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基于数字化传感技术探究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数字化实验在新教材中的教学实践
01
教材/学情分析
02
教学/评价目标
目录
CONTNETS
04
教学反思/感悟
03
教学设计/环节
教材/学情分析
教材
教材/学情分析
文字阐述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反应物性质
反应条件
外因
内因
实验探究
温度
浓度
教材
教材/学情分析
pH计
教材
内容
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内容要求
教材/学情分析
学业
学业要求
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从的应用
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程标准
延迟符
化学平衡
勒夏特列原理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材/学情分析
应用
离子浓度比较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前导
课程
后学
课程
学情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教材
课程标准
学情
教学/评价目标
宏观辨识 化学实践
微观探析
化学方法
科学探究
科学思维
迁移创新
学科价值
能宏观辨识盐类水解变化
诊断变化观念,以及模型认知水平
掌握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并能设计实验探究
诊断证据推理和科学探究水平
会从微观分析影响水解的因素
诊断发展学生微观探析的水平
会分析stse与水解有关事实
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诊断创新意识
化学核心素养的认知
教学重点:
1.影响盐水解的因素
2.盐类水解平衡移动实验设计和分析
教学难点:
1.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2.发展学生的宏微观、变化观、平衡观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01
02
重难点
教学/评价目标
教学设计/环节
明线:知识线
温 度
反应物浓度
生成物浓度
内因
暗线:素养线
宏观辨识
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
平衡思相
证据推理
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
创新意识
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方法:
外因
提出问题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得出结论
以问题为导向
以探究实验为基础
教学设计/环节
宏观辨识 化学实践
科学探究
科学思维
微观探析
化学方法
迁移创新
学科价值
提出问题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得出结论)
迁移创新
教学/评价目标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
1
评价任务
学习任务
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环节
提出问题
实验操作
设计方案
迁移创新
宏观辨识盐类的水解及变化
诊断变化观念,以及模型认知水平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课
实验
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兼顾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强化实验操作能力,引发思考
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环节
提出问题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迁移创新
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化学素养养成和发展的重要平台
学
教
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环节
提出问题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迁移创新
评
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诊断学生具有一定宏观辨识能力,变化观念和模型认知水平,具备一定是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环节
2
评价任务
学习任务
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环节
提出问题
实验操作
设计方案
迁移创新
掌握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并能设计实验探究
诊断证据推理和科学探究水平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组讨论
设计实验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学生求知欲
强化学生证据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水平
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环节
提出问题
实验操作
设计方案
迁移创新
设计方案3
探究生成物浓度对盐类水解的影响
修改后的设计方案:用三个浊度传感器分别测量0.01 mol·L-1 FeCl3溶液的浊度,取其中一个样品滴加1滴1mol·L-1HCl,另取一个样品滴加1滴1mol·L-1NaOH,分别测定浊度。
学生设计方案:取某浓度的FeCl3溶液,外加酸碱,测量它们的浊度。
学
教
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环节
提出问题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迁移创新
评
诊断学生具有一定模型认知水平,具备一定的探究实验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水平。
教学环节
3
评价任务
学习任务
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环节
提出问题
实验操作
迁移创新
学生实验,从实验结果分析影响水解的因素
诊断并发展学生变化观念,实现从宏观辨识到微观探析的转变历程,发展了实验操作水平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实验
得出结论
强化实验探究水平、操作能力
实现了宏观辨识到微观探析转变的历程
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环节
宏观辨识
科学思维
微观探析
迁移创新
[对照实验3]对照实验,将0.3mol·L-1KCl和盐酸的混合溶液(pH=1.52,其pH与0.1 mol·LFeCl3一致)分别将其稀释10倍,100倍,测其pH。
1.52
1.52
2.57
2.23
3.53
2.92
通过数据推理和图像表征,得出结论:越稀越水解
学
教
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环节
提出问题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迁移创新
评
通过宏微符三重表征发展了学生微观探析,证据推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科学探究水平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环节
4
评价任务
学习任务
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环节
提出问题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迁移创新
课堂检测、课后思考题、兴趣小组活动
诊断学生对影响盐类水解因素的掌握,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检测
课后活动
巩固知识,提高证据推理能力
强化科学探究、创新意识
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环节
提出问题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迁移创新
2.在Al3++3H2O Al(OH)3+3H+的平衡体系中,要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且使溶液的pH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热 B.通入HCl
C.加入适量Na2CO3(s) D.加入NaCl溶液
C D
思考: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我们探究完了吗?利用数字化实验我们还能探究什么?
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环节
宏观辨识
科学思维
微观辨析
迁移创新
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环节
宏观辨识
科学思维
微观辨析
迁移创新
[化学兴趣小组实验]:测量0.1 mol·L-1的NaClO溶液、0.1 mol·L-1的CH3COONa和0.1 mol·L-1的NaNO2的pH。
(已知:酸性:HNO2>CH3COOH>HClO)
NaClO
CH3COONa
NaNO2
结论:越弱越水解
练
思
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环节
宏观辨识
科学思维
微观辨析
迁移创新
评
通过课堂检测与思考,兴趣小组活动巩固和诊断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掌握,发展了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素养。
01
02
03
04
教学反思/感悟
1.利用数字化的实验,使课本实验从定性到定量,从感性到理性
3.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2.限于学校条件,学生如果能够做分组实验,应该能够取得更好教学效果
4.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对教师的学科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