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摩擦力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6 摩擦力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25 10:2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6摩擦力
、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B.自行车轮胎上有凹凸的花纹
C.轴承间安装钢柱D.气垫船底跟水面之间有一层空气垫
一个小孩用20牛的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未被推动,则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
A.大于20牛 B.等于20牛
C.小于20牛 D.以上均有可能
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小明和同学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这是物理课堂常见的情景。让你想象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摩擦力突然消失,对可能 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
B.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致使吊灯落到地上
C.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飘在空中
D.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的滑动着
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30 N,被50 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40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和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的大小分别是(  )
A.f甲=30 N,f乙=40 N B.f甲=30 N,f乙=60 N
C.f甲=50 N,f乙=40 N D.f甲=50 N,f乙=60 N
如图所示为皮带传动装置,装在电动机上的飞轮A通过皮带使装在车床上的飞轮B转动,若A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则(  )
A.皮带对A轮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
B.皮带对B轮的摩擦力沿逆时针方向
C.A轮对皮带的摩擦力沿逆时针方向
D.B轮对皮带的摩擦力沿逆时针方向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示数大于木块所受摩擦力
B.木块的速度越快,木块所受摩擦力越大
C.若在木块上放砝码,同样操作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若在木板上铺毛巾,同样操作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甲、乙、丙三个图中,木块A与木板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B.f甲=f丙>f乙
C.f甲=f丙<f乙 D.f甲<f乙<f丙
下列设计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乒乓球拍上粘贴橡胶 B.矿泉水瓶盖上刻有花纹
C.圆珠笔的笔尖装有小滚珠 D.黑板檫使用粗纤维做擦面
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在木块上加放砝码 B.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C.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 D.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
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乙木块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N,则甲、乙两个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是(  )
A.甲为零,乙受到向右的15 N的摩擦力
B.甲、乙都受到向右15 N的摩擦力
C.甲、乙都受到向左15 N的摩擦力
D.甲、乙均受力15 N,甲受向右的摩擦力,乙受向左的摩擦力
、填空题
想在拔河比赛获胜有不少诀窍,其中之一就是要设法增大队员与地面的摩擦,所以选择参赛队员时,应选择体重   (填“较重”或“较轻”)的同学,同时全体队员应穿鞋底较   (填“粗糙”或“光滑”)的鞋子。
小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    (相同/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先后让小车在棉布、木板、玻璃上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    ,进一步推理,如果没有阻力,运动的小车将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状态.
阅读下面的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如果我问你:汽车向前行驶是谁给汽车推力?你一定会说:“靠发动机啊!“不错,发动机可以使车轮转动,车轮一转汽车便跑起来.但如果汽车陷在淤泥或沙滩里,车轮照样转动,为什么汽车却不向前行驶呢?小明为了探究汽车向前行驶是谁给汽车的推力,做了以下实验:找一块大约1米长的三合板,把木板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下边垫上几根圆柱形铅笔,让木板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越小越好,再找一辆带电池的玩具小汽车,让它在木板上行驶.如图所示,实验结果显示,当小汽车前进的时候木板后退了.
(1)由以上实验可以看出,汽车之所以前进,是因为发动机带动汽车轮子(驱动轮)旋转,由于摩擦的作用,车轮会给地面一个向后的作用力,而力的作用是    ,地面同时又给汽车一个向    的作用力,这个力就是推动汽车前进的力.可见,使汽车向前运动的推力的施力物体是   
(2)通过上面的问题,你能分析出人走路时是谁给人的推力的吗?
、实验题
为了验证“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是否有关”,小科设计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将木块挂在测力计下,木块的右侧面与竖直传送带接触,左侧面有可旋转的螺杆对其施加压力。启动电机,传送带转动,通过测力计的读数即可计算出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小科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木块重力/N 螺杆旋转的圈数/圈 测力计示数/N 摩擦力/N
1 1.9 1 2.0  
2   1    
3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第1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传送带转动的方向为上图中的    ( 选填“甲”或“乙”)方式。
(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小科在木块下挂一钩码, 其目的是   。
(3)该实验把木块对传送带的压力大小转换为螺杆旋转的圈数。以下实验用到类似方法的有 。
A.选用轻质塑料片研究二力平衡条件
B.利用红墨水扩散现象观察分子运动
C.利用弹簧伸长量大小测量力的大小
D.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时,控制压力相等
、解答题
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在运送的大石块下面垫上圆形滚木。北京故宫有一整块 雕龙的大石阶重30多吨,在没有大型起重工具的情况下,据说是在冬天运送的,首先在地上泼水,结冰后再推拉行运。以上做法分别利用了什么原理
3.6摩擦力答案解析
、选择题
B
【解析】
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不合题意;
B、自行车轮胎上有凹凸的花纹,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符合题意;
C、轴承间安装钢柱,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力,不合题意;
D、气垫船底跟水面之间有一层空气垫,这是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的.不合题意.
故选B.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B
【解析】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处于平衡状态,据此解答。
一个小孩用20牛的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未被推动,那么桌子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它受到的推力与受到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那么摩擦力等于推力20N。
故选B。
C
【解析】 我们能坐在椅子上,是靠身体与椅子间的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想坐好是很困难的,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吊灯的螺丝是靠与天花板间的摩擦力才固定在上面的,如果没有摩擦力,吊灯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下落,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写字时是靠手与笔间的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笔就很容易滑出,在空中受重力作用而下落,而不会飘在空中,故C选项符合题意;
桌椅能静止在地面上是靠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桌椅很容易滑动,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要学会判断物体是否受摩擦力作用和重力作用,会根据摩擦力的作用分析摩擦力的重要性。
A
【解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计算。
甲在竖直的墙壁上保持静止状态,则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互平衡,则摩擦力f甲=G甲=30N。乙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则摩擦力f乙=F乙=40N。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D
【解析】根据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分析两个轮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即可。
A装在电动机上,本身有动力,则皮带对A轮产生阻力,方向与A的转动方向相反,即沿逆时针方向。B轮为从动轮,没有动力,而皮带带动B轮转动,则此时B轮受到的摩擦力为动力,方向肯定与B轮的转动方向相同,即沿顺时针方向。
皮带对轮的摩擦力方向与轮对皮带摩擦力的方向相反,则A对皮带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而B对皮带的摩擦力沿逆时针方向。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C
【解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
(2)(3)(4)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判断。
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处于平衡状态,即测力计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二者大小相等,故A错误;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
若在木块上放砝码,则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增大,滑动摩擦力增大,则测力计的示数增大,故C正确;
若在木板上铺毛巾,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化,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增大,因此测力计的示数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A
【解析】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图甲中,拉木块A在长木板B上匀速运动;图乙中,拉A在B上加速运动;图丙中,固定A,拉B运动;都是物体A与物体B发生了相对运动,产生了滑动摩擦;而在三种情况下,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未变,故摩擦力不变,即摩擦力相等:f甲=f乙=f丙.
故选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等无关.据此结合图中实验做出判断.
C
【解析】A.乒乓球拍上粘贴橡胶,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A不合题意;
B、矿泉水瓶盖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B不合题意;
C、圆珠笔的笔尖装有小滚珠,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黑板檫使用粗纤维做擦面,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D
【解析】木块上加放砝码,增大了木块对平面的压力,是研究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选项A与题意不符;
实验正是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应该是个变量,显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选项B不符合题意;
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研究的是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选项C与题意不符;
无论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的大小这三个变量中哪一个变量的关系,都应该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因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只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才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掌握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D
【解析】将甲和乙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受到向右的拉力F和向左的细绳上的拉力F拉;因为整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细绳上的拉力;
对甲进行分析,甲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细绳上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摩擦力相互平衡,因此乙对甲的摩擦力为15N,方向向右;
对乙进行分析,乙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它受到甲对乙的摩擦力和拉力F相互平衡,因此甲对乙的摩擦力是15N,方向向左。 故选D。
、填空题
较重;粗糙
【解析】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物体所受压力大小,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 所受压力越大 , 滑动摩擦力越大;在物体所受压力大小相同时 , 接触面越粗糙 , 滑动摩擦力越大。
选择拔河参赛队员时,因为较重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较大,应选择体重较重的同学,同时全体队员应穿鞋底较粗糙的鞋子。
故答案为:较重;粗糙。
相同;路程;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解:(1)研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就要保持其他量不变,因此,应使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滑下,从而使其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实验中,应让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滑动,记录小车运动的距离,进行比较,发现小车在棉布上滑动的路程最小,在木板上滑动的路程最远;
(3)接触面越光滑,小车所受摩擦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也越远,结合实验现象,再进一步进行科学推理,可以得出,当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外力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相同;(2)路程;(3)匀速直线运动.
(1)要想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情况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应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这要靠控制小车下滑时在斜面上的位置来实现;
(2)棉布→木板→玻璃,其表面依次越来越光滑,阻力越来越小,通过观察图中小车运动的路程,便可得出结论;
(3)在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科学推理,可得出当小车不受阻力时,其将保持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1)相互的;前;地面
(2)解:走路时,人给地一个向后的推力,地给人一个向前的推力,即向前的摩擦力
【解析】解:(1)汽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有摩擦,车轮会给地面一个向后的作用力,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也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可见,使汽车向前运动的推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汽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
(2)走路时,人给地一个向后的推力,地给人一个向前的推力,即向前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1)相互的;前;地面;(2)走路时,人给地一个向后的推力,地给人一个向前的推力,即向前的摩擦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实验题
(1)0.1;乙
(2)改变木块的重力
(3)B;C
【解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据此确定传送带的运行方向。
(2)根据实验的探究目的分析解答;
(3)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1)根据图片可知,木块受到竖直向下重力和摩擦力,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即F=f+G,则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f=F-G=2N-1.9N=0.1N。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因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竖直向下,所以木块相对传送带向上运动。实际上木块未动,则传送带在木块侧向下运动,故选乙。
(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重力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改变木块的重力,则:小科在木块下挂一钩码, 其目的是改变木块的重力;
(3)该实验把木块对传送带的压力大小转换为螺杆旋转的圈数,使用了转换法。
A.选用轻质塑料片研究二力平衡条件,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不合题意;
B.利用红墨水扩散现象观察分子运动,使用了转换法,故B符合题意;
C.利用弹簧伸长量大小测量力的大小,使用了转换法,故C符合题意
D.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时,控制压力相等,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D不合题意。
故选BC。
、解答题
前者用滚动来代替滑动以减少摩擦,后者利用冰面光滑来减小摩擦。
【解析】直接搬重物很费劲,在重物下面放上滚木能轻松挪动重物,这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的.杠杆不仅省力而且使用非常方便。
在相同条件下,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能大大减小摩擦;使用杠杆既可以省力也非常方便,也可以利用冰面光滑来减小摩擦。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