: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PART.03-
世界屋脊
02
地理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属于第一级阶梯,大体位于 A (山脉)以西,B -C祁连山脉(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昆仑山脉
横断
青藏高原
地形: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素有“ ”之称。显著的地形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世界屋脊
世界屋脊
02
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大
世界屋脊
02
河流: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青藏地区成为 、黄河、 、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长江
澜沧江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
02
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 、藏绵羊、藏山羊。
牦牛
青藏地区气温低,热量不足,日照较长。种植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 地区,形成河谷农业。如西藏自治区的 和青海省的 。主要种植喜温凉的 、 、小麦等作物。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
02
青稞
豌豆
河谷
雅鲁藏布江谷地
湟水谷地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
02
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 ,爱喝青稞酒。
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在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碉房(民居)。
碉 房
糌粑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PART.04-
江河的源头
02
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 、 、 三条河流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
水源补给: 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湖泊和 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雪山和冰川
沼泽
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由于全球 ,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沼泽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过度放牧、 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江源地区的特征:
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 湿地
世界上高海拔地区 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我国重要的 涵养地。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02
高原
生物
水源
气候变暖
乱采滥挖
三江源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02
水土流失加剧
草地沙化严重
虫鼠猖獗
野生动物锐减
水土流失严重
草地沙化严重
虫鼠猖獗
野生动物锐减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02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退耕还草(林)
全面禁猎
禁采砂金
休牧育草
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中国在世界中
-PART.05-
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01
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 珠海、汕头、厦门。
成为世界第 大货物出口国。
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
大经济体。
深圳
一
二
发展面临的挑战
02
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01.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生态 恶化
环境 污染
02.区域发展不平衡
发展面临的挑战
02
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
沿海与内地发展差距大
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城市
乡村
03.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遵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其他国际法,尊重历史事实,公平合理地解决。
措施:
发展面临的挑战
02
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
做负责的大国
03
3.做负责任的大国
(1)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
(2)坚定和平、发展、合作、 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3)政府提出的“ ”理念,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共赢
和谐世界
核心突破
-四-
要点一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的影响
村镇、城市呈带状、点状
公路、铁路沿绿洲、河谷延伸
地广人稀陆上交通困难
远离海洋
山岭阻隔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
农业生产
自然景观
地表植被自东向西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内流湖
风力作用形成雅丹地貌
草原广阔,以畜牧业为主(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等)
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要点二 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坎儿井是 环境下的 一种古老的引水 工程。利用山坡坡度自然引 水,修建暗渠 。
干旱
减少水分蒸发
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优化能源结构,使环境得到改善。
工程严格规定沿线28米的施工区域,工程施工决不允许超出此范围,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并在施工结束后恢复自然面貌。
对西部的影响
对东部的影响
西气东输中的保护措施
要点三 西气东输工程
要点四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牧业、居民生活的关系
要点五 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区域差异很大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区域发展不同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进行合理地改造,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这是一个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
要点五 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要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这一事例说明为了促进各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共同维护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任何区域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
主要的区域合作工程有“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
课堂练习
-五-
(2021景德镇中考)我国西北地区草场
广布。读图,完成1~2题。
3.图示传统民居是 ( )
A.茅草屋 B.冰屋 C.蒙古包 D.窑洞
4.该地区居民主要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 )
A.放牧牛羊 B.开采矿产
C.淡水养殖 D. 种植橡胶
5.冬春季节,该地区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 )
A.泥石流 B.寒潮 C.台风 D.地震
课堂练习
(2023春·山东菏泽·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种业的安全关系到粮食的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从育种到制种再到大田种植,种、粮分工是现代农业的显著特点。在中国,有一条“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河西走廊,这里独特的光热条件对种子的干燥脱水非常有利,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生产基地。读河西走廊部分种子生产基地示意图,完成4~5小题。
1.河西走廊种子生产基地主要属于( )
A.育种基地 B.制种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储备粮基地
2.河西走廊发展种子生产独特的优势条件是( )
A.光热充足 B.降水丰沛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课堂练习
(2022春·广东广州·八年级执信中学校考期中)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人民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完成易地搬迁,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请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完成6~7小题。
6.有关图中M山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阻挡了风沙 B.该山脉对赛冷气流阻挡作用不大
C.M山是贺兰山 D.该山脉西侧年降水量大于400mm
7.建设“金沙滩”重要举措之一是种植枸杞,当地种植枸杞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A.光照充足 B.寒潮冻死害虫 C.高温多雨 D.技术先进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2023秋·山东济宁·八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12月13日,践行中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十年旗舰项目”,以“三区四带”为核心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读图,完成8~10小题。
8.“三区四带”的大致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森林带一大兴安岭、太行山脉 B.北方防沙带一青藏地区
C.南方丘陵山地带一东南丘陵 D.海岸带一我国2.2万多千米的陆地国界线
9.“三区四带”中,利于推动我国高寒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是( )
A.东北森林带 B.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 C.北方防沙带 D.黄河重点生态区
课堂练习
(2023秋·山东济宁·八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12月13日,践行中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十年旗舰项目”,以“三区四带”为核心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三区四带”的规划发展,符合中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是( )
A.黄河重点生态区大力发展牧区畜牧业,提高乳畜产量
B.长江重点生态区实施退田还湖,上游大力发展航运
C.南方丘陵山地带大力发展种植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D.海岸带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2023春·江苏盐城·八年级校联考期中)下图为我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布局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北方防沙带: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①处 (地形区)是我国西气东输的重要源地。
(2)黄河重点生态区: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综合治理的生物措施是 。
(3)长江重点生态区为 气候。
(4)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这里的自然环境特征
是 。
课堂练习
塔里木盆地
水土流失
植树种草
亚热带季风
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