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自相矛盾》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自相矛盾》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4 15:3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5.自相矛盾》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
一、单选题
1.“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的意思是( )。
A.我的矛很厉害,有不能攻陷的物品 B.我的矛很厉害,大多数东西都能刺破
C.我的矛很锐利,什么东西都能刺破 D.我的矛很锐利,很少有不能攻陷的东西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誉之曰”中“誉”的意思是名誉
B.“其人弗能应也”中的“弗”是“不”的意思
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朗读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是作者的议论,“夫”用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这句话要读出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语气
3.关于“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被那个人的问题震惊了,他没想到会有这样较真的人
B.他觉得那个人是在找碴儿,而不是真心想买矛和盾,因此他不想搭理那个人
C.他发现不论自己怎么回答,都与自己之前所说的相矛盾
D.他无论怎样解释,都没办法说清楚原因
4.回顾课文《自相矛盾》,“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 )。
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B.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誉之曰”中“誉”的意思是“名誉”
B.“其人弗能应也”中“弗”的意思是“不”
C.“或曰”中“或”的意思是“有的人”
D.“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中“陷”的意思是“刺破”
二、填空题
6.看拼音,写词语。
cháng máo( ) máo tóu( ) dùn pái( )
měi yù( ) zhī wu( ) róng yù( )
zì xiāng máo dùn( )
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并翻译句子。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坚: 莫:
句意:
(2)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或: 子:
句意:
8.品词析句,完成练习。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1)解释加点的字。
鬻: 陷:
(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
(3)发挥想象,写一写楚人“又誉其矛”时的动作、神态:
9.课文内容回顾。
本文选自《 》,是一则 。故事讲述了 (谁)夸耀自己的 和 时,理由前后抵牾,不能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 。
10.梳理课文内容,提取关键句填一填。
三、综合题
11.请给下列“陷”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A.掉进,坠入,沉下 B.设计害人 C.被攻破,被占领 D.刺破
(1)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
(2)中原百姓在失陷的国土上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
(3)陷害别人的人必将自食其果。( )
(4)车轮陷到泥里去了。( )
12.深入理解故事内容,感悟道理。
(1)“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 )。
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B.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在括号里打“”。
①言而无信的人。( )
②说话或做事三思而后行的人。( )
③说话或做事前后抵牾,不能自圆其说的人。( )
④说话或做事不考虑后果的人。( )
四、文言文阅读
13.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卖盾与矛的楚人夸自己的盾 ,矛 。(从文中摘取字填写)
(2)卖盾与矛的楚人说的话要读出( )的语气。
A.谦虚、委婉 B.迟疑、犹豫 C.兴奋、自豪 D.肯定、骄傲
(3)①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②这个人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他( )。
A.急于想看到是盾坚还是矛利
B.知道“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是不能同时存在的
C.很想买他的矛和盾
D.对卖矛与盾的人的做法很反感
(4)和“矛盾”一样互为对立的事物还有哪些?(多选)( )
A.风云 B.山水 C.黑白 D.水火 E.花草 F.冷热
(5)请你写出一句奉劝楚人的话。

14.阅读《掩耳盗铃》,完成练习。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②者,欲负③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④毁之,钟况然⑤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⑥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⑦矣。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往齐国。亡,逃亡。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③负:用背载物。④椎(chuí):槌子,敲击的器具。⑤况(huàng)然:形容声音响亮。⑥遽(jù):急忙。⑦悖(bèi):谬误,荒谬。
(1)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①以椎毁之
毁:
②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恐:
夺:
(2)“欲负而走”中“走”的意思是( )。
A.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B.逃跑
C.(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 D.(亲友之间)来往
(3)“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的意思是( )。
A.坏人能够听到声音,好人听不到,这是错误的说法
B.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却不害怕自己听到钟声,这是无法理解的
C.如果你自己能听到钟的声音,别人也会听到的,这是可以理解的
D.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②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5)“掩耳盗铃”的意思是: 。它的近义词是: 。
(6)《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在生活中做事可以弄虚作假,只要我们不说,别人是不会发现的
B.对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终究是会自食苦果的
C.不管我们捂不捂住耳朵,敲钟都会发出声音,我们可以不敲钟
D.做人要诚实善良,不能去偷盗,即使偷盗也要有聪明的头脑,不被人家发现
(7)为了偷走这口钟,寓言中的那个人想到了什么方法?想象一下,结果怎么样?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字词的理解能力。“誉之曰”的意思是楚国有个卖盾又卖矛的人,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无法穿透它。“誉”的意思是赞扬。故选A。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长矛;矛头;盾牌;美誉;支吾;荣誉;自相矛盾
7.【答案】(1)坚固。;不。;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刺破它!
(2)有的人。;你。;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8.【答案】(1)卖。;刺破。
(2)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刺破它。
(3)示例:他慢慢放下他的盾,又高高举起了他的矛,脸上满是得意。
9.【答案】韩非子·难一;寓言故事;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盾;矛;自圆其说;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
10.【答案】(起因)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经过)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结果)其人弗能应也。
(道理)前后相应 自相矛盾
11.【答案】(1)D
(2)C
(3)B
(4)A
12.【答案】(1)C
(2)③
【解析】(2)这是对本课寓言寓意的考查。“自相矛盾”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因此讽刺的是说话或做事前后抵牾,不能自圆其说的人。
13.【答案】(1)坚;利(2)D
(3)①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②B(4)C;D;F
(5)示例:说话或做事不要前后矛盾,否则会让人笑话的。
【解析】(2)卖盾与矛的楚人为了让人买自己的盾和矛,就大力夸赞盾和矛,因此说话的语气是肯定和骄傲的。答案为D。
(3)①翻译句子时,应结合重点字词。“子”是你(指卖盾和矛的人),“陷”是刺破的意思,“何如”的意思是:会怎样呢?②因为卖盾和矛的人说的话前后矛盾,他话中的盾和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答案为B。
14.【答案】(1)①砸碎。;②害怕。 抢走。(2)B (3)D
(4)想要把它背走,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生怕别人听到声音来把钟夺走,就急忙捂住了耳朵。
(5)把耳朵捂住去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自欺欺人(6)B
(7)示例:寓言中的那个人想把钟砸碎背走。结果巨大的响声引来了旁人,那个人最终被抓起来了。
【解析】(2)
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字词的理解能力。“欲负而走”的意思是:想要背上钟逃跑。故“走”的意思是逃跑,应选B。
(6)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寓言寓义的理解。“掩耳盗铃”的人自以为掩上了耳朵就听不到钟响了,实际上钟响是客观事实,你把耳朵掩上了,钟还是要响,你听不到,别人照样会听到。这则寓言的本意是劝告人们:如果做错事自己假装不知道,如同捂着耳朵偷铃铛,自己欺骗自己。我们不能自欺欺人。故选B。
(7)
这道题考查学生的推理想象能力。寓言中的人想到的方法可以从文中“遽掩其耳”,可以想象想到的方法,并猜想结果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