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教学设计
科目 地理 册 次 下册 版 本 人教版
课题 7.4俄罗斯 课 时 1课时 年级 七年级
教学分析 按照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俄罗斯是区域地理中要掌握的五个国家之一,本节包括位置、范围、地形、河流等自然特征,延续了区域地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区域的方法和步骤,起举一反三的作用。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而且前边已学过亚洲、日本、印度,对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已有所掌握,但学生层次不同,综合分析能力较弱,习惯于“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缺乏小组交流意识、协作精神和潜能开发。
解读教材 课程内容 一、俄罗斯的位置与范围 二、俄罗斯的地形、地势和河流特征
教学目标 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俄罗斯地形、地势、河流的特征;3、掌握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方法技巧,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w。
教学资源 教材、教师教学用书、课程标准、网络资源
教学重点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俄罗斯的地形、地势及河流特征
教学难点 概括俄罗斯的地形、地势及河流特征
解读方法 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法、启发诱导法
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研究教材、搜集资料、拟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
环节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普京、克里姆林宫、芭蕾舞、俄罗斯方块。问:同学们看了图片想到了哪一个国家?老师想问问同学们对俄罗斯有什么认识?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今天咱们就走进俄罗斯,认识这个国家。 欣赏、联想,积极投入到课堂讨论中。 以有趣的图片导入,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
环节二:自主学习把握基础 一、位置和范围 引导学生读教材图,思考:半球位置:俄罗斯位于什么半球?纬度位置:俄罗斯大部分处于什么纬度范围?海陆位置:俄罗斯的邻国和濒临的大洋有哪些?范围:俄罗斯面积有多大?地处哪个大洲? 学生看书,自主学习、思考问题,回忆半球分界线和大洲分界线;学生举手回答,其他学生点评、补充。3、学生适当做笔记。 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读图析图的能力。
环节三:合作学习突出重点 二、俄罗斯的地形、地势和河流特征 指导学生小组完成课本活动表格,找出主要的地形区和河流的名称和分布。根据地形区的分布,思考俄罗斯的地形有什么特点?3、根据地形特点和地形图颜色判断俄罗斯的地势有什么特点?4、观察俄罗斯河流的流向和注入的海域,并思考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学生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观察图7.48,将主要的地形区和河流填入课本活动表格;小组展示答案,其他小组补充、修改。小组总结地形特点。根据地形分布和地形图的颜色判断地势特点。观察主要河流的流向和注入海域。巧记河流名称和注入海域。 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读图填表,展示成果,等方法加深学生对俄罗斯自然特征的理解,突破重难点。
环节四:知识小结方法提升 回顾本节知识,总结方法 让学校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说说从哪方面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 自由发言,谈谈收获,总结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方法步骤。 本着体现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学会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征的方法。
环节五:牛刀小试提升自我 课堂练习 多媒体展示本节中考真题或者模拟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提前体验中考题型,独立思考完成,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知识巩固,加深印象
板书设计 半球位置 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范围7.3 俄罗斯 地形 河流地势
作业布置 使用本节知识分析中东的位置、范围、地形、地势、河流特征,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反思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俄罗斯的基本地理概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进一步学会了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的位置、地形等基本知识,学生的掌握程度较好,课堂气氛较活跃。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